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客丨咕嘟咕嘟的壽喜燒,是我冬天裡的最愛

2020-12-24 騰訊網

火鍋,是冬天繞不開的美食。每當囿於「今晚吃什麼」的困境時,最終的解藥大多都是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可再好的腸胃和皮膚,也經受不住整日的這種燥熱。

此時壽喜燒的出現,把我的擔憂一掃而光,冬日生活裡迎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開朗。

1

日本的鍋物料理的數量繁多,細數起來與我們的火鍋們不相上下:壽喜燒、豆乳鍋、咖喱鍋、石狩鍋、鮟鱇鍋、飛鳥鍋、湯豆腐鍋……而在這些鍋物料理裡,壽喜燒特殊而有趣,因為它的出身頗具爭議。

在大多數的版本裡,都是把壽喜燒和日本農民用鏟子來煎烤雞鴨的聯繫在一起的。但其實這種充滿著鄉土氣息的料理方式,無論是在食材還是形式上,都與現在的壽喜燒相差甚遠,只不過是恰好同名。而和現在的壽喜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其實是明治時期流行於關東地區的牛鍋料理。

明治初年,日本的「牛肉禁令」正式解除,日本人食用牛肉的風潮開始盛行。當時的關東牛鍋是把牛肉和味噌一同翻炒後,加醬油與砂糖烹煮,最後只加入蔥一種輔料。吃的時候和現在的壽喜燒一樣,要蘸著生蛋液來吃。這應該是最接近壽喜鍋的前身了。

食べログ

與此同時在關西地區,真正名為すき焼き(壽喜燒)的料理形式誕生了。但和現在有所不同的是,當時人們只是在鐵鍋裡煎烤牛肉,吃完肉再加入蔬菜煎烤,並且不加湯汁。

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料理形式,在未來的歲月裡交流融合,造就了現在壽喜鍋的兩大風格:關東風與關西風。

在國內的日料店裡,看到的壽喜燒大多是關東風的做法,把牛肉、豆腐、蔬菜全都放在鍋裡,加入調製好的湯汁,開火燉煮。而作為美拉德反應終極愛好者的我,覺得這樣吃肉莫得靈魂,還是要把肉煎一下才能釋放出它的魅力,這也就是關西風的做法。

日劇《世界奇妙物語》中,講述了關西壽喜燒的詳細做法:把一口鑄鐵鍋燒熱,加入一塊牛油潤鍋,再下牛肉片煎制,撒上砂糖,倒入醬油和味醂,放入大蔥、豆腐、香菇、魔芋絲、金針菇和茼蒿,蓋上蓋子燜三分鐘。在這三分鐘裡,打一個雞蛋,然後只需靜候美味的開啟。在劇裡,所有的食材在鍋裡都有不同的佔比,而雞蛋也只能攪打九下,一頓「完美壽喜燒」不過如此。

2

吃壽喜燒,是要有儀式感的。食材的選擇,下鍋的順序,擺放的位置,確實是要思考過後才可定奪的。

首先就是牛肉,要選擇肥瘦相間的部位,比如牛肩肉或者眼肉。至於牛肉的等級,說開來就又是另一篇文章了。不過記住一點:越是高等級的牛肉,他的脂肪含量越高,同時分布也越均勻。

經過煎烤和燉煮之後,內部豐腴的油脂會緊緊地裹住整片牛肉。此時夾上一筷子冒著熱氣的牛肉,到蛋液中滾上一圈,就可以放進嘴裡了。

在碰觸舌尖的瞬間,蛋液的滑嫩和油脂的香氣是最先的覺知。在蛋液的潤滑下,只需上顎和牙齒的輕輕觸碰,霸道的肉感和肉香就在口腔裡爆發開來,搭配著鮮甜的湯汁,令人難以掙脫,只想繾綣於如此溫暖的懷抱當中。

配菜也得同樣講究。大蔥要斜切,經過湯汁長時間的燉煮,滋味變得清甜,就連我這個不愛吃蔥的山東人也無法逃過它的狙擊;豆腐要選老一點的,拿炭爐或者噴槍把表面烤到微焦,吃到嘴裡有著更豐富的風味;魔芋絲記得要離肉遠一點放,因為它其中的鈣質會使得牛肉變硬,失去軟嫩的口感;而香菇要打上十字花刀,不僅好看還容易入味。以上這些若是配上蛋液,則是成倍的「Oishi(美味)」。

吃過肉和菜,包含一切精華的湯汁往往會被人忽略。這時候下一份烏龍麵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而我,更相信一碗米飯帶來的快感。拿出一個雞蛋輕輕攪散,一股腦倒進鍋裡,快速劃開,利用鍋的餘熱,蛋液似凝非凝,趁著這樣的狀態迅速倒到一碗米飯上,蛋液迅速滲透進每粒米之間。

舀上一口放進嘴裡,溫熱的蛋液在嘴裡流淌開來,防止被燙的本能讓我們不得不連續呼氣,而所有的香氣與滋味,都在這一呼一吸間被嗅覺與味覺捕捉,成為這頓壽喜燒最後的高潮段落。

3

對於壽喜燒,有一點值得注意。在日本的大眾點評「食べログ」上,全日本排名第一的壽喜燒都沒能突破4.0分的關口,並且也只獲得了食べログ的銅牌餐廳,說明在日本人心中,壽喜燒其實並不能列席於高端料理,充其量也就算是B級美食的王者。

食べログ

雖然如此,但在食べログ的評分體系裡,3.6以上的店就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而日本的好餐廳,眾所周知,基本上都得預約,能直接Walk-in的店少之又少,好的壽喜燒店也不例外。

但在東京有一家壽喜燒專門店,不僅隨去隨吃,性價比也十分在線,實實在在地打破了我對連鎖餐廳出品的憂慮。它名為今半。

食べログ

撩開暖簾,推開店門的那一剎那,面對和式的榻榻米和不見蹤影的油煙,我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來錯了地方,直到我聞見走廊盡頭飄來的肉香,我才敢脫下鞋子。

雖是壽喜燒專門店,但前菜,壽喜鍋,甜品一道不少,肉也可以隨便加,只要錢包受得住。有意思的是,他們家雖然身處東京這個關東重鎮,但同時也會提供關西壽喜燒的做法。粉紅的肉接觸到滾燙的鐵鍋,發出呲啦呲啦的聲音,澆上醬汁,肉片在鍋中翻飛起伏,手裡的筷子實在有些慾火難耐。那是我第一次嘗到壽喜燒真正的味道。

WEIBO:謝大獅在咆哮

來到關西,京都三嶋亭則是壽喜燒店裡當之無愧的領頭羊。至今140多年歷史的店鋪絲毫不顯得老態龍鍾,他們家的肉櫃就擺在門口,像是倚著欄杆在招攬生意的頭牌,任誰都得要駐足觀賞片刻。

食べログ

端上來的肉更是風姿綽約,分布極為均勻的雪花紋路宛若一襲華服,惹人憐愛。先放糖再放肉的做法也是關西的獨一家,如此品質上乘的肉再配上鮮甜滑嫩的雞蛋,入口就像是春雪融於大地,肉香在舌尖融化蔓延。

食べログ

喜歡打破傳統的他們,並沒有選擇一般的蔥白來作為配菜,而是用了蔥綠與洋蔥的奇妙組合。兩種蔥用自己獨特的甘甜,突破新的味覺層次。和大多數的京料理一樣,他們家其他的配菜也會隨著時令做出更改,每次前往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期待與體驗。

WEIBO:SY_MTMPWA

國內的壽喜燒店數量在近些年有著井噴式的增長,但我很少去。這些壽喜燒專門店打著壽喜燒的旗號,卻在掛羊頭賣狗肉,做的大多是壽喜鍋味道的涮涮鍋,而肉的質量也實在堪憂。

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買上些好肉,約上三五好友或是與家裡人一起,在這個時常寒風凜冽的冬天裡支起卡式爐和鑄鐵鍋,按照《世界奇妙物語》裡講的那樣,來一頓完美壽喜燒吧。

文 |張豈源

圖 | 部分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最冷的冬天,還有最暖的「壽喜燒」
    我知道這還不是最冷的時候,但我卻已忍不住想吃點熱鬧的、豐盛的、最好還能帶些甜度的料理。還有比壽喜燒更適合的美食嗎?壽喜燒,「すき焼き(Sukiyaki)」,這個乍看有點喜慶的名字,是日式火鍋的一種,主要以牛肉、豆腐、蔬菜為主,涮入特殊調製的小料中,並蘸以生雞蛋食用,是日本家庭代表性料理;無論是一人食用,還是多人聚會,都是一個冬天中的「巨確幸」。
  • 冬天到了,就該來一鍋治癒系的壽喜燒啊
    壽喜燒之於日本人,就好比銅鍋涮肉之於北京人,季節一到,就想來上那麼一口。我在北京生活二十幾年後,去日本東京留學五年。在吃不到正宗銅鍋涮肉的那幾年,都是靠壽喜鍋撐過來的,算是我每年冬天的例行食物。牛肉切成薄片放在鍋裡,配上切好塊的蔥段、嫩白菜、粉條、香菇、燒豆腐、海藻,浸在醬油、糖、料酒與日式調料配合成日式風味的湯汁裡,吃一口肉,再喝一口甜湯。
  • 還在吃關東壽喜燒?你OUT了,關西壽喜燒來了!
    關西壽喜燒前兩天小弟這裡跳崖式降溫,躲在屋裡瑟瑟發抖的小弟被一鍋端上來紅綠相間,色彩明豔的食物打動了,陰鬱的心情瞬間怒放。鍋底裡的白糖噼裡啪啦的跳著舞,牛肉雪花般的紋理「嗤嗤」的冒油,整個房間都瀰漫著一種迷人的焦糖香。
  • ta叫爐邊,有最正宗的壽喜燒日式火鍋,還能嘗試生雞蛋蘸肥牛的怪吃法...
    店老闆從一位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的日本大廚那裡得到真傳,創造出適合本地人口味的獨一無二的壽喜燒配方,開了這家日式火鍋店「爐邊」。 跟你不熟的壽喜燒  壽喜燒是一種充滿簡約精煉精神的日本料理,一般家庭在歡聚或慶祝時刻會闔家歡喜享用。
  • 大蘇州最美味的壽喜燒都在這裡~
    壽喜燒是一大特色熱門必點之一,晶瑩雪花牛肉與新鮮綠菜搭配,一碗蘸牛肉吃的生雞蛋,超讚,吃完感覺還有一股不明的味道在嘴巴裡回味~鐵板壽喜燒牛肉醤汁口味很獨特很喜歡,餐桌上有胡椒研磨器可以現磨胡椒粉添加到菜裡,這大概是唯一符合胡椒廚房的地方吧
  • 在三亞,我最愛的壽喜鍋,沒有之一!
    第一次去雲間壽司店是好幾年前,那時僅有金雞嶺一家店,青春裡分店還未誕生。剛開始是衝著他家的壽司去的,壽司好吃店子又安靜,讓人忍不住老想往那跑。而後又推出了壽喜鍋,就改成衝成壽喜鍋去了。經常拉著從未吃過壽喜鍋的朋友一起去,在他們一個個變成壽喜鍋粉絲的成就感裡洋洋得意。
  • 壽喜燒:關東、關西大不同;和果子:日式甜點裡的小世界
    壽喜燒到底應該怎麼燒——關東、 關西大不同記得某年冬天去大阪旅行,突然想吃壽喜燒,在心齋橋七轉八彎,終於找到一家有年代的壽喜燒老店。店裡和風滿滿,有氣質的「女將」將客人引入包房。不一會兒,「女將」拿上了個鐵鍋。
  • 降溫必備|壽喜燒是火鍋嗎?
    氤氳升騰的霧氣裡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就是火鍋帶給人的治癒。 可漫漫冬日,天天吃火鍋終究不是良策。 同樣是一鍋好物,「壽喜燒」將鮮美發揮到了極致,鍋底和食材的搭配組合花樣眾多,在滿是紅油的火鍋世界,它就是小清新般的存在。
  • 人均100+,這才是吃壽喜燒的正確打開方式!
    文末有福利哦壽喜燒是日本著名的傳統料理之一,烹調方式簡單,卻令人著迷。壽喜燒之於日本人,就好比銅鍋涮肉之於北京人,火鍋之於重慶人...在大冬天裡,聽著壽喜鍋的咕嚕咕嚕聲就能讓人感到莫名的治癒,看著食材從整齊碼好放在鍋裡到融入香甜湯汁的過程就能讓人感到莫名的幸福。
  • 牛new壽喜燒:價格親民的正統壽喜燒
    至於關東風的涮鍋,那是在東京流行起來的家庭料理,屬於是壽喜燒的演變在正統的吃法裡一般是不會加水變成涮鍋的,再怎麼妥協也至多是牛肉吃完了最後煮一鍋稀飯158的正統壽喜燒自助當我表示我就是衝著這個158的烤肉式壽喜燒來的時候,服務員表現出了驚訝和不解於是當時我就決定還是要向大家介紹一下這種正統吃法了
  • 一定來要嘗嘗純正的日式壽喜燒,感受冬日裡的溫暖~
    要說壽喜鍋的精髓是什麼?那自然要屬肥牛了!藏梵日式壽喜燒火鍋家的牛肉超級嫩!而且據老闆說,他們家會上不同部位的牛肉,讓你一鍋感受到多種滋味~冬天來了,壽喜鍋的湯底還可以yao起來喝~拘束湯底可是花了大心思的!沒有傳統壽喜鍋那麼甜膩膩,採用獨家秘方用愛熬製的湯,暖暖的入口暖胃暖心暖全部!
  • 冬天裡最適合一個人吃的火鍋有沒有?壽喜燒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HI,大家好,這裡是石子食為樂,我是石子。今天開始感到真的冷了,寒風習習的。不像前兩天反常盡然熱到了30度,以往這種情況還是很少見的。雖說天氣轉冷,對於青壯年來說或許受得了,對於老人孩子來說那就是考驗了。
  • 據說,這是日本最好吃的十家「壽喜燒」
    Tabelog評分:4.21地址:三重縣松阪市中町1878簡介:Tabelog排名第一位壽喜燒名店,自明治11年以牛肉店為原型開店,之後的五年開啟經營壽喜燒,風格是經典的關西風。自開店以來憑藉傳統精湛的烹製技能和優選的品牌松阪牛帶給食客們味覺上的享受,壽喜燒的料理也由專門的服務人員負責。食材方麵店主從兵庫縣出產的黑毛和牛中精心挑選出優秀的雌牛犢後買入,接下來的育肥、出欄過程中均有專業人士全程看護,全力打造安全、放心的環境。
  • 深夜放毒,日本的壽喜燒,是怎麼來的呢?
    01 壽喜燒的由來關於壽喜燒(Sukiyaki)有各種各樣的傳統,有些人好奇這個名字的由來。比較主流的關於壽喜燒名稱起源的理論是說它來自suki(鋤)這個詞;而yaki(焼き)則是燒烤的意思。牛肉是壽喜燒的主要配料,而壽喜燒就是當時流行的一種肉類料理,隨著牛肉需求的增加,日本開始從中國、朝鮮等鄰國進口。而壽喜燒真正流行起來大概要靠關西地區。繼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之後,東京的許多牛肉餐廳倒閉,許多流離失所的關東人暫時搬到了大阪地區。
  • 魔都超美味壽喜燒地圖
    牛肉片雪花紋理太美麗,選用的是日本九州黑毛和牛A5 BMS10(牛肉大理石紋路積分),大廚精心調配的鮮甜壽喜鍋汁水,咕嘟咕嘟煮沸後,涮煮上頂級牛肉,濃香飄千裡哦!如果覺得刺身日料太過生冷,點一份冬季限量的壽喜燒套餐就是明智之選。冬季限量款壽喜燒套餐,售價488元,過季不候哦!4御香海
  • 北風呼嘯的冬夜裡,給我一鍋壽喜燒就夠了……
    原標題:北風呼嘯的冬夜裡,給我一鍋壽喜燒就夠了……吃貨研究所專欄 第28期壽喜燒的雛形壽喜燒Sukiyaki(すき焼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日式牛肉火鍋」。最早被稱為「鋤焼」,因為在日本舊時,農夫們整日忙於耕作,肚子餓了便就地取材,用手邊的鋤頭當做簡陋的炊具來燙烤食物以果腹。
  • 如何製作一鍋催人淚下的壽喜燒
    冬天來臨,小編最愛吃的火鍋就是日式火鍋。然而最近天寒地凍,實在懶得出門。於是乎,小編萌生了在家做壽喜燒的想法。沒想到,那麼美味的壽喜燒竟然這麼簡單就能做出來。-原料-湯料日式醬油200ml、味淋150ml、白糖100ml、水50ml比例:4:3:2:1食材牛脂1塊、和牛600g、蔥白、洋蔥、銀針菇、胡蘿蔔、菠菜、茼蒿、鍋燒豆腐
  • 松江這家店壽喜燒分分鐘吃回本!
    在日本專門經營壽喜燒的店不算少但在松江,還真算得上是首家這裡專做新派日式火鍋他家有自助和單點兩種像小編這麼愛吃肉的當然是選擇自助了!壽喜燒,這個乍看有點喜慶的名字譯自「すき焼き(Sukiyaki)」,通俗點說,就是日式牛肉火鍋。
  • 東京美食推薦-壽喜燒篇
    簡單來說壽喜燒就是以牛肉為主,配以大蔥,豆腐等蔬菜,加上醬油砂糖等調料的的料理。吃口偏甜,比較適合上海口味的童鞋。
  • 壽喜燒就是火鍋?日本料理被黑得真慘
    地處日本最南端的衝繩,因為氣候炎熱的原因基本不吃鍋物,可他們也有壽喜燒,只不過被簡化成了一道有葷有素的炒菜。炒菜的醬汁裡除了醬油,還會加入衝繩特產的黑糖。然而圍繞壽喜燒怎麼吃,矛盾最激烈的還是關東和關西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