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羅馬帝國滅亡,葡萄酒是罪魁禍首?
葡萄酒那些讓人大跌眼鏡的逗比事跡幫你打包帶走
先別喝酒,怕你噴出來。
做夢也想不到,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堂堂羅馬帝國的衰落只是因為鉛中毒這樣狗血的意外。如果這是真的,那麼葡萄酒就是罪魁禍首。因為除了蜂蜜以外,古羅馬人的甜味劑寥寥無幾,所以他們會在鉛鍋裡做一種甜味的濃果漿,煮沸的糖漿裡含有一種有毒物質(二價的醋酸鉛),而這種糖漿主要用途就是為葡萄酒調味。
葡萄酒距今可能已經有1萬多歲了。考古學家從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和約旦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葡萄籽,經檢測後認為這些出土的成堆的葡萄籽是古人釀酒的最佳例證。後來葡萄酒由腓尼基人和伊特魯裡亞人傳到地中海,當時法國人最快開始學習葡萄酒製作流程,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誤以為是法國發明了葡萄酒。
世界上最古老的瓶裝葡萄酒已經有1600多歲了,如果您感興趣,可以去德國博物館一睹真容。1867年德國Speyer鎮上的工人們在一座葡萄園附近挖掘一個古羅馬石棺時,發現了多個黃綠色的玻璃瓶,帶有黃綠色的雙耳,其中一個瓶子中裝有葡萄酒,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350年。
查理王子有一輛阿斯頓·馬丁豪車,這是源於英國的跑車品牌,電影007中James Bond的車就是這個牌子,查理王子擁有它本無什麼特別,重點是它以一種由紅酒中提煉的生物燃料為動力。伊莉莎白女王在查理王子21歲時送給了查理王子這部轎車的原款,然後為了倡導減少汽油汙染,查理王子在2008年與阿斯頓馬丁合作,把它被改造成了正式靠葡萄酒提取物驅動的車,每英裡消耗4.5瓶葡萄酒,這種高端任性,儘管是以愛地球之名,難免還是會讓一大片葡萄酒愛好者們心疼不已吧。
我敢打賭你猜不到,根據紅酒機構研究,人均飲用葡萄酒量最多的是世界地圖上最不起眼的國家——梵蒂岡。梵蒂岡每人每年喝74升葡萄酒,相當於98個標準酒瓶!是義大利人均飲用量的整整2倍。至於為什麼這麼能喝,至今原因不明,不過一想到那地方每天走在大街上沒幾個人不是微醺的呆萌樣子...就突然還挺想去的有沒有?
柏拉圖是葡萄酒的狂熱粉。柏拉圖認為人只有在18-30歲才應該有節制地飲用葡萄酒,其他年齡段就不要喝?那你就錯了。這位大哥的意思其實是,要是超過了30歲,尤其到了40歲以後,那就該敞開了隨便喝~因為他相信葡萄酒可以讓老年人返老還童,容光煥發。
電影『Sideways』(杯酒人生)上映時,人們開始模仿電影中主要人物的品味選擇葡萄酒。由於電影中男主Paul Giamatti不僅是個黑皮諾粉,而且專業黑梅洛五百年,從此以後嫌棄梅洛變成了一種時尚,買梅洛的人明顯變少了,更多人選擇黑皮諾。由於這個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葡萄酒業,專家甚至給它起了個專業術語叫『sideways effect』。
在1997年,學者連續兩周在一家超市交替播放德國音樂和法國音樂,他們發現顧客在播放法語音樂時更多顧客趨向於買法國葡萄酒,在放德語音樂時更多顧客買德國葡萄酒,論洗腦神曲的巨大影響力,在不知不覺間你的行為居然被操縱了。
一些人喜歡把可樂和紅酒混合在一起,其實在西班牙這種喝法就是一種專門的飲品,被稱為Kalimotxo。而Michael Jackson曾經就很喜歡怡健可樂配紅酒,不過他可不懂什麼Kalimotxo,他只是單純地害怕他的孩子發現他在喝酒,不知該叫他「孩管嚴」還是「美國好father」。
根據康奈爾大學食物與品牌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發現,如果是白葡萄酒,人們會倒入酒杯的量總是會比紅葡萄酒多9%。不知是因為視覺效應還是心理作用,你看下面兩杯等量的酒,是不是有一杯看起來比較多?不過做這個研究的人也真是有夠無聊。
2001年,一項以來自波爾多大學的54個主修葡萄酒品鑑和製作的大學生作為實驗對象的研究中,研究者要求他們形容一杯紅酒和一杯白酒,他們並不知道那杯紅葡萄酒中加入了白葡萄酒,儘管1/54的學生意識到他們喝的是白葡萄酒,他們仍形容這杯酒具備所有紅葡萄酒的特徵,這麼不走心,我想他們可能不會畢業了。
作者:卡拉
↓↓↓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dr.win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