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美食,先「美」再「食」。在中國做菜都講究色、香、味,色為第一,也就是說看到一份美食我們第一是先從視覺上來判斷它是否好吃的,其次才是嘗。這次我們來說一下和果子,第一次見到和果子小編就被那精緻的外表吸引了,真的是有種捨不得吃的感覺,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和果子是一種日式點心,主要原料是:糖、糯米、小豆(赤小豆)等,其中小豆就是做餡的,小編認為就是豆沙餡,然後用年糕包裹著豆餡製成精緻的和果子。
特色和果子「善哉」的是小豆和年糕混合加入粘稠的甜湯製成,小編覺得就是我們常見的豆沙餡兒糯米磨成粉做成年糕,作為和果子的皮;將砂糖壓入模具製成的,內部沒有小豆餡料的,這種叫「落雁」。,
和果子不只是指一種點心,它其實是泛指日式糕點,和果子的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和果子的發展和日本的茶道息息相關,泡一壺抹茶,配上幾個糕點,深受當時的日本貴族階級的喜愛。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發展,和果子也在不斷創新,在外形上和果子從沒放棄過對美的追求,而且和果子也不在局限在日本,美食是沒有國界的,和果子的美深深誘惑著每一個人,特別是深受女孩子的喜愛。
和果子外形上的多樣性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點心師傅會把果子做成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或者配合著季節變化做出相應的氛圍,精緻是重點。和果子的餡料除了普通的豆沙餡,偶爾可見的抹茶餡,也會配合這季節的變化選用一些適合的餡料,比如:慄子、梅子、柿子、山芋(紅薯)等,再加上麵粉、糯米粉等。當你進一個和果子店,保證會讓你眼花繚亂。
和果子的分類有很多類。根據水分含量和保質期可以分為生果子、半生果子、乾果子。生果子就是水分含量大於百分之三十;半生果子,是水分含量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間的,例如:羊羹;乾果子就是水分含量小於百分之十的,例如:花林糖。
按照用途來分類和果子又分為幾種了,並生果子是比較平價的,普通群眾都可以消費的起的。上生果子,多用於高檔禮品,在造型上也就更加精緻了。茶席果子,顧名思義就是用在茶會上的,濃茶配生果子,薄茶配乾果子。式果子,用在紅白喜事等儀式上的,是作為供品使用的。蒔果子,作為部分易能發布會的禮品使用。工藝果子,這個看名字也知道了,更考驗工藝,觀賞性要求更高,但是材料都是可食用的。
以上就是小編對和果子的介紹了,有喜歡的可以嘗試一下,相信看到它你會動心的。繁忙的工作之餘給自己準備一個下午茶,衝一壺茶配上剛買的和果子,這份下午茶真的是不要太過精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