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峰,擁有340餘座佛像石窟群,1000多年的歷史在江南極其少見

2020-12-15 周楊

在杭州旅遊的時候,本來只是想去靈隱寺,在查看網上購票時發現,靈隱寺必須購買飛來峰的門票,所以讓我對飛來峰產生了好奇。

飛來峰其實並不高,只有168米。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來到杭州初創靈隱寺,看到寺廟旁的這座山峰,稱這座山峰:"此乃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而這座山峰就是今天飛來峰.,曾經也叫做靈鷲峰。

其實飛來峰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山下的佛教石刻造像,整個山峰幾乎遍布了五代以來的佛教石窟造像,據統計,這些佛像多達340餘尊,這在江南是很少見的。

我去過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以及天水的麥積山石窟,所以看到這些石窟藝術並沒有太多驚喜,但是能夠在江南出現這麼多的石窟造像或許真的很少見。

從山腳走到飛來峰頂,只要10多分鐘,途徑飛來峰山著名的翠微亭,這座亭子其實也有歷史淵源,據說它是由抗金名將韓世忠為悼念嶽飛而建的。

從龍泓洞口的明代的理公塔到龍泓洞,這些造型各異的佛像雕刻精細,容相清秀,體態窈窕,雖然歷史的變遷也讓很多佛像受損,但是大多數的佛像還保存完整。

沿著山間的石梯,從五代的西方三聖像、到北宋的盧舍那佛會浮雕、元代的多聞天王等等,他們依次的呈現在山體之上。

大家或許都知道濟公與靈隱寺的關係,其實飛來峰與濟公也有一段傳說,相傳一天,濟公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從遠處飛來,他為了救寺廟周邊的老百姓就勸大家趕快離開,後來飛來峰一來,大家都感恩濟公的救命之恩。當然傳說畢竟是傳說,聽聽罷了。

飛來峰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經常機會的地方,尤其是像杭州江南城市,當年蘇東坡在此任職,就曾流連於此,寫下"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走到山頂,可以俯瞰靈隱寺的盛景,不過這座山相對來說景色還是一般,當然它的歷史的價值更多,所以它才有今天的地位。

相關焦點

  • 中國被遺忘的石窟景點,已有1000多年歲月,被譽為南方石窟代表
    其實在浙江杭州也藏著一個極其珍貴的石窟,這就是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靈隱寺飛來峰石窟,和前面幾個名氣大的石窟比起來,飛來峰石窟仿佛就像是被遺忘一樣。靈隱寺面朝的山峰就是飛來峰,雖然飛來峰不算高,也就僅僅168米,可是呢?
  • 和飛來峰同為杭州的密宗石窟,為何這個0元的景點幾乎沒有遊客?
    如果你去過杭州的靈隱寺,一定會被寺外飛來峰景區的石窟給震撼。這些雲集在飛來峰洞穴和峭壁上的石窟可謂是歷史久遠。別以為這些石窟很普通,其實他們一點也不簡單。470多尊石刻均雕刻於五代至宋、元代,其中我們目前可以看到335尊保存比較完整的石窟。
  • 杭州靈隱飛來峰,石刻造像天下名!
    杭州飛來峰,雖然山高只有168米,但因靈隱寺、飛來峰的傳說、飛來峰造像而名揚天下,蘇東坡也曾留下了「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讚美詩句。靈隱寺,又名雲林禪寺,全國十大古剎之一,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距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
  • 浙江杭州有座名山,僅168米高,藏三之最,錯過太可惜
    靈隱寺香火旺盛,遊人如織,而與之一溪之隔的小山峰上,遍布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和摩崖題刻,猶如置身佛國,卻略顯安靜。這座風景絕異的山叫飛來峰。關於這個名稱來歷有很多故事傳說。一是元代造像最多、最集中的一處;二是雕造的對象從以佛為主體過渡到了以羅漢為主體,是全國石窟中雕造羅漢最多的地方;三是就漢族地區來說,是供奉與藏傳佛教有關的佛像最多的地方。
  • 浙江這座有著一千多年的石窟?可是比莫高窟還要美,你見過沒?
    縉雲地處浙江麗水,仙都景區的美景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總覺得這裡應該是江南水鄉的婉約模樣。其實,縉雲是一座實打實的「石頭城」。它的山地、丘陵地貌約佔縣域總面積的80%以上,這裡盛產一種「條石」,這種石頭建造的房子冬暖夏涼大約在兩年前,一群攝影師們「發現」了縉雲隱藏很深的一處美景——江南石窟。這些石窟是1000多年來,縉雲人工採石鑿刻所形成「奇景」,當地俗稱「巖宕」。據說縉雲縣境內石窟群密布,大小「巖宕」 約有三千座。人工和自然結合的美景,氣勢磅礴、渾然天成,給人一種如置縹緲仙宮的震撼之感。
  • 杭州也有「龍門石窟」,造像多達380多尊,有的已經一千多年
    甘肅省有敦煌莫高窟,山西有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有洛陽龍門石窟,其實杭州靈隱寺前,飛來峰麓也有一處造像區,保存著五代至元代佛教造像380多尊,有的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被稱為杭州版的「龍門石窟」。飛來峰造像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檢票進入飛來峰景區後,不到五分鐘就可看見成群結隊的溪流造像,依山而建,大部分裸露在外,年代最久的青林洞口在西面,公元951年由滕紹宗雕成的「西方三聖」。指彌陀、觀音、大勢至三尊佛。飛來峰是西湖邊的一座石灰巖峰,海拔僅168米,是西湖邊主要的名山,遊客只要到靈隱寺,基本上都會去它,因為靈隱寺位於飛來峰景區,屬於飛來峰景區的子景區。
  • 我國被「冷落」的石窟:距今有1400多年,遊客不用仰視佛像
    我國被「冷落」的一處石窟:距今有1400多年,遊客不用仰視佛像我們國家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也成就了如今很多的歷史角落,因此我們在很多旅遊資源上都可以看到歷史文化名城的字樣。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名城非常的多,不知道大家最中意哪座城市呢?近幾年,陝西在歷史文化名城當中的呼聲非常的高,而且陝西的旅遊資源眾多,我們今天介紹的也是陝西的一處景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登飛來峰(文學原創)
    這座塔又名靈鷲塔,建在飛來峰一處佛像石窟——龍泓洞的洞口旁邊,後人為紀念高僧慧理而建,塔下埋著這位高僧的骨灰。佛塔一般為七層,少數為十一層或十三層,層數基本上是單數,而理公塔竟然是雙數,在天下眾多佛塔中可謂絕無僅有。
  • 四大石窟中唯一以泥塑佛像為主的石窟,洞窟位置險峻,名字最土氣
    我國四大石窟指的是甘肅莫高窟、山西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甘肅麥積山石窟。但少人意識到,四大石窟中,只有甘肅麥積山石窟的佛像是以泥塑為主的,而且麥積山石窟的絕大部分石窟都位於懸崖上,位置險峻,難以進入。麥積山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意思就是麥垛山,是不是有些土氣?許多人也不會意識到,也許四大石窟中最先消失的就是麥積山石窟。
  • 這座1700年名剎的義工多是白髮老人
    至今已有約1700年歷史的靈隱寺,是杭州城歷史最久、名氣最大、香火最旺的禪寺,在佛教教徒和當地民眾心目中,具有非常神聖的地位。從寺廟的義工都是清一色的老人,就能深深感受到這一點。靈隱寺,也叫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
  • 杭州有個千年石窟群,就在西湖的旁邊,緊鄰靈隱寺
    若你在遊覽的時分不太稀飯去人擠人場所,辣麼靈隱寺旁的飛來峰是一個不錯的選定。山嶽又不算過高,海拔高度也就168米罷了,若只論高度的話,飛來峰在中國浩繁的名山之中也排不上號。飛來峰之因此知名,並不在於它的海拔高度,而在於這裡的山上卻有著浩繁的,林林總總的洞壑,而且在這些洞穴石窟平分布著浩繁的,有著數百年經歷的佛像。這些佛像砥礪得非常精緻,任意拿出一件都能夠稱得上是我國石窟藝術中的寶貝。
  • 浙江杭州的冷門景點,和靈隱寺同為珍貴石窟,門票僅10元卻無人問津
    比如這個藏在熱鬧的西湖旁的小眾石窟--南山造像石窟,雖然少有人知,但它和靈隱寺飛來峰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杭州乃至江南地區極其珍貴的石窟造像群。南山造像石窟群所在的地方就是玉皇山景區,杭州當地人對於這座山並不陌生,畢竟八卦田,絲綢博物館都在這附近。
  • 甘肅黃河邊有一座古寺,藏有1500多年歷史的石窟,知道的遊客不多
    我曾去過這裡一次,在景泰縣遊玩時,除了打卡了永泰古城、黃河石林外,途中還遇到了一座寺廟:五佛沿寺,這座寺廟不僅歷史悠久,還與石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因此也稱之為「沿寺石窟」、「五佛寺」,五佛鄉的名字由來也是因這座古寺而得名。
  • 甘肅黃河邊有一座古寺,藏有1500多年歷史的石窟,知道的遊客不多
    我曾去過這裡一次,在景泰縣遊玩時,除了打卡了永泰古城、黃河石林外,途中還遇到了一座寺廟:五佛沿寺,這座寺廟不僅歷史悠久,還與石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五佛鄉的名字由來也是因這座古寺而得名。
  •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杭州有個飛來峰,不知何以飛來
    飛來峰,又名靈鷲峰,山高168米,山體由石灰巖構成。在面朝靈隱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來的佛教石窟造像,多達三百四十餘尊,為我國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四月二十七日從普陀山歸來,順道便從寧波借道到了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從小就在耳邊響起,白蛇傳的傳說更是是深入人心。靈隱寺、西湖、雷峰塔、斷橋這些地名也是耳熟能詳,倒是對飛來峰印象淡泊。
  • 湖北最大規模摩崖石窟,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最小佛像僅有10釐米
    仙佛寺南邊還開鑿了摩巖石窟,摩巖石窟是典型的中原特色造像,其歷史、藝術研究價值非常高,是湖北、湖南地區唯一的一個摩崖石窟,也是現在發現的最大規模摩崖石窟,代表著的是兩湖地區石刻文化的巔峰,現在是國家4A級景區。根據當地的縣誌記載所得,仙佛寺是在「鹹康」年間,之前的年份文字大部分已經模糊不清,不能辨別正確時間了。
  • 我曾跨過山河大海,卻迷戀這一片江南-下
    本期為浙江史跡(下)篇 我國中原地區的石窟藝術,從晚唐開始走向了衰落,以江南地區飛來峰及西湖南山造像為代表的唐、五代、宋、元石刻造像正好彌補了這一衰敗景象,特別是元代的造像刀法幹練,線條流暢,在中國古代造像藝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 甘肅有座古老石窟,擁有罕見的蓄鬚佛祖,雙目神光千年不減
    這座石窟始建於北魏時期 ,距今已經擁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由於其古老的歷史和「風韻猶存」的建築特點,被國家評為重點保護單位。大象山石窟的名字與佛教有著緊密的誒關係,因為釋迦摩尼有「乘象入胎」的傳說,所以石窟遵循了佛教傳說的規制,從而起名為「大象山石窟」。
  •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
    前幾日,河南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一事引發熱議龍門石窟佛像被摸出「包漿」國慶期間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遊客爆棚景區有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雖然有圍欄保護但還是有許多遊客伸手觸摸這些有1000多年歷史的佛像因多次被觸摸而變得油光發亮
  • 距今1000多年的洛陽龍門石窟,可以看到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原型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它是中國四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剪刀手佛像是龍門石窟一大特色,也是全國唯一的一座剪刀手佛像。在洛陽石窟裡,雖然歷經千年,卻依然存有窟龕2000餘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他們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十分震撼。龍門石窟最核心的景區便是奉先寺,它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