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鋪:遊船碼頭形如波浪老碼頭 老倉庫變身創意園

2020-12-15 東方網

    東方網7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濱江風景線,過了外灘就是十六鋪。常常有人念舊,說上一輩是「十六鋪碼頭上來的」,十六鋪曾經是上海的水上門戶,長江裡行的船,大多泊在十六鋪,那些闖蕩上海灘的、做小買賣、跑單幫的,真的都是從十六鋪上來的。十六鋪上來,進入老城廂,景象自是大不同了。
  
  狹義上的十六鋪,指的是從新開河到小東門一帶的濱江區域,現在的十六鋪濱江規劃則向南擴展到復興東路。復興東路再向南,就是董家渡區域,現在叫老碼頭,在上海油脂廠原址上改建的時尚酒吧、會所、咖啡館,讓這裡成了一處時尚地標。
  
  創意碼頭:全新的十六鋪
  
  十六鋪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濱江堤岸整飭一新,大理石鋪地,綠化帶齊整,水上旅遊中心的建築都有波浪一樣的玻璃頂棚,橫臥江岸之上。如果細看,濱江的休閒帶,也是按照波峰、波谷的波浪形狀設計的,暗合了「水」的主題。這是全新的十六鋪。
  
  十六鋪碼頭邊全是浦江遊覽船,所以,出現在十六鋪的,大多是來此觀光的遊客。在這裡,操著各方口音的遊客從地面進入旅遊中心,購票、候船,然後與人群一起拾階而上,到了遊船邊。在這裡看到的黃浦江夜景與外灘不同,十六鋪對面,是一幢幢的住宅樓,夜色裡燈火闌珊。
  
  與十六鋪不同,老碼頭的改造更像是因地取材,江岸高出水面不多,仍像是碼頭的樣子,地面也仍是混凝土的,臨江的倉庫外立面基本保持原樣,只是時尚的logo讓它們多了幾分現代氣質。
  
  與這裡相諧的是,來老碼頭的,多是本土時尚人士。因為周邊的老城區拆得差不多了,所以,來納涼的居民不多。
  
  老碼頭的江岸上,還有兩個以前遺留下來的塔架,值守的保安說,這是以前輪船進港時的燈塔。他說,當時碼頭上只有這兩個高高的燈,現在的路燈都是後來裝的。堤岸外的浮碼頭也是改造之後才運來的,偶爾會停些遊艇。

相關焦點

  • 如今的老碼頭,過去的「十六鋪」,竟是上海灘大佬們的私人倉庫
    「十六鋪碼頭」,這裡曾是黃金榮、杜月笙為首的黑幫群體在上海灘的倉庫,臨江的弄堂、老式石庫門群落至今還流傳著上海灘大亨們的故事。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洗禮,如今的「十六鋪」早已更名成老碼頭。那麼倉庫裡面究竟變成什麼樣啦?
  • 上海十六鋪碼頭正變身復古奇幻主題公園,再現老上海風情
    上海十六鋪碼頭正變身復古奇幻主題公園,再現老上海風情 澎湃新聞記者 吳潔瑾 鄒娟 實習生 餘璐 2016-07-22 20:55
  • 外馬路:港口老碼頭升級為時尚消費地
    20世紀初葉,十六鋪已是遠東第一港口。一度有說法:先有老碼頭,後有上海城。「十六鋪」並非單指某一個碼頭,而是對黃浦江邊一段歷史時期出現的大大小小50多個散貨碼頭的總稱。商賈們從水路抵達上海,在十六鋪碼頭設店開業,開啟在上海灘的闖蕩。老白渡碼頭、洞庭山碼頭、萬聚碼頭、永盛碼頭、新昌碼頭……密密麻麻扎遍了整條馬路。
  • 變身: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江岸邊的各類碼頭於是如雨後春筍。而事實上,十六鋪碼頭從來就不是「一個」碼頭,而是各個歷史時期十六鋪地區範圍內很多碼頭的不規範總稱。  鴉片戰爭前,十六鋪以南已建有王家碼頭、董家渡碼頭等10餘座磚石結構踏步式臺階碼頭;1846年,江灘出現了為駁船、洋帆船轉卸貨物的木質結構浮碼頭;1866年又造出木質結構固定碼頭;20世紀初,供輪船專用的鋼質浮碼頭、固定碼頭成功建設。
  • 三色遊船碼頭"閃耀"十六鋪
    東方網7月17日消息:昨天上午9時,上海市十六鋪旅遊中心(籌)正式啟用,近500米長的岸線使之成為目前黃浦江上最長的遊船碼頭。「上海市十六鋪旅遊中心(籌)將建設成為一個水陸結合,集旅遊、休閒、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水上旅遊集散中心。」十六鋪旅遊中心(籌)辦公室主任葛就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 十六鋪碼頭變身水岸商業中心 懷舊主題館下月初亮相
    東方網5月12日消息:「時光集市」展示十六鋪碼頭文化,「時光弄堂」再現上世紀30年代上海裡弄中72家房客情景,燈光錯覺藝術館則是用燈光錯覺表現手法,展示出浩瀚無窮、美輪美奐的宇宙星空……在淮海商業集團打造下,昔日見證了上海開埠的十六鋪碼頭,將成為一個集休閒、娛樂、觀景於一體的水岸商業中心,變身懷舊復古又充滿現代奇幻色彩的主題公園
  • 周末閒逛:曾經的十六鋪碼頭,如今已是文創旅遊新地標
    曾經的十六鋪碼頭是不少人記憶中第一次旅行的出發地。如今,這裡搖身一變,成為了綜合性文創旅遊的新地標。老碼頭創意園區網羅了各國美食,匯聚了風格各異的酒吧,無論是下午茶還是美味大餐,或是各類商業活動,在這裡都能得到滿足。
  • 去上海旅遊,遊覽十六鋪碼頭
    沉寂多年之後,十六鋪碼頭又重現昔日的繁榮。2010年世博會期間,該地區不僅成為黃浦江遊船的母港,還是市民和中外遊客臨江觀景的又一新選擇。很多上海市民對十六鋪碼頭擁有一份特殊情結。新十六鋪地上部分的建築呈一個狹長的、由北至南伸展的大平臺,這是一條用於觀光、旅遊、餐飲、憩息的寬闊步行道。
  • 帶遊客"穿越"體驗老上海風情 十六鋪碼頭打造"時光弄堂"
    十六鋪水岸重點項目「時光弄堂」日前揭幕,曾經最著名的碼頭「變身」成綜合性文創主題樂園,欲打造上海「城市名片」及旅遊商業新地標。十六鋪碼頭曾是昔日上海灘最大的碼頭,曾是各地商賈「闖」上海灘時落腳的第一站。2004年底,十六鋪碼頭在爆破聲中結束了其作為水上客運碼頭的歷史,成為一個以水上旅遊觀光為主的碼頭。
  • 跨越 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由於受制於當時的船舶製造技術(北洋航線上的船舶不能在南洋航線上航行,反之亦然),上海港成為當時南、北貨輪必然停泊之處,再加上長江航線、遠洋航線、內河航線,各種船舶齊集於今十六鋪地區。   研究上海史的朱夢華在其所著《上海的沙船業》中說,清嘉慶、道光年間,自十六鋪至「南市盡頭陸家浜,隨處都停泊大沙船」,有四千多條。那時「帆檣如織,舳艫蔽江,裝卸上下,晝夜不息,蔭成當時南北通商的區埠。」
  • 十六鋪3號碼頭正式啟用,還可乘坐浦江新遊船
    逛商場、遊景點、坐遊船、享美食……這些都是上海人喜歡的娛樂活動,如果這些活動都能在相近的地方完成,那可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今天(10月8日),周到君從黃浦區獲悉,近日,升級改造後的十六鋪3號遊船碼頭正式啟用。從這裡出發,逛外灘、豫園都非常方便。
  • 飛燕報春|從十六鋪碼頭到現代郵輪港
    昔 1982年,十六鋪客運碼頭作為上海水上客運始發港正式啟用,對外開通了20多條沿海客運航線,日發送旅客量達到4萬多人,與公路、鐵路並稱申城三大交通門戶。2003年9月25日,「百年老碼頭」十六鋪迎來最後一班客輪,之後退出水上客運歷史舞臺。
  • 上海百年十六鋪碼頭「變臉」
    6月25日拍攝的改造建設中的上海十六鋪碼頭親水平臺。    近日,2010年上海世博會「水上門戶」——上海十六鋪碼頭改造工程進入地面施工階段。十六鋪客運碼頭有著140多年歷史,將改建成由親水平臺、遊船碼頭等部分組成的黃浦江水上旅遊中心。新華社發(鈕一新 攝)
  • 十六鋪3號碼頭正式啟用 浦江新遊船「水晶公主號」掀開神秘面紗
    央廣網上海10月2日消息(記者楊靜 林馥榆)昨天(1日),升級改造後的十六鋪3號遊船碼頭和浦江新遊船「水晶公主號」掀開神秘面紗,並正式啟用。  新啟用的十六鋪3號遊船碼頭位於外馬路東門路至復興東路之間,岸線長440米,擁有5個66米泊位,分別對應5座引橋、5扇防汛門和5個登船口。碼頭前沿水深2.5米至3米。候船室位於地面層,面積約2934平方米,有效候船面積約2500平方米,瞬時客流最大承載量約2200人。
  • 【美好「申」活】十六鋪3號碼頭正式啟用 浦江新遊船「水晶公主號...
    活動現場,升級改造後的十六鋪3號遊船碼頭和浦江新遊船掀開神秘面紗,於即日起正式啟用。  「來上海玩,外灘肯定是要來的!」來自重慶的遊客金先生告訴東方網記者,他們一家三口早在8月初就定了來滬機票,「難得休息,帶著老婆孩子來上海玩玩,他們對外灘的景色一直都很期待。」另一旁,年近7旬的蔡先生正在碼頭拍照留念。
  • 藏在洛溪的碼頭創意園,讓人置身綠野仙蹤......
    》本篇文章以「藏在洛溪的碼頭創意園,讓人置身綠野仙蹤.」入題,引發讀者的遐想,開篇介紹這個小眾創意園跟其他創意園有所不同,它遠離城市喧囂,將原本荒廢的倉庫通過華麗改造變身成花園式園區,是個具有小資情調的好去處。全文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通讀全文,一起來感受這片「綠野仙蹤」的魅力。
  • 漫步黃浦濱江: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1862年,美商旗昌洋行創辦旗昌輪船公司,在十六鋪建造旗昌輪船碼頭,開辦漢口、寧波航線的客貨營運及陸上倉儲,並擁有附近金利源、金方東、金永盛、金益盛4處碼頭。1873年,清政府在十六鋪成立輪船招商局,以後又收購旗昌碼頭和金姓4個碼頭,統一命名為金利源碼頭,又名南棧碼頭,並沿浦灘興建13座浮碼頭。這就是十六鋪碼頭的前身。
  • 老碼頭變身影視中心 吳淞口欲引郵輪酒店[圖]
    位於淞寶路的吳淞客運中心同樣熱火朝天——幾部電視劇組前期拍攝人員,正在這個具有30多年的老碼頭看布景。日漸稀少的客源,讓客運中心謀求「轉型」——從交通樞紐「變身」影視拍攝基地。  事實上,吳淞客運中心背後,是寶山這個位於上海之北,以鋼聞名,名中帶山的地方,如今正謀局布篇「水文章」:試圖以「極舊」和「極新」,串起40多公裡的濱江帶。
  • 「十六鋪」碼頭史話:曾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清末的「十六鋪」碼頭清代後期,上海縣城廂內外曾被劃分為若干鋪,南市小東門外黃浦江沿岸屬「十六鋪」。此處早在18世紀末就出現許多沙船商號的簡陋踏步碼頭,後陸續建成許多碼頭,附近所築的信泰碼頭街、生義碼頭街、賴義碼頭街、豐記碼頭街、油車碼頭街、新碼頭街等也都因碼頭得名。由於「十六鋪」一帶碼頭集中,是重要的水上門戶,所以它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 上海老碼頭變身影視中心 吳淞口欲引入郵輪酒店
    位於淞寶路的吳淞客運中心同樣熱火朝天――幾部電視劇組前期拍攝人員,正在這個具有30多年的老碼頭看布景。日漸稀少的客源,讓客運中心謀求「轉型」――從交通樞紐「變身」影視拍攝基地。事實上,吳淞客運中心背後,是寶山這個位於上海之北,以鋼聞名,名中帶山的地方,如今正謀局布篇「水文章」:試圖以「極舊」和「極新」,串起40多公裡的濱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