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訊(記者趙春華報導)白色的宣紙上,飽蘸墨汁的毛筆勾出一道蒼勁的線條,手腕微微一轉,一根栩栩如生的飛鷹羽毛在筆下誕生。為了展現大美新疆廣闊的發展前景,新疆飛鷹畫家黃文勇構思許久的《群鷹薈萃》作品,正在這位77歲老人手中一筆筆躍然紙上。
1961年,黃文勇從上海到新疆支邊,從當時的石河子師專畢業後,前往且末縣支教,開始了漫長的支邊生涯。此間,無論歲月如何艱難,曾就讀於美術家成長搖籃的上海市大同中學的黃文勇都沒有放棄對繪畫的執著追求。
「當時我就對飛鷹很感興趣。白天在戈壁灘上建學校,和泥巴打交道,沒事時就用樹枝在地上畫,晚上只要回到宿舍,哪怕是躺在被窩裡,也要拿支筆描幾下。」黃文勇說,一次一位朋友從崑崙山歸來,送給他一把飛鷹羽毛,黃文勇自製了一把扇子帶在身邊。對他來說,遼闊新疆大地上飛翔的雄鷹不僅代表著強壯、敏銳、自由,還是正義與和平的化身。
黃文勇讓自己的女兒從四歲起任憑想像自由揮筆。1995年,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黃文勇輔導女兒完成繪畫作品《飛鷹鬥蛇》,獲得當年全國少兒書畫大賽金獎。
在黃文勇的家裡,至今還保存著這幅畫——激烈的鷹蛇之戰在畫面上展開,不難讓人聯想到人類歷史上那場規模空前的戰爭,世界各國人民反對霸權、守衛和平堅韌不拔的意志也激發了黃文勇創作「和平鷹」的想法。
1998年退休後,黃文勇開始潛心研究鷹文化。黃文勇發現,從遠古時期世界先民尊崇的鷹圖騰,到當今世界鷹的形象成為很多國家一國主權的象徵,鷹的人文價值與象徵意義已經由傳統的力量、自由、勝利演變為和平和發展。
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戰爭帶來的生靈塗炭刺痛了黃文勇的心,他創作了一幅與驚濤駭浪搏擊的雄鷹的美術作品,並寄往南聯盟駐中國大使館,很快就收到了使館工作人員的贊函。
千禧年來臨之際,他創作水墨「和平鷹」作品《博》;在烏魯木齊群藝館舉辦「愛和平愛祖國愛新疆」畫展;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創作《英魂》;喜迎十九大,創作《和平鷹飛『一帶一路』》;紀念改革開放40年,以「和平鷹」為主題創作了宣傳組畫《大展宏圖》……藝術家的創作總是與時代脈搏緊緊相連,黃文勇筆下的「和平鷹」也從新疆「飛」往世界138個國家。在他家中,「和平鷹」從33個國家「帶」回的贊函、籤名照與紀念品,已成為他一生中最珍貴的收藏,一條民間和平外交的飛鷹新絲路正不斷向遠方延伸。
揮灑中國筆墨,弘揚西部雄風,歌頌世界和平。如今,黃文勇的藝術人生又有了新的使命。
「新疆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豐富多元的文化,只有文旅產業實現深度融合,影響才能更深遠。」黃文勇說,為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他將在烏魯木齊籌建「新疆和平鷹藝術館」。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胸中有大義、心裡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為人民提供豐富精神食糧,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這也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黃文勇說,他將以藝術館為載體,不斷豐富「和平鷹」的文化內涵,為建設「一帶一路」的藝術之路、文化之路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