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檔案|北京城的現代化之路

2020-12-10 中泰德信

北京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860多年的建都史,但北京作為近現代城市的開端不過100多年的時間。

民國以前,北京的城市建設和管理主要是由內外城巡警總廳負責,但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巡警總廳已不能承受繁重的城市管理工作。1914年,在內務總長朱啟鈐的倡導下,京都市政公所正式成立,負責統籌規劃北京的城市建設。

現代化交通的改造

交通是市民生活公共出行的重要載體,也是衡量一個城市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京都市政公所建立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北京市內交通進行規劃和改造。

舊時的北京馬路主要為石路和土路,不僅年久失修,而且凸凹不平。百姓們更是編了順口溜,戲稱「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隨著正陽門改造工程的推進,臨近的大柵欄商業區亟待整治。這裡老字號林立,很多商家希望通過街道環境的改善,吸引更多顧客,提升銷售業績。於是,1915年8月,市政公所對大柵欄街道進行了整修和鋪設。

檔案中就有朱啟鈐籤署的一份文件,文字記錄了當時同仁堂少東家樂鐸為整修馬路籌集資金的事項。

香廠新市區的建立

北京自古以來是一座消費城市,商業繁榮,商鋪商號雲集。民國建立後,隨著人口的增加和流動,北京的商業愈加繁榮和開放。為了提升北京商業化形象和業態,京都市政公所在朱啟鈐的倡導下,決定在城南香廠地區仿造西方城市打造一個消費和娛樂為一體的新型商業區。

新市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新世界商場,該商場佔地八畝,樓高四層。新世界商場以餐飲娛樂為主,一樓為劇場,二樓為電影、雜耍場,三樓為曲藝場,四樓為餐館,此外還建有屋頂花園。

新世界商場的興盛帶動了香廠新市區的繁榮,周邊茶館、飯莊、百貨店、汽車行等,鱗次櫛比,一應俱全。

公共空間的開放

北京作為帝王之都,自古以來都是強調登記秩序的臣民社會,皇帝與百姓居住區域有著嚴格的劃分。而現代化城市則是以市民活動為主體。辛亥革命後,西方民主,科學的理念得到廣泛傳播,反映在城市生活中,就是市民要求享有儘可能多的城市公共空間資源。

針對這一時代需求,市政公所在《市政通告》第22期專門開闢「公園論」傳記,介紹英、德、法、美等國的公園制度。

在各方努力下,修建公園的款項得以籌齊。1914年10月10日,殘敗不堪的社稷壇修葺一新,開闢為中央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史料記載:開放當天,北京萬人空巷,男女遊園者數以萬計。

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

民國時期,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人口激增,現有的醫療條件已不能滿足市民就醫的需求,尤其是頻頻爆發的傳染病,使得現有醫療體系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的弊端顯露無疑。官方也清醒地意識到,衛生改革已刻不容緩。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成立管理衛生機構,主要對醫院建設管理和公共衛生教育領域進行了變革。

為改變背景公立醫院缺乏的狀況,1915年,京都市政公所在東四牌樓十條胡同創辦了北京第一家傳染病醫院--京師傳染病醫院。同年,在南城香廠的確又籌建了仁民醫院。

為了向社會普及公共衛生教育,京都市政公所主要藉助展覽和廣播進行宣傳報導。檔案中記載:建於都市衛生之重要,為灌輸人民常識起見,在中央公園社稷壇西側配房設立衛陳列所。

在北京城市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北洋政府主政時期所進行的改革和功績不容忽視,它正式開啟了北京由一個封建都城向近現代城市邁進的新時代。

*宋鑫娜《檔案追記北京近現代城市開端》

更多檔案問題,請搜索中泰德信

相關焦點

  • 現代化之路的中國超越
    作者:孫賀(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的顯著標誌,是世界歷史演進的必然過程。曾經很長時間裡,由於西方發達國家率先實現現代化,他們的道路被奉為通往現代化的唯一途徑。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要想進入現代化國家的行列,似乎只能走西方的發展道路。
  • "穿越"去看1949年的北京城:東單公園曾是飛機場
    根據檔案資料記載,1948年12月中旬,解放軍直逼北平城下。城內的國民黨軍隊伺機尋找突破口。但是,面對解放軍的「金箍鐵桶」,國民黨軍隊有了「飛」出去的想法,計劃通過修建飛機場,從空中通道逃走。可是,北京城雖大,城內卻難找到足夠大的空地建機場。最終,國民黨軍隊在東單附近找到一塊空地。此處位於東單牌樓旁邊,大約是現在東單公園的位置。
  • 塵封檔案——異國戰場上不為人知的中國面孔?
    就在同一時期,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陳毅等中共後來的早期領導人也是通過赴海外尋求救亡圖存真理之路成長起來的,謝唯進正是他們中的一員。謝唯進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就讀政治系,與朱德、孫炳文一同組織讀書會,研究馬列主義。1923年左右,謝唯進在法國跟周恩來相識。
  • 破解塵封的謎題《大航海之路》8月新增吧女隱藏發現物揭秘
    隨著8月《大航海之路》資料片內容的不斷更新,所有船長,都將有機會如同海上偵探一般,解開繁雜交錯的線索,揭開一個又一個,塵封在隱藏發現物中謎題。一場有關世界的探索之旅,即將再度起航。一、愛神祝福之物我們的探索之旅,將從亞歷山大的酒吧起航。與酒吧女拉蒂法對話,會有問題選項,第一天選擇1:「那是讓人願意犧牲一切的力量。」
  • 從入選《匠心之路》欄目到牽手《質量先鋒檔案》,雙星品牌全新升級!
    雙星名人集團入選《匠心之路》欄目《匠心之路》欄目,是以優質的節目內容講述中國企業家追求和傳承「匠心」的故事,從而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並在全社會倡導和弘揚中國的「工匠精神」,推動中國企業轉型升級,最終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 1949年北京城原狀模型:精確到每棵樹木種在哪兒(組圖)
    觀眾在北京城建檔案館裡觀看老北京城市模型。一位市民在北京城建檔案館裡觀看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築圖片展。老北京城市模型裡的雍和宮及周邊街景。後天是一年一度的檔案館日,北京市城建檔案館將邀請部分市民「穿越時空」,俯瞰當年城貌這座佔地大約75平方米的微縮「北京城」,不僅復原了1949年62.5平方公裡舊城內的11.8萬餘間房屋,甚至按照當年的狀態「種植」了6萬餘株袖珍樹木模型。
  • 一批重要檔案徵集入館 4000餘件!見證戰「疫」
    一批重要檔案徵集入館捐贈入館的戰「疫」實物館藏的紅色檔案昨天,市檔案局、市檔案館聯合舉辦的揚州市「6·9」國際檔案日主題系列活動舉行,抗疫檔案、扶貧檔案、「三都」(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檔案等一批重要檔案都悉數捐贈、移交入館,為古城留下了珍貴的集體記憶。
  • 「十年磨劍,砥礪前行」,俄羅斯現代化的進程之路為何如此坎坷?
    引言「現代化」一詞由來已久,早在18世紀就已經有了現代化的概念,它是一個歷史進程,更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廣義上可以理解為社會加速自我完善的能力。通常在國家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時期,發展水平與其他國家之間產生較大的差距時實行。縱觀世界各國的歷史,都必然經過一個現代化的過程。
  • 檔案裡的長沙:64年前,長沙開建大型火葬場
    檔案裡的長沙:64年前,長沙開建大型火葬場 2016-04-04 8:53 來源: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昨日,在長沙市檔案館,當沉睡半個多世紀的《中國人民救濟總會長沙市分會籌建火葬場業務計劃草案》《火葬場介紹》等檔案被解密,一段見證長沙喪葬文明的塵封往事也逐漸被揭開。  檔案史志  1951年由救濟總會長沙市分會籌建  長沙市檔案館保存記錄長沙喪葬史料的檔案,最早多見於新中國成立初期。
  • 現代化之路中國走得遠比日本早
    [摘要]1912年山座園次郎就否定中國以往的現代化之路,將日本開始現代化說成比中國「早得多」,極有深意,是為日本壓迫和侵略中國鋪墊了合法性基礎。他這句話的關鍵性思維是將中國走現代化道路設定為剛起步,而把日本設定為「早得多」。儘管他承認了中國已經在走現代化道路,較之今天所謂30年走完200年路的說法客觀,但仍然是不符合事實的。不過,還在1912年山座園次郎就否定中國以往的現代化之路,將日本開始現代化說成比中國「早得多」,極有深意,是為日本壓迫和侵略中國鋪墊了合法性基礎。
  • 遼寧檔案館展示"鎮館之寶" 千年唐朝檔案要做"世界記憶"
    華夏經緯網11月14日訊:據北國網報導,昨日,遼寧省檔案館首次對外披露:截至今年10月底,遼寧省已經有5件彌足珍貴的國寶級檔案被評為「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其中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開元年間檔案》,正由國家檔案局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
  • 塵封檔案|《剿撫澎臺機宜》中的姚啟聖
    個中原委還要從檔案中尋找。在北京市檔案館特藏庫中有這樣一份珍貴檔案--剿撫澎臺機宜,它是反映17世紀清政府收復臺灣的珍貴檔案文獻,由福建總督姚啟聖的幕僚宋淏於康熙十七年所著。後經姚啟聖作序於康熙二十二年形成現稿。整個文本全部手書,是世間僅存一份的「孤本」。
  • 明代北京城為啥成了凸字形?答案是……
    明朝時北京城為何呈「凸」字形……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從正在北京市檔案館舉行的《檔案見證北京》展覽中,找到蛛絲馬跡。一幅幅地圖、檔案顯示,元大都的供水、排水系統已經很完備,清朝末年則有了自來水公司。明代北京城為啥成了「凸字形」?說起老北京,名目繁多的胡同可能是人們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其實在元大都興建的時候,就已經有比較完善的街道規劃。元大都水系示意圖。
  • 塵封檔案|「神機營」——手拿洋槍的八旗兵
    *節選自王青《清末政府組建神機營始末》更多檔案故事,請搜索中泰德信
  • 何傳啟:現代化問題研究和中國的現代化之路
    主持人:  今天,我們科學在線特別高興請到了我們國家著名的科技戰略專家,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的提出者,中國科學院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教授,就整個全球現代化研究,特別是中國的未來現代化之路該如何走這個問題,來在這裡進行討論。我們現在開始正式的訪談,也特別歡迎感興趣的網友提問。
  • 胡同檔案丨民旺六巷
    胡同檔案丨民旺六巷 2020-02-13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胡同檔案丨大取燈胡同
    胡同檔案丨大取燈胡同 2020-05-13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京城為什麼有那麼多關帝廟?
    從清末新政以來,北京城經歷了多次改造,才逐漸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這一百多年的城市變遷史有很多的故事可講。2015年11月7日,北京論壇(2015)歷史分論壇C組「融合與擴散——區域與都市歷史地理變遷的不同路徑」討論會在北京大學召開,來自中、美、日等國的歷史地理學者圍繞著都市變遷與改造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普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小紅漫畫 第三章 檔案的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檔案法的頒布施行對不斷加強檔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為新時代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小紅用1至53的數字對應檔案法53個法條,以漫畫的形式表現法條內容,便於大家輕鬆掌握。
  • 《北京城:中國歷代都城的最後結晶》 :為首都發展提供歷史鏡鑑
    文津獎得主朱祖希所著的《北京城:中國歷代都城的最後結晶》一書,為熱愛北京、探索北京的人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北京的大門。他用35萬字,從「北京城的起源及其演進的軌跡」「明清北京城——中國封建帝都的最後成果」「北京城的文化之源」「北京城的傳承和保護」等4個方面,闡述了北京作為「中國古代都城最後的結晶」所擁有的城市特徵及其文化淵源,為新時代首都發展提供了歷史鏡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