歐洲旅遊業「苦」中盼覆蘇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5月份以來,多個歐洲國家在新冠疫情整體向好的態勢下紛紛放鬆管控措施,受疫情重創的旅遊業期盼按下「重啟鍵」。分析人士指出,歐洲旅遊業復甦之路難言平坦,將面臨諸多挑戰。

旅遊業嘗盡苦頭

旅遊業是歐洲的支柱產業之一。據報導,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約10%來自旅遊業,旅遊業佔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高達13%左右。

自2020年3月中下旬以來,歐洲各國為遏制疫情蔓延紛紛頒布「封城令」「禁足令」「居家令」,旅遊業受到巨大衝擊,損失慘重。

瑞士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3月入住瑞士酒店的外國遊客人數比去年同期大降70%左右。數據顯示,在法國3月中旬發布「禁足令」後一個月內,旅遊業收入銳減140億歐元。法國旅遊發展署預計,今年上半年旅遊業將損失近450億歐元。

一家研究機構近日發布報告說,到今年底約4萬家義大利旅遊企業可能破產,超過18萬人將失業。總部位於德國的途易集團是歐洲最大的旅遊公司,該公司5月13日宣布計劃裁員8000人以控制運營成本。

重振方案頻推出

旅遊業的興衰不僅事關旅遊業本身,也與交通運輸、酒店餐飲、文化娛樂和體育等多個產業息息相關。為重啟幾近停擺的旅遊業,歐盟委員會和多個歐洲國家近期紛紛推出重振方案。

歐盟委員會13日發布指導意見,提出分三階段恢復歐盟人員自由流動,呼籲各成員國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實施方案,同時重申對旅遊業的資金支持。

法國政府14日宣布180億歐元的旅遊業扶持計劃。法國總理菲利普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旅遊業為法國提供大約200萬個就業機會,旅遊業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近8%,拯救旅遊業是國家優先事項。

義大利文化與旅遊部長達裡奧·弗蘭切斯基尼14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在義大利政府頒布的550億歐元「重啟法令」中,有24億歐元為「度假獎金」,年收入4萬歐元以下的家庭可從中得到500歐元補貼,用於今年下半年入住農場酒店、鄉村酒店和度假營地。

希臘政府將於近期公布重啟旅遊業總體計劃。希臘愛琴海航空公司宣布,將從5月底開始逐步恢復雅典飛往歐洲主要城市的航班。漢莎航空公司等多個歐洲航空公司近期推出復航計劃。歐洲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本月初宣布,將從7月1日起恢復40%的航班服務。

近期,瑞士、奧地利等國已與多個周邊國家就重新開放邊境達成一致,以幫助旅遊業發展。

復甦之路不平坦

業內人士指出,歐洲旅遊業復甦之路不會平坦,將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全球疫情還在蔓延,歐洲國家疫情也不盡相同,這都制約了歐洲旅遊業發展空間。未來一段時間,歐洲旅遊預計更多的是以本地區遊客為主。

此外,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將維持較長時間,遊客數量不會很快增長。據媒體報導,希臘計劃從本月16日開始對公眾開放500多處海灘,但規定每1000平方米最多只能有40人。

還有,民眾是否願冒風險旅行以及社會經濟活動重啟程度也將影響旅遊業復甦前景。愛爾蘭政府規定,今年8月底之前不允許舉辦5000人以上聚會活動,其他國家也有類似規定。對旅遊業具有拉動作用的大型文體活動何時重啟,是衡量旅遊業復甦程度的一大參考。

法國一家研究機構最新發布的報告說,80%的專業人士認為疫情導致的旅遊業危機將至少持續8至12個月,有專家甚至認為旅遊業危機可能持續到2022年。

(執筆記者:張琪;參與記者:陳晨、徐永春、李驥志、楊曉紅、陳佔傑、朱昊晨、和苗、于帥帥、張修智、陳序、左為、潘革平、于濤、袁亮、章亞東、林惠芬、袁韻、彭立軍、石中玉、陳俊俠、李葉)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多國旅遊業初現回暖跡象 內部遊成行業復甦契機
    來源:第一財經歐洲多國旅遊業初現回暖跡象,內部遊或成行業復甦契機7~8月是歐洲的傳統旅遊旺季,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歐盟邊境政策逐步放鬆,歐洲的旅遊業出現了初步回暖的跡象。他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自駕遊、短途遊或將成為行業復甦契機。重要客源國遊客依舊無法到來南歐國家普遍依賴旅遊業,疫情使這些國家的旅遊業遭受重大打擊。
  • 內部遊或成歐洲旅遊業復甦契機
    7-8月是歐洲的傳統旅遊旺季,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歐盟邊境政策逐步放鬆,歐洲的旅遊業出現了初步回暖的跡象。事實上,外國遊客及非歐盟國家遊客為南歐國家的旅遊業貢獻較大。比如數據顯示,美國遊客每年為歐洲旅遊業貢獻19億歐元的營業額;法國旅遊業的營收一半依賴外國遊客;希臘旅遊業四分之一的崗位與外國業務有關。 卡薩尼表示,雖然歐洲旅遊業已有回暖跡象,但是情況仍不容樂觀。「重要的客源國遊客依舊無法到來。」卡薩尼說道。
  • 澳門旅遊業開始復甦(濠江在線)
    「十一」中秋國慶長假中,大三巴等澳門知名景點出現了人流如織的景象。記者從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網站獲悉,10月1日至8日訪澳總旅客逾15.6萬人次,其中內地遊客佔93.1%。「對於澳門而言,重振旅遊業是經濟回升的關鍵一步。」
  • 旅遊業復工情況調查:從疫情中復甦 從業人員充滿信心
    旅遊業復工情況調查: 「流失的員工陸續回來了」 行業陸續從疫情中復甦 從業人員對前景充滿信心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遊企業紛紛遭遇從業以來的「至暗時刻」。但酒店、旅行社等經營主體紛紛積極自救,通過轉型升級、多元化經營等方式在危機中尋出路。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國內旅遊的火爆景象更是堅定了大家對旅遊行業復甦的信心。過去這大半年,廣東的旅遊從業人員在疫情中經歷了怎樣的歷練?近日,部分人員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經歷。
  • 桑島旅遊業呈現強勁復甦跡象
    原標題:桑島旅遊業呈現強勁復甦跡象 來源: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坦主流媒體《每日新聞》10月25日報導,24日,一架載有215名烏克蘭遊客的包機降落桑島機場,這是自日前180名波蘭遊客包機到桑後的又一架外國包機,10月30日還將有
  • 土耳其旅遊業持續強勁復甦
    新華社安卡拉3月30日電(記者施春 秦彥洋)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30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土耳其旅遊業持續強勁復甦,今年前兩個月,入境土耳其的外國遊客超過30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5%。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來自歐洲地區的遊客超過10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5.6%,增幅明顯。按遊客來源國來看,今年前兩個月伊朗、喬治亞和保加利亞位居外國遊客數量的前三位。其中,伊朗遊客超過35萬人次,佔外國遊客總數的11.7%,躍居土耳其遊客來源國的首位。
  • 復活節歐洲繼續封禁,旅遊業難見復甦
    據中時電子報、《聯合報》等臺灣媒體報導,今年2月亞洲赴臺旅客數較去年同期減少64%,美洲旅客減少51.7%,歐洲旅客減少43.3%。臺灣《經濟日報》報導稱,臺灣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預估,今年1至3月的旅客數約120萬人次,全年赴臺旅客數料有620多萬,預計觀光業產值將較去年減少超過2000億元新臺幣。
  • 義大利發「假日獎金」,助力旅遊業復甦
    作為旅遊大國,義大利的旅遊業對國家經濟和發展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序解禁期間,如何再續旅業輝煌,成為了人們關心的話題。「2020年,義大利旅遊業不會停止」「2020年,義大利旅遊業不會停止」,這是義大利國家旅遊局(ENIT)主席喬治·帕爾馬奇(Giorgio Palmucci)在回應之前網絡流傳「義大利要關閉旅遊邊境至2021年」的傳聞時說的一句話。
  • 綜合消息:復活節歐洲繼續封禁 旅遊業出臺「自救」措施
    新華社布拉提斯拉瓦4月4日電歐洲多國3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該地區確診病例增幅正在放緩,疫情防控措施取得初步成效。但面對即將到來的復活節假期,歐洲各國均認為需繼續推行封禁措施。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歐洲多國旅遊業遭受重創,紛紛出臺措施「自救」,期待早日迎來行業復甦。
  • 通訊:浴火盼重生——疫情重創之下的希臘文化業和旅遊業
    新華社雅典8月3日電 通訊:浴火盼重生——疫情重創之下的希臘文化業和旅遊業  新華社記者于帥帥 李曉鵬  對希臘首都雅典市中心的希羅德·阿提庫斯劇場來說,2020年的夏天與往年不同。  除了雅典人引以為傲的文化傳統,希臘旅遊業在疫情陰影籠罩下的夏季也迎來新的挑戰。  旅遊業是今年希臘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取捨難題。作為為這個國家貢獻超過20%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及全國四分之一就業機會的支柱產業,旅遊業如何開放才能同時兼顧經濟復甦與防疫安全,一直是希臘政府關注的焦點。  然而國際遊客的大幅減少給希臘旅遊業帶來重創。
  • 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多國旅遊業初現回暖跡象 內部遊成行業復甦契機
    來源:第一財經歐洲多國旅遊業初現回暖跡象,內部遊或成行業復甦契機7~8月是歐洲的傳統旅遊旺季,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歐盟邊境政策逐步放鬆,歐洲的旅遊業出現了初步回暖的跡象。他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自駕遊、短途遊或將成為行業復甦契機。重要客源國遊客依舊無法到來南歐國家普遍依賴旅遊業,疫情使這些國家的旅遊業遭受重大打擊。
  • 歐洲旅遊業正在復甦:疫情反彈令旅遊業者憂慮,一些國家採取措施...
    新冠疫情給西班牙的旅遊業帶來巨大衝擊,但伊維薩等海島自6月中旬起已恢復接待外國遊客,旅遊業呈現復甦跡象。|新華社發在西班牙特內裡費島的克魯斯港,蘇亞雷斯經營著一家咖啡店,自6月底西班牙逐漸鬆綁疫情管制措施以來,他的咖啡店幾乎每日爆滿,收入好於預期。特內裡費島靠近非洲海岸,往年的假期這裡向來遊人如織,今年新冠疫情對當地的支柱旅遊業構成不小打擊。
  • 歐洲多國欲放寬邊境限制 旅遊業「復甦」之路還有多遠?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歐洲多國欲放寬邊境限制,旅遊業「復甦」之路還有多遠?隨著歐洲國家的逐步「解封」,旅遊業開始成為「重啟經濟」的重要手段。歐盟委員會指出,旅遊業作為歐洲主要經濟部門,創造了近10%的經濟產出。27個成員國之中,數百萬個工作崗位依賴著旅遊業,佔歐盟所有勞動力的12%。
  • 歐洲旅遊從業者經歷「寒冬」盼回暖
    今年的新冠疫情以及各國採取的限制民眾出行等防疫措施讓旅遊業陷入「寒冬」,臨近夏季旅遊旺季仍未完全「回暖」。隨著歐洲各國陸續「解封」,旅遊從業者急盼覆蘇。只是,疫情改變了許多習慣,旅遊業重回昔日繁華有待時日。
  • 全球旅遊業復甦困難,拐點遠遠沒有到來,依靠中國遊客能否復甦?
    從今年年初開始,全球的旅遊業就迎來了至暗時刻,每天都有國家叫苦不跌:「這裡沒有遊客,那裡沒有遊客」,然而,時間過去了8個月,現如今全球旅遊業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觀看各個國家的行情,只能得出一條結論:全球旅遊業依舊寸步難行,有業內人士預估,如果全球旅遊業受疫情衝擊的時間長達12個多月,那麼全球旅遊業的損失可能會達到3.3萬億美元。這對於很多依靠旅遊業的國家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 澳門旅遊業開始復甦
    「十一」中秋國慶長假中,大三巴等澳門知名景點出現了人流如織的景象。記者從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網站獲悉,10月1日至8日訪澳總旅客逾15.6萬人次,其中內地遊客佔93.1%。「對於澳門而言,重振旅遊業是經濟回升的關鍵一步。」
  • 繼中國之後,這裡的旅遊業居然也要復甦了……
    疫情開始以來,全世界的旅遊業都處於停擺的情況。最先開始復甦的是以五一假期為代表的中國國內遊,全世界都在期待下一個復甦的地區是哪裡。而世界旅遊組織最近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前8個月入境中東地區的遊客數量下降了69%。但是隨著多個地區的旅遊限制的逐步解除,中東地區旅遊業已經有了復甦的跡象。
  • 澳門旅遊業在嚴格防疫中逐步復甦
    入境旅客的大幅減少,對以旅遊業為龍頭產業的澳門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據澳門大學發布的「2020年澳門宏觀經濟預測」,澳門今年本地生產總值或出現-55.7%至-59.1%的大幅下滑,而政府收入將縮減到713億至929億元。推動旅遊業儘快復甦成為澳門大多數人的熱切期盼。
  • 拉美經濟筆記|智利開放邊境促旅遊業復甦
    此舉將為艱難復甦中的智利旅遊業注入信心。23日起開放的國際口岸僅限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阿圖羅·梅裡諾·貝尼特斯國際機場。入境的非智利居民需提交登機前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健康狀況聲明、可覆蓋新冠肺炎的醫療保險,並在入境14天內上報行蹤和健康狀況。10月20日,人們在智利聖地牙哥市中心出行。
  •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建武:後疫情時期復甦旅遊業的三點想法
    而這其中,風景名勝區佔其二,自然風景和人文名勝有機結合的風景名勝區,可以說是所有旅遊資源中精華之精華,是我國旅遊業發祥地和策源地,浙江的旅遊最早就是從杭州西湖、德清莫幹山這些名山秀水率先開始的。 從品牌的角度看,就像星空中的月亮,皇冠上的明珠一樣,風景名勝區是文化和旅遊品牌中主打之主打的拳頭產品、最靚麗的金名片,對遊客來講這是一個地方最有影響力的核心吸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