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廢棄礦坑連吞兩命…

2020-12-11 騰訊網

這兩天

平度田莊鎮玉石頭村的王老漢

一直沉浸在悲慟中

9月5日

王老漢老伴與另一名村民

到村子不遠的廢棄礦坑內

揀廢渣中的鐵塊時

突然遭遇塌方

……

1

兩村民被廢渣「活埋」

「我們這有一個廢棄礦坑發生塌方,埋了兩個村民!」9月7日,市民李先生致電本報熱線96663反映,在平度市田莊鎮玉石頭村發生一起意外。

李先生說,事情發生在9月5日早晨,當時一輛自卸車剛剛向村子附近的一個礦坑傾倒完廢渣,有兩名村民去廢渣裡尋找鐵塊,沒想到廢渣突然發生塌方,將兩人都埋了進去。

事發後,很快有人撥打了120和110,同時也組織挖掘車輛進行施救,但因為兩名村民被困時間太長,救上來的時候都失去了生命。

李先生告訴記者,遭遇不幸的兩人家都離礦坑很近,她們平時也經常去拾鐵塊售賣,可是沒想到那天卻發生了意外。

「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雨水太勤,把下面的廢渣泡軟了,所以才發生了坍塌!」李先生說,但不管怎樣,礦坑一直存在著,對村子時刻都是一個隱患,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處理。

9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田莊鎮玉石頭村,問起這件事,村裡人都知道。

「真是太可憐了,一個60多歲,一個50多歲,都是女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發生事故的村民都住在村子後頭,其中一人的遺體已經火化,另外一人還沒拉回來。

2

廢礦坑如同「大峽谷」

7日下午,記者在玉石頭村北側找到了事發礦坑。

礦坑長達數百米,寬度也有百米左右,兩側的礦渣堆積如山,長時間的開採讓地表出現一道深達數十米的「傷疤」,仿佛「大峽谷」一般,裡面的積水深不見底。

為了防止意外發生,礦坑被圍了一圈一人多高的綠色鐵絲網。

在靠近村民房屋一側,記者發現有兩段鐵絲網是剛剛安裝的,固定底座的水泥尚未完全乾透。鐵絲網上還掛有一塊「礦坑危險,請勿靠近」的警示牌。

村內一位知情人介紹,這兩段鐵絲網所處的位置正是事故發生地,透過鐵絲網記者看到下面就是數十米深的大坑,靠近鐵絲網一側還有傾倒不久的工業廢渣。

「這個地方是一個缺口,一直有大車在這個地方倒垃圾,我們村有人在廢渣裡揀廢鐵賣。」這位知情人透露,村裡都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意外。

3

挖掘機「篩」出遇難者

正在記者採訪時,玉石頭村村委工作人員王先生也來到現場。

他告訴記者,事發地點所在的石墨礦已經很多年不開採了,原來礦坑有鐵絲網防護,但後來被拆開了,留著用於村裡的人傾倒建築垃圾。

鐵絲網被拆開後,有人在晚上將工業園的工業垃圾也從這個缺口傾倒在礦坑裡,因為垃圾裡面有廢鐵,便有村民開始翻揀垃圾。

事發當天得知兩名村民掉進礦坑的消息,村裡立即組織救援,兩臺挖掘機、一輛鏟車來到現場,120救護車、派出所民警也都趕到了。

「當時第一時間找了20多個人下去營救。」王先生介紹,上面一臺挖掘機,下面一臺挖掘機,從工業垃圾中「篩」出了被困的村民。

遺憾的是,兩人最終沒有搶救過來。

對於事發經過,王先生說附近的一處監控探頭記錄了全過程,記者在王先生的手機上看到,事發時一輛藍色的大貨車正在傾倒廢渣,一名遇難村民當時正站在大貨車旁。

「這些廢渣都是偷偷傾倒的,村民就是在這裡等著找裡面的鐵塊!」王先生介紹,這輛車離開後不久就發生了意外。

事發後為了消除隱患,村裡安排人在附近添置了圍欄,並設置了警示標誌。

涉事的大貨車目前已被找到。

4

相關賠償事宜正協商

隨後,記者來到72歲的村民王老漢家中。

他告訴記者,其中一位遇難者是他的老伴,姓矯,今年69歲。同村另一戶遇難的村民姓王,今年52歲。

據他回憶,9月5日早上5點多,老伴去屋後的大坑拾鐵塊。當時東面的鄰居也想去,打招呼的時候突然發現人不見了,嚇了一跳,於是趕緊去招呼人救援。

此時王老漢才得知老伴被埋在廢渣裡了。

王老漢趕到礦坑時,眼前的景象讓他感到絕望,不僅人不見了蹤影,更不知道人被埋在了哪裡。

村民趕緊報了警,村書記也趕到現場救援,並找來挖掘機連續挖了兩個多小時,在上午9點多將被埋的兩人找到。

「我們的房子離礦坑太近了!」王老漢指著自家房子的裂紋說。

記者發現,王老漢的家距礦坑直線距離在100米左右,雖然石墨礦近些年停止採礦,但由於礦坑太深,王老漢發現自家的房子還是出現了下沉現象。

王老漢表示,事發後相關部門與兩個家庭協商賠償事宜,但賠償方案難以令人滿意。

他表示不管賠多少錢,老伴永遠回不來了,對於家庭的創傷,多少錢都無法彌補。

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賠償事宜正在協商中。

5

排除刑案,交環保部門

礦坑發生事故的原因和事故性質是什麼?

9月7日下午,記者聯繫到調查此事的民警。

他告訴記者,接到報警後,警方立即趕到現場,經過走訪調查,確定這是一起意外事故,不是一起刑事案件,「當時貨車傾倒垃圾後,兩個村民去垃圾堆揀廢鐵的時候發生意外,這些垃圾日積月纍堆積在一起,垃圾堆滑坡形成了坍塌」。

那麼,這一傾倒垃圾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究竟屬於不屬於警方管轄?

經調查了解,這些貨車傾倒的生產垃圾是鑄造砂,按有關規定,這類垃圾有相關處理程序,不能隨意傾倒。

警方表示,經過諮詢平度市公安局食藥環偵部門,傾倒鑄造砂不屬於公安部門管轄範圍,這種情況屬於環保部門調查,他們按照程序將移交當地環保部門。

對此事,山東誠功(城陽)律師事務所馬維永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礦坑周圍雖然設置警示標誌,但該礦坑的防護網存在漏洞,存在一定隱患,導致了事故的發生。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該礦坑的管理者應該承擔相應侵權責任。死者家屬可向人民法院起訴。具體責任比例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劃分。為減少訴累,家屬也可與礦坑的管理者進行協商,在基層調解組織的主持下,達成調解方案。

記者手記

廢礦坑不能一廢了之

一個礦坑兩條人命!

一個上午,兩個家庭支離破碎,發生在9月5日的悲劇令人痛心和惋惜,發生在平度市田莊鎮的這起悲劇,說是意外更像是一場人禍。

大貨車可以隨便傾倒廢渣,廢棄礦坑遲遲得不到回填,日積月累的隱患沒有得到及時的重視,最終引發了這場「意外」。

大坑吞噬生命,在平度絕非第一次發生。

2013年8月,54歲的村民鄭先生上山抓蠍子,不料卻掉進了一個深約40米的廢棄金礦,等到獲救時早已失去了生命。

2019年6月,也是在平度,一個10歲男孩在礦坑裡溺水,雖然經過全力搜救,但仍然沒有挽回男孩的生命。

前車之鑑歷歷在目,但這些田間地頭的廢棄大坑,仍然張著可怕的「大嘴」,隨時會吞噬往來的生命。

記者調查發現,不僅平度有類似的大坑,在即墨、膠州等地也有類似大坑,有些大坑還有積水,四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

在即墨北趙線記者看到,這些深坑不僅有亂石,還有深水,四周幾乎被挖成懸崖峭壁。

「別說孩子,就是大人掉下去也很危險,深不見底的深坑是一個大大的隱患,光設置警示牌顯然不夠,還要加護防護欄。」採訪中市民孫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大坑都是採石或者挖土挖沙形成的,存在巨大安全隱患,採訪時不少市民呼籲政府部門應該重視起來,消除安全隱患,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劇發生。

生命只有一次,遠離奪命礦坑!要警惕身邊的危險。

採訪時,有村民告訴記者,「奪命坑」已存在多年,由於礦坑遺留問題嚴重,想要徹底消除這些廢棄礦坑並非易事,只憑設置警示牌簡單提醒根本不能消除安全隱患。

廢棄礦坑不能一廢了之,監管、整治這些廢棄礦坑刻不容緩。

希望村民們在提高安全意識的同時,相關部門儘快將「奪命坑」消除,別讓悲劇重演!

素材來源:半島都市報、大眾報業·半島新聞客戶端,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鮑福玉 劉玉凡

相關焦點

  • 廢棄多年放任不管 坍塌礦坑逼近農田
    廢棄多年放任不管 坍塌礦坑逼近農田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30 星期五 礦坑坑壁坍塌情況不斷發生,礦坑口也不斷擴大,排水渠和半條小路已不見蹤影。今年8月底的一場大雨後,礦坑坑壁再次坍塌,趙家莊村村民趙先生發現,礦坑距離他的大棚只有不到兩米遠了。    在趙家莊村西側的農田中,記者看到礦坑周圍有一圈鐵絲網,上面掛著「水深危險、禁止靠近」和「當心墜落」字樣的警示標誌。鐵絲網上有多個大洞,村民們帶著記者可以輕鬆鑽過。
  • 青島一廢棄礦坑突然坍塌,兩名女子被埋身亡!奪命大坑誰給填上?
    一到晚上,有人就將工業園的垃圾,通過這個缺口倒在礦坑裡。得知兩名村民掉進礦坑後,村裡立即組織救援,兩臺挖掘機、一輛鏟車來到現場。「當時第一時間找了二十多個人下去營救。」王先生介紹,兩臺挖掘機,一臺在上面,一臺在下面,從一堆工業垃圾中「篩」出了被困村民。遺憾的是,兩人最終也沒有搶救過來。對於事發經過,附近一處監控記錄了全過程。記者在王先生的手機上看到,當時一輛藍色大貨車正在傾倒廢渣,一名受害村民站在一旁。
  • 廢棄礦坑「72變」,那些年的廢棄礦坑現在怎麼樣了?
    該酒店之前是一個廢棄多年的採礦坑。其所在的飛馬坑地質不穩定,加上由於大量人工開採的痕跡,沒有一處是平整的;礦坑本來已經是個天然的蓄水池,偏偏還三面環河,抗洪抗積水也成問題。佛頂宮位於牛首山頂西峰與東峰之間、廢棄的礦坑之中。從1937年到1958年期間,牛首山西峰的山體受到了兩次破壞性的鐵礦開採,形成了一個60多米深的礦坑,牛首山上只留下了東峰。
  • 青島一廢棄礦坑突然坍塌,兩名女子被埋身亡!這奪命大坑誰來給填上…
    市民李先生爆料,這起事故發生在9月5日清晨,當時一輛自卸車在村子附近的礦坑傾倒廢渣,兩名村民趁機去廢渣裡找鐵塊。由於被困時間過長,兩人被救上來的時候,已經失去了生命。「這個礦坑對村子是一個隱患,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處理。」9月7日下午,半島全媒體記者來到田莊鎮玉石頭村,這起悲劇村裡人基本都知道了。
  • 廢棄礦坑將變最美花園
    廢棄礦坑將變最美花園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8.14 星期二     早報訊 盛夏,平度東閣街道七色山礦坑花園小鎮施工現場,與當下的天氣一樣,一片火熱忙碌的景象。充滿歐洲風情的「英國園」、「法國園」在壘砌石牆、澆築水泥鋼筋,穩步快速推進中。
  • 廢棄礦坑華麗蛻變面面觀
    但是有那麼一群人,卻另闢蹊徑,將廢棄礦坑進行二次開發利用,硬是闖出了名堂。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看看,廢棄礦坑如何實現華麗的蛻變!「伊甸園」主要由8個充滿未來主義色彩的巨大蜂巢式穹頂建築構成,其中每4座穹頂狀建築連成一組。
  • 廢棄礦坑變樂園
    12月5日,記者來到位於當塗縣境內的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進門便見一池清水波光粼粼,「鳥語林」裡鳥語花香,巨型山石坐落其間。在西面大青山邊坡和礦坑治理項目區域,山坡復綠區開始泛綠,高空觀景臺與玻璃棧道連成一體;兩道高空滑索從山頂斜拉至礦坑東岸,滑翔飛艇索道由北向南在水面和高空滑索間穿過,遊客來往穿梭。
  • 【青青島觀察】從廢棄礦坑中"掘金" 萊西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十幾年前,山區裡有一處安山巖礦場,後來礦山關停,遺留下兩處廢棄礦坑,缺少植被、塵土飛揚,毫無生態環境可言。萊西九頂山,就留下了兩處曾因過度開採而廢棄的礦坑。九頂山,位於萊西市院上鎮山口村東北方向,與村子僅千米之隔。2008年,九頂山區安山巖礦山關停,遺留廢棄礦坑兩處,分布於山坡的北、西兩側。多年的開採對礦區地形地貌景觀和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且坡體存在多處不穩定的危巖體,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 江西3名女孩殞身50米深的礦坑,村民: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一直未填埋
    那是一個50米深的廢棄礦坑。5月5日凌晨,3具十來歲的女孩屍體從這裡打撈上岸,穿著用舊衣服改成的「泳衣」。周國慶(化名)是其中一個女孩的父親,他覺得女兒聽話、膽子小,另外兩個小女孩,也不敢去兩公裡外的廢坑玩水。村民說,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但一直沒有填埋。
  • 生態綠包裹礦坑「心」,修復後的龜坡廢棄礦坑,鳥來了蟲也來了
    7月15日,航拍已完成礦坑生態修復的龜坡廢棄礦坑。圖/記者張雲峰長沙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生態修復前的龜坡廢棄礦坑。資料圖片7月15日上午,長沙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龜坡廢棄礦坑,曾宛如在地表挖出的一顆「心」,已經徹底被生態的顏色所包裹,並且從山上延伸到了山下,為前往的人鋪上一層綠毯。昨日,長沙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跳馬鎮中心文化廣場舉行。記者獲悉,目前長沙市森林覆蓋率已達54.95%,居省會城市第三。
  • 湘江歡樂城:從地下廢棄礦坑到地上遊樂園
    湘江歡樂城的兩大核心項目是歡樂雪域和歡樂水寨,歡樂雪域懸浮於一個巨型廢棄礦坑之上,並利用礦坑天然地勢建立。歡樂水寨位於其上方,站在這裡,可以看到周圍深坑崖壁的巨大落差。2019年5月拍攝的湘江歡樂城。(由湖南湘江集團供圖)湘江歡樂城被稱作「礦坑上的冰雪王國」。事實上,這個標籤是長沙市進行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新嘗試。
  • 中國十七冶集團:廢棄礦坑的50天生態「蝶變」
    從一個廢棄許久的礦坑,到一座現代化的填埋場,翻天覆地改變的背後,是十七冶建設者默默無聞的耕耘。50天實現生態「蝶變」,更離不開十七冶建設者無微不至的呵護。自2020年9月6日進場施工開始,項目部始終秉持綠色施工的理念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強化環保標準貫徹執行,於10月26日順利竣工,實現了廢棄礦坑的生態「蝶變」。
  • 淄博一走失男子廢棄礦坑積水湖內被發現 已不幸身亡
    魯中網·海報新聞10月11日訊(記者 李慶宇)10月11日上午,有市民反映淄川區崑崙鎮磁村附近一處廢棄礦坑內發現一名溺水男子10月11日上午10時許,男子家屬在找尋他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在一廢棄礦坑水面上漂浮著一具屍體,從漂浮者身著衣物來看,男子家屬認為這就是他們
  • 南京廢棄礦坑「生出」公園、酒店,到2025年260個礦坑要完成療傷
    湯山廢棄礦坑變身網紅公園誰會想到,2016 年,南京蜂巢酒店項目依託廢棄礦坑山體而建,將廢棄露採礦山的生態修復和礦山廢棄地再利用有機結合,讓礦坑重生。△蜂巢酒店蜂巢酒店 2019 年 10 月開業,坐落在浦口區東部的天井窪片區,佔地面積約 72 畝,建築面積約 10.5 萬平方米。
  • 南京廢棄礦坑「生出」公園、酒店,到2025年260個礦坑要完成療傷
    △湯山礦坑公園湯山礦坑公園曾是湯山最大的廢棄礦坑——龍泉採石場,誰會想到,2016 年,南京蜂巢酒店項目依託廢棄礦坑山體而建,將廢棄露採礦山的生態修復和礦山廢棄地再利用有機結合,讓礦坑重生。15 日,記者探訪到此,遠遠就看到兩個巨型金色蜂巢建築依著礦坑山體而建,一隻 &34; 正停在酒店上方,俏皮可愛,整體建築蔚為壯觀。在酒店兩側,還有兩座 30 多米高的 &34;,是依據礦山地形進行生態改造,人工雕琢而成,西南角的獅子叫娜娜,東北角的叫辛巴,成為酒店一景。
  • 廢棄礦坑到文旅新地標的華麗轉身
    中國日報7月10日長沙訊 曾經寸草不生、千溝萬壑的大礦坑,汙染嚴重、漫天揚塵的工業基地,如何重新綻放活力?湘江歡樂城以驚豔世人的方式做出了回答。7月11日,湖南首個世界級特大創新型綜合旅遊項目「湘江歡樂城」將正式開園迎客,歡樂雪域和歡樂水寨兩大核心遊樂項目正等待著翹首多時的遊客。
  • 南京多處廢棄礦坑華麗轉身,變身「網紅」
    一座廢棄礦坑搖身一變成為具有生態水景溫泉、溼地的「網紅」公園湯山礦坑公園曾是湯山最大的廢棄礦坑——龍泉採石場,2004年這裡關停了101 家工礦企業,2017年開始進行生態修復,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南京的「網紅」打卡地。
  • 廢棄礦坑變魅力賽道
    遼寧省阜新市新邱露天礦的廢棄礦坑內,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曾經的煤礦生產作業道路改造而成的賽道。姜天驕攝  近年來,為了同時解決生態修復治理和資源枯竭型地區經濟轉型問題,遼寧省、阜新市、新邱區各級黨委、政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創新思維、大膽嘗試,採用政企合作、產業先行的開發式綜合治理模式,將政府的資源優勢與企業的市場主體優勢、技術創新優勢有機結合,建設阜新百年國際賽道城,實現了廢棄工礦區生態修復治理和開發利用良性循環。
  • 馬鞍山:「礦業瘡疤」綠蝶變 「廢棄礦坑」變公園
    馬鞍山:「礦業瘡疤」綠蝶變 「廢棄礦坑」變公園 2020-11-27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硯溪鎮50米深廢棄礦坑未及時回填,吞沒3名少女
    村民說,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但一直沒有填埋,村裡孩子多,自然有安全隱患。事發村莊的村支書坦言,礦主稱留下40萬元用來處理廢坑,但村民打算用它來灌溉,就打消了回填的念頭。這裡常有人來釣魚、放牛,雜草叢裡的「水深危險」提示牌也慢慢失去了警示作用。那是一個50米深的廢棄礦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