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硯溪鎮50米深廢棄礦坑未及時回填,吞沒3名少女

2020-12-21 騰訊網

村民說,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但一直沒有填埋,村裡孩子多,自然有安全隱患。事發村莊的村支書坦言,礦主稱留下40萬元用來處理廢坑,但村民打算用它來灌溉,就打消了回填的念頭。這裡常有人來釣魚、放牛,雜草叢裡的「水深危險」提示牌也慢慢失去了警示作用。

那是一個50米深的廢棄礦坑。

5月5日凌晨開始,3具十來歲的女孩屍體陸續從這裡打撈上岸,穿著用舊衣服改成的「泳衣」。

周國慶(化名)是其中一個女孩的父親,他覺得女兒聽話、膽子小,另外兩個小女孩,也不敢去兩公裡外的廢坑玩水。

這裡是江西省峽江縣硯溪鎮,曾開過幾家礦廠,接連倒閉後留下這個兩百米寬的礦坑。

村民說,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但一直沒有填埋,村裡孩子多,自然有安全隱患。

事發村莊的村支書坦言,礦主稱留下40萬元用來處理廢坑,但村民打算用它來灌溉,就打消了回填的念頭。這裡常有人來釣魚、放牛,雜草叢裡的「水深危險」提示牌也慢慢失去了警示作用。

5月8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從峽江縣硯溪鎮派出所了解到,三名兒童死因初步排除他殺,「溺水身亡可能較大,具體情況仍在調查。」

事發前曾相約「去遊泳」

做好了晚飯,周國慶的女兒還沒回家。

他向新京報記者回憶說,女兒在5月4日下午兩點半左右出門,與同村的兩個小孩一起玩,但都遲遲沒有回家。

「我家孩子10歲,上小學五年級,另外兩個孩子一個10歲,一個12歲。」周國慶說,都是聽話的孩子,家人都以為她們在村裡誰家玩。等到傍晚六點左右,三家人才開始挨家挨戶去找。

村東一戶人家提供了線索。這家的孩子說,那天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三個女孩子曾喊她去遊泳,但她沒有去。

之後,三家人、20多名親屬撒網一樣地找。村裡的池塘水淺,一眼就能望到底。田頭、池塘找了一圈,也沒看到孩子的蹤影。

找到晚上九點時,周國慶聽到了一個讓他「心裡咯噔」一下的消息。

這是村子邊上的一戶人家。這位村民回憶,當天下午四點左右,他到隔壁炎坑村廢棄的礦坑邊放牛,中間好幾次聽到礦坑那邊的聲響,是小孩打鬧嬉戲的聲音。

他說,那個礦坑常年積水,平時村裡和附近的人也會去釣魚,人多的時候也熱鬧,所以自己沒有特別留意。

周國慶知道,那是一個200米寬的大水坑。當地有礦產,他在的鄉鎮就有幾家鐵礦,如今都因為環保和經營問題停產了。挖礦給這裡留下一個礦坑,已經荒廢七八年了。

另一位找孩子的父親也不敢相信。他覺得女兒膽小,不會去離家兩公裡的礦坑玩,出事那天也沒有跟家人提起過。「我們平時很少去隔壁村,也曾告訴過孩子,不要去河邊、池塘邊玩水。」

「孩子打撈上來的時候穿著』自製泳衣』」

周國慶一邊往礦坑跑,一邊喊孩子的名字,打燈尋找。

「天已經黑了,礦坑太大,找起來也很困難。」周國慶說,直到5月5日凌晨一兩點,他們才在礦坑邊上找到了孩子的衣物。「看到三個孩子的衣服堆時,就感覺應該被淹了。」

於是,孩子的親屬們連夜聯繫搜救人員,第二天中午,三個孩子的遺體全部打撈上岸。

其中一名孩子的父親告訴記者,孩子被打撈上來時穿的是單薄的「泳衣」,其他衣服都放在岸邊。

周國慶稱,三個孩子都不會遊泳,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製作了「泳衣」。

所謂的「泳衣」,其實是用舊衣服改的,把褲腿剪很短,上衣剪掉袖子和肚臍以下的衣服,做成泳衣的樣子。

據現場救援的藍天救援隊提供的監測數據,這處礦坑水淺的地方也有4米深,孩子被打撈起來的位置水深17米左右,而整個礦坑最深的地方有50米。

一名孩子家屬告訴新京報記者,廢礦坑周邊,有一塊「水深危險」的提示牌,但安在了礦坑邊的抽水設備房後面,被雜草遮擋,很不起眼。

周國慶說,三個孩子從礦坑打撈出來後,就被身份不明人員抬走了。對於孩子死因,當地派出所也沒有給出明確說法。

未填埋的廢棄礦坑

這個積水過深的礦坑,並非沒有引起過附近村民的注意。

一名曾在鐵礦工作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個礦坑地勢低洼,周邊的水都會流進去,當年鐵礦還在經營的時候,要放兩個抽水泵日夜排水。

多位下吼川村、炎坑村民稱,他們都想讓村裡或鄉裡把坑填上,但一直沒有人負責此事。至今,礦坑周圍只有一側安有護欄,其餘地方沒有任何防護。

「不填上早晚都會出事。」一位村名說,附近村莊孩子多,留著礦坑有安全隱患。

對此,事發村莊村支書告訴記者,當年礦企停產時,給過村裡一筆錢,大概有40萬元,讓用來回填、治理礦坑以及補償村民,「但後來大家覺得礦坑可以用來儲水灌溉,就沒有回填。確實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後續將會多設置安全提示牌。」

對於孩子家屬反映的見不到孩子一事,今日下午,峽江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孩子遺體現在放在殯儀館,家屬可前往探視。

5月8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從峽江縣硯溪鎮派出所了解到,三名兒童死因初步排除他殺,「溺水身亡可能較大,具體情況仍在調查。」

一位孩子家屬表示,希望能早點查清原因,劃分責任。「如果沒有說法,礦坑仍然那樣留著,可能還會發生悲劇。」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編輯 李明

值班編輯 王巍

校對 楊許麗

本文為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相關焦點

  • 未及回填的礦坑,吞沒三名少女
    打撈出三名女童屍體的廢棄礦坑。受訪者供圖文 |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編輯 | 李明 校對 | 楊許麗那是一個50米深的廢棄礦坑。5月5日凌晨開始,3具十來歲的女孩屍體陸續從這裡打撈上岸,穿著用舊衣服改成的「泳衣」。 周國慶(化名)是其中一個女孩的父親,他覺得女兒聽話、膽子小,另外兩個小女孩,也不敢去兩公裡外的廢坑玩水。 這裡是江西省峽江縣硯溪鎮,曾開過幾家礦廠,接連倒閉後留下這個兩百米寬的礦坑。
  • 江西3名女孩殞身50米深的礦坑,村民: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一直未填埋
    那是一個50米深的廢棄礦坑。5月5日凌晨,3具十來歲的女孩屍體從這裡打撈上岸,穿著用舊衣服改成的「泳衣」。周國慶(化名)是其中一個女孩的父親,他覺得女兒聽話、膽子小,另外兩個小女孩,也不敢去兩公裡外的廢坑玩水。村民說,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但一直沒有填埋。
  • 棗莊市中:客土回填 廢棄礦坑治理229.5畝(圖)
    圖一:市中區後村廢棄礦坑及周邊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施工現場圖二:1號廢棄礦坑和3號塌陷坑進行客土回填施工現場    棗莊齊魯網4月22日訊(棗莊臺記者:張亞偉 棗莊市中區臺記者:劉復成 通訊員:黃磊)據了解,市中區後村廢棄礦坑及周邊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是2012年度資源枯竭型城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重點項目
  • 青島一廢棄礦坑連吞兩命…
    李先生說,但不管怎樣,礦坑一直存在著,對村子時刻都是一個隱患,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處理。 9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田莊鎮玉石頭村,問起這件事,村裡人都知道。 「真是太可憐了,一個60多歲,一個50多歲,都是女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發生事故的村民都住在村子後頭,其中一人的遺體已經火化,另外一人還沒拉回來。
  • 痛心:江西吉安3名小女孩意外身亡!有一種危險往往被家長忽略
    5月4日下午晚飯時間,江西吉安峽江縣硯溪鎮,一名周姓村民發現自己10歲的女兒一直沒有回家。隨後他外出打聽,才知道女兒和同一個村的一名10歲以及一名12歲的兩個女孩從中午出外玩耍後,都沒有回家。當時這三家人的家長發動親友在村子四周尋找,可是一直到晚上都沒有找到。
  • 昔日廢礦坑,如今變良田,西海岸新區將綠化美化18處廢棄礦山山體
    由於長期的開採活動,該採石場形成了長約310米,寬約140米,中間低四周高的採石坑,採石坑深度約25~48米,採石邊坡坡面角為64~70°,礦區挖損破壞土地面積約45895平方米。「裸露的礦坑給地形地貌景觀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同時危巖裸露,邊坡穩定性較差,給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 青島一廢棄礦坑突然坍塌,兩名女子被埋身亡!這奪命大坑誰來給填上…
    「太可憐了,一個60多歲,一個50多歲,都是女的。」這裡長達數百米,寬度也有100米,兩側礦渣堆積如山。長時間的開採,讓地表出現一道數十米深的傷疤,仿佛大峽谷一般,積水深不見底。他告訴記者,這處石墨礦已經多年不開採,原來礦坑有鐵絲網防護,後來被拆開。一到晚上,有人就將工業園的垃圾,通過這個缺口倒在礦坑裡。得知兩名村民掉進礦坑後,村裡立即組織救援,兩臺挖掘機、一輛鏟車來到現場。
  • 廢棄多年放任不管 坍塌礦坑逼近農田
    ■在礦坑周圍,雖然有警示標誌,但防護鐵絲網十分簡易,人可輕鬆穿過。    近30米深的礦坑是平度市雲山鎮趙家莊村群眾們的一塊心病。2006年鐵礦停產後,礦坑處於無人監管狀態。    記者看到礦坑呈橢圓形,約有足球場大小,坑底積水呈碧綠色,如同深潭。據估算,從坑頂到水面有近30米深,坑壁如同懸崖,幾乎與地面垂直,上面有明顯的坍塌痕跡。在坑壁底部能看到斷裂的小樹和散落的土塊。礦坑坑壁的西南方有多個種植櫻桃樹的大棚。趙先生的大棚距離礦坑最近,已經不足兩米。
  • 廢棄礦坑「72變」,那些年的廢棄礦坑現在怎麼樣了?
    這家世界獨一無二的"深坑酒店"是由一個廢棄多年的採礦坑改建而成。採礦過後,總會留下一片片的斷壁殘垣,這些廢棄的礦坑,如今又變成了什麼樣呢?上海世茂深坑洲際酒店歷時12年,完全依附深坑崖壁而建,下探地表88米,被美國國家地理譽為「世界建築奇蹟」。
  • 礦坑多隱患 檢察建議為政府專項整治獻良策
    ,全方位了解該院通過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開展礦坑回填的做法與成效。礦坑留下災害隱患2017年,有市民在同安生活網微信公眾平臺上反映,洪塘鎮塘邊村廢棄礦坑有焚燒垃圾現象,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同安區檢察院知曉後,迅速組織人員前往現場查看,發現該處廢棄礦坑佔地面積大,多有垃圾和積水,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緊臨居民生活區,安全隱患嚴重。
  • 青島一廢棄礦坑突然坍塌,兩名女子被埋身亡!奪命大坑誰給填上?
    市民李先生爆料,這起事故發生在9月5日清晨,當時一輛自卸車在村子附近的礦坑傾倒廢渣,兩名村民趁機去廢渣裡找鐵塊。沒想到,礦坑突然塌了,將兩人埋了進去。由於被困時間過長,兩人被救上來的時候,已經失去了生命。
  • 長沙百米深廢棄礦坑長出「冰雪世界」
    當時,中建五局湘江歡樂城項目土建項目經理鄧群向《工人日報》記者描述:這座懸浮於百米礦坑之上的冰雪遊樂園,是迄今為止國內建築主體在地下最深、最大的單體項目。3月25日,記者打聽這個神奇的項目進展時,鄧群介紹,2月19日,湘江歡樂城項目部正式復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已有1800餘名建設者返回工作崗位,項目團隊正以「吃住在項目、不開園不休假」的勁頭搶抓工期,確保開園節點。
  • 採石場炸山居民區就「地震」續:將進行回填土方
    幾年前開始停產回填  昨日,記者來到海滄舊鎮,實地考察石窟。因為下雨,記者一路未見任何載著用於回填土方的車輛進出石窟。  拐入海滄新街,過了鐵路沒多遠,路邊高大的蘆葦叢後就露出了舊中學礦區的一角。這個礦坑巨大,陡直的礦壁直插入坑內數十米深,礦坑內積水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塘。
  • 南京廢棄礦坑「生出」公園、酒店,到2025年260個礦坑要完成療傷
    自1950年,眾多採石場建設於此,每年開採礦石400多萬噸,開採掉10多億噸礦石,主峰從205米下降到186 米,幕府山形成了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的裸露礦坑,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2007年,幕燕濱江風貌區拉開環境整治大幕,開始了長達10年的生態修復之路。9 月 16 日,現代快報記者走進幕府山,山青水秀,原來白雲石礦的礦坑位置,原先裸露的山體早已長出了很多樹木,綠意盎然。
  • 廢棄礦坑華麗蛻變面面觀
    但是有那麼一群人,卻另闢蹊徑,將廢棄礦坑進行二次開發利用,硬是闖出了名堂。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看看,廢棄礦坑如何實現華麗的蛻變!挖泥船將河裡的淤泥挖出後,淤泥通過管道排入礦坑中,再利用推土機將礦區內剩餘的小山包推填入礦坑內,平整場地,形成基礎土層,又覆蓋建設用地上剝離的表土和一米厚的幹河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這樣既解決了清理河道,緩解汛情時淤泥缺少堆放地的煩惱,避免了淤泥二次汙染,又為廢棄礦坑復墾提供了便利。
  • 南京廢棄礦坑「生出」公園、酒店,到2025年260個礦坑要完成療傷
    自1950年,眾多採石場建設於此,每年開採礦石400多萬噸,開採掉10多億噸礦石,主峰從205米下降到186 米,幕府山形成了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的裸露礦坑,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2007年,幕燕濱江風貌區拉開環境整治大幕,開始了長達10年的生態修復之路。
  • 南京周邊70多米深廢棄礦坑變潛水愛好者天堂(圖)
    劉瀏 攝  30米深的水下,仿佛漂浮在零重力的太空中,安靜得只聽得到自己的心跳聲。陽光照進水面,在頭頂閃爍著幽藍的光。  這不是馬爾地夫,而是在南京周邊一處70多米深的廢棄礦坑內,地下水和礦物質混合,讓水的能見度可以達到5米以上,顏色碧藍。
  • 南京多處廢棄礦坑華麗轉身,變身「網紅」
    自1950年,眾多採石場建設於此,每年開採礦石400多萬噸,開採掉10多億噸礦石,主峰從205米下降到186 米,幕府山形成了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的裸露礦坑,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2007年,幕燕濱江風貌區拉開環境整治大幕,開始了長達10年的生態修復之路。
  • 中國十七冶集團:廢棄礦坑的50天生態「蝶變」
    從一個廢棄許久的礦坑,到一座現代化的填埋場,翻天覆地改變的背後,是十七冶建設者默默無聞的耕耘。50天實現生態「蝶變」,更離不開十七冶建設者無微不至的呵護。自2020年9月6日進場施工開始,項目部始終秉持綠色施工的理念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強化環保標準貫徹執行,於10月26日順利竣工,實現了廢棄礦坑的生態「蝶變」。
  • 廢棄礦坑將變最美花園
    廢棄礦坑將變最美花園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8.14 星期二 曾是廢棄的露天採石區    七色山礦坑花園小鎮坐落於平度市東閣街道東北部山區,北依大澤山公園,南臨藍樹谷景區,西鄰平度市區,距青島市區和流亭機場均在「1小時生活圈」。    「七色山礦坑花園小鎮的前身是一個廢棄的露天採石區,當年石料開採後大量的亂石、渣土被堆放在現場,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如何變廢為寶、快速恢復山體植被是我多年的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