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菩提樹稱為聖樹?

2020-12-24 流言蜚語止於智者

越過尼連禪河,釋迦牟尼獨自來伽闍山附近一座小山下的靜謐之處。他老遠看到一片茂密的森林靜靜地躺在綿延起伏的高原上。在這片森林裡有一株獨特而繁茂的菩提樹,樹身寬廣,足以萌覆三四人而有餘。釋迦牟尼獨自走到菩提樹下,摒除雜念,莊嚴發下誓願道:「我要坐在這棵樹下,直至證得真意。在這之前我絕不離開這裡。」據說這誓言說完,天龍鬼神都為他感到異常歡喜,清涼好風從四方吹來,禽獸都靜靜地停止了動作,樹枝也不再搖動發出聲音了,遊雲飛塵都變得非常澄淨。

最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經過七天七夜修成正果,菩提樹也因此成了佛門聖樹。「菩提」為梵語「bodhi」的音譯,意為「覺悟」,所以菩提樹也有「智慧樹」之稱。

我覺得不只這一種說法,如有其它說法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佛教「聖樹」菩提樹
    在佛教裡,有一聖物,名曰「菩提樹」,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如果問起菩提樹的來歷,恐怕知道的人就有限了。從此以後,這棵樹就成了智慧的化身,被稱為菩提(意為「覺」)樹,被佛教視為「聖樹」。菩提樹又稱為覺樹、道樹、道場樹、思維樹、佛樹。原名畢波羅樹,原產於東印度,為桑科榕屬常綠大喬木。枝條柔軟,葉互生,革質,為心形或卵圓形,較薄,先端細長如尾下垂,主脈中粗,網脈小而明顯,葉柄細長;樹冠圓形或倒卵形。這是正宗菩提樹,或稱「菩提聖樹」。這棵聖樹有人看管,任何人都不能隨便折枝摘葉。
  • 印度佛教聖樹——釋迦牟尼佛悟道處菩提樹遭砍傷(圖)
    菩提樹(資料圖片)。當年,釋迦牟尼來到菩提樹下,在所鋪草座上面靜坐。他發誓:「我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佛經稱此座為金剛座) 佛教在線7月21日訊 據德新社駐新德裡記者7月20日報導:日前,一群不法分子心狠手辣地將位於印度的佛教聖樹——釋迦牟尼成道處的菩提樹砍下一根樹枝。這棵菩提樹位於印度東部的比哈爾邦(Bihar state),樹齡110歲。
  • 塔爾寺的菩提樹
    寺院內有一棵菩提樹,樹上掛有許多信徒們敬獻的哈達。這聖樹首先引起了我的關注。在內地已經是仲秋,許多闊葉樹都漸黃近凋了。但生長在青藏高原上的這菩提樹卻長得青蔥盛茂極了。「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望著這樹,想著這詩。一種神聖的情感油然而生。朋友見我在菩提樹下久久不肯離去,便催促說,寺裡還有更大更奇的菩提樹哩!
  • 佛家聖樹菩提莆田僅4棵 均在南郊廣化寺內
    佛家聖樹菩提莆田僅4棵 均在南郊廣化寺內 pt.fjsen.com 2013-03-15 08:31  吳智飛 陳小芳 馬俊傑 來源:東南網     古菩提樹樹幹均有三人環抱粗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3月15日訊(記者 吳智飛 陳小芳 馬俊傑)2500多年前,釋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在啟明星升起時頓悟,終成佛陀,菩提樹也成了佛家聖樹
  • 雲南被人忽略的景點,擁有「格宗雪山」「鳳凰菩提樹」,景色優美
    巴拉格宗大峽谷有一座雪山,雪山被稱為「格宗雪山」,在雲南較為常見。但是,格宗雪山有區別,雖然它的最高峰海拔5545米,但它只是雲南省的第11座山峰,香格裡拉縣的第一座山峰。然而,即使是在目前為止的這個第11高峰,也沒有攀登記錄。為什麼至今沒有人敢爬這座山?
  • 香山有棵「菩提樹」
    原標題:香山有棵「菩提樹」   戶力平   菩提樹有「佛門聖樹」之稱,原產於印度,北京何以有菩提樹呢?它生長於香山腳下的中科院北京植物園內,是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   「菩提」本是梵文音譯,意思為覺悟、智慧。佛教用以指豁然徹悟的境界,而修成菩提是佛教徒的最終理想。
  • 我國被忽視的景區,一座雪山無人敢攀登,一棵菩提樹長出「佛手」
    在巴拉加宗大峽谷境內有雪山,這座雪山被稱為「格宗雪山」,雪山在雲南很常見,但格宗雪山有不同之處,最高峰是5545米,是雲南省第十一高峰香格裡拉縣的最高峰,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人能爬這座山?珠穆朗瑪峰已經爬過好幾次了,冰川在一年中都沒有融化,冰之舌可以降到3700米左右,想爬也很難。
  • 在阿努拉特普拉瞻仰神聖的菩提樹
    高大佛像(圖片來源:旅遊天地)樹之「壽星」——大菩提樹斯裡馬哈婆提,即大菩提樹,位於阿努拉特普拉市中心。2300年前栽種,是世界上樹齡最長的樹之一。佛教徒將其視為僅次於佛牙的聖物。公元前528年,釋迦牟尼在印度菩提伽耶的一棵蓽缽羅樹下結跏趺坐,證得菩提,悟道成佛,其信徒把蓽缽羅樹稱作菩提樹。史載,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派兒子摩哂陀長老來斯裡蘭卡傳教之後不久,又派女兒、上座部佛教女傳教士僧伽密多赴斯,為斯裡蘭卡公主和侍女傳授比丘尼戒,並在阿努拉特普拉城建優婆夷庵,斯裡蘭卡第一個比丘尼僧團從此誕生。
  • 一花一天堂,一樹一菩提,菩提樹開花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傳相在20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無論是印度教、佛教還是耆那教都將菩提樹視為「神聖之樹」。
  • 樹木傳奇丨菩提:智慧聖樹 福蔭眾生
    巨大的樹冠形成天然穹頂,樹形優美,樹幹通直,枝葉繁茂,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文化內涵,常用於寺廟等園林綠化。菩提樹全身是寶,樹幹可提取硬性橡膠;樹葉可做菩提紗書籤,也是治療哮喘、糖尿病、腹瀉、癲癇、胃部疾病等的傳統中醫藥用材。  樹木檔案  菩提樹,桑科榕屬常綠或半常綠喬木,又名思維樹、菩提榕、印度菩提樹。
  • 千年難得一見的菩提樹開花,太美了,見者得福!
    佛陀對阿難說:「世間有三種器物應受禮拜——佛骨舍利,佛像和菩提樹。禮拜菩提樹吧,這和禮拜如來功德一樣大,因為它幫助我圓證佛果。」留學佛子釋本性說:「佛門中,菩提樹是聖樹。因為,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道的,見菩提樹如見佛。"用菩提樹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藥有發汗解熱、鎮痛之效。
  • 因菩提樹而成佛家聖地的菩提島
    而菩提樹似乎天生來就與佛教淵源頗深,據傳佛祖釋迦牟尼為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終於在菩提樹下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所以,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菩提島位於河北省唐山灣國際旅遊島中,原名石臼坨,又名十九坨。島上有幾百棵菩提樹,菩提島由此得名,菩提島因菩提樹也成了佛家島。
  • 極其罕見的菩提樹和菩提花,見者得福
    菩提心妙寶,未生者當生,已生勿退失
  •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這是一首禪理教學的好詩。
  • 極罕見的菩提樹花,見者得福,轉載功德無量
    佛陀對阿難說:「世間有三種器物應受禮拜——佛骨舍利,佛像和菩提樹。禮拜菩提樹吧,這和禮拜如來功德一樣大,因為它幫助我圓證佛果。」留學佛子釋本性說:「佛門中,菩提樹是聖樹。因為,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道的,見菩提樹如見佛。"
  • 禪心禪悅丨菩提樹盆景養殖方法
    說起菩提樹,首先可能大家的腦海裡都會浮現那耳熟能詳的《菩提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靜經,何處有塵埃!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惹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次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 佛教界有義務有責任保護好岱山古菩提樹群(淨土九祖蕅益大師道場)
    此外,位於漳州市北郊蓮花池山南麓的岱山院(古稱大山廣巖禪寺)已有數百年歷史的五株古菩提樹群也再次引起人們的注目!這些樹高10多米,樹幹粗壯,需數人合抱;其中一棵樹莖逾10米,高近30米。漳州岱山古菩提樹蕅益大師與岱山。
  • 被人們稱為「西海菩提樹」的植物是什麼
    菩提樹是佛門栽種在寺院表示信仰的忠堅和虔誠同時紀念得道成佛,南方的一些寺院,選用無患子樹代替菩提樹,北方一些寺院,則多選用名貴的銀杏樹代替菩提樹,因為銀杏樹高大雄偉,壽命長,被譽為「中國的菩提樹」。所以這棵不尋常的白旃檀樹(暴馬丁香)被佛教信徒譽為菩提樹,也就是被人們稱為「西海菩提樹」的植物。讀到這裡,大家對暴馬丁香的植物文化有所了解,也歡迎大家補充~
  • 雲南菩提樹爆紅網絡,存在3000年長出「佛手」,民間眾說紛紜
    但最近令人驚奇的是,這棵菩提樹竟然長出了一隻「佛手」。這也就是菩提樹的來歷。這個位於印度東北部的小村莊是如今的菩提伽耶,乃是四大佛教聖地之一,這顆菩提樹被譽為佛教聖樹。那麼,佛祖為什麼會選擇在菩提樹下修行呢?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首先,菩提樹歷史悠久,早在佛教誕生之前,它就已經是印度教所崇拜的對象,代表著抵禦邪惡和給人以祝福;其次,菩提樹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植物。
  • 菩提本無樹,而世本無「我」——從六祖慧能一首佛偈認識菩提樹
    因為這個緣由,畢缽羅樹從此便被稱為「菩提」樹。可見,世間原本是沒有菩提樹,如此一來,「菩提本無樹」便是對佛教教義「諸法無我」的最好闡釋。畢缽羅樹(學名:Ficus religiosa L.):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植物,原生印度次大陸,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極易存活,樹高15-25米,此為半常綠植物;是印度國、斯裡蘭卡國的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