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孩子「缺失大自然」?上海有了「自然學校」

2021-01-12 央廣網

患「自然缺失症」的上海小朋友們,如今有了「自然學校」。今天,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正式成立,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同步公布。記者獲悉,除了市民喜愛的6座市屬公園外,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等也位列其中。

圖說:辰山植物園的「辰山奇妙夜夏令營」已逐漸成為上海自然教育的品牌活動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在今天的成立儀式上,上海市林學會公布了首批上海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名單,包括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植物園、上海動物園、上海古猗園、上海濱江森林公園、上海共青森林公園、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城市荒野工作室、上海上房園藝有限公司和上海迪士尼度假區。

據悉,首批10個基地,在自然教育方面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上海植物園的「暗訪夜精靈」、辰山植物園的「辰山奇妙夜夏令營」、上海動物園的「動物園奇妙夜」等「夜遊」項目,已逐漸成為本市自然教育的品牌活動,每年暑假都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名額往往需要「秒殺」。

又如,迪士尼度假區以青少年為目標受眾,這是自然教育中很重要的群體。園區不僅在設計時就融入了環保理念,還與上海野鳥會的鳥類專家一起,每月對星願公園的鳥類進行觀測,現已觀測到108種鳥。同時,志願者還邀請本地學生參與星願公園的自然教育活動,小朋友可以與家人一起漫步公園,了解植物和昆蟲知識。

據統計,上海目前有各類自然保護地總面積約1155平方公裡,城市公園總數達352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3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17.56%,溼地總面積46.46萬公頃。這些城市生態空間,是上海開展自然教育的重要場所。然而,在自然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理論研究滯後、相關標準缺乏、各自為戰力量分散等問題。

相關部門表示,成立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旨在凝聚各方力量,推進自然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總校依託於上海市林學會,今後將面向青少年、自然保護地訪客、教育工作者、特需群體和社會團體工作者五大群體開展自然教育工作。同時,還將探索建立本市自然教育專家庫,開發自然教育課程,吸收引進國內外一流的自然教育課程。(記者 金旻矣)

相關焦點

  • 擔心孩子「缺失大自然」?上海「自然學校」來幫忙!上海植物園也...
    擔心孩子「缺失大自然」?上海「自然學校」來幫忙!日前,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成立,上海市林學會公布了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旨在凝聚本土自然教育力量,推廣和深化自然教育,幫助減少患「自然缺失症」的青少年,推動全社會形成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 學校倡議學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課不如帶孩子親近大自然
    有多少孩子每天在知識的海洋中汲汲營營,卻忘記了抬頭星空的浩瀚,也忘記了身邊花葉的芬芳,徒有滿腹的知識,卻不知如何化為實踐,而這中間的缺失,正是對自我、對生活、對自然的感知過程。 曾有調查顯示,16.33%的中國兒童存在「自然缺失症」,在類似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型城市,這一比例甚至高達40%以上。 這令人膽戰心驚的數據無不在催促著我們,讓孩子去觸碰和親近大自然,去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美好。
  • 將教室換成森林,自然教育怎樣找回孩子缺失的感受力?
    當下的知識教育使孩子極大的缺失感受力,很多所謂的知識僅停留在文字、圖片和視頻中。今天,小編特地邀請自然教育專家圖丁來聊一聊「自然」、「教育」和「父親」。於是,開始重讀盧梭、梭羅、懷特,以及歐美自然文學和博物學的書籍,又學習和體驗了德國的森林教育、日本的自然教育、北歐的自然及戶外教育、華德福教育中的自然部分等,漸漸地有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對於孩子的自然教育,也有了比較清晰的知識脈絡和教育邏輯。
  • 孩子為啥喜歡大自然?大自然能讓他們更聰明、更智慧、更有創造力
    這回,爸爸告訴波特,很多有六條腿的節肢動物都是昆蟲。跟蟲子捉迷藏隨著波特對自然界的觀察逐漸增多,波特對自然的好奇心也逐漸增長,而且開始愈發喜歡嘗試。他和許多頑皮的男孩一樣迷戀節日的煙火,但他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他不光陶醉於升入高空中那五彩斑斕的圖案,更為重要的是他要動手製造這種神奇的東西。還沒有上學,波特就已經自己動手製造了焰火。
  • 自然教育是什麼?自然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大家可能更喜歡出去旅行,開始關注到生態,關注到大自然。再加上我們這個社會發展,人與人的關係也跟以前不一樣了,小孩子從小就與自然隔離了,家長會覺得這樣對他們的發展不健康,所以自然教育也開始從自然缺失症的角度去解決一些社會問題。而自然教育受到家長、社會普遍關注和重視的原因,是現在孩子的生活、學習與真實的自然發生互動太少,對孩子的全面發展造成了影響。
  • 家門口的田間自然學校
    10月6日,在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永紅村的田間自然學校裡
  • 歐美自然學校的孩子能力強,杭州一父親眾籌九百萬也要建一所
    「對方跟我說,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與它有多少所自然學校是相關的。」從未接觸過自然課堂的袁俊這才知道,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自然學校。「回來後,我就覺得不僅我自己的孩子特別需要,中國也很需要自然教育。」
  • "任性"老師不布置3月周末作業 讓孩子去感受大自然
    有網友擔心,不布置作業,如何檢驗孩子們的學習,是否會影響成績?對此,魯老師稱,她在寒假鼓勵孩子們背誦跟春天有關的詩句,「一邊享受童年,一邊發現自然之美,這也是一種學習。」  只是去玩?油菜花開了,在田野上奔跑、打滾、追蝴蝶……讓孩子和家長朋友一起沐浴在暖意融融的春光裡,這才是童年的味道。早在寒假時候,我就有這樣的想法了。家長們還在群裡推薦了不少周末近郊遊的目的地。」  對於有網友提到的,不布置作業如何檢驗孩子們的學習,又是否會影響成績,魯老師表示,這個倒不必太擔心,自己也早已有安排。
  • 自然缺失症,你有沒有? 專家學者探討「自然教育的價值追問」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文晶 實習生陳一銳)在手機、電腦日益普及的今天,小屏幕裡的萬千世界能否代替大自然的遼闊?4月18日,「首屆重慶市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觀賞自然真趣自然教育沙龍」在渝北區空港新城小學校舉行,眾多知名專家學者與我市六十餘所學校的校長、老師一起,就自然教育話題進行了探討。  缺失的只是自然嗎?
  • 學校要求孩子用手機上課,課表從早到晚排滿,合適嗎?不必擔心
    最近有家長反映,學校要求孩子用手機上課,課表從早到晚排得滿滿的。對此,家長心有疑慮,學校的安排是否合適呢?自教育部通知延期開學後,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先後制定並啟動了在線教學的計劃。導致有些孩子寒假作業沒有完成,同時又要應付各學科老師布置的線上學習任務。疫情爆發得很突然,所有應對之策,都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推出的。因為工作安排過於倉促,又沒有現成的線上課可以直接使用,甚至連電子教材也後續才出來,客觀地說,很多學校組織的線上學習是比較混亂的,形式大於內容。比如,語文老師在群裡甩出古詩詞背誦任務,數學老師上傳習題集,英語老師布置單詞背誦默寫等。
  • 這群孩子給大自然寫筆記 畫筆打開自然之門
    其實,他們並不是專業的科考人員,只是來給大自然寫日記的孩子。  昨日,市委宣傳部、市林業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環保局、團市委、市科協、重慶市生態文化協會主辦,少年先鋒報社、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華龍網承辦的「首屆重慶市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在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開帷幕。
  • 陽泉小來研學—自然探索營,帶孩子擁抱大自然
    孩子天生就是帶著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們每一次的成長和進步,都是不斷探索的結果。對所有新鮮事物都抱著好奇的心理,從而用探索精神來一次次地打破好奇,這在孩子未來的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事業中,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 專家學者探討「自然教育的價值追問」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文晶 實習生陳一銳)在手機、電腦日益普及的今天,小屏幕裡的萬千世界能否代替大自然的遼闊?4月18日,「首屆重慶市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觀賞自然真趣自然教育沙龍」在渝北區空港新城小學校舉行,眾多知名專家學者與我市六十餘所學校的校長、老師一起,就自然教育話題進行了探討。
  • 青山自然學校開學!老闆電器的自然探索之路
    老闆電器一直都有關注「空氣、水源、食物、能源」等元素,了解到青山村水源受到汙染後,2016年與From餘杭融設計圖書館共同發起The Lake項目,與大自然保護協會一起保護餘杭青山村水源地。        The Lake項目幫助青山村的村民和傳統手藝人學習新的技藝,創造主題手工藝品。
  • 從沈從文《邊城》看生命教育,正是中國孩子缺失的一課
    近年來,社會上頻繁出現青少年自殺行為,如上海17歲高中生跳橋事件。翻看網上新聞,會有自殺或暴力傷害他人的消息,小學、中學直到大學均有這樣的案例。有研究數據表明,「自殺在我國已成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歲至34歲的人群中,自殺更成為首位死因。」在這些新聞的背後,大家關注的重點總在心理問題。其實我認為,孩子們、家長們缺少的是「生命教育」這一課。
  • 請把時間還給孩子,讓教育回歸自然
    自然教育曾經,有個孩子問過他媽媽一個問題,「什麼是教育?」那位媽媽的回答或許能說明現代教育的意義:「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換句話說,若能從大自然中學習體驗,其實就是給孩子的最好的教育。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自然教育」,不是自然,而在教育。身為家長的你一定聽過「自然缺失症」,這個詞由美國作家理察勒夫所提出。就是在探討現在幼兒至青少年到戶外、空曠的鄉間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的趨勢。也許你會說,讓孩子上課外班的時間都不夠了,怎麼還會想到引導孩子接觸大自然呢?
  • 把學校搬進博物館 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出暑期綠螺訓練營
    把學校搬進博物館 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出暑期綠螺訓練營 2019-07-25 20:48:00來源:央廣網
  • 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父親和母親教育孩子的不同之處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曾提出過: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教育和培養孩子有一種獨特的力量。上海社科院家教中心陳建強主任也說過:如果把母親比作一片綠草地,那麼父親就是一棵大樹。母親對待孩子往往更溫柔細膩,同樣帶孩子玩,母親會更擔心孩子的安全,會限制孩子做一些危險的舉動;而父親帶孩子玩,則會更有冒險性和挑戰性,不會輕易的阻止孩子,反而是鼓勵孩子勇敢嘗試。
  • 新學期擔心孩子近視?這些「牛娃」品學兼優,視力還很棒!怎麼做到的?
    原創 青春上海 青春上海如何預防孩子的近視?周心來(右二)是同學眼中的「大方女孩」 初中生的秘訣成為時間管理小達人昨天是開學第一天,上海音樂學院實驗學校的中學生姚學懿騎著山地車,自己去離家不遠的學校上課
  • 事件凸顯家庭學校教育缺失
    活潑、好動、好奇、貪玩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但因此而招致「天價賠償」,就的確是有些令人不可思議了。最近,在廣東東莞樟木頭天龍居小區,有四個兒童,閒來無事撿起路邊尖尖的石頭,在停放於小區路邊的車上自由塗鴉,導致45輛車被嚴重刮花,初步估價,暫定理賠金額達150萬元之巨,網友驚呼:厲害!肉痛!坑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