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我們應該修什麼?

2020-12-08 善生活養有道

至貴至重的性命。那麼,什麼是性命呢?性命與生命又有何不同呢?我從中醫的角度去探析「性」、「命」與「性命雙修」。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謂性命,即精神的生命;所謂生命,即肉體的生命。道家人物王重陽在《授丹陽道二十四訣》裡說:「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氣。」從中醫來分析,性命高於生命,生命是機體的活性,而性命包括心神和機體兩個方面的活性。

我們是中醫人,我們談養生,談預防疾病,談如何讓大病重病患者康復,就要「性命雙修」,這又如何理解呢?

(一)解「性」

「性」字的繁簡體相同。其寫法是豎心旁加一個生長的「生」。由此論之,「性」字表達了兩層意思:

一則,性與心相關。「心本乎性,化生心者謂之性」,心從性中化生出來,稱為本性,本性是與生俱來的;

二則,性與命相關。「天地之大德曰生」,性本乎天地之德,所以能生生不息;

性即良心、本性、心性,是人人天生所具有的,可以說先天即有。

(二)解「命」

一則,命源於心

《說文解字》云:「命,使也,從口從令。」在甲骨文中「命」與「令」是一個字。「命」字的本義是用口令發出指示,有差遣的含義。那我們的口令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口令是從「心」中來的,所以「命」是源自於心的。心主神明,神明稟天氣而生。

二則,命源於口

口是吃飯的,是接地氣的。土地上生長出五穀,人吃五穀,通過脾胃的運化,化生血氣,方能濡養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維持生命不息。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即是此意。

食物稟地氣而生,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即能續命。

命源於後天飲食水谷滋養,可以說,命是後天形成的。

三則,命只有一條

查字典發現,Ming(四聲)只有一個字:命。由此知命之可貴,一輩子只此一條,要好好地珍惜。

四則,養生即是養命

生即命,我們講養生,即是養命。只有留得生命,快樂、幸福、成功、地位、錢財、家庭、事業等等才是自己的,否則,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每天忙碌的,應該是如何去養生生不息的那個命。反之,若唯名利是務,孜孜汲汲,崇飾其末,即是忽棄了生命這一根本。

(三)解「性命」

「性」與「命」合稱為「性命」。「性」化生心而合於道,代表人生的覺悟;「命」源於心而養於口,代表生命的氣血。我們有性命,因為我們不但有維持生命活力的氣血能量,還有能提高身心修養的覺悟。

《周易》講:「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所謂「各正性命」,就是各盡其性,各歸其命。意思是說我們後天的生命和先天的心性要有所歸屬,歸屬於「道」,即是歸根。

(四)「性」的陰陽

《內經》明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性命各自有陰陽屬性。

以「性」言之,陽的層次裡,以本性、良心為陽;在陰的層次裡,以怨恨惱怒煩為陰。

我們修「性」,即是修自己的本性和良心,使本性彰顯,一切良心去做。並且遠離怨恨惱怒煩——這即是。

(五)「命」的陰陽

以「命」言之,在陽的層次裡,以五臟六腑的功能為陽;在陰的層次裡,以臟腑、器官、組織這樣的形體為陰。

我們修「命」,即是讓五臟六腑的功能正常,使陽氣宣暢,使氣血健旺——這即是修命。

(六)性的善惡辯

王鳳儀老善人對於性的善惡有著精彩的說明,對於如何養性,亦有精闢的論述。他說: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稟性、三習性。天賦的性是天性,天性是純善無惡的,孟子說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天性不清不能明,要想清天性,先去私慾。人若能以天性用事,自然「和其光,同其塵」啦!

人賦的性叫稟性,稟性是純惡無善的,荀子主張的性惡,正是指的稟性。稟性不化不能正,要想化稟性,先去我見。

後天的性叫習性,習性是可善可惡的,「近朱則赤,近黑則黑。」告子說的性「可東可西」正是指的習性。習性不去不能立,要想去習性,先去不良嗜好。

人的性是自己生的,什麼事就生什麼性。做善就生善性,做惡就生惡性,都在人自己。以天性用事的會找人好處;以稟性當家的準看人不對。這叫什麼性,招什麼事。

天性有源,稟性有根,前生的習性,就是今生的稟性。能化去稟性(怒、恨、怨、惱、煩),天性就圓滿了。不能化的,一觸即發,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鬧得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難當好人。佛說:「業力隨身,必至妄動無明。」難以成道。

習性是物慾所繞,稟性是人間的煩惱。能在道德場中盡義務,身界算是脫出去了。會當人的,脫出了心界。稟性化盡,才脫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若能按王鳳儀老善人的教誨去做,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我是一個中醫人,我願意稟承王鳳儀老善人的思想,在學習和實踐中醫的過程中,去提升自己的身心修養,做一個踐道行道之人。

(七)性命雙修

我們活著,既有「性」,又有「命」。要想活的更好,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諧,就要「性命雙修」,既養性,又養命。

一則,養性

所謂養性,即是統攝心神,與道合真;所謂養命,即是調節臟腑,氣血不衰。

簡單來說,養性,即是調攝我們的精神狀態,涵養我們的天真本性,提高我們的人生覺悟,這即是儒家所講的「定心、靜心、安心」的過程。另外,《內經》所謂的「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即是養性,養性的過程即是明道的過程。

二則,養命

養命,即是延續生命,要調節飲食、起居、運動,調節情緒,使臟腑平衡,使氣血健旺,使經絡通暢,則生命之火不熄。

為什麼要養命?其目的是什麼?是立德,是利益他人。我們活著,不是為了吃喝玩樂,不是為了享受物質生活,不是滿足各種貪婪與欲望,相反,我們是為了慈悲利物,濟世度人而活著的。我們為國家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他人服務,為萬物服務,這個過程即是生命的價值體現。

三則,性命雙修

我們活著,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延續生命;另一方面,我們要不斷正心修心養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改變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己心越正,道德越立,生命越有意義。一個真正能性命雙修的人,必然是正心修心養心的人,不但可以獲得健康,更可以獲得快樂與幸福。

作為中醫人,我們更要注重性命雙修,因為我們所學習並實踐著的中醫,即是內涵天地之道的大智慧。所以,我們要學習聖人的精神。《道德經》講:「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合天地之德,無私無欲,無好無惡,順應天下大勢而行,以天下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太平社會和諧為心。我們也要效法天地之道和聖人之德,心懷慈悲,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也是此生我們要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中醫養生#(董洪濤)

相關焦點

  • 性命雙修,我們應該修什麼?
    至貴至重的性命。那麼,什麼是性命呢?性命與生命又有何不同呢?我從中醫的角度去探析「性」、「命」與「性命雙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謂性命,即精神的生命;所謂生命,即肉體的生命。道家人物王重陽在《授丹陽道二十四訣》裡說:「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氣。」
  • 道家「性命雙修」暨 性命之說
    道家的「性命雙修」暨性命之說「性命雙修」是道家重要的教義思想,也是道教修煉的術語。道家的「性」指人內在的「道」,如心理、元神、本我等。「命」指人外在的「道」,即人的身體、生理、能量,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形神兼修」,是對心身的全面修煉。老莊列文,參同契,悟真篇等書籍都有關於道家性命雙修的論述。「性命雙修」的理論,概括起來說,就是「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陳櫻寧大師說「性即吾人之靈覺,命即吾人之生機」。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則殘缺不全。
  • 佛教有「性命雙修」的法門嗎?
    還有人想學習佛教當中的「性命雙修法門」因而跋山涉水,求師問道。佛教雖然廣博如海,但是教義上的內容還是與其他宗教有不同的地方。所謂的「性命雙修」並不是佛教的內容,百度一下就可知道,它是道教的一個名詞概念,可是不知道如今為何摻進了佛教的思維當中呢?今天不妨就探討一下,究竟什麼是「性命雙修」。
  • 性命雙修的真實含義
    所謂「性命」,就是我們常說的身心健康。古人的經驗,惟有「性命雙修」才能達成身心健康、平衡發展、幸福祥和的人生境界。否則,「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修命不修性,猶有家財無主柄」。意思是說,即使你有很高的學問,如果不注重身體健康,整天病懨懨的,就不可能成就什麼大事;與之相反,如果你身體很壯實,卻不學無術,也只能像行屍走肉一樣渾渾噩噩地在人世間走一遭。
  • 性命雙修動靜結合
    性命雙修學說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歷代古人研究性與命的理論及經驗的總結,是人類對自然認識和對自身認識及修煉的法則。當代人體科學研究專家鳳陽山人·悟玄子在其《養生與悟道》著作中指出:何謂「命」和「性」?在天則曰「命」,在人則曰:「性」,性命雙修,即「明心見性」和「煉精化炁」相結合。
  • 道德經第十章:你了解道家的性命雙修嗎?修道究竟是修什麼呢?
    這4個章節主要講述虛靜在修習大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可以說道德經寫到這裡,開始進入道學的實操階段了。我們知道道德經是內聖外王之學,這也深深影響了後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主張。而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東漢時期張道陵創立道教,也正是借用了老子性命雙修的思想,雖然道學和道教是兩回事,但是在修行方面卻是相同的,所以第十章對於道德經整部書來說至關重要。
  • 佛道修真,道家最上一層,清靜無為,性命雙修!
    什麼是性命雙修?明理盡性,盡性了命。悟後起修,無為自化。其實,許多修者,都沒搞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性命雙修。所謂性命雙修,就包含在無為自化當中。只有真正達到《真性無為自化》的境界時,才能稱作性命雙修。反之,都不能算性命雙修。
  • 道家「性命雙修」暨 性命之說
    道家的「性命雙修」暨性命之說「性命雙修」是道家重要的教義思想,也是道教修煉的術語。道家的「性」指人內在的「道」,如心理、元神、本我等。「命」指人外在的「道」,即人的身體、生理、能量,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形神兼修」,是對心身的全面修煉。老莊列文,參同契,悟真篇等書籍都有關於道家性命雙修的論述。「性命雙修」的理論,概括起來說,就是「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陳櫻寧大師說「性即吾人之靈覺,命即吾人之生機」。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則殘缺不全。
  • 佛教有「性命雙修」的法門嗎?
    還有人想學習佛教當中的「性命雙修法門」因而跋山涉水,求師問道。佛教雖然廣博如海,但是教義上的內容還是與其他宗教有不同的地方。所謂的「性命雙修」並不是佛教的內容,百度一下就可知道,它是道教的一個名詞概念,可是不知道如今為何摻進了佛教的思維當中呢?今天不妨就探討一下,究竟什麼是「性命雙修」。
  • 什麼是性命雙修?性是天性的性,命是「拼命」的命
    性命這個詞現在比較少用,通常人們理解的性命就是生命。其實,在中國文化中,性命是一個特殊的概念,由兩個意義組成:一個是性,一個是命。所以古人說性命雙修,不是修「一個」東西,而是修兩個東西:一個是指修性,一個是指修命。一般意義上講,性是秉性的性,命是命運的命。性,人們通常理解為任性的那個性——性情、性格,比如「慢性子」、「急性子」,但是,性實際是天性的性。
  • 從張載的「天人合一」到王重陽的「性命雙修」
    這個更深的原因可能也就表現在全真道「性命雙修」的宗旨上。關於其教之所以稱為「全真」,自然是指「全精、全氣、全神」之所謂道教的「三寶」,而其「性命雙修」的宗旨自然也是就其「全真」精神的人生落實而言的,就是說,所謂「全真」也必然要落實為現實人生中的「性命雙修」。比如王重陽論述說:  本來真性喚金丹,四假為爐煉作團。
  • 道教性命雙修的重要性,你未必知道
    古往今來,道教都是一門提倡神仙信仰與實修實證並重的宗教。 普通信眾在接觸道學、了解道教後,實修實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按經典所教導來行事待人,處處體道,時時行道,做個合道之人,而對我們道士來說,實修實證要更進一步,還需要包括煉養服氣等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修煉。
  • 性命雙修「盡性了命」!
    有的人不明白這個做功夫的道理,認為我修我自己的性,我煉我自己命,又何必要等到在外面修功積德以濟人利物以後才能修煉呢?這些人是不懂得《易經》所說的「盡性以至於命」的修煉之道。學道者修到後天神定氣壯的這種程度,就會出現元氣浩浩廣大,元神躍躍清明的先天景象,而我們的本來面目先天心性也就自然能夠洞徹其真諦了,這樣要返還金液之丹就不難了。所以說築基階段的功夫是完成「了性」的任務,還丹階段是實現「了命」的功夫。
  • 明證法師開示:現在是無佛世,修聲聞四果是不是得法,應該修什麼
    《增一阿含經》八難品中說,無佛世修證阿羅漢是八難之一,現在是無佛世,修聲聞四果是不是得法,應該修什麼?  師父開示:佛的時候,應該修十二因緣,你修阿羅漢道,不能證果。現在不是無佛世,現在怎麼是無佛世?本師釋迦牟尼佛仍然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因為彌勒佛還沒有下生。彌勒佛下生的時候,本師釋迦牟尼佛就退居了,也並不是消失了,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現在怎麼會是無佛世?
  • 身心合一,形神兼養,性命雙修,深度長文!
    (《性命圭旨》)正因為性與命是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所以中國養生強調身心兼備、性命雙修,即所謂「形性不二,心身一也。」(《存性編》卷二)《武術匯宗》說:「如真求大道旨趣而歸正覺,則必需性命雙修不可」。劉一明也在《悟真篇》中作注說「性命必須雙修」。然而,性命雙修有一個「以修性為主,修命為輔」,還是「以修命為主,修性為輔」的間題。
  • 道藏·性命雙修萬神圭旨
    性命雙修萬神圭旨』4卷.吳之鶴【明萬曆43年:1615】此《性命圭旨》(性命雙修萬神圭旨分別為《三聖圖》、《伏道說》、《性命說》、《死生說》 《邪正說》、《普照圖》、《反照圖》、《時照圖》、《內照圖》、《太極圖》、《發揮》、《中心圖》、《火龍水虎圖說》、《日烏月兔圖說》、《大小鼎爐圖說》、《內外二藥圖說》、《順逆三關圖說》、《盡性了命圖說》《真土圖》、《真土根心說》、《魂魄圖說》、《蟾光圖說》、《降龍圖說》、《伏虎圖說》、《三家相見圖說》、《和合四象圖說》、《取坎填離圖說》、《觀音密咒圖
  • 古人常說的「性命雙修」是什麼意思?
    性命雙修,是指身心全面修煉,是道教重要的教義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體育哲學人體觀的範疇之一,屬於傳統養生的基本理論。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
  • 性命雙修即是佛陀
    忘心則心修,忘身則身修,放下就是修,放不下就是執。有執就不能空,就不能合於道回歸本源,萬教歸一歸於心,萬法歸宗歸於本源德善,德善即大道,萬物皆道體。萬物都是在混沌中發生,元始因愛發生萬物,萬物本來就是一體,只是生命體內心裝的垃圾的多少來分配生活環境,靈是不滅的,質量不滅能量不滅,只有把住質量與能量,才有超越的可能,修是質量,練是能量,修是佛
  • 古人常說的性命雙修是什麼意思?
    性命雙修,就是性功命功合煉共養。性即精神,性功包含做人、立德、立言、善事。就是以養神為上。命即指物質,這裡是指人體形體。命功,指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就是說養形次之。內丹家採先天元精之氣為丹田,與後天呼吸之氣內外結合,結成還丹,而達性命雙修之目的。
  • 何謂性命雙修?如何看到全真教的性命雙修?
    要說清楚性命雙修這門歪門邪道的小把戲,需要講一個故事。大山深處,有個村子,村子名字叫觀棋柯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