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姚雯君)12月12日報導最近,成都也迎來了斷崖式的降溫,溫度一度降到10度以下,大家都穿上了羽絨服。這樣的天氣,穿不了大棉襖的小動物們怎麼度過呢?今天,記者來到了成都動物園,看看動物們是怎麼度過嚴冬的。
飼養員給蛇鋪了「電熱毯」 鱷魚有個「小溫泉」
記者先來到了兩爬館,打算探究一下龜類、蛇類、灣鱷過冬方式。
在脛刺陸龜的家裡,左右兩邊都放上了油汀,中間還放上了一個大大的燈泡。飼養員何祖強介紹到,油汀和燈泡可以讓家裡的溫度維持在20幾度,另外,每周還會帶它們泡一次溫泉,溫泉的溫度大概是25度到30度。
蛇類的屋子裡都已經鋪上了厚厚的乾草,飼養員程建告訴記者,在乾草下還鋪上了一層電熱膜。「蛇類的適應溫度是20度到30度,目前的溫度在18度左右,所以它們不太活躍,」程建說,「在自然界,蛇類過冬的死亡率較高,所以即使它們處於冬眠期間,但依舊要保持一個相對溫暖的溫度,才能保證它們順利過冬。」
最悠閒的要屬灣鱷了,在它的屋子裡,不僅有循環加熱的「小溫泉」,還有溫暖的小太陽。「灣鱷如果被冷到了就不太愛動,我們把水溫保持在了25度左右,對於它來說是比較溫暖的,如果它要覺得水太冷就會上岸去到取暖器旁,」飼養員何祖強說。
猴子怕冷又淘氣 捨棄空調安了小太陽
還有一種動物特別需要保暖,那就是靈長類動物。在熱帶猴館,記者見到了正在烤火的環尾狐猴。一隻小猴「獨霸」小太陽,換著不同的姿勢烤火,另外三隻在箱子上「抱團取暖」。
飼養員桓宗錦告訴記者,不同種類的動物有不同的需求。動物園所使用的取暖設備有取暖器、碳纖維加熱板、暖風機、加熱棒、墊料(麥草、穀草、木屑、乾草捆、麻袋等)、隔熱墊、防火毯等。「小太陽輻射的地方比較小,但是比較暖,動物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溫度區域。」
那為什麼不直接給猴兒們裝空調呢?桓宗錦解釋道,一般靈長類動物活動的地方都不是密閉的空間,空調的效果不是很好,而且飼養員們需要平衡通風效果和保暖效果,因為通風效果好了動物的免疫力才能好,才能保證它們的身體健康。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就是如果安裝了空調,可以爬上空調的淘氣小猴子們很可能會搞破壞。
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給他們用棉被呢?取暖設備一定要考慮動物的安全出發。棉被等有線頭的物品會被撕毀,若被吃進去,會造成致命的影響。並且取暖器都是安裝在牆壁裡面,動物不能觸及的地方。
靈長類、爬行類和「熱帶來客」怕冷 低於10℃啟動保溫模式
據了解,成都動物園每個館舍配備了溫度計,在參考溫度的情況下結合動物的實際需要開啟取暖器。這個主要是基於飼養管理人員的經驗和日常觀察。目前需要保暖的動物有松鼠猴、狐猴、黑葉猴、山魈、紅猩猩、黑猩猩、長臂猿、綠猴、阿拉伯狒狒、長頸鹿、豚鹿、龜類、蛇類、灣鱷、企鵝、細尾獴。
一般來說在溫度低於10℃左右時,保溫模式啟動。今年則是在11月中旬開啟了夜間供暖,現在已經全面啟動。另外,冬天,飼養員會採用冬季模版對小動物發放食物,會調整食物種類,適當增加飼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