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輔皓 李昂
在宜賓老城區目前還尚存多處釀酒老作坊,長發升就是其中最為出名的一處。作為五糧液最早的一處釀酒作坊,走進這裡可以感受到宜賓釀酒史的變遷,接下來就跟隨記者一起探訪長發升。
猛戳視頻看完整內容
位於宜賓市主城區的已經有650多年釀酒歷史的五糧液長發生釀酒作坊,從外面看進去了就已經可以感受到這裡經歷過漫長歲月的洗禮,我們在門口就可以聞到柔和和醇厚的陣陣酒香。 感受延續了650多年的五糧液明代古作坊,感受這裡的歷史傳承的中華白酒文化的精髓。考古專家們在長發升的釀酒作坊發現了至今存活了650多年甚至更久遠,至今仍然存活的歷史活文物。
像五糧液的古窖池始建於1368年,就是明朝初年的時候,咱們行業當中有這樣的一句古話叫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須得窖池老,也就說咱們這個窖池使用時間越長它所釀造出來的酒品質也就越好。那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一句話的傳承呢 其實是得益於古窖池當中的古窖泥,也就是咱們剛剛提到的活文物,它以每克高於黃金的價格是被譽為天價泥巴。而咱們每克的古窖泥當中是經過了650多年不斷的釀造生產,它裡面富集了大量的有益於我們釀酒的微生物。
我們都知道五糧液是我們中國的民族品牌,也是家喻戶曉了。我們想知道五糧液這個品牌的名字是從何得來呢?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
我們從表面上可以理解到 五糧液是集五種糧食共同釀造而成,它是集大米 糯米 玉米 高粱 小麥這五種糧食共同釀造。 在宋代的時候,咱們五糧液是被稱之為「姚子雪曲」,晚清有一位舉人楊惠泉他在品嘗了這個酒以後感慨:此酒名為雜糧酒,似顯凡俗,而姚子雪曲雖雅,又不能體現此酒之韻味,此酒是集五糧之精華而成之於液,我們何不更名為「五糧液」? 所以五糧液從1909年得名至今已經有111年。
我們看到的工人師傅們正在進行著手工操作,我很好奇。在650年前我們的工人師傅是否是和現在的流程相差無幾呢?
基本上是一樣的,我們五糧液的釀造技藝它是一直傳承著我們古法釀造技藝的。2008年的時候五糧液傳統釀造技藝就是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像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現場有時候會出一些原酒,而我們這些原酒也要經過掐頭去尾,分級甄選,最後才能我們分級儲存的儲存酒。
來源:酒都播報
責任編輯:鍾雯
編審:趙傑
「我為」十四五「規劃獻一策
《酒都播報》即日起在宜人宜賓客戶端開展「開門問策」活動,誠摯邀請社會各界為宜賓未來五年發展謀劃提供寶貴意見和建議。留言一經採用,即可獲得《酒都播報》送出的10元購物券!
(點擊圖片,參與留言互動)
留言採用名單
請以上用戶及時添加《酒都播報》酒妹兒微信號,登記信息,以便領取獎品。
識別二維碼添加酒妹兒
1、本文為宜賓廣播電視臺及酒都播報欄目原創產品;
2、所有原創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侵權舉報、版權合作電話:0831-2323444、0831-23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