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人是誰的後裔?成就土耳其人的四大戰役

2020-12-13 地史館

公元前1298年,在商王盤庚為了挽救大商的衰亡而忙著遷都於殷的時候。大陸另一邊的安納託利亞半島上,西臺帝國正揮師南下,為了爭奪敘利亞與埃及王國對峙廝殺。

這場戰爭被稱為卡疊石之戰,自前1299年開始共持續了16年之久,最終以西臺帝國佔領敘利亞而告終。

不論是在安納託利亞上建立第一個文明國家的西臺人,還是打造土耳其共和國的土耳其人,他們除了都衷情於敘利亞這塊沃土之外,還有著另外的一個共同點——都是小亞細亞上的外來民族。

西臺人來自於黑海北岸,而土耳其人的路途則更加遙遠而漫長。

起始之戰:怛羅斯之役

這是一場發生在阿拉伯帝國和中華帝國之間的對戰,不過這次的主角既不是黑衣大食,亦不是盛世大唐,而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葛邏祿人。

葛邏祿人是突厥阿史那部的一個分支,原臣屬大唐。公元751年,葛邏祿部跟隨高仙芝與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怛羅斯展開會戰,途中葛邏祿部倒戈阿拉伯帝國,與阿拉伯人前後夾擊,大敗唐軍。

經此一役,大唐勢力逐漸退出中亞,擺脫大唐束縛的葛邏祿部趁機擴張並強盛起來,佔領了包括碎葉城在內的西突厥故地,並於840年吸納部分投奔而來的回鶻汗國遺民,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1006年的喀喇汗王朝

在怛羅斯之戰中,阿拉伯人雖擊敗了大唐,但是慘重的損失也令他們放棄了東進的念頭,專注於對中亞地區的經營,促使伊斯蘭教成為這一地區的主要宗教。

喀喇汗王朝創建者的孫子薩圖克便因皈依伊斯蘭教而得到了眾多外族穆斯林的支持。之後於公元934年,聯合穆斯林志願軍從自己叔父奧古爾恰克的手中奪回了汗位。

他的兒子穆薩繼位後將伊斯蘭教定為國教,引領20萬帳突厥人皈依伊斯蘭教,使喀喇汗王朝成為突厥人的第一個伊斯蘭王朝。

之後喀喇汗王朝極速擴張,在公元999年聯合一個從波斯薩曼王朝中獨立出來的突厥政權——加茲尼王朝,消滅了雄霸一方的波斯帝國。

加茲尼王朝最大疆域

奠基之戰:丹丹坎戰役

在薩曼王朝被滅之後,喀喇汗王朝因在瓜分薩曼帝國領土時與加茲尼王朝出現矛盾,而開始支持加茲尼王朝內一支由塞爾柱人組成的叛軍。

塞爾柱人來自於突厥烏古斯部,從錫爾河北岸南下後,以僱傭兵的方式依附於薩曼王朝,並被薩曼王朝安置在布哈拉地區,後因皈依伊斯蘭教避免了穆斯林的攻擊,而得以發展。

在1025年被加茲尼王朝收服,然而塞爾柱人並不甘心臣服,聯合加茲尼內的分裂勢力,不斷侵擾劫掠呼羅珊周邊城鎮,以壯大自身勢力。

在1035年與喀喇汗王朝等勢力結盟之後,底氣十足的塞爾柱人直接向加茲尼王朝索取呼羅珊地區的控制權,遭到拒絕後,於1038年強行攻佔了尼沙普然。

憤怒的加茲尼蘇丹馬蘇德,對這群不聽教化的野蠻人早已忍無可忍,於1040年親自率軍出徵準備將塞爾柱人徹底驅逐出境。

塞爾柱人自知兵力不足,無法硬抗,遂採取「遊擊」戰術,不斷騷擾前行中的加茲尼大軍,並將其引入沙漠之中,同時清理掉沙漠中的補給水源。

當加茲尼軍隊到達塞爾柱基地附近的小鎮時已精疲力盡,對戰無力。塞爾柱人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其在丹丹坎一網打盡,這一戰被稱為丹丹坎戰役。

此後,塞爾柱人以呼羅珊地區為據點,建立了塞爾柱帝國。

1092年鼎盛時期的塞爾柱帝國

長江後浪推前浪,塞爾柱帝國建立之後,喀喇汗王朝因內亂分裂為東西兩個王朝,並成為塞爾柱帝國的附庸,加茲尼王朝則退守阿富汗地區,再無翻身之機。

突厥徵程的接力棒交到了塞爾柱人的手上。

立足之戰:曼齊刻爾特戰役

賽爾柱人沒有辜負鋪路奠基的突厥先輩,不斷向西擴張,攻入阿拉伯帝國首都,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實際掌控者。

在塞爾柱人領土擴張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一群活躍於邊境地區,以打擊並劫掠異教徒為己任的「信仰勇士」。他們雖然是一支不受帝國控制的「非法軍隊」,但帝國王朝也樂於見到他們幫自己開疆擴土,剷除異教。

在1064年塞爾柱帝國引導「信仰勇士」攻入並佔領了拜佔庭帝國的亞美尼亞,開始向小亞細亞地區滲透。

1071年拜佔庭以更新兩國之間的和約為理由騙取了塞爾柱的信任,之後趁塞爾柱軍隊南下敘利亞之時,率領20萬僱傭軍發兵亞美尼亞,以期奪回被塞爾柱佔領的土地。

意識到中計的塞爾柱蘇丹阿爾斯蘭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為了鼓舞士氣,身著壽衣應戰,以展示自己戰鬥致死的決心,最終在曼齊刻爾特隔著穆拉特河與拜佔庭展開對峙。

塞爾柱人利用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成功將拜佔庭渡河作戰的前鋒部隊困於河岸。在拜佔庭不斷增援即將佔領上風之時,不料其後衛隊的安德洛尼卡竟妄稱羅曼努斯四世已經戰死,並班師回朝,爭奪皇位,促使塞爾柱大敗拜佔庭,並俘虜了羅曼努斯四世。

塞爾柱蘇丹和被俘的羅曼努斯四世

這場戰爭打開了安納託利亞半島的大門,塞爾柱人如潮水般湧入小亞細亞。之後塞爾柱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將安納託利亞交給了堂兄蘇萊曼沙阿一世,蘇萊曼沙阿一世先後率軍徵服了阿勒頗(敘利亞北部城市)、科尼亞等地,並於1075年佔領尼西亞後建立了羅姆蘇丹國。

穩固之戰:密列奧塞法隆戰役

在曼齊刻爾特戰役發生100年後,拜佔庭帝國進入了「迴光返照」般的興盛階段,時任拜佔庭帝國皇帝的曼努埃爾一世雄心勃勃力圖恢復羅馬帝國昔日的榮光。

此時塞爾柱王朝的羅姆蘇丹國因受十字軍東徵的重創,從尼西亞退回到了科尼亞地區。

拜佔庭看準時機,計劃在羅姆蘇丹國復甦之前給予其致命一擊,以奪回對安納託利亞地區的控制權,於1176年集結軍隊,攜帶幾乎所有的攻城器械向科尼亞地區進發。

遊牧出身的塞爾柱突厥人依然採用最擅長的「遊擊」戰術,戰爭剛一打響,便在密林之中圍殲了拜佔庭的北部軍團。

隨後採用堅壁清野的戰略,將拜佔庭大軍可能會經過地區的所有補給資源全部損毀。

眼見無法補給的大軍行路艱難,曼努埃爾一世仍無視撤退的建議,令左右兩翼繼續行軍,最終在密列奧塞法隆陷入塞爾柱軍隊的包圍圈。

在密列奧塞法隆擊敗拜佔庭之後,羅姆蘇丹國先後奪取了烏盧博爾盧、屈塔希亞、德尼茲利,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安塔利亞,和黑海沿岸的錫諾普。

這一戰徹底打消了拜佔庭帝國想要將突厥人驅逐出小亞細亞的念頭,鞏固了塞爾柱突厥人對小亞細亞的統治。

土耳其人的誕生

從怛羅斯之役到密列奧塞法隆之戰,三個突厥王朝的跨世紀接力,鋪就了一條從中亞到西亞的康莊大道。

突厥徵程中的四大戰役

公元13世紀,呼羅珊地區的奧斯曼突厥部為了躲避蒙古大軍而西遷至黑海沿岸,被羅姆蘇丹國安置在馬爾馬拉海北部的薩卡利亞河附近。

這裡緊鄰拜佔庭帝國,驍勇善戰的奧斯曼突厥人在守衛邊疆的過程中,不但給江河日下的拜佔庭帝國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更得到了安納託利亞地區其他突厥部族的認可,在塞爾柱王朝覆滅,羅姆蘇丹國解體之後,小亞細亞的大小公國紛紛歸附,最終成就了奧斯曼帝國。

1300-1638年奧斯曼帝國領土變更圖

由於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者為奧斯曼突厥人,而突厥一詞的音譯與土耳其較為相似,因此,與其接觸密切的周邊國家多稱呼其為奧斯曼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滅亡後,承繼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共和國在1923年正式將土耳其和土耳其人作為其共和國及人民的稱號,至此土耳其人正式「誕生」。

可見,土耳其人的祖先為奧斯曼人,鑑於奧斯曼帝國的開創者為奧斯曼突厥人,那麼是否可以稱土耳其人為突厥後裔呢?

宗教的糅合

奧斯曼帝國雖由奧斯曼突厥人建立,但帝國建立前夕的奧斯曼突厥人僅有430餘帳,人口數量不佔優勢,帝國建立後的國民也多為原塞爾柱王朝的臣民。

塞爾柱王朝從中亞拓展到西亞,徵服了沿途諸多民族,國內的民族成分極為複雜。同時,塞爾柱王朝是一個宗教國家,注重的是意識形態,而非血統族別,這使得宗教信仰相同的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各個民族可以不分「夷狄」的雜居生活,相互通婚,其混血後代在奧斯曼帝國建立之後便成為奧斯曼人。

奧斯曼帝國同樣以宗教信仰為標準來管理國民,不考慮其血統和族別,只要皈依伊斯蘭教皆為「平等」的穆斯林,國民也只有宗教意識,而少有民族概念,這一社會形態更加速了帝國內各民族的融合,600餘年的雜居通婚,奧斯曼人早已不是昔年的突厥人。

在帝國末期,宗教信仰不同的群體出現了分裂傾向,奧斯曼曾嘗試構建一個「奧斯曼民族」的概念,來建立國民的民族認同,以聯結不同宗教群體,但這次改革並沒有成功。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泛突厥主義思潮」,其聲稱所有操突厥系語言的民族均為古代突厥後裔,並主張突厥語系民族應聯合起來統一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泛突厥主義

而這一思想正好滿足了奧斯曼帝國團結國民轉移內部分裂矛盾的需求,甚至企圖藉此建立一個以奧斯曼為中心的大突厥帝國。

於是構建「奧斯曼民族」的計劃被激進的「突厥民族意識」取代,這種影響持續至今,已經成為掩蓋土耳其政治野心的宣傳手段。

土耳其總統和代表古突厥的16個武士

追根溯源,這一主張是明顯違背歷史事實的,奧斯曼帝國曾嘗試確立的「奧斯曼民族」更符合土耳其人的身份,亦或者可以說土耳其人是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臘人等諸多民族的混血後裔,並且已經完全不同於這些民族。

圖文作者:林子卿

參考資料:

黃維民.世界帝國史話:奧斯曼帝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5

哈全安.土耳其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

[英]諾曼·斯通.土耳其簡史.中信出版社.2017

[法]勒內·格魯塞.中國致公出版社.2019

凌立.人類大歷史.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9

相關焦點

  • 土耳其真是古代突厥人的後裔嗎?
    土耳其美女但這種劃分並不科學,難道說英語或者法語的,都是英國人或者法國人嗎?這裡的部落多是白種人,所以這些突厥人開始有明顯白種人的相貌,不再是黃種人的樣子。這些突厥人在漫長的時間內,不斷向西和向南發展,一度控制中東,建立了塞爾柱帝國。塞爾柱王朝旁支,一個突厥部落,在小亞細亞建立了一個封建國家,羅姆蘇丹國,大體是現在土耳其的位置。期間,又有無數的混血。因為當地人也是白種人,所以這個國家突厥人更是接近白種人。
  • 基因分析,土耳其是高加索人後裔,為何他們卻自稱突厥人後裔
    2020-09-23 11:43:17 來源: 聽說這個歷史 舉報   近代歷史上,土耳其人都以突厥人的後裔自居
  •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誰,他們是從哪裡過來的?
    大家都知道土耳其人是一個講突厥語的民族,本身「土耳其」的發音就是「突厥」的一種音譯,土耳其人自稱是突厥人後裔也無可厚非。不過研究當代土耳其的遺傳學已經意義不大了,畢竟地處東西方走廊的土耳其具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經歷了許多帝國統治和民族交替,種族融合沒法忽視。
  • 流落中東的突厥人後裔—土耳其
    讓土耳其改宗是不可能的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歐洲人,讓宗教世俗化。即讓宗教成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但不影響政治。應該說,土耳其人這一點做的是很成功的(在穆斯林世界裡)。而成功的源頭,就在於土耳其改革的總設計師, 「國父」凱末爾。軍人出身的他,深知「槍桿裡出政權」的道理。
  • 突厥人建立的奧斯曼土耳其和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有什麼關係嗎?
    眾所周知現在的土耳其人總是說自己是彪悍的突厥人後裔,土耳其是突厥人建立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約在公元11世紀開始,一支西突厥人馬進入了小亞細亞半島,這裡相對於貧瘠乾燥的中亞和中東來說簡直就是世外桃源,這裡富饒又遼闊,經過長途跋涉的突厥人決定這這裡定居。
  • 土耳其:認匈奴當祖先,這是想當華夏後裔?
    2020年6月28日,土耳其政府慶祝陸軍建軍2229周年。按照土耳其方面的說法,公元前209年,匈奴的冒頓單于按照十進位原則建立起土耳其陸軍的前身—匈奴大軍。 這不是土耳其第一次紀念陸軍建軍,土耳其陸軍建軍的紀念對象也經過調整。
  • 土耳其採用這些手段,終於讓國內的人安靜了
    在帝國時代,這些人成為了蘇丹的臣民,便有機會向土耳其核心移民,而等奧斯曼帝國崩潰,現代土耳其共和國出現之後,這些人就成為了民族國家土耳其的不穩定因素。 今天我們就來認真看看,誰才是真正的土耳其人。 我是誰? 說起當代土耳其人的代表,不用多提,看總統埃爾多安就可以。
  • 德國出局原因找到了:穆勒諾伊爾暗示隊內土耳其後裔不團結
    對於這支讓人失望的德國隊,外界有很多批評的聲音,有人說主教練勒夫太固執,不肯改變打法風格,有人說德國隊員太傲慢,退防比邊裁還慢……這些說法確實都有道理,但德國隊長諾伊爾和他們的主力球員穆勒卻在賽後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 土耳其人:中國建造的萬裡長城,其實是為了防禦我們的祖先
    在土耳其發布的回顧歷史的宣傳視頻中,人們回憶了那段殘酷的歷史,也走過了千年的反抗與鬥爭。 土耳其的先祖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護衛了國家,也帶給了無數人希望與未來。土耳其的建軍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9年,彼時的匈奴冒頓單于是土耳其國家和軍隊的開山鼻祖。
  • 突厥人建立的奧斯曼土耳其和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有什麼關係嗎?
    眾所周知現在的土耳其人總是說自己是彪悍的突厥人後裔,土耳其是突厥人建立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約在公元11世紀開始,一支西突厥人馬進入了小亞細亞半島,這裡相對於貧瘠乾燥的中亞和中東來說簡直就是世外桃源,這裡富饒又遼闊,經過長途跋涉的突厥人決定這這裡定居。
  • 土耳其為啥那麼喜歡亂認祖宗?16個帝國曾經都是土耳其祖先?
    土耳其人說的西匈奴帝國應該就是那支往西流往的北匈奴所建,然而這一支西遷後的匈奴並無文獻記載,用現代DNA測序得知,當時匈奴人與現代蒙古人之間有較為相似的血緣關係,但和土耳其人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圖中綠色區域為當年匈奴盛極時的活動區域)
  • 德國二隊土耳其?這些德長大的土耳其人對土耳其有著怎樣影響
    之前,我們通過德國的「歸化」軍團,我們走進了德國,了解了德國是怎樣使用外國族裔,尤其是境內最大的少數族裔土耳其裔的生存與發展史。在德國大量生長的土耳其裔大部分擁有德國和土耳其雙國籍,因此,這些人就面臨著一個問題,為誰效力的問題。諸如京多安、埃姆雷-詹等球員選擇了為德國國家隊效力,成為了德意志戰車的一員。
  • 土耳其人到底是哪裡來的?突厥和土耳其有什麼關係嗎?
    隨後西遷的匈奴人從羅馬帝國的東部逐漸侵入羅馬帝國,一部分由中亞地區西遷的操突厥語的部眾從東歐地區不斷攻城略地,最後導致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最終亡於哥特人,東羅馬帝國則在帝國的東部站穩了陣腳,因東羅馬帝國定都拜佔庭(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又稱拜佔庭帝國。
  • 西亞病夫和維吾爾族有什麼關係,土耳其人為何冒充突厥後裔
    得益於中華民族超高的凝聚力和頑強不屈的抵抗精神,中國雖飽受屈辱,但總體還保持了大國框架,然而奧斯曼卻從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硬生生地被打成國土面積不到80萬平方公裡的土耳其。19世紀末期,土耳其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一直想聯合中亞操突厥語的民族能聯合起來,重現奧斯曼帝國昔日的輝煌。然而,在世界上所有說突厥語系的民族中,只有土耳其人以自己是突厥後裔為傲。
  • 難民未走,政變又來,土耳其人左右為「難」
    對這位負責人而言,舊式的Karagumruk社區是個充滿田園風情的地方:奧斯曼的木頭房子,碧綠草坪的院子和養著金魚的池塘,每次禱告時清真寺裡傳出的召喚聲如此美妙(而不是像如今這樣播著嘶啞的錄音),土耳其人與鄰裡和睦相處,尤其是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負責人自稱是韃靼人的後裔,是穆斯林。不過他認為,基督徒和穆斯林曾有過一段十分甜蜜的時光,因為他們都是真正的城裡人,真正的伊斯坦堡人。
  • 土耳其人往身上貼金
    以前只聽說過「往臉上貼金」,沒想到去了土耳其,還真見識了一回,不過不是貼在臉上,而是掛在身上。「貼金」是土耳其婚禮上必不可少的一環。新郎新娘的親戚朋友事先都會準備彩禮,不過不是用紅布包著,而是明晃晃地拿在手上。最常見的彩禮有金手鐲、金幣(分大小兩種)和土耳其紙幣(從20、50到100裡拉不等)。
  • 從浪漫土耳其到國中哈士奇,奧斯曼帝國到底經歷了什麼?
    那時,在歐洲,他們是誰也打不過。如今,他們還是「誰也打不過」。但並不妨礙他們重拾起民族自信,高喊著「再現奧斯曼領土輝煌」。 在他們的記憶中,祖先的祖先,也是相當厲害的。事與願違的是,如今卻收穫了「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的「美名」,屢屢放上檯面調侃。也確實,人家的祖上確實牛過了幾百年,但對於這個世界的歷史來說,從「奧斯曼」到「土耳其」也只是短短是一瞬。
  • 土耳其川普埃爾多安也要讓「土耳其再次偉大」?
    埃爾多安從政歷程據了解,埃爾多安先祖是來自於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人,為了消除外界對於埃爾多安國家認同的疑慮,2014年埃爾多安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自己是土耳其人,不是亞美尼亞人,也不是喬治亞人。青年時期的埃爾多安喜好戲劇、足球與宗教,對追求泛伊斯蘭主義有著崇高的理想。
  • 土耳其博覽 | 土耳其藝術概覽
    土耳其研究中心希望推動全國高校土耳其研究和教學,為土耳其相關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政服務和國際交流提供平臺。中心編輯的《土耳其博覽》不定期提供土耳其相關的動態、資訊及研究結果,從人文、歷史、國際關係、政治、經濟等視角全方位介紹土耳其。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伊斯蘭國家,被稱為"文明的搖籃"。
  • 土耳其之行~土耳其國父紀念館
    土耳其之行~土耳其國父紀念館:為紀念土耳其共和國的創始人凱末爾所建的紀念館。他是一個軍人,領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土耳其的反政府運動。1920年召開「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在安卡拉建立臨時政府。1922年廢除蘇丹制。1923年10月發表共和國宣言,並遷都到安卡拉,就任土耳其第一任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