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屹立在長江之畔、歷經風雨的滄桑古城,究竟有多少秘密?

2020-11-02 帶你遇世界

南京,六朝古都讓這座城市留下烙印,民國的韻事風情也讓它承載了更多歷史。大明王朝的舊事、秦淮河畔的名妓、夫子廟趕考的學子……這些歷史的重影交錯在時間的軌道中,盡數在目,也越發讓人想要去南京一探究竟!

都說一座城市的過往,都會封存在一條條老街裡。南京老門東,一條源於三國時期就存在的街道,自古便是江南商賈雲集、人文薈萃的地方。如果你想探尋南京的歷史,來這裡是最合適不過的。老門東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以東,與老門西相對。剪子巷、張家衙、新民坊,邊營、中營、三條營……這些古老的街巷,都使得老門東每一個角落都滄桑而豐富。

老門東地處南京城南,城南是南京居民最密集的地區,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如今被稱為「老城南」。而烏衣巷便是藏在老城南的另一個古老而著名的街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進了烏衣巷口,便可見黛瓦下的一面白牆,上書「王謝古居」,隨之便見兩扇朱門,上懸匾額「王導謝安紀念館」。立在門前,禁不住思緒紛飛,若時光可以倒流,回到那1700年前,我們是否可以有幸親身領略這條小巷真正的風流?

有人說,老城南是古都南京的根,而門東則是老城南最深處的經脈,那麼秦淮河就是一把打開江南的鑰匙。除了老門東和烏衣巷,夫子廟與秦淮河也能讓你了解真正的南京。逛夫子廟與秦淮河的最佳時間是晚上,如今,夫子廟內,文人雅士依舊飲酒賦詩,秦淮河上,龍舟畫舫依舊自在遊弋。

華燈初上,是接近夫子廟的絕佳時機。順著古秦淮牌坊往裡走,看著街邊微風中飄搖的酒幌子和閃爍的燈籠,好像恍惚間穿越了時空。當穿過街巷,走到秦淮河邊,淮水兩岸的人間煙火又將你拉回了現實,「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當年商女不知亡國的恨意,只為今人留下了詩句。

朱自清在《南京》一文中說:「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確實,南京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充滿遐想的地方,它承載著六朝興衰,也曾飽經繁華、遭遇戰火,它有太多的過往需要我們去聆聽!

相關焦點

  • 屹立長江700多年的「閣堅強」,到底有什麼秘密?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呀,我是朵朵~在洪水中屹立不倒的「萬裡長江第一閣」,被網友稱為「閣堅強」。在洶湧的長江之中,觀音閣傲然屹立。江水從敞開的大門中穿流而過,非常壯觀。明代詩人孟建柯寫的這首《龍蟠石》中,就勾勒出觀音閣在江水中的景色。古人為什麼要在長江中建造它?它又為什麼能經受住洪水的衝擊?
  • 夜色下的山海關古城,充滿了人文氣息,這裡有歷史的滄桑變幻
    但俯瞰周圍的古城,拍拍手邊的石磚,不由生出「看著江山起起伏」的感覺。千軍萬馬在這座關隘面前,似乎都有些黯然失色。這座古城,歷經百年風雨,見證王朝興衰,多少傳說故事在這裡流傳,多少百態人生在這裡上演。登上歷史悠久的樓閣,整座古城盡收眼底,從城樓的四面看出去,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有四種不同的風景。
  •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採依然
    原標題: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採依然舊貌橋亭見證中山橋的風雨滄桑梁健攝這些日子,一些老人也邁著輕快的步子,特地重新踏上這一條最熟悉的路。歷經八百多年至今,中山橋已不再是漳州的交通樞紐,更是漳州人的精神寄託。所以有人說,連同中山橋一起「修復」的,還有一代代老漳州人的記憶。歷史見證中山橋,中山橋也同樣見證了漳州古城的歷史。今年82歲的孫以興對中山橋今昔最有發言權。他的祖父孫宗蔡是中山橋的建造者,目睹了中山橋近幾十年的點點滴滴,感觸良深。
  • 滄桑古城 水韻之都 太極聖地——記邯鄲5A景區廣府城
    邯鄲永年廣府城,又稱永年老城、廣府古城 、古城 、廣府城 、水城 、太極城、水中城 ,位於邯鄲市東北20公裡的滏陽河畔的永年窪裡。 因歷史上曾為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廣府城是一座見古識今的滄桑古城這裡有氣勢宏偉、古樸滄桑的古城牆,總周長4500米,有九裡十三步之說;有結構精巧、匠心獨運的弘濟橋,與趙州橋並稱為石拱橋中的「姊妹橋」;有歷經風雨、引人探究的毛遂墓;有建於隋唐時期、用於戰略防禦的藏兵洞(尚未開放)等。
  • 國內廊橋「天花板」在婺源,歷經八百年風雨依舊屹立不倒
    說到江西婺源,我們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油菜花,婺源的油菜花在中國確實可以說是首屈一指,而在建築領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國內廊橋的「天花板」,也在婺源,全中國僅此一座,歷經八百年風吹雨打依舊屹立不倒,這座廊橋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彩虹橋。
  • 中國最美麗的小城,歷經滄桑翹簷如翼的吊腳樓,緩緩流淌的沱江
    相信很多人對鳳凰古城的嚮往都是通過沈從文先生筆下那個充滿浪漫情懷的小城開始的:那被歲月打磨得油亮亮的青石板,歷經滄桑翹簷如翼的吊腳樓,背著竹簍的耄耋老人,江邊拿著木棒盥洗衣裳的土家族姑娘,站在苗寨裡對著門外狂吠的大黃狗……「一切永遠那麼靜寂,每個日子皆在這種不可形容的單純寂寞裡過去。」
  • 固原郊外這座古城,承載了多少歷史滄桑,卻似乎正漸漸被遺忘
    在網上搜索固原旅遊景點,排行榜中有六盤山、火石寨、須彌山、市博物館……,而地處固原市原州區郊外的這座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古城,曾經承載了多少歷史滄桑,卻似乎正漸漸被遺忘。黃鐸堡鎮牌坊新修建的北側城門包車去須彌山旅遊,兩次經過黃鐸堡鎮,卻從未聽說黃鐸堡鎮有這麼一座古城
  • 應縣木塔,一座歷經千年的木塔,堪稱建築史上的奇蹟
    參訪過那麼多的古佛塔,最愛的應該就是應縣木塔,那是一座令我心心念念的千年古塔,為此我不遠千裡來到了她的面前,只為了觸摸一下這座曾走過千年風雨的塔身,為了近距離感受一下她那走過悠遠歲月的滄桑,也為了找尋一些更多關於她的故事與傳說,深入了解她內在的文化底蘊!
  • 中國有座淹沒在水裡的古建築,一年出現一次,歷經千年卻保存至今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所以旅行最大的意義就是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旱災和洪災影響人們生活生產最重要的自然災害。特別是洪水這種災害對人類的影響更加的大,甚至都能將一座繁華的城市淹沒在水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很多淹沒在水底的建築物,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的消失了。
  • 這座觀音閣有七百年的歷史,現在仍然完好的屹立在長江中間
    著名的閣樓一共有四座,分別是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還有鸛雀樓。但是今天想跟大家介紹的不是著四大名樓,而是中國最堅強的鼓樓——觀音閣。之所以稱觀音閣為中國最堅強的古樓,是因為它是700年來都屹立在長江中間,到現在都保存完好,沒有損壞,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奇蹟的存在。
  • 連雲港海州古城中大街,歷經滄桑、依然繁華
    海州古城中大街為江蘇連雲港四條古街之一(另有民主路老街、連雲老街、南城六朝一條街),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位於鐘鼓樓和十字街之間。石棚書院,始建於明代,現駐有多家培訓機構。內設「悅讀新空間」、「公益大講堂」等,時常舉辦文化活動。中大街孔巷附近的亭臺。
  • 歷經500餘年風雨滄桑保存完好,這裡是電視劇《紅高粱》的拍攝地
    歷經500年風雨滄桑,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明代建築風貌的古村落。位於山東青州市區西南15公裡處。道路基本通暢。井塘村本不在我們此次旅行的行程內,看完了青州古城,因為範公亭公園在整修,李清照祠不能參觀,就發現井塘古村,結果還真是帶來了驚喜。
  • 教弩臺昔日曹公點將臺 歷經風雨跡猶存
    雖歷經無數風雨,但教弩臺始終屹立,成為合肥三國故地的歷史見證。 教弩臺,亦名點將臺,位於淮河路步行街東段北側。如今,教弩臺依然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與壯大。   曹操在此築臺練兵 合肥古城在三國時代是北魏曹操抵禦東吳的軍事重鎮,曹操曾四次親臨合肥,部署防禦。
  • 嘉峪關的這些地方,藏著時光的秘密
    嘉峪關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城樓之畔一座座古老的建築記錄著歲月,見證著滄桑今天,來跟小遊共賞那些見證了城市歷史與蛻變的地方歷經滄桑,屹立雄關嘉峪關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明代長城沿線修築時間最早建築規模最為壯觀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軍事關隘古稱「河西第一隘口」
  • 古城煙雲鹽官:觸摸千年古城文化脈絡,領略歷史滄桑之態
    很多人認識鹽官,是由海寧潮開始的,古城因水而生,因潮而興。源遠流長的江南文化與潮文化為這座古城披上了美麗的嫁衣。 來到這座古鎮,既能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感,又能讓你感受它歷經千年滄桑後的沉靜所留下來豐富而具有內涵的歷史厚重之感,來到這裡可以觸摸古城千年脈絡的起起落落。
  • 崇武古城,煙雨滄桑!
    在泉州惠安的大海邊,有座屹立了六百多年的崇武古城作為海防的最前沿,古城曾經在明代倭患其間首當其衝,屢遭進犯,亦曾失利陷城,鐵馬哀鳴。幾百年來,古城幾代軍民憑藉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用生命譜寫出可歌可泣的戰鬥詩篇。
  • 杭州曾有5座水門 鳳山水城門歷經風雨600年
    杭州「鳳山水城門」就是這樣一個遺產點,它是杭州唯一真實存在的古城牆和古城門,像養在深閨的寶貝,差一點被歷史遺忘。  古城門奇蹟般留下  沿著杭州中山南路往南走,到了和中河路的交會處,就能看到鳳山水城門橫跨在中河上。  城門北面,藏青色的石磚古樸而沉默。
  • 有山有水,有城有人,這裡是千年古城——青溪
    >神秘的歷史青溪古城是一個年代悠遠的邊城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自古便是州郡縣治地滄海桑田,幾度廢興留下了數不清的神秘傳說引有心人一探究竟扼守古蜀道之一的陰平古道鄧艾偷渡陰平滅蜀,就發生在這裡古城還有一個明朝秘聞雜木溝的深山裡有一座華嚴庵為明朝建文帝朱允炆隱蹕之所當地人稱「老廟子」,它的故事
  • 國際飯店:歷經滄桑魅力永久遠
    > 原創 繆迅 上海老底子國際飯店:歷經滄桑魅力永久遠文/繆迅前些日子,我從澎湃新聞網上獲悉,矗立於上海河南中路上的美豐大樓,已經有整整
  • 信豐這個村藏著一棵長在古城牆上樹,歷經滄桑,太神奇了!
    大塘我去過多次,但去的大多是山,比如雲臺山、金鐘山等,領略的是山頂與山間的風光,還有雲臺山下那一片花海,但這早已經不是秘密。也品嘗過老樟下(村莊名)當地村民在老樹下攤點叫賣的涼粉,那味道著實令人回味。這裡的涼粉地道正宗,是老表用自己家的紅薯粉做成的,沒有任何添加劑,所以是絕對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