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古漁公園曾是巴蜀要道兵家必爭之地,又是消失已久的神秘國家

2020-09-11 小仙女貓貓

寶雞不僅是炎帝故裡,又是青銅器之鄉,更是有太多歷史的一個城市。

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寶雞古漁公園,古漁公園位於渭濱區茹家莊清姜河畔。是一個據有深厚歷史文化,休閒娛樂的主題公園。這裡猶如一個世外桃源。

今天才得知此地原來之前是一個小國家,是古漁國的一個遺址,1986年村民耕地時發現了骨骼,後經考古學家挖掘證實了這個神秘國家的存在,墓地的主人叫魚季,之後在古漁國的舊址上修建了這座古漁公園。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幾乎沒有記載,所以經過考證才得到了證實。通過出土的青銅器得知這個國家存在於西周時期。

這個公園非常有特色,有12根高柱子,上面記載著24節氣。裡面修建了古香古色的亭閣樓臺,和出土的玉兔,玉牛各種小動物的雕像。

通過廣場有一座歸隱吊橋,橋下就是清姜河,姜水是寶雞人民的飲水源。站在橋上滿眼都是風景,聽著潺潺水聲,呼吸著新鮮空氣,滿眼的翠綠,一副美麗的山水畫映入眼帘,微風吹過臉龐,令人心曠神怡。

過了吊橋是一個浮雕牆和一個元寶門,通過此門就可以上山,上山的路一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非常美,來回最多一個多小時,山路不長,爬起來也不累,山頂更是可以一覽寶雞風光。乳雕牆上刻著:「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場景。

旁邊就是大散關和古道廣場,大散關北接渭河支流清姜河,南啟長江支流嘉陵江,控制著南北交通要道,今川陝公路,寶成鐵路由此通過。

大散關為周秦初散的封地,建於周秦,興盛於唐宋,廢棄於明末。大散關是關中四關之一,自古為「秦蜀咽喉」。《讀史方輿記要》曾這樣講道:「北不得此地,無以啟梁益;南不得此地,無以取關中」。可見大散關乃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更是記載此地諸多戰谷和典故。比如:

一、「諸葛亮出散關」公元228年,諸葛亮帥軍出大散關,北伐中原,曾在益門以東屯兵,後人逐稱此地為諸葛山。

二、「曹操過散關」公元215年,曹操徵伐漢中張魯時曾途經大散關,寫下《秋胡行》一詩:「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牛頓不起,車墮谷間…歌以言志」。

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公元前206年,劉邦採用韓信計策,令大將樊噲明修棧道,吸引雍王章邯防禦,趁機暗度陳倉,兵出大散關,佔領陳倉地,一舉平定三秦。

四、「老子著書」晉人葛洪在《抱樸子》中說:老子西遊,遇關令喜於大散關,為喜著授《道德經》一卷,謂之《老子》大散關為老子著《道德經》之地。

蜀道穿越秦嶺山脈,是川陝必經之路,蜀道建於深谷絕壁之間,古人感嘆:「蜀道難以上青天」形容奇險無比。蜀道分為陳倉道,褒斜道,子午道,金牛道等…

其中陳倉道,褒斜道最為著名。陳倉道從陳倉(如今的寶雞)出發,延清姜河經大散關翻越秦嶺,順嘉陵江下行至鳳州,紀褒城進入漢中。蜀道更是古往今來兵家必爭的軍事要道,是南北貨物往來流通的經濟命脈,是各地文化碰撞交流的文化通道,蜀道是中國西部連通成為一個實力雄厚的整體,奠定了秦漢帝國的基礎,之所以沒有成為中國南北統一的障礙,蜀道功莫大焉。

古道廣場位於百姓橋西,廣場以三國時期諸葛亮的故事為主題。修建了諸葛亮,司馬懿率領蜀,魏大軍隔水對壘的群雕像,這裡還有一口諸葛亮當年行軍挖的水井—古漢井。四副畫栩栩如生,表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功績的石刻畫。廣場上突兀不平,宛如波浪的地面,佩以逼真的枯樹和群雕,烽火臺等景觀營造了肅殺的古代戰場氛圍,讓有讓人不由聯想,鐵馬秋風大散關的千古吟唱。

古道廣場旁邊是一座做百姓橋,橋的一側有個石像,頭戴冠帽,手拿酒盅,此人就是李白。旁邊還有一個百姓泉,水從魚嘴裡流出,有人專門來此地接泉水喝。一旁雕刻著一條栩栩如生的龍。

歡迎大家來此地,品歷史,賞風景,遊山玩水。

相關焦點

  • 秦嶺山城略陽,曾經的軍事要道,兵家必爭之地,如今變得冷清
    曾聽人說這裡交界處就是仙人關,這段路屬於古蜀道,處於崇山峻岭,是連接陝甘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入蜀的咽喉之地。站在遠處,你可以感受這巍峨的秦嶺山,高大威猛,如巨人一般屹立在此,一動不動。嘉陵江如一條綠色的帶子,從這裡給緩緩流過。秦嶺山的奇險,確實讓人驚嘆,讓來者魂牽夢繞,難以忘懷。
  • 我國十大著名關隘,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關隘是指險要的關口,在交通要道設立的防務設施,又稱關卡,我國歷史悠久,關隘數不勝數,歷來都是各個朝代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隨著熱武器的出現,曾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已經逐漸的失去了它們的戰略地位和軍事價值,變成了旅遊勝地和對歷史研究的遺址。
  • 寶雞古漁公園,山美水美好風光,是一處遊玩的好地方
    古漁公園位於寶雞市川陝公路13公裡處,是古益門雄鎮通川蜀之咽喉,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古漁公園是一所反映了寶雞歷史文化的主題公園公園因古「弓魚」國而得名。「弓魚」國,又作魚國、漁國、「方魚」國。在上世紀70 年代,益門農人平整土地,一钁挖出一個古墓葬群,經大量發掘、考證始知,此地原系西周早期古「弓魚」國之邑。朝封為異姓諸侯國,與姬姓聯姻發展歷經二三百年,後來卻悄然消隱。
  • 寶雞故事┃探秘寶雞大散關
    在網際網路上鍵入「大散關」一詞,可得到如下介紹: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自古為「川陝咽喉」,愛國詩人陸遊曾寫下「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詩作。那麼,大散關之名究竟從何而來,古大散關的關隘究竟在哪裡,為什麼它一直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
  • 兵家必爭之地,汕頭潮陽古港關埠鎮
    這裡是榕江水上運輸樞紐,是古代潮汕重要商埠之一,又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古戰場。 關埠始置寨於南宋鹹淳年間(1265至1274),據《潮陽縣誌》記載:「明洪武十四年(1381)於直浦都門闢村前建門闢關,嘉靖十一年(1532),以關前為圩埠,附近村民在此集市,稱關前埠,後簡稱關埠。」
  • 中國古代4大「兵家必爭之地」,分為一省三地,得之可「得天下」
    這第一是河南省。河南省作為整個中華文化的發源地,在中國有著極高的地位。  這第三個是襄陽。在我國的古代,但凡是國家分裂都是南北分裂,再分裂一些也是分成了南北兩派。直到今天我國依舊有南北地區之間在經濟以及文化上的差異。而徐州就恰好卡在南北交流的節點上,也就是說南北勢力不管是誰想要統一中國,都是必須在徐州走一遭的。
  • 古代軍事重地盤點,每一處都是埋骨萬千的兵家必爭之地!
    本文旨在盤點中國古時各兵家必爭之地,為更好展現地形效果,觀史君使用了遊戲圖。作為中國西南糧倉,四川盆地享有天府之國美譽,但是,數千年來,想要進入四川盆地卻是沒那麼簡單。如圖所示,正中處就是扼守蜀地與漢中咽喉的梓潼。蜀漢時期,梓潼由於臨近劍門關與葭萌關,劉備將這裡設為拒曹的駐軍屯糧重鎮,派遣名將霍峻駐守,為敵軍入蜀必克之地。配圖正中為天下楊姓第一望族「弘農楊氏」策源地——弘農!
  • 千年以來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的三個城市,有沒有你的家鄉?
    在中國歷史上的無數戰爭中,有不少堪稱「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曾經爆發多很多大戰。那麼何謂「兵家必爭之地」呢?首先,此地的戰略地位很高,多是防守一方的門戶,進攻一方的前進的跳板,一旦失去或得到,極易扭轉整個戰場的局勢。第二,經濟發達、人口集中,一旦佔領該地便會有源源不斷的兵馬錢糧。依照這兩點,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千年以來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的三個城市。
  • 浙江又一古鎮走紅,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是金庸筆下「江湖」原型
    隨著我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國家的經濟形勢也變得越來越好。雖然說相比過去幾十年,我國各地省市的經濟都提升了一大截,不過因為我們國家幅員遼闊的原因,每個地方經濟發展戰略和中心都不一樣,再加上受到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的制約,所以有些地方的經濟發展的更勝一籌。
  • 馬鞍山采石磯「長江三大名磯」之一,曾是兵家必爭之地!
    采石磯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采石磯自然景觀獨特,人文資源豐厚。采石磯絕壁臨江,水湍石奇,風景瑰麗,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采石磯以自然的山嶽型景觀為特色,並以文化欣賞、自然觀光和休閒為主要功能的綜合型風景區。
  • 遊鐵門關,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南北疆的分水嶺
    鐵門關地勢險要,是從吐魯番經焉耆盆地進入南疆的必經之地,兵家頻爭鐵門關市是2012年才剛剛成立的,鐵門關市」取名於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的「鐵門關,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地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是天山南麓和崑崙山北坡交匯的交通要衝,古絲綢之路中段的必經之地
  • 航拍「城市綠肺」茱萸灣:兵家必爭之地,曾是隋煬帝的行宮
    除此之外,古茱萸灣地處要衝,是扼守運河的重要據點,每有戰事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揚州茱萸灣公園素有「城市綠肺」之稱,空中俯覽錯落有致的溼地景觀,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江南水鄉特有的春色吸引著無數外地遊客
  • 世界上最小的海,面積相當於4.5倍的太湖,卻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馬爾馬拉海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和歐洲的巴爾幹島之間,東北面連接黑海,西南面連地中海,是黑海一地中海一大西洋的必經之地,是歐、亞兩洲的天分界線,更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在人們的觀念中,海洋是遼闊的代名詞,一望無際的海平面蔚藍壯闊,讓身處其間的人感到渺小而微弱。但有一個海卻是例外,那就是馬爾馬拉海。
  • 桐梓,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是重慶人避暑的天堂
    桐梓位於貴州北部,自古為交通要衝,兵家必爭之地,素稱「川黔鎖鑰」。桐梓地處貴州和重慶的交界處,位於大婁山腹地,自古以來就是巴蜀地區通往貴州的交通要道大婁山也是貴州的天然屏障,其中婁山關隘口是出川入黔的交通要道和軍事要隘。210國道、黔渝鐵路南北貫通,桐綏、桐赤公路東西貫穿,投資數十億的崇遵高速公路過境線達25公裡之多。其中大婁山的婁山關有「黔北第一雄關」之稱。大婁山又稱婁山,是中國雲貴高原上的一座山脈,海拔1500—2000米,是烏江水系和赤水河的分水嶺,也是貴州高原與四川盆地的界山。
  • 兵家必爭之地—平涼市,有什麼好玩的旅遊景點,關注我為你解惑
    兵家必爭之地—平涼市,有什麼好玩的旅遊景點,關注我為你解惑今天我要為遊客們介紹的景點地點乃是甘肅省下轄的一個市級城市——平涼市。接下來將由小子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平涼市的旅遊景點吧。平涼自古就是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平涼市有著「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重鎮,被世人稱之為「西出長安第一城」。
  • 廣漢雒城:歷史上著名的兵家必爭之地,三國傳奇故事多多
    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東至外東順城路、南至房湖公園南側、西起桂花街南段、北至鴨子河南岸,總面積1.6平方公裡,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雒城始建於東漢,益州牧劉焉自綿竹移雒城縣城,築闕門,自1982年以來,省市文物部門配合基本建設先後進行過幾次選點發掘,出土了一大批「雒城」和「雒官城墼
  • 陝西寶雞旅遊景點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寶雞歷史悠久,是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有2700餘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及陳倉石鼓、何尊、逨盤、銅浮屠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鳳翔木版年畫、泥塑等中華工藝。
  • 南京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如今卻成為免費公園
    在南京,你去過多少個公園呢?每座城市都有很多很值得一去的公園,然而我們今天則為您分享一下在南京的一座有特色適合閒遊的公園。公園以「石城懷古」為主題,將石頭城的悠久歷史與自然山水有機結合,將古代戰場與現代國防教育融為一體,總體面積挺大的, 以古城牆為軸線,體現歷史文化古都的特色,或許看到這在南京的你就知曉是哪座公園了。
  • 河南一縣,古稱唐州,為長安洛陽通江漢平原官道,兵家必爭之地
    另一座位於河南唐河,始建於宋紹聖二年(公元一〇九五年),歷史上曾多次重建,"古塔凌煙"是唐河八景之一 。同樣在唐河縣城,有一文筆峰塔,始建於明末清初。塔為仿樓閣式磚塔,分九級,塔身通高30米,外形酷似一支飽蘸濃墨的神來之筆,與城北的泗洲寺塔遙相呼應,素有"一城擔二塔,二塔抬一城"之說。
  • 三國古戰場,兵家必爭地
    街亭古戰場遺址位於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龍山鎮,是漢代略陽道街泉縣的治所、俗稱漢街城,即馬謖敗績處。街亭,又名街泉亭,簡稱街亭。地處今秦安縣廳東北45公裡的隴城鄉一帶。三國赤壁古戰場,赤壁之戰發生地,現位於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長江之濱的南岸(位於長江中遊南岸,北依武漢,南臨嶽陽)。三國赤壁古戰場風景區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七大戰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戰場遺址 。現已經是通過國家旅遊局驗收的4A級景區。官渡古戰場位於鄭州中牟縣城東北2.5公裡官渡橋村一帶,因傍官渡水而得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