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咖啡的故鄉,古老的咖啡儀式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我們都愛咖啡,但愛的方式有所不同。從墨西哥到模里西斯,從梵蒂岡到萬那杜,全天下的人都在享受咖啡的美味,但你知道他們都是怎樣喝咖啡的嗎?
對於美國人來講,他們更喜歡在早餐時邊吃藍莓鬆餅邊喝味道較淡的滴濾咖啡,或是在享用晚餐後一邊享用蘋果派配冰淇淋,一邊喝餐廳裡免費續杯的黑咖啡,你一定在眾多美劇中無數次看到過這樣的場景。
經典美劇《老友記》中,喝咖啡是主要場景
而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咖啡被認為是最神聖的飲料,當地人喜歡在早午餐時喝著帶有細膩奶沫、味道濃烈的Flat White,吃著牛油果醬配麵包。
右側為Flat White, 左側為Latte,Flat White的奶泡更為綿密
讓我們再來到紐西蘭,那裡的人喝咖啡必須搭配精緻的小蛋糕,或者是焦糖配當地特產的新鮮水果。
在5000公裡外的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你會發現當地人的手腕上都掛著一個裝有甜味加奶咖啡的塑膠袋,他們將一根長長的吸管插入袋口,一邊行走在擁擠的鬧市,一邊慢慢品嘗咖啡的香甜。
找配圖無力,用吉隆坡最受歡迎的白咖啡代替吧
在咖啡的故鄉衣索比亞,人們至今仍保留著最原始的咖啡儀式,每當有重要客人來訪,當地人都要拿出自己珍藏的器皿,與客人共同分享咖啡的醇香。新鮮的咖啡豆在木炭上烘烤,發出悅耳的聲響。一旦烘焙完成,主人便會用特殊的長頸陶壺Jebena為客人衝煮咖啡,在稍加沉澱之後,主人便會將咖啡倒入陶瓷杯中,讓老人與孩子優先享用。通常情況下,這種莊嚴的儀式一天要舉行3次。
如果你有幸參加儀式,你會發現每次喝的咖啡的叫法都有所不同,分別為「Abol」、「Tona」和「Baraka」,三杯合在一起,組成了主人對你最誠摯的祝願。在衣索比亞,喝咖啡是不加奶的,有時可以加糖,甚至可以加鹽。搭配咖啡一同食用的是當地特產的爆米花、烤花生或烤大麥。大家邊吃小食,邊喝咖啡,一派其樂融融,你會發現原來是咖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儀式感十足
橫跨印度洋,來到越南,當地人最喜歡喝的便是越南咖啡(Ca Phe Sua Da)。這是一種用深度烘焙咖啡豆和糖與黃油製作的冰咖啡,焦糖味濃鬱,你還可以選擇加些菊苣增加甜味。
冰爽的越南咖啡
在越南咖啡館,人們大多用越南咖啡壺(Phin)喝咖啡,這是一種金屬制的咖啡壺,樣子有些像帽子。
咖啡從壺中緩緩滴落,流入底下的玻璃杯中,不緊不慢,悠然自得,這就是當地人的生活態度。在等待咖啡製作完成的同時,人們閒聊著,攀談著,一旦咖啡製作好,人們會在其中加入等量的煉乳和冰塊。雖然聽起來有些甜膩,但喝過的人都表示讚不絕口。這種咖啡真的十分美味,麥芽味香濃,口感細膩,喝著冰爽的咖啡,享用著用法混麵包、豬肉和香料製作的三明治,你的咖啡體驗將達到極致。
土耳其咖啡天生與眾不同,製作土耳其咖啡需要用到研磨極為細膩的咖啡粉。當地人會用傳統的長柄銅製土耳其咖啡壺將水和糖燒熱,然後倒入咖啡粉,直至泡沫升起,再將咖啡倒入咖啡杯中。在喝咖啡時,人們會在旁邊放上一杯清水,用來在享用咖啡之前清理口腔。喝咖啡時,你還可以搭配上一小塊土耳其特產的糖果。
但儀式並沒有在你喝完咖啡的那一刻終止。你需要將咖啡杯扣過來,讓質地細密的咖啡渣留在碟子上,直至完全冷卻,拿起咖啡杯,你會發現咖啡渣在碟子上留下了形狀特殊的圖案。雖然在你看來這沒有什麼,但算命大師可以根據圖案預測出你的未來。如果圖案像是一個眼睛,那你就要小心了,因為你的身後正有人密切監視著你……
經典的土耳其咖啡壺與土耳其咖啡,特色糖果看起來很Q,有沒有~
生活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瑞典人更喜歡喝輕度烘焙的咖啡,但他們喝咖啡的方式讓如今的很多咖啡愛好者所不齒:用鐵壺燒煮,口味極苦。
瑞典人非常喜歡在工作之餘喝咖啡,他們甚至為咖啡間休起名為「Fika」。在「Fika」期間,瑞典人會邊喝咖啡,邊吃蛋糕或當地特產的硬鬆餅。當然,他們最愛的還是瑞典肉桂麵包!
瑞典人喜歡喝輕度烘焙的咖啡
聽著有些沒胃口?別擔心,還流行著另一種神奇咖啡——將生雞蛋混入咖啡粉後製作而成雞蛋咖啡。為什麼要用雞蛋呢?當地人相信生雞蛋會讓咖啡的口味更佳純淨,雖然製作起來較為複雜,但一旦成功,咖啡的口味將無比絲滑。
雞蛋咖啡,滿滿的視覺衝擊
來到英國,英國人早已摒棄了速溶咖啡,他們喜歡的是卡布奇諾、手衝滴濾或是冷衝泡咖啡。人們邊喝咖啡,邊享受私密空間的樂趣,吃著新鮮烘焙的牛角麵包,一天的心情都會變好。
最後我們不得不感嘆,小咖啡、大不同,正是這種文化差異,讓咖啡世界變得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