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劣勢肉眼可見,它的優勢也是肉眼可見。
印度受歐美國家喜歡,國際環境優越。
印度在近代被英國殖民了兩百多年,至今仍是大英國協國家,可謂是英國的乾兒子。雖然英國人在印度幹了不少壞事,但印度一直對英國非常孝順,還得到了英國的「攪屎棍」的真傳,在亞洲到處搞事情,而歐美國家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印度的做法。
印度獨立以來發動了數次戰爭,公然幹涉周邊國家的內政,對不丹、孟加拉、斯裡蘭卡、馬爾地夫的控制力非常強,是不折不扣的地區霸主。印度還敢明目張胆的試驗H武器,沒有任何世界大國來制裁它,在國際上的人緣好到了極點。
印度除了我國之外,與其他的世界大國關係都很好,印度每年花數百億美元購買美俄歐的先進武器,就是在交保護費,跟沙大戶一樣,所以歐美國家認為印度是「自己人」,對印度不打壓,反而爭相拉攏,有利於印度搭上發達國家的便車,這是印度最大的優勢。
印度文化更容易被西方接受。
印度的文化輸出做得不錯,因為印度文化與歐美文化更為接近,沒有受到歐美排斥。
印度的電影甚至可以在歐美國家同步上映,2016年的北美票房超過100萬美元的外語片共有46部,其中29部是印度電影。
印度地緣環境優越。
翻開地圖看看就知道,印度的地緣環境非常優越,背靠巍峨的喜馬拉雅山,面朝廣闊的印度洋,周圍國家除了北方大國之外,都是比它弱的。
印度也沒有那麼多島國、島鏈堵住它的家門,印度的海上鄰國只有兩個——斯裡蘭卡和馬爾地夫,都是比印度弱很多的國家。而我國的海上鄰國有6個,其中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尼都是非常跳的國家,不好對付。
印度人全球開花。
印度在英國殖民時期,就有大量人口向英國殖民地遷移並定居,英國殖民地非常廣闊,導致印度人全球開花,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都有大量的印度裔。
約有20%的印度人會說英語,雖然發音很奇怪,但不影響他們和英語國家的人口交流,有利於印度人走向世界。客居異國的印度人喜歡抱團取暖,更容易形成強大的勢力,而在異國的華裔相互鄙視,一盤散沙,難成氣候。在美國的印度裔比華裔混得更好,不少能混到高管的位置。
印度開放程度很高,人口紅利還未消失。
印度目前的人工和地價依舊很低,吸引了大批外國企業前來投資建廠,有不少還是從我國轉移過去的。印度的廉價勞動力豐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會成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投資寶地。
印度平民逆來順受,容易滿足。
經過印度教兩千多年的教化,印度平民逆來順受,很少zao fan和ge ming,有利於國家穩定。英國殖民時期,僅向印度派駐了7000名官員和7萬名士兵,就能牢牢的統治印度的數億人口。
印度獨立以來,也幾乎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內亂,即使目前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感染國(實際上是第一),印度社會也沒有崩潰。對於虔誠的印度人來講,這輩子受苦受難,下輩子就能投胎到富貴人家了。
印度人口整體比較年輕,老齡化不嚴重,養老負擔小。
2019年印度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68.3歲,排名世界第125位,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齡為25-30歲。而老齡化最嚴重的日本,人口平均年齡達到了45歲,中國也達到了37歲,美國38歲。
印度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為6%,中國為11%,日本高達27%。老齡化嚴重的國家會將大量資源用於養老,青壯年的壓力很大。而印度人口比較年輕,暫時不存在養老負擔重的問題。
印度社會在進步。
2011年印度記錄在案的QJ事件是24206件,2018年是33356件。
並不是印度QJ案增多了,而是報案的人增多了,更多的受害者勇於報案,說明印度的社會確實在進步,這一點兒無法抹殺。
印度野心勃勃、「力爭上遊」。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近幾年的出口量都在1000萬噸以上,這是「印度崇拜者」經常掛在嘴邊的。但印度在出口糧食的同時還有大批飢餓人口。按照全球飢餓指數(GHI)顯示,印度屬於嚴重飢餓國家,飢餓指數全球排名第102位(中國第25位), 是南亞最飢餓的國家。印度之所以要一邊出口糧食一邊挨餓,是因為它們需要出口糧食賺外匯,然後用外匯去四處購買武器,維持地區霸權。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野心勃勃的國家,要麼繁榮強盛,要麼窮兇極惡,印度可以向窮兇極惡那方面去發展。
印度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做得不錯。
小時候我經常看關於老虎的紀錄片,基本都是在印度拍的,沒想到印度這麼多人口居然還有野生老虎,當時也被圈粉了。
後來才知道,印度的野生老虎全球最多,同時也擁有僅存的野生亞洲獅,還擁有亞洲最多的野生豹、野生象和野生犀牛。
國內網絡上對於印度的動物保護工作一般都是正面的評價,網民也是一致的讚揚,動物迷很容易被圈粉。
印度以犧牲平民利益為代價來保護野生動物,印度老虎和豹子襲人事件頻發,2014年-2019年,印度約有225人死於老虎襲擊,多數被害者無法獲得賠償。
總的來說,印度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第一點和第二點,印度也在充分利用這兩大優勢,來維持地區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