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歌聲中吐露出對年輕時光的嚮往與不舍,對常年在外打拼不能照顧年邁父母的愧疚,不過,這種現象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有很多人為了讓老人開心就給老人帶回來一兩隻寵物狗或寵物貓,而日本電影《貓與爺爺》就生動地展示了寵物與晚年老人的故事。一隻動物真的能讓老人開心嗎?這部電影又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
《貓與爺爺》這部電影是根據日本作家貓蒔的《貓咪與爺爺》改編而成,日本演員柴崎幸、小林薰、田中裕子傾力加盟,這部電影講述了退休校長大吉爺爺因為老伴的去世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寡老人,只留下了貓咪小玉與其相依為命,小玉的倔強的脾氣和淘氣的性格讓大吉爺爺哭笑不得。當兒女不在身邊,一隻小動物與你相依為命,陪你度過春夏秋冬的時候,你不會覺得了無生機,而是活得更有意義,這隻貓咪便成為大吉爺爺的活著的意義——陪伴。
大吉爺爺對貓咪小玉的關懷可以用無微不至來形容,在他老伴去世後,更是對小玉「言聽計從」。清晨的陽光溫暖而帶有希望,小玉咪咪就壓在大吉爺爺的身上,直到把爺爺弄醒,監督爺爺起床疊被、穿衣做飯,小玉也不是那麼慵懶,她每天帶著大吉爺爺遛彎,到已故老伴的墳墓前看看,再到有著法國式新潮的咖啡館與島上居民聚一聚,說說笑笑,貓咪小玉也可以趁機去看看島上的一些流浪小貓咪,看看它們生活得怎麼樣!
看似輕鬆愉快的氣氛下,隱藏著無盡悲涼。電影的這座小島素有貓島之稱,不是因養貓而聞名,而是因被遺棄的貓太多而得名。片中的貓咪小玉就是大吉爺爺的老伴在小玉還是幼貓的時候撿回來撫養的,在奶奶去世後,小玉對大吉爺爺的照顧可以算是對他們的報恩。在片中,小玉突然消失了幾天,大吉爺爺四處尋找,「老貓歸山」是它們的習慣,很多島民在極力的掩蓋這樣的事實,不敢過多提起,怕大吉爺爺受不了心理打擊,唯一的精神支柱沒了,人也可能就交代了。其實,貓咪小玉是發現爺爺的身體不好,去漁場偷魚給爺爺補身體……這樣的小貓咪比做成為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確實不為過,世界上最好的東西莫過於失而復得的陪伴了吧!
話又說回來,貓咪小玉算是幸運的一隻喵星人,島上還有那麼多流浪貓又該誰來負責呢?當有一天大吉爺爺先走一步,小玉又要陪伴誰呢?片子最後,大吉爺爺拒絕了兒子要他到大城市一起生活的請求,堅持留下來陪小玉,此時此刻,已分不清誰在陪伴誰,其實,也無需分清。現實生活中,孤獨和遺棄每天都在上演,冷漠壓制了溫情,苛刻的要求淹沒了簡單的訴求,人們無法在生活與工作中抉擇,最終,只能選擇分離。
電影看完,內心一絲傷感,人們每天想要的虛幻的東西太多,卻忽略了那簡單訴求,每天只需些許陪伴便是足以。這個世界上,不是因為得到的東西多而幸福,而是要得的東西少而感到滿足,大吉爺爺與小玉正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