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 大屠殺紀念碑為何沒能讓歐洲遠離極右翼的惡魔?

2020-12-25 澎湃新聞

議論 | 大屠殺紀念碑為何沒能讓歐洲遠離極右翼的惡魔?

喬納森·瓊斯

2016-12-26 17:25 來源:澎湃新聞

彼得·艾森曼設計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

建築設計師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表示,如果在今時今日,他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恐怕無法建起,因為歐洲的反猶傾向再度興起。形成了大屠殺的社會傾向,而今推動歐洲的右翼民粹主義蓬勃發展。

「我相信我在柏林的大屠殺紀念碑無法在今日建成。」建築師彼得·艾森曼告訴德國《明鏡報》,歐洲現在「害怕陌生人」,他擔心歐洲的仇外心理和反猶太主義的興起,使得他當年為紀念全歐洲在二戰中遇難的猶太人而設計的建築在當下無法建成。該建築於2005年正式開放,位於阿道夫·希特勒當年的地堡附近。

他的想法也許是對的,但這樣的情況顯然是一個錯誤。真正的問題是,為何大屠殺紀念碑沒能讓歐洲遠離極右翼的惡魔?

就像在柏林一樣,在維也納,也有專門的公共藝術作品紀念大屠殺遇難者。瑞秋·懷特裡德(Rachel Whiteread)的猶太人廣場大屠殺紀念碑像是一個堆滿了書本的圖書館,每一本合上的書本,都代表著我們永遠不能恢復的一段生命。

瑞秋·懷特裡德在維也納的猶太人廣場大屠殺紀念碑

自從2000年揭幕以來,它就像艾森曼的紀念碑一樣,成為一個怪異的旅遊景點和市政符號。即便如此,不久之前,奧地利差點選出一個極右翼的總統,其所屬奧地利自由黨與納粹頗有淵源,而今是排外主義的堅定擁躉。諾伯特·霍弗(Nobert Hofer)被擊敗了,但歐洲人如果還記得歷史,為何會被極右翼政治所吸引呢?如果懷特裡德和艾森曼所創造的紀念碑還有任何價值的話,它不是應該讓種族仇恨成為邊緣力量,讓極右極端勢力成為最少群體嗎?然而,在新民粹主義的幌子下,反自由主義的右翼勢力愈發猖獗。

歷史的無知是這一切的原因,大屠殺紀念碑依然無法抵擋住人們的健忘,這是一個悲劇。是不是艾森曼這類藝術家對於公眾而言過於現代、過於抽象了?也許。但《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家》這些電影算得上是大眾化了吧。自從1990年代以來,從雕塑到童書,推廣大屠殺的記憶已成為現代文化的前沿。結果如何呢?溫和成了骯髒的詞,左翼在消亡,而極右翼成了最響亮的聲音,它宣稱自己是在為人民代言。

什麼地方出錯了?不幸的,是記憶本身出了問題。即便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它也會撒謊。所謂集體記憶的想法根本就是危險的。它要麼創造空虛、平淡、模糊、善意的表達,一旦它變得感性化,它就成了徹頭徹尾的謊言。

大屠殺紀念碑是真實的,必要的,但大眾記憶並不意味著什麼。只有歷史知識才能幫助人們將過去轉化成當下的意義。令人驚訝的是,儘管有這麼多電視紀錄片、書籍、電影和藝術品,我們對於二十世紀的公共知識依然令人震驚。

因為民主派在西方贏得了二戰,納粹主義被神話化為「他者」。然而,實際上,針對歐洲猶太人的屠殺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非一個冷血的官僚機構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系列命令,很多具體的個人也身處其中,做出有意識的參與決定。在國家和個人職責、決定和自由意志之間的有確切關係,森林屠殺、村莊燒掠,乃至滅絕種族的集中營,希特勒真正找到了願意執行這一切的劊子手。

我們以一種危險的自滿的方式看待大屠殺和納粹主義。因為現今西歐並沒有一黨制國家,人們認為不能和當時的納粹政權相提並論。但是當初的那些運動背後同樣也有民主的支持,受到大眾的愛戴。艾森曼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暗示著納粹主義的視角,使得大屠殺看起來像是一個官僚主義主導的死亡驗算。更糟糕的是,這是仇恨、偏執與非理性的大雜燴。在現代技術社會中被釋放時,這些惡魔之火可以迅速在地球上創造地獄。如果我們覺得這一切不會發生,我們是徹頭徹尾的傻瓜,或者,我們再也沒有理由建造新的紀念碑。

(作者系英國衛報藝術評論人,朱潔樹翻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大屠殺紀念碑

相關推薦

評論(40)

相關焦點

  • 彼得·艾森曼設計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
    彼得·艾森曼設計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建築設計師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表示,如果在今時今日,他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恐怕無法建起,因為歐洲的反猶傾向再度興起。形成了大屠殺的社會傾向,而今推動歐洲的右翼民粹主義蓬勃發展。「我相信我在柏林的大屠殺紀念碑無法在今日建成。」建築師彼得·艾森曼告訴德國《明鏡報》,歐洲現在「害怕陌生人」,他擔心歐洲的仇外心理和反猶太主義的興起,使得他當年為紀念全歐洲在二戰中遇難的猶太人而設計的建築在當下無法建成。該建築於2005年正式開放,位於阿道夫·希特勒當年的地堡附近。
  • 柏林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的歷史啟思
    儀式中聯邦國會議長提爾瑟表示:「德國聯邦國會透過決議建立這座紀念碑,就是自覺到統一的德國必須坦白承認它的歷史責任,而且要在首都柏林的市中心公布其歷史上的最大罪行,以永遠牢記這一切。」 「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通稱為「大屠殺紀念碑」,位處於柏林市中心地區,愛伯特路(路名以威瑪共和國首位總統之姓氏命名)旁,北鄰歷史性建築物布蘭登堡門,南接波茨坦廣場。
  • 柏林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的歷史啟思
    克服過去:柏林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的歷史啟思這是統一的德國對他過去歷史所做的懺悔。藉由紀念碑提醒我 們不要忘記納粹最恐怖的罪行——試圖滅絕一個民族。儀式中聯邦國會議長提爾瑟表示:「德國聯邦國會透過決議建立這座紀念碑,就是自覺到統一的德國必須坦白承認它的歷史責任,而且要在首都柏林的市中心公布其歷史上的最大罪行,以永遠牢記這一切。」 「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通稱為「大屠殺紀念碑」,位處於柏林市中心地區,愛伯特路(路名以威瑪共和國首位總統之姓氏命名)旁,北鄰歷史性建築物布蘭登堡門,南接波茨坦廣場。
  •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正式揭幕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正式揭幕  德國柏林———  據新華社柏林5月10日電位於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大屠殺紀念碑10日正式揭幕,並將於近日向公眾開放。  揭幕儀式在大屠殺紀念碑旁臨時搭建的一座巨大的白色帳篷裡隆重舉行。
  • 丁純:極右翼集會能觸發歐洲反思嗎
    在義大利聯盟黨領導人薩爾維尼推動下,18日,包括法國國民聯盟瑪麗娜·勒龐、荷蘭自由黨威爾德斯、丹麥人民黨維斯蒂森和德國選擇黨默爾騰等在內的歐洲極右翼政黨領導人均現身義大利米蘭,參加了自稱有來自全歐的10萬人「大集會」,鼓動「保護歐洲文明,打擊非法移民」,為他們在歐洲議會的極右翼黨團
  • 德國柏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封頂 明年6月開放
    新華網柏林7月13日電(記者戎昌海)經過多年的討論和近3年的建設,德國柏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12日舉行了封頂儀式。  德國聯邦議院議長蒂爾澤和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設計者、美國建築設計師彼得·艾森曼參加了當天的慶祝活動。
  • 歐洲極右翼勢力重新抬頭
    這一案件讓整個歐洲為之震驚。歐洲輿論普遍認為,這一事件反映出極右翼勢力在經歷低潮後正在歐洲一些國家重新抬頭,其原因主要在於:一是全球化進程中歐洲經濟陷入危機,民眾對政府產生不滿情緒;二是政府和公眾普遍將注意力放在宗教極端分子的恐怖活動上,放鬆了對本國內部滋生的極端勢力的警惕。
  • 歐洲極右翼赴靖國神社拜鬼
    8月13日,東京,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的主席勒龐發表演講。  12日,來自歐洲9個極右翼政黨的15名代表在東京與日本極右翼團體「一水會」約85名成員聚會。媒體驚呼這「史無前例」,是要「建立世界極端民族主義政黨聯盟」。
  • 國家大屠殺紀念碑,加拿大渥太華
    Doris Bergen共同出席了渥太華國家大屠殺紀念碑的建築落成儀式。▼紀念碑遠景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說道:「能夠與這樣一個優秀的團隊共同設計和實現紀念碑的項目,對我而言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這座紀念碑不僅僅是為紀念在大屠殺中無辜死去的人們而建造的重要公共空間,它同時警醒著我們,當今世界正受到反猶太主義、種族主義和偏執主義的威脅。加拿大支持自由民主的價值觀,不論種族、階級和宗教信仰,這也正是國家紀念碑所要傳達的信念。」
  • 柏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封頂(組圖)
    柏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封頂(組圖)     經過多年的討論和近3年的建設,德國柏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7月12日舉行封頂儀式。德國聯邦議院議長蒂爾澤和紀念碑設計者、美國建築設計師彼得·艾森曼參加了慶祝活動。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布蘭登堡門南側,佔地19萬平方米,工程總預算2800萬歐元。按照艾森曼的設計,紀念碑由2751根長短不一的灰色混凝土柱組成。這些柱子的色調和形狀均與墓碑類似,近看仿佛一大片墓地。除了地面建築外,地下還建有一個「信息中心」。
  • 歐洲極右翼政黨分歧多於共識
    據德國電視一臺網站4月25日報導,德國選項黨主席默伊滕(JörgMeuthen)正努力在歐洲議會籌組極右翼聯盟,但各政黨除了在拒絕歐盟這一議題上團結一致外,在其他議題上顯然分歧多於共識。    德國選項黨成立以來經歷了多次分裂和出走,選項黨的歷史也是歐洲右翼民粹主義和右翼極端主義政黨分裂過程的真實寫照。
  • 國際時訊:德國柏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群揭幕
    [新聞特寫]德國大屠殺紀念碑群揭幕  德國當地時間10號上午,位於首都柏林市中心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群,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儀式。在經歷了近二十年的爭論和期待後,這座特殊的紀念碑群終於向世人揭開了沉重的面紗。  揭幕儀式在大屠殺紀念碑旁臨時搭建的一座巨大的白色帳篷裡隆重舉行。
  • 亞美尼亞大屠殺紀念碑的12塊巨石,為啥暗含著對列寧的不滿?
    紀念館】亞美尼亞大屠殺紀念館,也叫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館,位於城市高起的一座山丘上,可以俯瞰整個葉里溫。整座廣場的視覺中心,是一座很高大的尖頂紀念碑,用以紀念1914-1918年間,在大屠殺中死去的150萬亞美尼亞人。土耳其對亞美尼亞基督徒的種族屠殺,是亞美尼亞人心裡永遠的痛。
  • 首座民間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在江寧落成
    東方網8月10日消息:昨天下午4點,在眾多村民、多名學者的共同見證下,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湖山紀念碑———「以史為鑑碑」落成儀式在江寧湖山公墓旁舉行。這是南京第一座由民間出資建立的紀念碑。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張連紅教授認為,這座民間紀念碑的落成體現了老百姓對生命的尊重,對歷史的尊重。
  • ...愛國僑眷吳守昕向三峽博物館捐贈《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碑文》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1日,83歲高齡的僑眷吳守昕向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捐贈了其書寫的《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碑文》書法作品。這幅書法作品已被鐫刻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上。《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碑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供圖)
  • 極右翼日本APA酒店到底啥背景?
    APA酒店房間裡擺放的極右翼書籍。新華社發一家有極右翼背景的日本酒店近日再次挑戰人們的底線。兩名紐約大學生上傳日本APA酒店客房內擺放否認南京大屠殺等極右翼書籍視頻後,引發網民對APA酒店集體聲討。APA酒店17日表態稱,不會撤掉極右翼書籍。日輿論指出,雖不能強逼極右翼書下架,但選擇住哪家酒店是消費者的自由,中國遊客用腳投票可以回擊APA的挑釁做法。
  • 參考讀書 | 民粹主義極右翼這一趨勢如何威脅歐洲?
    4月8日在米蘭曾舉行過另一場極右翼政治聚會,出現在「全家福」照片中的人物有德國選擇黨、丹麥人民黨、芬蘭人黨的代表。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歐洲議會選舉將在5月23日至26日舉行。而就在3月份,川普前首席戰略師、以極右主義政治立場著稱的史蒂芬·班農組建的名為「運動」、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政治組織正式亮相,該運動旨在聯合歐洲極右翼政黨奪取各國選舉勝利,攻擊全球化和現有建制。
  • 西班牙中左翼政黨贏得大選,反歐洲極右翼崛起?
    根據前期計票結果,中左翼執政黨工人社會黨贏得最大勝利,但依然沒達到組建政府所需的票數,需聯合其他小黨派組建聯合政府。與此同時,極右翼政黨幾十年來首次進入議會,為西班牙政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28日上午9時,西班牙大選拉開帷幕。
  • 歐洲極右翼勢力的崛起,是因文化衝突,而非文明衝突
    這兩個國家都處在歐洲的邊緣,都不屬於歐盟,有人笑言,「歐洲在庇里牛斯山脈的起點結束」,但如果把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山脈視為歐盟邊境,另一個邊境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我常常覺得,我好像經常是從歐洲的一端到另一端旅行。我所經歷的西班牙充滿活力,熱情好客,儘管老一代偶爾會有抱怨,西班牙還是接受了西方議會制度,我多麼希望土耳其也這樣做。
  • 西班牙中左翼政黨贏得大選,反歐洲極右翼崛起?
    根據前期計票結果,中左翼執政黨工人社會黨贏得最大勝利,但依然沒達到組建政府所需的票數,需聯合其他小黨派組建聯合政府。與此同時,極右翼政黨幾十年來首次進入議會,為西班牙政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28日上午9時,西班牙大選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