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在你對印象中是怎麼樣的?大多數人對監獄秉持的印象,應該那種是昏暗的燈光下,潮溼而又髒亂的鐵籠子內,關押著眼神空洞,面色如土的犯人吧。或許有些出入,但糟糕悽慘的印象應該是多數人對監獄的第一直覺吧。這其實說起來是有誤會的,現在的監獄和往常有著特別不一樣的地方, 多多少少都人性化了一些,但畢竟是關押罪犯的場所,就算在人性化監獄就是監獄總有一些讓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但是在日本,監獄卻成了一個新興「養老院」,你知道嗎?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 現在日本監獄內就關押著眾多的老人犯人,截止到2017年公布的數據,日本老人罪犯的數量就來到了47000人左右,佔據總罪犯的20.8%。這個數值可不小,要知道大多數的監獄中,老人罪犯的數量一直都算是比較偏少的。而這些老年罪犯中, 大部分都是因為再次「盜竊罪」收押的群眾。為何日本的老人罪犯會這麼多呢?其實就是因為日本的監獄實在太過於舒服了。
在往年曾有一則新聞,因為名叫山田信之的日本老人,當年高齡79歲,在剛出獄不久後,就因為在便利店偷竊了一個300日元左右的三明治,所以再次被捕,刑期大概在兩年以內,但這其實是他的計謀,原因就是為了再次進入監獄。據了解日本監獄特別的人性化,因為注重囚犯的心理健康,所以好吃好喝的奉上,食品的樣式大致於學校午餐差不多,而且也為了關注囚犯的身體情況,會定期為犯人進行身體檢查,所以儘管日本的監獄擁有著眾多的勞改時間,但還是吸引了很多生活不下去的老人,寧願再次犯罪也要進來監獄「安度晚年」。而對於這樣的老人,人們也給了他們一個外號,那就是「下流老人」。
為何會將這些老人稱作為是「下流老人」呢?其實就是因為日本監獄供養犯人的開支並不小,一個人平均一年要耗費近20萬人民幣的成本,但通過日本老人的勞務根本就不回本,所以那個日本作家藤條孝典出版的「下流老人」,這個形容社會底層老人的詞彙就被安裝在了他們身上。而這也反映了日本老齡化社會的「悲哀」。誰都知道日本的福利好,但也並非就能全民都能踏出貧窮線,尤其是一些孤苦伶仃,沒有生活來源的老人就成為了沒人關注的對象。他們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就是偷了一點小東西,就是為了返回這個隔絕世俗「囚牢」,儘管被囚禁,但總比外面的世界來得安穩,特別讓人心酸。
老齡化的社會是很悲慘的,中國也應該以此為戒,小心應對,畢竟中國的老齡人口一直也不少。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件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