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已過,此時,正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萬物復甦的時令,也是出門踏青的好時節。
踏青踏青,若只有青草色,難免少了些生趣。順著綠色的草地仔細尋覓,許多小小的野花已然探出腦袋,黃的、白的、紫的、藍的、粉的,色彩繽紛。遠遠望去,柳如煙、花似錦,一派生機。踏青時節,腳下留情,可別踩著它們!
4月末,老鴉瓣的細葉已悄悄地鑽出土壤,接受春光的沐浴了。待2-3片葉子完全伸出,便會開花,花期很長,能一直持續到清明。這種小野花在華東地區的丘陵、田野常常可以見到,是開的最早野花之一。南京地區的紫金山、幕府山上,總是會有成片開放在稀疏的樹林下或是路邊的老鴉瓣,若是徒步登山請記得望望腳下,也許就能看到那藏在細葉裡的花朵。
兩片葉伸出後即開花,花瓣背面有紅色條紋,正面白皙,一朵花僅有一元硬幣般大小,像微型的百合。雖然老鴉瓣的花沒有鬱金香綢緞般的華麗質感和鮮豔濃烈的色彩,但卻有一股隱於山野的恬靜淡雅。如果你看慣了富麗堂皇的鬱金香,清秀纖細的老鴉瓣,倒也是別有一番趣味。
在自然界,藍色的花朵並不多見。可這春日裡的郊野,隨處可見的就是這種天藍色的小花了。阿拉伯婆婆納全株矮小,最高不過腳踝,開花時,一朵朵小花通常星星點點地在綴在綠葉裡,陽光鋪灑下來,花兒彼此依偎,甚是熱鬧。阿拉伯婆婆納星星點點的小花,是早春路邊最常見的野花
阿拉伯婆婆納那玲瓏小巧的花分為4瓣,仔細觀察,每片花瓣上還有纖細整齊的深藍色條紋,簡樸可愛,像是一張臉譜。這臉譜的中央,還有一雙炯炯有神的「黑眼睛」,那是它的雄蕊,背後是滿滿的的花粉。取下花朵來,就可以發現花瓣的「底座」有少許透亮的花蜜,沾取一點來嘗,竟甘甜無比。小時候,我常常和小夥伴一起在草野裡搜索阿拉伯婆婆納的蹤跡,為的就是這丁點兒的花蜜,現在回憶起來,真是滿滿的童年野趣。結伴踏青時,我最喜歡與友人一起尋找路邊的野花,尋常的野花已不能滿足好我的好奇心,一旦在草叢裡尋得這種羞澀的粉白色小花了,便一定要駐足,俯下身來,仔細觀察。
點地梅的葉柄很短,葉片也小,看起來是趴在地上,若是一旁有其他小草,你幾乎難以分辨出來——它太容易被掩藏了。想要一睹它的芳容,只能耐心等待它伸出長長的花梗,撐起一把小傘似的花序,開出那略帶粉暈的小白花來。想要一睹這羞答答的美人的芳容,可真不太容易。
點地梅的花瓣是圓圓的五瓣,像是梅花的形狀,又因為植株矮小匍匐在地面生長,所以被冠以這一名稱。更為奇特的是,花朵完成授粉之後花瓣會漸漸顯出粉紅。小小的植物用顏色的變化,告訴路過的昆蟲們,哪間「屋子」已經謝客,哪些還在靜候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