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高原拜火教的神秘面紗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7月16日開始,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隊、喀什地區文物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文管所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工作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隊隊長、博士巫新華的率領下,頂著帕米爾高原強烈的紫外線,在位於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曲什曼村的一塊臺地上,對吉爾贊喀勒墓地進行大型考古發掘。

  41座墓葬裡,有著3具女性、1具男性遺骨的那座墓,就在整個墓地的最高處,周圍是如星光般散發出去的黑白石條。諸多的墓葬裡,還分別出土了木質火壇、鷹頭、琉璃珠、瑪瑙珠、眉筆、沙棘種子、箜篌等各種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用具,以及大量的陶器、鐵器等,這些墓葬用品都在證明,這裡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的拜火教遺址,2500年前,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人,對火有著至高無上的崇拜。

  石塊壘成的圓圈,用神秘符號表達了帕米爾高原的人對太陽的嚮往。黑白相間的放射形狀的石條,象徵著太陽的光芒。木質火壇,帶著燃燒的火焰被放入了墓中。琉璃珠、瑪瑙珠、眉筆、鷹頭,裝點著墓中的年輕女子,又顯示出她們身份的顯赫和高貴。在曾經的時尚和美豔中,墓主人帶著對火的崇拜,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祈求火給予自己精神的溫暖、慰藉和自信,並保佑他們平安、幸福。這一切,顯得遙遠而神秘,卻有著非同尋常的特殊意義。

  十多天的時間裡,在帕米爾高原吉爾贊喀勒墓地考古現場,巫新華一邊帶領大家進行發掘,一邊對所有發掘出土的文物一一進行認真研究。他認為,帕米爾高原佔據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制高點,這麼大規模的拜火教遺蹟,在亞歐大陸是首次發現,對這處墓地進行全面解析,是中國考古學者對這一考古空白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在人類宗教文化的研究中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他還認為,國內外學術界一直認為拜火教起源于波斯或中亞地區,而這一發現,支持了中亞起源說,並有可能把拜火教起源地,定位於塔裡木盆地周緣或直接定位在帕米爾高原。

  連日來,這個驚人的發現,吸引了疆內外諸多專家學者先後分赴墓地進行現場考察,疆內外知名媒體每天進行現場跟蹤報導。喀什地區以及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高度重視,召集疆內外的專家學者對發掘出土的拜火教遺蹟,結合現在塔吉克族人現代生活習俗的方方面面進行探討,並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

  那麼,拜火教遺蹟為何會出現在帕米爾高原?這處大型墓地的發現有何意義?2500年前,這裡曾舉行過怎樣隆重而神秘的拜火教天葬儀式,然後,誰又將他們安葬在這裡?面對著被稱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頭枕著塔什庫爾幹河,墓主人曾將自己生前怎樣的生活,全部帶入這沉睡了數千年的墓葬中?又留下了多少未解的謎團?這一層層厚厚的神秘面紗,正隨著諸多考古、歷史、民俗專家學者的介入,一點點被揭開。

  據了解,拜火教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既不是一神教,也不是多神教,而是獨特的二元論宗教。它最早流行於古代波斯帝國,認為阿胡拉·馬茲達是最高主神,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德行,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

  帕米爾高原,塔吉克語是「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它是地球上兩條巨大山帶的山結,亞洲大陸南部和中部地區主要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脈在這裡會集,它使這裡群山起伏,連綿逶迤,雪峰群立,聳入雲天。同時,它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通道口。

  就在這個地理位置極為特殊的地方,考古專家們從整個墓地發掘出土的古老神秘的拜火教遺蹟、墓主人身上佩戴的琉璃珠、可以彈奏出動人音樂的箜篌等,這些都在一一證明,在古絲綢之路還未開通前,東西方文化已經在這裡有了交流。

  不知不覺中,拜火教通過帕米爾高原,傳入古老的西域地區,並逐漸與當地的原始宗教相融合,成為民間信仰的一部分。至今,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歷史上信仰過拜火教的民族,仍保留著拜火習俗,而現在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人,在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能看到崇拜火的痕跡。

  據塔吉克族民俗專家馬達力汗·巴倫介紹,塔吉克族人除了「肖貢巴哈爾節」外,和中國的彝族、白族、傣族等很多民族一樣,還有一個火把節。每年的6月22日,當一支支火把被點燃,一堆堆篝火熊熊燃燒,似火龍飛騰,如紅色雲朵飄浮在高原的夜空,人們舉著火把,圍著篝火,歡歌起舞、嬉戲,讓燃燒的火焰照亮自己的全身,期望火能驅趕黑暗,帶給自己更多的溫暖和光明。

  還有一個燈節,塔吉克族人稱為「巴羅提阿依」,每年齋月前一個月,燈節要舉行兩天。節日前,家家戶戶用高原特有的「卡烏日」草稈做燈芯子,裹上蘸過酥油或羊油的棉花,點燃特製的燈燭。全家人坐在炕上,每個人眼前,擺放著一盞代表興旺和吉祥的酥油燈。他們插一支點燃的燈燭,並伸出雙手在火焰上烘烤一下,祈求一年的平安。之後,每家人再把最大的燈燭點燃,綁在木桿上,插到房頂上,讓「天燈」為自己帶來吉祥如意,每個人靜立房前,仰望熊熊燃燒的火把,默默地祈禱。

  那一晚,整個帕米爾高原,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徹夜不眠,沉浸在歡樂中。第二天,全家人又去祖先的墳上掃墓,給每座墳墓點燃三五支酥油燈,擺上油饢、熟羊肉等祭祀食物,向死者的亡靈祈告,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哪裡有火,哪裡的塔吉克族人就能相互溫暖、幫助、團結在一起,共同抵禦一切的黑暗、寒冷。

  可見,火,在熱情、純樸、善良的塔吉克族人眼裡,從古至今,都是溫暖、是光明、是平安和幸福的象徵。

  如今,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這處遺址的重大發現,對現代東西方文明的溝通、對話和交流,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它將給現代的塔吉克族人帶來什麼樣的精神力量?又如何為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發揮更好的文化作用?

  去年8月,巫新華就帶隊對這處大型墓地進行考察並初次發掘。今年6月又開始進行了全面的發掘工作,如今,吉爾贊喀勒墓地現場考古發掘工作仍在繼續中,這項工作將在8月4日結束。隨著一個個新的發現和研究成果,我們期望它還將會有更多的謎團被揭開,顯示出更多更美好的文化內涵和意義。

作者: 張迎春 來源: 天山網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考古專家:拜火教或起源於新疆帕米爾高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在地處帕米爾高原的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從5月底至8月中旬進行了近兩個月的持續考古挖掘,發現了大量與拜火教相關的文化遺存,稱這支持了拜火教中亞起源說,「中亞具體的起源地極有可能就在帕米爾高原」。圖為墓葬內的聖火壇。
  • 帕米爾高原驚現拜火教遺址 出土中國絲綢(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隊長巫新華研究員率領的考古隊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終於初步揭開了這片古墓神秘的面紗,並將這一最新考古挖掘成果獨家提供給本報。  拜火教的文化遺存  墓地位於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曲什曼村東北的一個臺地上。
  • 專家稱拜火教或起源於帕米爾高原
    最近,新疆帕米爾高原最新的考古發現揭示,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拜火教可能起源於帕米爾高原。  學術界一直認為拜火教起源于波斯或中亞,這一發現支持了中亞起源說,並有可能把拜火教起源地定於塔裡木盆地周緣或直接定在帕米爾高原。  新華社記者 沈橋 攝
  • 想找到被花兒映紅臉的塔吉克姑娘來到帕米爾高原
    ,還有高原牧場上的駱駝牛羊,這一切,勾勒出了帕米爾高原上最壯觀、最美麗、最奇異的圖景。這些典籍史書對不周山的記載和詩人的浪漫描述,給帕米爾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帕米爾高原是南疆獨有景色。這個神奇而神秘的高原,當年張騫的馬隊穿越了它,玄奘的雙腳徵服了它,馬可·波羅的遊記描述過它,眾多中西方的商旅、天竺僧人、穆斯林傳教者絡繹不絕地行走於這裡
  • 帕米爾高原上的石頭城,美的讓人心動
    沿著314國道一直向南,便來到了邊陲小城塔什庫爾幹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位於帕米爾高原東北部,喀喇崑崙山北部,塔裡木盆地西部,新疆南部。這是一座帕米爾高原邊境小城。走進塔什庫爾幹,會讓人知途忘返。境內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雄偉壯觀,終年積雪覆蓋,被稱為"冰山之父"。山腳下奇山怪石、湖泊、牧場點綴在雪嶺山谷間。石頭城、公主堡等距今數千年的古文化遺址散布於巍峨冰峰之間。
  • 難忘喀什:帕米爾高原的雪山
    行駛在314國道上一路走來,在帕米爾高原上,慕士塔格峰、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三座雪峰高高挺立,是帕米爾高原上最迷人的景觀。帕米爾高原面積很大,大概有10萬平方公裡。地跨新疆南部和其他一些國家,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我們這次走過的帕米爾高原主要是在喀什地區境內。
  • 中國最神秘的口岸,地處帕米爾高原之上,常年白雪覆蓋人跡罕至
    在中國電影史上,有一部經典的老電影名為《冰山上的來客》,尤其在老一輩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讓人對「帕米爾高原」這個傳奇般的地方更是記憶猶新。其實,帕米爾高原地處新疆,是我國領土的最西端,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 帕米爾高原之上,有海撥最高的「死亡之谷」,神秘而美麗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神秘的高原,這裡很值得人們的探尋,在零下20度的地方依舊是美景如畫,下面我們一起看來看看吧。 它聚攏了最偉大的山峰,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艱險和神秘的一段,延續了古老的文化歷史,它就是帕米爾高原。它高原山體高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它富有壯麗景觀,古代時期被稱為不周山。
  • 新疆帕米爾高原,世界屋脊上的居民,雪山下的老鷹舞
    整個帕米爾高原海撥從我們進入帕米爾景區作為中西方文化交匯的地方,塔縣還是拜火教的中國發源地來到帕米爾高原小貼士:帕米爾景區門票暫時免費
  • 神秘壯美的帕米爾高原,號稱「萬山之祖」,新入選國家5A景區
    最近,相關部門選定了新疆喀什地區帕米爾旅遊區和圓明園旅遊區等22個旅遊區,看到帕米爾高原被選定,特別高興。因為今年冬天我訪問了那裡,所以現在對那個美麗神秘的高原美景仍然記憶猶新!人們將青藏高原稱為「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也將居住在那裡的中國塔吉克人視為「世界屋脊」。
  • 帕米爾高原有個「變色湖」,湖水會變換不同色彩,成因眾說紛紜!
    喀拉庫勒湖位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布倫口鄉的慕士塔格峰和公格爾峰山腳下,距縣城大約160公裡,處在314國道(中巴公路)路邊,是一處原始美麗的高原湖泊。喀拉庫勒湖地處海拔3600米的帕米爾高原之上,湖面總面積達10平方公裡,與周邊的湖泊有很大不同,這個湖泊的湖水顏色暗黑,之所以起名叫「喀拉庫勒」,當地語就是「黑湖」的意思,在當地頗具神秘色彩。
  • 帕米爾高原 | 南疆最美的一片淨土
    by 圖蟲網 行走的毛毛蟲但是你去過美麗的帕米爾高原嗎?這個中國的最西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美麗高原嗎?如果說北疆的美在喀納斯,那麼南疆的美就在帕米爾高原了。by 圖蟲網 深圳皮皮魯九月份塔縣就進入了豐收的季節,從喀什前往這裡的路上,到處是美麗的風景,而進入帕米爾高原以後,它會充分展示它蒼涼野性的美。
  • 崑崙·河源道科考:帕米爾新發現揭秘拜火教起源
    伊朗亞茲德拜火教神廟  9月4日,「2016絲綢之路-崑崙·河源道」綜合科考隊來到位於帕米爾高原西部的塔什庫爾幹,對該縣一處2500年前的拜火教遺址進行了實地考察。據巫博士介紹,他一直在做帕米爾高原的調查,但這次重大考古發現卻是源於一次偶然機會。
  • 古絲綢之路上的千年石頭城,無敵美景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歷史悠久,與中華文明息息相關 ,帕米爾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艱險和神秘的一段,美麗的帕米爾高原七八九月份是旅遊的黃金季節,古老的民謠說的好,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雨淋頭,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臘月開頭。帕米爾高原約有1000多條山地冰川。在清朝康乾時期,帕米爾高原全部屬於中國領土,1884年中俄籤訂條約,將帕米爾高原西部和北部都劃給沙俄,清政府因此損失了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 踏上西域古城喀什,去探尋帕米爾高原的神秘👍
    國慶中秋雙節大假來臨,又恰逢帕米爾高原景色最美麗的時間。難道我們不準備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深度探尋帕米爾的神秘之旅! 南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維吾爾、塔吉克等民族的藝術和風情絢麗多彩,構成了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
  • 中國四大高原中,為何沒有帕米爾高原?
    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地形呈西高東低階梯狀起伏,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這四大高原雄踞中國西北和西南地區。但是,除了這四大高原以外,在中國境內西端其實還有一個帕米爾高原。,《山海經》一書中的「不周山」,指的就是帕米爾;到了唐朝時期,吐蕃歸順大唐,此後帕米爾高原成為了中國疆域的一部分。
  • 這是一個比青藏高原更具吸引力的帕米爾高原
    「花為何如此紅」,一首歌流傳幾十年,卻依然那麼優美動人;「冰山上的客人」,一部電影走過幾十年,卻依然是許多人心中永恆的經典,電影裡那片美麗而神秘的雪域高原,就是位於祖國西北邊疆的帕米爾高原。帕米爾,在塔吉克語中,意為「世界屋脊」和「萬山之祖」。位於中亞東南部,中國西端的帕米爾高原橫跨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該高原為崑崙山、天山和興都庫什山三大山脈交匯處的巨大山結,平均海拔4000~5000米。
  • 帕米爾高原——既貧瘠、又肥沃,既荒蕪、又宜居,既嚴酷、又溫暖
    在偉大的絲綢之路上,帕米爾高原是一個永恆的坐標。>......登之極高,致使人視其為世界最高之地...此高原名稱帕米爾,騎行其上,亙十二日,不見草木人煙,僅見荒原...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延伸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裡。
  • 產自帕米爾高原的巴達赫尚紅寶石
    這裡地處冰雪覆蓋的帕米爾高原,「帕米爾」在中國古代稱「蔥嶺」,古絲綢之路在此經過。「帕米爾」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艱險和神秘的一段。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脈匯集與此,它群山起伏,連綿逶迤,雪峰群立,聳入雲天,號稱亞洲大陸地區的屋脊。2.4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地質學上把這段高原崛起的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
  • 花開中國-帕米爾高原的杏花(新疆)
    蔓峰:蔓為藤,人為峰,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旅行花開中國-帕米爾高原的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