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六鋪碼頭:涅槃重生的文創地標

2020-12-11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6月22日消息(記者 李雪南 石昊鑫)十六鋪,上海深厚的航運史上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一筆,也是黃浦濱江尤為繁華的一段。從新開河路漫步至復興中路,你會聽到城市遠航的的精彩傳奇。

在北宋天聖元年裡,就已經出現了對這片碼頭的最早的記載。當時,由於吳淞江上遊嚴重淤塞,一時鼎盛的青龍鎮逐漸衰落,風水輪流轉,位於如今十六鋪一帶的上海鎮就此崛起。

明清時期,這裡已經發展成為了貨物集散中心,「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鐵路、公路交通的迅速發展,水上交通所佔比重急劇下降,十六鋪碼頭「水上門戶」的地位自然日益消減。最終,在2004年12月2日凌晨,一陣沉悶的爆破聲宣告著十六鋪碼頭結束了它的「前半生」。

涅磐重生後的十六鋪,以大型公共綠地、現代化水上旅遊和配套商業設施的面目開啟了它的新時代。在萬國建築群與南外灘的黃金水道中間,新十六鋪以一個S形彎道的姿態盤踞於此。

十六鋪水岸廣闊的地下兩層空間雲集了一系列滬上獨一無二的文創體驗館。如今的十六鋪,已經成為了上海綜合性文創旅遊的新地標。

相關焦點

  • 漫步黃浦濱江: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十六鋪曾經是上海的水上門戶,也是西方經濟文化進入上海的見證。在萬商雲集的上海,這裡是最先繁榮起來的地方。十六鋪碼頭的興衰,與上海城市發展息息相關,也給上海人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
  • 地理意義上的「十六鋪」始於北宋
    位於上海老城廂的十六鋪曾經是上海縣城交通與商業的中心,而十六鋪碼頭則是一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標。在那個以航運為主要交通手段的年代,十六鋪碼頭在相當長時期內都是進出上海的主要通道,是當時中國大型的客運碼頭。碼頭上來此乘船的乘客絡繹不絕,來往船隻繁忙於客運與貨運,岸上各色商鋪倉庫林立,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 新十六鋪碼頭 夜上海新潮湧動
    圖說:十六鋪成潮地標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 特約通訊員 孫霞琴 楊濟詩 攝影 陳剛毅)迷人而律動的夜上海,哪裡最新潮湧動?新十六鋪碼頭已成為潮人打卡地。著意打造十六鋪水岸中心新地標的上海淮海集團淮海置業公司總經理劉京紅認為,十六鋪就是上海的潮地標,我們要用潮文化來吸引潮人。浦江夜遊穿越百年,就從新十六鋪碼頭出發,沿江遊覽觀賞濱江大道、香格裡拉、東方明珠、國際會議中心、公平路碼頭、航交所、海鷗賓館、外白渡橋、外灘萬國建築群等,最終回到新十六鋪碼頭。
  • 周末閒逛:曾經的十六鋪碼頭,如今已是文創旅遊新地標
    曾經的十六鋪碼頭是不少人記憶中第一次旅行的出發地。如今,這裡搖身一變,成為了綜合性文創旅遊的新地標。老碼頭創意園區網羅了各國美食,匯聚了風格各異的酒吧,無論是下午茶還是美味大餐,或是各類商業活動,在這裡都能得到滿足。
  • 上海百年十六鋪碼頭「變臉」
    6月25日拍攝的改造建設中的上海十六鋪碼頭親水平臺。    近日,2010年上海世博會「水上門戶」——上海十六鋪碼頭改造工程進入地面施工階段。十六鋪客運碼頭有著140多年歷史,將改建成由親水平臺、遊船碼頭等部分組成的黃浦江水上旅遊中心。新華社發(鈕一新 攝)
  • 「四史」學習教育‖尋訪十六鋪碼頭,新青年感悟創新力量
    上海不僅是黨的誕生地,也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尋訪十六鋪碼頭,感受滬上歷史底蘊十六鋪碼頭是上海外灘最著名的碼頭,有著150多年的歷史。這座城市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見證了上海由小漁村到大都市的歷史變遷。團員青年們漫步在十六鋪碼頭,感受上海改革開放的發展成就和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
  • 帶遊客"穿越"體驗老上海風情 十六鋪碼頭打造"時光弄堂"
    十六鋪水岸重點項目「時光弄堂」日前揭幕,曾經最著名的碼頭「變身」成綜合性文創主題樂園,欲打造上海「城市名片」及旅遊商業新地標。十六鋪碼頭曾是昔日上海灘最大的碼頭,曾是各地商賈「闖」上海灘時落腳的第一站。2004年底,十六鋪碼頭在爆破聲中結束了其作為水上客運碼頭的歷史,成為一個以水上旅遊觀光為主的碼頭。
  • 上海十六鋪碼頭地址+交通方式
    上海十六鋪碼頭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二路481號  想要欣賞上海的夜景,浦江夜遊無疑是絕佳的選擇。那麼,怎樣才能不走冤枉路、第一時間抵達登船地點(十六鋪碼頭)呢?公交車 BUS  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82米):33路、55路、65路、305路、307路  人民路新開河路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142米):11路內圈、11路外圈、64路、304路  新開河路中山東二路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179米):911路  城隍廟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293米):932
  • 上海十六鋪碼頭正變身復古奇幻主題公園,再現老上海風情
    上海十六鋪碼頭正變身復古奇幻主題公園,再現老上海風情 澎湃新聞記者 吳潔瑾 鄒娟 實習生 餘璐 2016-07-22 20:55
  • 「十六鋪」碼頭史話:曾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清末的「十六鋪」碼頭清代後期,上海縣城廂內外曾被劃分為若干鋪,南市小東門外黃浦江沿岸屬「十六鋪」。此處早在18世紀末就出現許多沙船商號的簡陋踏步碼頭,後陸續建成許多碼頭,附近所築的信泰碼頭街、生義碼頭街、賴義碼頭街、豐記碼頭街、油車碼頭街、新碼頭街等也都因碼頭得名。由於「十六鋪」一帶碼頭集中,是重要的水上門戶,所以它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 去上海旅遊,遊覽十六鋪碼頭
    沉寂多年之後,十六鋪碼頭又重現昔日的繁榮。2010年世博會期間,該地區不僅成為黃浦江遊船的母港,還是市民和中外遊客臨江觀景的又一新選擇。很多上海市民對十六鋪碼頭擁有一份特殊情結。新十六鋪地上部分的建築呈一個狹長的、由北至南伸展的大平臺,這是一條用於觀光、旅遊、餐飲、憩息的寬闊步行道。
  • 跨越 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十六鋪始於北宋年間,是各個歷史時期十六鋪地區範圍內很多碼頭的不規範總稱   ●十六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舊上海的人流、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交換的惟一節點   ●十六鋪慢慢被看作繁榮舊上海的一個象徵地,具有了符號意義   ●2004年12月初冬的凌晨,爆破聲中十六鋪港區成了廢墟
  • 變身: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古今十六鋪  據《上海名街志》記載,地理意義上的十六鋪始於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當時,吳凇江下遊有一條支流名上海浦(即今十六鋪處),岸邊逐漸形成聚落,漁民、鹽民、農民等常在此處交換商品,飲酒聚會。  而地名學上「十六鋪」的首現,是清朝的鹹豐、同治年間。
  • 十六鋪:遊船碼頭形如波浪老碼頭 老倉庫變身創意園
    東方網7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濱江風景線,過了外灘就是十六鋪。常常有人念舊,說上一輩是「十六鋪碼頭上來的」,十六鋪曾經是上海的水上門戶,長江裡行的船,大多泊在十六鋪,那些闖蕩上海灘的、做小買賣、跑單幫的,真的都是從十六鋪上來的。十六鋪上來,進入老城廂,景象自是大不同了。    狹義上的十六鋪,指的是從新開河到小東門一帶的濱江區域,現在的十六鋪濱江規劃則向南擴展到復興東路。
  • 上海為何要爆破拆除十六鋪碼頭?
    上海為何要爆破拆除十六鋪碼頭? 2004年,陪伴了上海百年的十六鋪碼頭進行了爆破拆除工作
  • 上海十六鋪碼頭結束141年客輪營運的歷史(圖)
    上海十六鋪碼頭結束141年客輪營運的歷史(圖)      晨報訊 昨晚6∶35,當已做了31年水手的陳鏡偉解開最後一艘駛離的客輪———「海遊2000」的前纜時,閃光燈亮成一片,十六鋪碼頭由此結束了
  • 閔行的「十六鋪碼頭」要招聘了
    閔行報記者 覃叢叢丨文 擁有近150餘年歷史的十六鋪碼頭,曾是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承載著很多關於上海的歷史人文記憶,帶動了上海經濟的高速發展……
  • 飛燕報春|從十六鋪碼頭到現代郵輪港
    昔 1982年,十六鋪客運碼頭作為上海水上客運始發港正式啟用,對外開通了20多條沿海客運航線,日發送旅客量達到4萬多人,與公路、鐵路並稱申城三大交通門戶。2003年9月25日,「百年老碼頭」十六鋪迎來最後一班客輪,之後退出水上客運歷史舞臺。
  • 「原創」海豐阿東:我記憶中的十六鋪碼頭
    「原創」海豐阿東:我記憶中的十六鋪碼頭今年的10月1日,國慶節。看完慶祝國慶70周年的閱兵遊行之後。在家閒的無事就決定出去走走看看。到哪裡去呢?景點。是人山人海。是我們這種人不願意去湊熱鬧的地方。十六鋪。在過去的許多年裡,十六鋪在上海人的記憶裡,應該是印象深刻的地方吧。如果坐船進出上海的話,那對十六鋪來說就是必經的地方之一了。當我從五十五路車上下來後,映入眼帘的是滿目的高樓大廈。這可不是我記憶中的十六鋪。十六鋪是上海著名的客運輪船碼頭。以前這裡每天擠滿了南來北往的人。
  • 從魚行密布到漁人碼頭 上海魚市場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記憶】從魚行密布到漁人碼頭,上海魚市場的前世今生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官方微信,漫步在東方漁人碼頭的濱江大道,傾聽江潮拍岸,兩條「魚」型地標建築絕對是不可忽略的景觀。上海 魚與漁  上海地區的水產貿易,早期的記載見於唐代。據《吳郡志》記載:唐代以鬥數魚,買賣者多論鬥。皮日休《釣侶》詩云:「趁眠無事避風濤,一鬥霜鱗換濁醪」。同治年間(約1864年),在今十六鋪地區,出現了兩三家魚行。到1935年,十六鋪已是行棧林立,有冰鮮魚行23家,河鮮魚行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