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後來成為開國第一上將,活了102歲

2020-12-20 騰訊網

在革命年代,我軍有不少優秀的軍事將領早年間曾就讀於黃埔軍校。今天,我們就來說其中一位,他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經歷過北伐戰爭、紅軍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和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而且他壽命非常長,活過了百歲,是我國開國上將中壽命最長的人之一。那麼,這個人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蕭克是湖南嘉禾人,出生於1907年,早年間棄文從武,考入國民黨憲兵教練所。後來這個教練所合併到黃埔軍校,蕭克也就成為了黃埔軍校學生,列為第四期。蕭克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參加樂北伐戰爭,曾擔任過連長一職。大革命失敗之後,蕭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和井岡山鬥爭。

在紅軍長徵時期,蕭克先後擔任過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軍長等重要職務,為紅軍主力在陝北成功會師作出了重大貢獻。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蕭克出任八路軍第120師副師長,率領部隊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參與開闢創建了冀熱察遼邊大塊革命根據地。在抗日戰爭後期,蕭克還擔任過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一職,發展和壯大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到了解放戰爭後期,蕭克調任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第一參謀長,參與指揮部隊南下,橫渡長江,進軍中南,可以說是功勳卓著。新中國成立之後,蕭克先後擔任過中央軍事委員會訓練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南京軍事學院院長等重要職務。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蕭克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位列當時57位上將的第一名。

蕭克一生還有一項成就非常特殊。1988年,蕭克重新修改後的小說以《浴血羅霄》名出版,轟動文壇,1991年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榮譽獎。之後,蕭克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版了《蕭克回憶錄》、《朱毛紅軍側記》等紀實作品。蕭克晚年還擔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先後主持《中國文化通志》《中國大百科全書》等大型著作編撰,在我國文化事業建設方面有很大成就。

2008年10月,蕭克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2歲,是我國為數不多的百歲將軍,也是當年57位上將中壽命第二長的(壽命第一長的是呂正操,享年106歲)。如果從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的身份來看,蕭克則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中壽命最長的。可以說,蕭克將軍的一生非常傳奇,讓我們向蕭克將軍致敬。

相關焦點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徐向前林元帥是湖北黃岡人,1925年考入黃埔四期步兵科,年僅18歲。林元帥在黃埔上學時,就擔任所在連隊的支部書記,屬於政治和軍事都過硬的學員。黃埔畢業後,羅瑞卿大將先後參加紅軍反圍剿、長徵、抗戰和解放等一系列革命戰鬥,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許光達大將是湖南長沙人,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炮兵科,屬於技術兵種出身,這在我軍高級指揮官中是極少見的。黃埔畢業後,許光達於1932年進入莫斯科國際列寧學院學習,直到抗戰爆發後,才回國參戰。1955年我軍第一次授銜時,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
  • 開國將帥中,哪些人曾在黃埔軍校任教
    據統計,1955年授銜的一千五百多名我軍開國將帥中,畢業於黃埔軍校前七期的就有36人。這還不算如李運昌、程子華等因轉行政而未被授銜的將軍。如果再加上黃埔七期以後畢業的,那人數就更多了,比如黎原、曾澤生等。那些能給未來的將軍們講課的教官,那更牛,可以說國共許多將軍見了他們得禮貌地叫一聲:「老師好!」。
  • 你知道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嗎?黃埔第五期為什麼是最特殊的一期?
    說起黃埔軍校,大家一定會聯想到廣州,而且對第一至第四期的一些畢業生印象深刻。今天要說的是黃埔軍校第五期,這是黃埔軍校最特殊的一期,之所以說它特殊,那是因為它有四個特殊之處。主席讚譽他「是一面明鏡,共產黨人自身革命的明鏡。」三位開國上將當年黃埔武漢分校第五期學員,第一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張宗遜被授予共和國開國上將軍銜;
  • 黃埔軍校一期畢業著名的開國將帥,除了徐向前還有誰呢
    那麼在共和國著名的開國將帥之中,除了徐向前元帥,還是誰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的呢?畢業後在陽曲縣和五臺縣農村任小學教員,但這工作不是他的人生理想,當他聽說廣州要辦一所軍官學校,會在上海招生,所以他就去了上海報考這所軍官學校,於是進入了黃埔一期,也從此走向革命道路。
  • 黃埔軍校六期都出了哪些著名學生?最厲害是哪一期?
    ,黃埔軍校六期學生中的那些佼佼者。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在六期中總共培養了一萬多的學生,但是真正畢業的人數不到一萬。第一期1924年3月27日新生考試篩選,6月16開學典禮,11月30畢業,有635人畢業;第二期1924年8月至1925年9月畢業449人;三期1924年冬,到1926年1月畢業1233人;四期1926年10月畢門口2654人;五期1927年8月畢業2418人;六期1926年秋招了4400多人,因大革命失敗,學生們各奔生路,只有少部分留校學習,到1929年2月畢業時才718人。
  • 開國將帥中,曾在黃埔軍校學習和任職的都有誰?元帥5人,大將3人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搖籃,在近半個世紀的戰爭中,黃埔軍校的師生們是名副其實的主角。這所以蘇聯先進經驗和模式創辦的近代中國第一所初級軍事指揮院校,被譽為「將軍的搖籃」。有一大批中國共產黨員曾在黃埔軍校學習和任職,許多人後來成為赫赫有名的將帥。
  • 陳明仁深明大義,後為開國上將,他手下的四位軍長結局如何?
    早在1925年秋天,黃埔軍校畢業後的中尉排長陳明仁,跟著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東徵,討伐陳炯明叛亂。打惠州時,他受到了蔣介石的特殊褒獎。 起義後的傅正模先後擔任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副司令官兼第2軍軍長、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副司令員,成為了解放軍的高級指揮員。 102軍軍長成剛 成剛1903年出生於湖南省寧鄉縣,早年間先後就讀於長沙第一甲種工業學校、黃埔軍校第2期步兵科等。
  • 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黃埔師生作為骨幹力量,在百團大戰中表現優異。那麼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元帥2位郭天民一位是郭天民上將,他是湖北黃安人,黃埔軍校六期畢業。抗日戰爭爆發後,郭天民任中央軍委作戰局局長。1938年12月,郭天民任晉察冀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
  • 二人開國上將,二人中將
    閻揆要,陝西省佳縣人,1904年出生,他是黃埔一期生,畢業後任國民軍第三軍騎兵團營長,1927年閻揆要率部參加清澗起義,起義失敗後到楊虎城部從事兵運工作,曾任楊虎城部警衛團副團長、團長等職務。全面抗戰爆發後,閻揆要歷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科長、參謀處處長、軍政處處長、冀魯豫軍區參謀長等職務。
  • 黃埔軍校前六期出的名將最多,那麼每一期,誰有能力排第一
    黃埔軍校創辦於1924年6月16日,是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建造的一所現代化軍校。該校共創辦了23期,一期時間規定了是三年,但是後來由於抗戰時期的需要,縮成了兩年半,之後又是兩年,最後又縮短成半年。這也導致黃埔軍校前六期出的名將最多,到了後面就少了,可能和入校時間有很大的關係。
  • 開國上將蕭克的子女今何在?長子是他一生的痛,次子部隊少將
    蕭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原名武毅,字子敬,湖南嘉禾泮頭小街田村人,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參加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參與了創建井岡山根據地和保衛中央蘇區的鬥爭。25歲時,他就任軍長;27歲時任紅六軍團軍團長,率部先遣西徵,拉開了萬裡長徵的序幕;29歲時就被正式任命為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是紅軍最年輕的方面軍指揮員;30歲時任八路軍120師副師長,率部包圍北平,建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成為哪一級將領中最年輕的一位;40歲時參與了指揮第四野戰軍進軍中南、解放全中國的鬥爭,成為創建人民共和國的年輕高級將領。
  • 八路軍共有六個師長,出了五個元帥,唯獨他是上將,102歲去世
    蕭克,我國開國上將,位列上將之首,為人溫和體貼、心胸開闊,深受百姓愛戴,想念一百零二歲。在八路軍的六個師長中,出現了五個元帥,除了他,只當上了開國上將。蕭克蕭克家境普通,卻懷有一顆深沉的愛國心,為了未來能成為打擊敵人的一員,他通過孜孜不倦的學習,最終考上了黃埔軍校。
  • 黃埔軍校畢業相當於今天啥學歷?大字不識,專注軍事高不到哪去!
    再說進入黃埔軍校之後學什麼,先明確一點,黃埔軍校前五期基本上都只上半年到一年。再加上當時那個年代亂啊!特別亂,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加在一起,可以說真正讓學生學習的時間還是挺短。這跟軍校教學時間短確實有著一些關係。當時那個年代不太平,真的沒有這麼多的時間給你去學習一些東西。經常是剛學了沒有多長時間,就必需要上戰場。
  • 珍貴的《周至籍黃埔軍校英雄榜》
    陝軍陸軍混成旅軍士養成所肄業,中央訓練團將官班、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二期畢業。曾任陝軍第一師騎兵團見習官。1924年春由于右任保薦報考黃埔軍校,同年5月到廣州,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後升任第七兵團副司令官 ,中將軍銜。何文鼎因1945年12月在67軍軍長任上堅守包頭有功獲青天白日勳章。
  • 黃埔軍校建立伊始 教官大多畢業於保定軍校
    這些畢業生中,有的成為獨霸一方的軍閥;有的成為反動陣營中的軍政要員;也有的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忠誠戰士。他們 在中國近代史的廣闊舞臺上演出了轟轟烈烈的活劇。凡是歷史進程中的重大變革及重要事件,無不有保定軍事學堂師生參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並產生重要影響。
  • 第三野戰軍四大兵團司令員,都是開國上將,後來誰的成就最大
    四野的四大兵團司令員有兩位開國上將,還有一位是大將,而第三野戰軍的四大兵團司令員後來全部被評為開國上將。那麼,他們後來的各自成就如何呢?先說第一位,他就是王建安,湖北紅安人,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獲得上將軍銜是在1956年,比其他55位上將要晚一年。
  • 出名將質量最高的黃埔四期,除了林總外,還有哪些名將
    黃埔第四期的名將國共雙方陣營中都有,咱們先來看看國軍這方面,都有哪些名將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的。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蔣介石軍事集團中黃埔系將領,最受蔣介石器重,他們都稱蔣介石為校長,這就代表這一類將領,屬於嫡系將領。
  • 黃埔軍校畢業相當於今天什麼學歷?看完就明白了!
    黃埔軍校畢業相當於今天什麼學歷?看完就明白了!黃埔軍校是大革命時期建立的陸軍軍官學校,在烽火連天的年代,學制、學科根據形勢需要不斷發生變化,第1期是半年,第2期至第6期是1年,第7期畢業後,在分裂和動蕩中廣州黃埔停辦,從第8期後學制改為三年。
  • 黃埔軍校:黃埔四期,人傑地靈!裡面的人難道都很厲害麼?
    在黃埔軍校中,一共有23期在去臺灣之前,前六期因為各種歷史和政治、機遇等原因都相比其他幾期成就要高很多。後十七期基本完全符合自己的教學任務,就是單純的培養軍隊的中下級軍官,因此,基本沒有出現太厲害的名將。
  • 縱隊政委成了開國上將,縱隊司令員卻只是縣級幹部,這是為何?
    然而,在新中國成立後,這個曾經的青年抗日遊擊縱隊的政委,卻成為了開國上將。但是,這個遊擊縱隊的司令員卻只是一個縣級幹部。那麼,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原來,這支八路軍129師青年抗日遊擊縱隊的司令員名叫段海洲,原本是一名北平的大學生。在大學畢業之後,段海洲便想棄筆從戎,於是就想報考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