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救援》:我們的旅程是星星大海

2020-12-20 黃明輝hui

這個《太空救援》幾乎可以說是驚人的,這不僅是因為他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還因為他的酷炫特效是3D。這部電影是根據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這個奇蹟改編的,他生動地詮釋了工程師維克託和弗拉基米爾在危險中的無畏精神。無論是維克託告別垂死的妻子,還是弗拉基米爾得知自己可能無法重返地球時,與親人告別。

這部影片通過極具感染力的故事和藝術表現形式,讓我們這些總是低頭玩手機的人,終於可以抬起頭來關心明星大海。電影中的工程師和太空人在處理「禮炮7號」這一歷史事件時,重大意義所呈現的人性光輝也將電影的水平提升到了維度。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兩個無法解釋的太空奇觀,讓觀眾與《太空救援》一起探索宇宙,同時又有敬畏在太空中的感覺。

不僅如此,影片在處理漂浮在外太空的水滴等特效時也極為細緻;而對於太空人手動操控聯盟號和「禮炮七號」的宏大場景而言,表現令人驚心動魄,身臨其境……讓觀眾坐在過山車上,再加上3D的視覺張力電影的觀影效果,影片給坐在電影院裡的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空間體驗,這部電影的質量和獨創性可見一斑。

影片中很多真實的拍攝素材,從太空衣到空間站,都是從航天局大力支持獲得的俄羅斯,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太空服役的真實裝備,這種力求真實的態度也讓這部影片展現了俄羅斯電影人的嚴謹和責任感。

由於「世界電影史上的四大黑馬」和「世界電影史上的四大黑馬」作為印度的《摔跤吧爸爸》,西班牙的《天才搶手》和《看不見的客人》被稱為「世界電影史上的四大黑馬」,《太空救援》在影片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呈現效果,遠遠超出了你的預期。在整個太空站的觀景過程中,太空艙裡的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都激增了。

《太空救援》的魅力在於電影不受真實歷史事件的限制,這限制了他的改編和二次藝術創作,相反,他在真實事件和基礎上中孕育出想像的翅膀,使影片不僅有真實感人的感覺,也有外太空的壯麗與神秘,這部影片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和質感。

對於這樣一部完全超出你期待的好電影,我的建議是走進電影院,親自體驗太空救援的偉大。

所以我的印象是三個字-去看看!畢竟我們的徵途就是星大海!

相關焦點

  • 《星際救援》影評:四平八穩的太空歷險
    太空冒險是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人類永恆不變的夢想,因此自然也不乏以此為主題的電影,近期的新片《星際救援》(Ad Astra),則是最新一部以此為題材的影視作品。故事的背景設定在未來的某個時期,此時前往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對人類來說已不再是夢想。
  • 戰鬥民族媲美《地心引力》的《太空救援》,能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太空救援》根據1985年前蘇聯空間站禮炮七號的真實故事改編,科幻片往往是暢想未來,而這部影片是回望歷史。三十多年過去,當我們在科技更加發達的當下回看這次太空救援,一點都不會有過時之感,甚至還有科幻片的錯覺。
  • 《太空救援》:太空片也需要匠心精神
    電影《太空救援》是根據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奇蹟改編而成,1985年2月11日,蘇聯禮炮計劃系列中最後一個空間站——「禮炮七號」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後果無法預計,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臨危受命,帶著無畏的使命進入太空,為了挽救「禮炮七號」,他們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努力。
  • 科普:太空中能看到星星嗎?
    太空中有星星嗎?答案肯定是有,那麼在太空中能看到星星嗎?如果是很早的時期,人們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廢話,地上都能看見,到了太空中不是看的更清楚嗎?但是隨著人們的科學觀和思考模式的升級,人們對於「在太空中肉眼能看到星星」這句話產生了懷疑,這種懷疑不是無端產生的,從美國的登月圖片中可以看到宇宙背景一片漆黑:從太空站的展示圖中可以看到宇宙背景也是一片漆黑:人們開始產生懷疑,太空中怕是真的看不到星星
  • 《太空救援》:戰鬥民族的自我致敬
    《太空救援》:戰鬥民族的自我致敬1985年,冷戰處於倒數第二幕的時刻,雙方正處於精神緊張的修昔底德陷阱的狀態。從冷戰到熱戰,似乎一觸即發,不止是大陸和海洋上的對峙,更是延展到太空的競賽。我們從回望歷史的角度發現,當年的蘇聯即使處於危機總爆發的前夜,但蘇維埃公民依然有著相當高漲的民族榮耀。蘇聯憑藉精湛的航天技術,在冷戰期間率先將太空人送上太空,加加林之後蘇聯航天事業始終處於第一集團。2月11日,病夫當國的契爾年科尚在生命的最後期限。
  • 《太空救援》與歷史完成對接,還原一個真實的太空奇蹟
    在來到中國之前,克裡姆·斯彭科執導的俄羅斯太空巨製——《太空救援》已經在國外獲得了如潮的讚美。 在此之前,也有幾部比較出色的太空片,都像是在好萊塢的遊樂場裡玩一場過山車遊戲,或大或小的哄孩子的把戲,包括《地心引力》和《太空旅客》都有明顯的迪士尼味道,甜的有點發膩了,而《太空救援》並不是這樣,嚴格來說,它和《2001太空漫遊》一樣,反思了人類在飛出地球之後的困惑與憂慮,也抒發了第一代「太空人」人定勝天的豪情,同時以寫實派的的影像語言
  • 《太空救援》:絕處逢生的時候,不要拋棄同伴
    電影《太空救援》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太空災難片,電影多了一份歷史感。這不是一部像《地心引力》那樣的科幻片,它更像《阿波羅13號》,是一部基於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太空題材電影。修復太空艙就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兩位偉大的航天員沒有放棄,創造了奇蹟,這是人類史上的奇蹟。宇宙空間站、漂浮水滴與蟑螂、飛船對接、火災、敲碎壞零件……豐富多彩且乾淨利索,蘇維埃硬漢夢系太空,失重軌道掄鋼錘,不但側面展現了都市傳說中蘇聯宇航局記錄在案的天使異象記錄,而且冷戰背景下的民族尊嚴與浪漫擔當也刻畫的不錯。
  • 俄羅斯最火的太空大片來了:《太空救援》逼真再現航天奇蹟
    區別於其它太空題材的影片以虛構為主,這部影片是根據人類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奇蹟改編而成的,片尾彩蛋甚至還有真實的歷史影像資料,進一步強化了影片的寫實色彩。《太空救援》通過戲劇化的改編,集中表現了救援行動過程的驚心動魄,兩位太空人不僅需要手動操縱聯盟號與禮炮七號對接,還將經歷太空艙寒流、空間站起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氧氣不足等一系列危機,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 《太空救援》,這真的不是一部科幻片!
    近日上映的《太空救援》是由俄羅斯拍攝的一部太空題材的電影!注意!注意!注意!這部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不是科幻片!不是科幻片!不是科幻片!看電影之前就讓我們先回顧一下這次真實的太空救援件。在冷戰時期,「禮炮7號」作為蘇聯時期禮炮計劃中的最後一個空間站,一直備受業界和世人關注。1985年2月,「禮炮7號」突然和飛控中心失去聯繫。
  • 《太空救援》——不是科幻,勝似科幻
    2018新年伊始,國內引進了一部彪悍無比的毛子片《太空救援》。有人把它與2013年美國那部《地心引力》相比,不過當初地心引力看得很不過癮,太空救援則是好看得多。儘管影片裡的一切都看上去那麼不可思議,《太空救援》卻確確實實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
  • 《太空救援》要麼被拯救,要麼被擊落
    文|蘇筱兀《太空救援》取材自冷戰時期太空救援的真實事件,既有著不輸《地心引力》的浩渺太空,又有著太空災難巨製的驚險刺激。影片還原了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奇蹟,兩位勇敢幸運富有人性的太空人在經歷了宇宙空間站對接、太空艙寒流、空間站失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等一系列危機之後,最終完成了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實現的任務並平安返回地球。影片基於美蘇冷戰的大環境,卻從太空人的日常生活與情感入手。大國競賽的底色只能令各國觀眾感到政治的無奈與無情,而人性的光芒卻是全人類共通的。
  • 太空救援: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據說看見了天使,太空夢還是想想就好
    而國內關於太空題材非常的少,一直是個短板,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國內科技發展有些晚,在加上保密協議什麼的,所以也就沒有電影公司拍攝這個題材了。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太空救援》,意外的是這部電影並不是美國大片,而是俄羅斯所拍攝,並且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就非常使人興奮了,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這個的航天水平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來圓兒時的航天夢。
  • 《太空救援》「禮炮七號」事件重現銀幕
    太空冒險大片《太空救援》即將於1月12日在國內公映,該片根據太空探索史上令人肅然起敬的「禮炮七號」空間站意外失聯事件改編而來,用炫酷的特效技術、精美的場景畫面,在俄羅斯太空總署的大力支持下,真實還原了那場宇宙探索的驚險與奇蹟。
  • 《太空救援》再現航天史真實事件
    根據上世紀航天史真實事件改編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即將於本月12日正式上映。該片藝術地展現了兩名前蘇聯航天員乘坐聯盟T-13號飛船前往太空,拯救失聯的「禮炮七號」空間站的驚險經歷,此前在俄羅斯上映之後取得了票房口碑雙贏的佳績。
  • 《太空救援》今日上映 口碑佳作啟封真實奇蹟
    此前的點映場和首映禮上《太空救援》可以說是獲贊無數,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20周年之際為影迷們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時隔多年,以此為藍本的影片《太空救援》橫空出世,片中兩位太空人在太空中不僅經歷了空間對接、太空艙寒流、空間站失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等一系列危機,還在準備返航之際得知了更加絕望的消息,肩上的使命,家人的期盼,都讓他們面臨著艱難的抉擇,身心經受著嚴酷的考驗,情節的跌宕起伏甚是揪心,而兩位太空人勇往直前的勵志精神卻令人很是欽佩。
  • 俄羅斯都拍出了《太空救援》,中國為什麼還沒有太空電影?
    最近俄羅斯電影又多了一個類型:宇宙太空片。摸著《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的路子,俄羅斯人用「前蘇聯禮炮 7 號空間站意外失聯、維修重生」的真實故事,拍出了《太空救援》。俄羅斯拍的冷戰航天故事1985 年 2 月 11 日,已經平穩運行兩年的蘇聯「禮炮 7 號」空間站突然與地面失去聯繫,後果不堪設想。
  • 《太空救援》電影充分闡釋了什麼叫置死地而後生!
    《太空救援》是克裡姆·斯彭科執導,柳波芙·阿克肖諾娃、弗拉季米爾·弗多維琴科夫等主演的電影,講述了蘇俄航天史的光輝事跡,同時也向那些勇於探索太空的英雄致敬。根據冷戰時期蘇聯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毫不遜好萊塢電影的製作水準,俄羅斯的《太空救援》以一場真實事件為藍本的展開,將人置身於了浩瀚而又危機四伏的太空宇宙,但同樣頗為遺憾的是,電影並沒有能藉此發力,講好一個本就足夠驚心動魄的故事,俄國電影在敘事上的薄弱,展露無遺。表達的主題依然是人類在面對未知宇宙時的那份勇氣和探索之心。
  • 《太空救援》:離開地球,即便是「小強」也是同胞
    真的,別看這片名《太空救援》,就以為這會是像《火星救援》、《地心引力》這種太空題材的科幻片,其實這是一部「紀錄片」。與《怒海救援》、《地心營救》一樣,《太空救援》也是改編自真實的救援事件,而且還是俄羅斯乃至世界航天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所以說,影片的故事性特別強,至於那些外太空的絢麗特效,純粹是這部影片的附加價值,而且堪比美國的視覺特效。
  • 從藝術品到太空垃圾:人造「星星」正在改變星空
    來源:新浪科技SpaceX公司最近將60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這形成了一列從地球上可以看到的「人造星星」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1日消息,面對天黑之後看到的星空,人類祖先描繪出了各種各樣的圖案,而幾千年來,太陽、月亮和星星也幫助人類制定了歷表,提供了導航的參考。然而,新「天體」的出現會改變我們幾萬年來所看到的星空嗎?
  • 太空救援擔架來幫忙
    關於建設月球基地,上此我們講了NASA研究如何在月球用水泥蓋房的問題。現在一個新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如果一個身穿笨重艙外登月服的太空人,在月球表面工作時突然生病或者受傷跌倒,那該怎麼辦?月球表面無處不在的月塵、凹凸不平的月面和笨重的太空衣,讓其他太空人的救援工作顯得捉襟見肘。為此,歐空局聯合NASA開展了太空擔架救援測試,簡稱LESA。歐空局選擇了大西洋附近的一處深達10米的海底作為試驗場,這裡的砂石和水的浮力可以近乎完美的模擬出月球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