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燕報春|從十六鋪碼頭到現代郵輪港

2020-12-15 新民晚報

1982年,十六鋪客運碼頭作為上海水上客運始發港正式啟用,對外開通了20多條沿海客運航線,日發送旅客量達到4萬多人,與公路、鐵路並稱申城三大交通門戶。2003年9月25日,「百年老碼頭」十六鋪迎來最後一班客輪,之後退出水上客運歷史舞臺。

十六鋪碼頭按照申城水上旅遊中心規劃推進發展。與此同時,乘坐郵輪出境遊成為市民旅遊新方式。申城開啟大船時代,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更在今年5月18日接待出入境遊客總量突破1000萬人次,7月實現三船同靠,四船同靠硬體也已具備。

人說,先有十六鋪,後有上海灘。「每天4萬多人次,每年670多萬人次!」當時在十六鋪負責船運票務工作的胡建民回憶道,「阿拉十六鋪出發去溫州的船票一票難求到什麼程度呢?船票要提前3天買,要排3天3夜!黃牛的票從原價80塊可以炒到500塊。」為什麼會這樣一票難求呢?因為當時從上海到溫州既沒有鐵路,也沒有公路客運,只有水路這一條道!

20世紀末,隨著延安東路隧道、南浦大橋相繼建成與滬杭甬高速公路全線開通,十六鋪水路客運量日趨式微。十六鋪客運碼頭一步步從上海水上交通門戶,轉變成為上海水上旅遊的「心臟」。

2001年,上海啟動黃浦江兩岸綜合規劃開發,將十六鋪客運碼頭的定期跨省沿海航線全數遷至吳淞口客運碼頭,十六鋪客運碼頭開始轉型升級,作為規劃中的黃浦江水上旅遊公共遊船碼頭主碼頭重新建設、重新定位、重新出發。

歷經5年施工改造,2009年8月全新的十六鋪旅遊碼頭正式亮相。2010年適逢上海世博會召開,新啟用的十六鋪旅遊碼頭作為「世博水門」之一,既承擔了世博水上交通功能,又將上海水上旅遊——「浦江遊覽」再次帶入人們的視線,創下了浦江遊覽客流量歷史新高。

2016年至今,按照市委市政府將浦江遊覽打造成為世界級旅遊精品項目的目標,對標國際知名水上旅遊城市的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申城浦江遊覽發展邁入了全新階段。

首先,全面升級遊船、碼頭硬體配備。浦江遊覽34艘遊覽船、5個運營旅遊碼頭的外觀建築、景觀燈光、內部設施等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遊船外觀顏色更加新穎,不再是一片純白,增添了「金屬色」、「漸變色」等多種風格;碼頭外觀更加整潔,燈光效果與濱江兩岸更加和諧;遊船和碼頭也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務項目,比如助老助殘愛心服務、周邊旅遊景點諮詢、手機充電、APP電子航程導覽等。

其次,加快新規劃碼頭建設、改造力度。今年10月,十六鋪3號遊船碼頭完成建設並投入試運營。該項目總投資6億人民幣,佔地面積約20000m2,沿黃浦江岸線全長462米,水域部分設置5個遊船停靠泊位。地面一層平臺以「浦江之睛」造型,與十六鋪1、2號遊船碼頭的「浦江之雲」相互輝映。地下二層為旅遊碼頭候客站,新增自助售取票設備、遊客諮詢服務中心、碼頭歷史文化長廊等。同時,今年底楊浦時尚中心、徐匯夢工廠等遊船碼頭也將陸續開工建設,未來將以十六鋪碼頭為中心,不斷拓展上下遊航線,進一步豐富上海水上旅遊項目。

圖說:寶山郵輪港。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同時,打造浦江遊覽班輪航線。目前,會同市旅遊局等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未來3年的浦江遊覽班輪航線發展規劃。結合兩岸貫通提升工程,開設楊浦大橋至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向下遊延伸至徐浦大橋的循環班輪航線,與浦江兩岸陸上景觀資源聯動發展,形成「水上觀景、岸上遊玩」的水陸聯動旅遊新體驗。

與此同時,郵輪旅遊這一水上出境旅遊方式從稀奇高大上到普通市民喜聞樂見,只經過了短短數年。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於2011年10月15日正式開港,因其造型被冠以「東方之睛」的美稱。繼2014年超過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大郵輪母港後,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於2016年超越西班牙巴塞隆納,成為全球第四大郵輪母港。

開港7年以來,「東方之睛」累計接靠郵輪近2000艘次,出入境遊客更於今年5月18日突破1000萬人次,繼續穩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四」,成為上海第二大出入境口岸,帶動中國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郵輪客源地市場。今年7月13日,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後續工程新客運大樓正式開啟試運營,迎來「三船同靠」,也開啟了郵輪產業高品質發展的新紀元。今年又有多艘重量級郵輪敲定要來——包括皇家加勒比郵輪超量子系列第一艘的 「海洋光譜號」、全球最大級別郵輪22萬噸級的「海洋綠洲號」系列,歌詩達郵輪專為中國量身打造的首艘Vista級郵輪「威尼斯號,雲頂郵輪集團以俄羅斯獨家目的地為航線的「探索夢號」,以及首艘20萬噸「環球級」郵輪。

新民晚報記者 郭劍烽

相關焦點

  • 「十六鋪」碼頭史話:曾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清末的「十六鋪」碼頭清代後期,上海縣城廂內外曾被劃分為若干鋪,南市小東門外黃浦江沿岸屬「十六鋪」。此處早在18世紀末就出現許多沙船商號的簡陋踏步碼頭,後陸續建成許多碼頭,附近所築的信泰碼頭街、生義碼頭街、賴義碼頭街、豐記碼頭街、油車碼頭街、新碼頭街等也都因碼頭得名。由於「十六鋪」一帶碼頭集中,是重要的水上門戶,所以它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 跨越 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為了防禦太平軍進攻,地方官員搞起了團練組織———將上海縣城廂內外的商號建立了一種聯保聯防的「鋪」。由鋪負責鋪內治安,公事由鋪內各商號共同承擔。   計劃是劃分為27個鋪,但因種種原因實際上只劃分了16個鋪(從頭鋪到十六鋪)。「十六鋪」是16個鋪中區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縣城大東門外,西至城濠,東至黃浦江,北至小東門大街與法租界接壤,南至萬裕碼頭街及王家碼頭街的廣大面積。
  • 漫步黃浦濱江: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1862年,美商旗昌洋行創辦旗昌輪船公司,在十六鋪建造旗昌輪船碼頭,開辦漢口、寧波航線的客貨營運及陸上倉儲,並擁有附近金利源、金方東、金永盛、金益盛4處碼頭。1873年,清政府在十六鋪成立輪船招商局,以後又收購旗昌碼頭和金姓4個碼頭,統一命名為金利源碼頭,又名南棧碼頭,並沿浦灘興建13座浮碼頭。這就是十六鋪碼頭的前身。
  • 變身: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發送GP到6666 隨時隨地查行情   本報記者 李 磊 實習記者 郭 瑩 上海報導  汽笛長鳴。  這是1928年初的一個普通清晨:一艘「武漢—上海」的客輪停靠在了十六鋪碼頭;煙囪冒出的滾滾濃煙吹向碼頭上等候人群。
  • 去上海旅遊,遊覽十六鋪碼頭
    沉寂多年之後,十六鋪碼頭又重現昔日的繁榮。2010年世博會期間,該地區不僅成為黃浦江遊船的母港,還是市民和中外遊客臨江觀景的又一新選擇。很多上海市民對十六鋪碼頭擁有一份特殊情結。新十六鋪地上部分的建築呈一個狹長的、由北至南伸展的大平臺,這是一條用於觀光、旅遊、餐飲、憩息的寬闊步行道。
  • 上海百年十六鋪碼頭「變臉」
    6月25日拍攝的改造建設中的上海十六鋪碼頭親水平臺。    近日,2010年上海世博會「水上門戶」——上海十六鋪碼頭改造工程進入地面施工階段。十六鋪客運碼頭有著140多年歷史,將改建成由親水平臺、遊船碼頭等部分組成的黃浦江水上旅遊中心。新華社發(鈕一新 攝)
  • 三色遊船碼頭"閃耀"十六鋪
    東方網7月17日消息:昨天上午9時,上海市十六鋪旅遊中心(籌)正式啟用,近500米長的岸線使之成為目前黃浦江上最長的遊船碼頭。「上海市十六鋪旅遊中心(籌)將建設成為一個水陸結合,集旅遊、休閒、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水上旅遊集散中心。」十六鋪旅遊中心(籌)辦公室主任葛就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 十六鋪:遊船碼頭形如波浪老碼頭 老倉庫變身創意園
    東方網7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濱江風景線,過了外灘就是十六鋪。常常有人念舊,說上一輩是「十六鋪碼頭上來的」,十六鋪曾經是上海的水上門戶,長江裡行的船,大多泊在十六鋪,那些闖蕩上海灘的、做小買賣、跑單幫的,真的都是從十六鋪上來的。十六鋪上來,進入老城廂,景象自是大不同了。    狹義上的十六鋪,指的是從新開河到小東門一帶的濱江區域,現在的十六鋪濱江規劃則向南擴展到復興東路。
  • 戴鞍鋼:打敗「萬國碼頭」瀏河港、「東方大港」乍浦,十六鋪憑什麼...
    那麼,上海港究竟憑什麼從中脫穎而出? 我們先講瀏河港,它的重要性在什麼地方?它是蘇州的出海港,它曾經是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當時有「萬國碼頭」這樣的美名。還有一個是平湖的乍浦港。乍浦港的背後是嘉興府城,孫中山的十月計劃「東方大港」,很多人以為孫中山的「東方大港」是上海,其實不是。孫中山選址具體的對象是乍浦港。
  • 上海十六鋪碼頭地址+交通方式
    上海十六鋪碼頭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二路481號  想要欣賞上海的夜景,浦江夜遊無疑是絕佳的選擇。那麼,怎樣才能不走冤枉路、第一時間抵達登船地點(十六鋪碼頭)呢?公交車 BUS  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82米):33路、55路、65路、305路、307路  人民路新開河路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142米):11路內圈、11路外圈、64路、304路  新開河路中山東二路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179米):911路  城隍廟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293米):932
  • 周末閒逛:曾經的十六鋪碼頭,如今已是文創旅遊新地標
    曾經的十六鋪碼頭是不少人記憶中第一次旅行的出發地。如今,這裡搖身一變,成為了綜合性文創旅遊的新地標。老碼頭創意園區網羅了各國美食,匯聚了風格各異的酒吧,無論是下午茶還是美味大餐,或是各類商業活動,在這裡都能得到滿足。
  • 新十六鋪碼頭 夜上海新潮湧動
    圖說:十六鋪成潮地標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 特約通訊員 孫霞琴 楊濟詩 攝影 陳剛毅)迷人而律動的夜上海,哪裡最新潮湧動?新十六鋪碼頭已成為潮人打卡地。著意打造十六鋪水岸中心新地標的上海淮海集團淮海置業公司總經理劉京紅認為,十六鋪就是上海的潮地標,我們要用潮文化來吸引潮人。浦江夜遊穿越百年,就從新十六鋪碼頭出發,沿江遊覽觀賞濱江大道、香格裡拉、東方明珠、國際會議中心、公平路碼頭、航交所、海鷗賓館、外白渡橋、外灘萬國建築群等,最終回到新十六鋪碼頭。
  • 【黃浦江畔·水晶公主號郵輪】325元,無敵江景的『五星級郵輪』,停靠在十六鋪碼頭!瞬間get1920年「鐵達尼號」
    東岸和西岸相映成輝,既有國際都市的繁華現代,又有百年歷史的滄海桑田,歷史和文化在這裡交匯碰撞。坐在郵輪的露天甲板,避開外灘觀光的擁擠的人流,在安靜私享的氛圍中欣賞老上海「十裡洋場」的風光,江風徐來,美景相伴,好不愜意。
  • 十六鋪碼頭變身水岸商業中心 懷舊主題館下月初亮相
    東方網5月12日消息:「時光集市」展示十六鋪碼頭文化,「時光弄堂」再現上世紀30年代上海裡弄中72家房客情景,燈光錯覺藝術館則是用燈光錯覺表現手法,展示出浩瀚無窮、美輪美奐的宇宙星空……在淮海商業集團打造下,昔日見證了上海開埠的十六鋪碼頭,將成為一個集休閒、娛樂、觀景於一體的水岸商業中心,變身懷舊復古又充滿現代奇幻色彩的主題公園
  • 上海十六鋪碼頭:涅槃重生的文創地標
    央廣網上海6月22日消息(記者 李雪南 石昊鑫)十六鋪,上海深厚的航運史上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一筆,也是黃浦濱江尤為繁華的一段。從新開河路漫步至復興中路,你會聽到城市遠航的的精彩傳奇。在北宋天聖元年裡,就已經出現了對這片碼頭的最早的記載。
  • 帶遊客"穿越"體驗老上海風情 十六鋪碼頭打造"時光弄堂"
    十六鋪水岸重點項目「時光弄堂」日前揭幕,曾經最著名的碼頭「變身」成綜合性文創主題樂園,欲打造上海「城市名片」及旅遊商業新地標。十六鋪碼頭曾是昔日上海灘最大的碼頭,曾是各地商賈「闖」上海灘時落腳的第一站。2004年底,十六鋪碼頭在爆破聲中結束了其作為水上客運碼頭的歷史,成為一個以水上旅遊觀光為主的碼頭。
  • 上海十六鋪碼頭正變身復古奇幻主題公園,再現老上海風情
    7月22日,上海十六鋪水岸最大的重點項目「時光弄堂」舉行了揭幕儀式,正式開始運行,該項目還原了20世紀30年代十六鋪碼頭的老上海景象。十六鋪碼頭曾是昔日上海灘最大的碼頭,從明清時代開始,十六鋪一帶就商賈雲集開店設莊。該碼頭曾是各地商賈「闖」上海灘時落腳的第一站。2004年底,繁華不再的十六鋪碼頭在爆破聲中結束了其作為水上客運碼頭的歷史。
  • 閔行的「十六鋪碼頭」要招聘了
    閔行報記者 覃叢叢丨文 擁有近150餘年歷史的十六鋪碼頭,曾是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承載著很多關於上海的歷史人文記憶,帶動了上海經濟的高速發展……
  • 「四史」學習教育‖尋訪十六鋪碼頭,新青年感悟創新力量
    尋訪十六鋪碼頭,感受滬上歷史底蘊十六鋪碼頭是上海外灘最著名的碼頭,有著150多年的歷史。這座城市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見證了上海由小漁村到大都市的歷史變遷。團員青年們漫步在十六鋪碼頭,感受上海改革開放的發展成就和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
  • 「原創」海豐阿東:我記憶中的十六鋪碼頭
    「原創」海豐阿東:我記憶中的十六鋪碼頭今年的10月1日,國慶節。看完慶祝國慶70周年的閱兵遊行之後。在家閒的無事就決定出去走走看看。到哪裡去呢?景點。是人山人海。是我們這種人不願意去湊熱鬧的地方。十六鋪。在過去的許多年裡,十六鋪在上海人的記憶裡,應該是印象深刻的地方吧。如果坐船進出上海的話,那對十六鋪來說就是必經的地方之一了。當我從五十五路車上下來後,映入眼帘的是滿目的高樓大廈。這可不是我記憶中的十六鋪。十六鋪是上海著名的客運輪船碼頭。以前這裡每天擠滿了南來北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