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蕭克的子女今何在?長子是他一生的痛,次子部隊少將

2020-12-17 史海泛舟談歷史

蕭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原名武毅,字子敬,湖南嘉禾泮頭小街田村人,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參加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參與了創建井岡山根據地和保衛中央蘇區的鬥爭。

蕭克將軍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軍事家、軍事教育家,是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高級指揮員之一,在55位開國上將中排名居首。

1926年1月,蕭克將軍以借到的7塊大洋做盤纏,獨自離家出走,奔赴廣州參加革命運動,先後入國民政府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憲兵教練所、國民革命軍補充第五團,在葉挺部任連政治指導員,隨部參加北伐戰爭。

大革命失敗後,面對國民黨的白色恐慌,他不顧自己出身書香門第,不顧自己曾是一名鐵軍軍官的身份,放下架子一路討飯,尋找黨組織和革命隊伍,繼續戰鬥。

25歲時,他就任軍長;27歲時任紅六軍團軍團長,率部先遣西徵,拉開了萬裡長徵的序幕;29歲時就被正式任命為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是紅軍最年輕的方面軍指揮員;30歲時任八路軍120師副師長,率部包圍北平,建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成為哪一級將領中最年輕的一位;40歲時參與了指揮第四野戰軍進軍中南、解放全中國的鬥爭,成為創建人民共和國的年輕高級將領。

新中國成立後,將軍任中央軍委軍訓部部長、解放軍軍政大學校長、國防部副部長兼軍事學院院長和第一政委等職。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度。他被授予上將軍銜。當時授上將軍銜55人,蕭克將軍排名為上將之首。

蕭克上將和蹇先佛女士,共生育了兩個兒子:長子叫蕭堡生,次子叫蕭星華。

一、長子蕭堡生

大兒子名字叫做蕭堡生,出生於1936年7月,蹇先佛是一名女紅軍,懷著他的時候部隊正在行軍,即使懷有身孕,這位偉大的母親也日夜兼程的趕路。

蕭堡生的出生並不是順利,因為蹇先佛長途跋涉再加上身體虛弱,有幾次都差點昏厥過去,就在一陣痛苦的哀嚎之後,很快傳來了一聲嬰兒的啼哭聲,蕭克的長子歷經磨難總算是平安出生了。

蹇先佛回憶道:「餓得走著走著就一頭栽下馬來。」楊尚昆的夫人李伯釗把僅有的一斤大米硬塞給她。走出草地後,有老百姓看見衣衫襤褸的蹇先佛抱著一個不滿月的男孩,就拿出十個鍋盔(類似燒餅的麵食)想換她懷中的嬰兒。蹇先佛搖頭說:「給一百個我也不換。」

帶著兒子,蹇先佛走過了長徵中最艱苦的一段路程,經歷了千辛萬苦。不幸的是,孩子被送回湖南老家後,死於日本侵略軍的轟炸,成為他一生的痛。

二、次子蕭星華

蕭星華,1939年出生於河北省。1960年,21歲的蕭星華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到湖南下放勞動。1972年,蕭星華到國家體委工作。1983年,蕭星華調到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作,後晉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1997年,58歲的蕭星華正式退休。現如今的蕭星華任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名譽主席。

蕭克將軍在2008年逝世。妻子蹇先佛女士,在19歲嫁給蕭克上將,陪伴他走過73年,攜手幾十年風雨,如今她已102歲高齡,依舊健在。

相關焦點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他是最早一批創立革命根據地的將領,這對於我軍的發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也因此堅固了很多革命士兵的勝利信念。粟裕大將戎馬一生,在其去世以後,他的妻子卻在他的顱骨中發現了三片彈藥碎片,這讓很多人感到了震撼,後來粟裕大將的事跡更是被拍攝成電視劇,廣為流傳。
  • 百歲開國上將蕭克病逝 曾任國防部副部長(圖)
    資料圖:北京西城公安分局幹警為居住在管區年過九旬的蕭克上將左起:蕭克、朱德、賀龍、劉伯承、任弼時。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蕭克今天(24日)中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蕭克曾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副部長兼軍事學院院長和第一政委。
  • 蕭克榮膺上將首位,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曾替彭老總仗義執言
    蕭克將軍坦然處之,他對同志們說:「許多戰友為了新中國誕生犧牲了,我評不評銜,評什麼都可以。」蕭克將軍高風亮節,不為個人爭長短,彰顯了一位名將的風範。蕭克將軍一生戰功赫赫,他寬廣的胸懷,他高尚情操,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跟隨小編了解一下蕭克將軍輝煌一生。一、帶著七塊大洋參加革命,討飯也要找到紅軍。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所以,上將一共有57人,中將一共有177人。而少將1958年補授了八位,1961年至1965年之間有554位大校晉升,所以開國少將一共是1360位。這幾次補授,並不是因為當時授予儀式工作失誤,名單上漏了人,更不是這些人那時候沒有資格授予。王建安是因為身體原因,一直在養病,甚至一度病危,所以才暫時不予授銜。
  • 他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後來成為開國第一上將,活了102歲
    今天,我們就來說其中一位,他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經歷過北伐戰爭、紅軍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和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而且他壽命非常長,活過了百歲,是我國開國上將中壽命最長的人之一。那麼,這個人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最晚去世的開國中將,晚年升任上將他升任副國級,一家六將
    幾十年的軍旅生涯,建國後,僅平江縣就湧現出61名開國將軍。今天介紹的開國將軍是平江人,他就是張震將軍。張震將軍在參加紅軍之前是偉大的。12歲擔任勞動兒童團副團長。14歲時,他參加了著名的平江起義。起義勝利後,他被選為宣傳部部長。小小年紀,他就成了當地的名人。然而,他最大的願望還是參加紅軍。兩年後,紅軍規模擴大。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 陳賡大將子女今何在?四子一女,個個都是精英!
    他一生戰功赫赫,曾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等諸多戰役。1955年被授予將軍軍銜。他不平凡的人生也對他的後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四子一女,個個都是精英!陳賡大將一生中有過兩次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王根英。
  • 他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
    1955年-1964年,我國第一次授銜的軍官,有1614人被授予將官軍銜,統稱為開國將帥中,其中有兩個人顯得特別突出。第一個是李貞,她是當時唯一的女將軍;另一個是洪水,他是唯一的外籍將軍。洪水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中越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得到兩國人民的尊敬!
  • 1955年,我軍一司令被授開國少將,為何能享受到中將和上將的待遇
    建國後被授銜少將的1300多位開國將軍中,有一人非常特殊,他的軍銜只是少將,但享受的待遇、職務,卻都能達到開國中將,甚至上將的標準,他是誰,為何能低銜高配享受這樣的待遇呢?開國少將鍾偉,19歲參軍入黨,從一個拎著油漆桶貼標語的小小宣傳員做起,短短三年時間就坐到了團部政委的位子上,又先後參加了5次反圍剿和2萬5千裡的長徵,至我軍順利北上,返回延安後,他已經積功升職為師政治主任,後用隨軍參與領導了東、西徵和抗日戰爭,歷任政治主任、團長、支隊司令,率部在敵後開展遊擊武裝鬥爭,為我軍在河南、湖北地區創建抗日根據地,立下了汗馬功勞。
  • 達州一軍人35歲被授予少將軍銜,是最年輕的開國少將,他是誰?
    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當時開國少將據說有800多人,當時開國少將的平均年齡是43歲,而我們四川達州有一位軍人,出生於1920年,是我們達州金石鄉人,1955年9月授銜的時候,不到35周歲,是我國最年輕的開國少將之一。
  • 八路軍共有六個師長,出了五個元帥,唯獨他是上將,102歲去世
    蕭克,我國開國上將,位列上將之首,為人溫和體貼、心胸開闊,深受百姓愛戴,想念一百零二歲。在八路軍的六個師長中,出現了五個元帥,除了他,只當上了開國上將。蕭克在第一次授銜儀式上,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的軍銜,這銜位於他而言,其實是有點低的。蕭克在將領中德高望重,資歷極深,很少人能與之比肩。
  • 蕭克:唯留風骨蔭子孫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創辦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主編 《中華文化通志》。 (摘自人民文學出版社《蕭克回憶錄》2018年1月版) 清明過後,嘉禾縣袁家鎮小街田村天朗氣清。村中一口方塘,四周民居環繞,眾多現代新宅中,一座磚木結構老屋格外引人注目。 這裡是開國上將蕭克的故居,也是湘南起義舊址群——中共嘉禾南區支部活動舊址。
  • 江蘇籍開國少將陳紹昆逝世
    「開國將帥」中,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辭世,健在的9名老將軍均為開國少將。記者10月11日從陳紹昆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於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公開簡歷顯示,陳紹昆出生於1921年,江蘇宿遷人,1939年參加八路軍,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 二人開國上將,二人中將
    李達,陝西省眉縣人,1905年出生,他1926年考入的西北軍第二軍官學校(馮玉祥創辦),畢業後歷任馮玉祥部排長、連長、旅部參謀等職,1930年,馮玉祥在中原大戰中失利後下野,李達所在的馮玉祥部被改編為第26路軍,1931年26路軍被派去江西,參加對蘇區的作戰,同年12月,26路軍在趙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的率領下發動了著名的寧都起義,李達也隨起義部隊加入了紅軍,
  • 1955年授銜時,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為了表彰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領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授銜儀式,選出了10位開國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60位少將。那麼,在這些開國將帥之中,最年輕的將領們都是誰?他們又有怎樣的精彩事跡呢?
  • 他是狼牙山五壯士的首長,然而後代子女今何在?兒子軍銜一個比一個高
    大家都知道狼牙山五壯士的事情,你們知道他的首長是誰嗎?當時指揮他們班戰鬥的,就是著明開國上將,楊成武將軍! 楊成武十分重視戰場改造,一分區部隊在群眾配合下,把狼牙山區改造成了變幻莫測的盤陀路、迷魂陣,一個特大型的
  • 上將王建安、參戰大滿貫:他要求子女從簡,但為何無人追悼?
    他是新中國開國上將,他臥病在床依然指揮戰鬥,他從未缺席中國任何一場戰爭,然而卻要求子女一切從簡,不需要任何人悼念,只想要靜靜地走。他是英勇戰士,他是鐵血將軍,他的名字叫做王建安。從小家庭生活困難,經常受到地主欺凌,為了防止欺負,他開始習武,小有成就。大革命時期,王建安參軍,他加入了直系軍閥吳佩孚的部隊,本性善良,從小就嚴於律己的王建安忍受不了部隊的風氣,選擇了退出,在黃安地區組建了自己的小部隊進行鬥爭。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他20歲參軍,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是唯一的「上將級」少將。他是陝北紅軍的創建人之一,和堂弟一起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誰呢?大家都知道1955年授銜的時候,正兵團一般可以授予上將或以上軍銜,副兵團一般授上將。準兵團、軍級幹部一般授予少將或中將軍銜。而賀晉年是唯一的副兵團少將,賀晉年險些連少將都沒當上,紅軍時期賀晉年已經是紅27軍軍長,是軍級幹部,抗戰時期,賀晉年是三邊軍分區司令, 解放戰爭時,賀晉年都是縱隊司令併兼任第十五兵團的副司令。
  • 無極籍少將田永清:我找齊了咱河北籍開國將軍
    無極籍少將田永清將軍"八一"建軍節前圓了多年願望  河北籍"開國將軍"共82人,其中兩位中將、80位少將  本報訊(記者孟瑞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來臨之際,我省無極籍少將田永清經多方查找,終於了解清楚了河北籍「開國將軍」的情況,了卻了自己多年的心願。
  • 這位開國少將官居正國級,孩子們卻說:其實我們的生活很艱苦
    在開國將帥中,李德生的一生非常傳奇,1955年授少將,1988年授上將,擔任過北京軍區司令、瀋陽軍區司令,甚至一度當選為政治-局常委,正國級,這是大多數元帥、大將都沒有過的成就。作為李德生的子女,在外人看來一定是非常幸福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是,李德生的長子李和平卻說:「哪有那些好事?我們一樣挨過餓,甚至比普通人家的孩子還要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