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梅山鎮競豐村人,每天中午吃完飯後,都會到村裡南音協會交流,這個習慣自從梅山南音協會成立以來,已經保持快20年了。
說起梅山的南音文化,老李倍感驕傲。據悉,一直以來,梅山鎮在工業文化、企業文化、學村文化、南音文化、旅遊文化等方面不斷創新,南音文化更是遍地開花,目前已經連續開展了7次南音大會唱活動。目前,梅山鎮正在整合文化資源,致力發展成為特色旅遊文化鄉鎮。
南音文化傳承不斷層
近日,來自各個村的20名南音愛好者,聚集在梅山鎮南音協會,吹拉彈唱,互相學習。他們中,有人彈琵琶、有人吹簫、有人打拍板、有人敲木魚,隨著節拍,唱起了《陳三五娘》。
梅山鎮南音協會會長李雙志說,梅山鎮南音愛好者非常多,目前梅山鎮只有2個村由於人少沒有成立南音團隊。梅山鎮鼎誠村還開設了以傳承南音、木偶等特色閩南文化的鼎誠村少年曲藝班,讓南音文化不斷層。今年,鼎誠村將舉辦第八屆南音大會唱。
此外,梅山鎮老年活動很活躍,村裡興建了一棟棟老人文化活動中心。其中,鼎誠村活動中心運動場具有籃球、五人制足球、氣排球、羽毛球和輪滑(兒童)等活動功能,擁有高甲戲劇團、舞龍舞獅團、布袋戲、木偶戲等10多支民間文藝隊伍。
農家書屋開出文化之花
「如今梅山鎮各個村都建了農家書屋,李成智公眾圖書館還定期為書屋送去圖書,給群眾帶來了豐富的精神文化享受。」梅山鎮一位黨委幹部說,通過大館帶小屋的模式,讓農家書屋開出了文化之花,如今,該模式已經推廣到全省。
去年,梅山鎮始終把發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上重要日程,以提供豐富便捷公共文化為目標,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發展文化惠民工程,構建起了覆蓋全鎮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梅山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建設,成立由鎮黨委書記擔任組長的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還成立了李光前文化研究會、梅山鎮文聯組織、老年人體育協會等10多個文化團體組織,並積極探索吸引民資、僑資和各類社會資源,共同參與宣傳思想文化服務建設。
在每年的重大節日,梅山鎮都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文體活動。平時還會引導規範梅山鎮群眾文化團隊,組織一批文化建設帶頭人,加強各團隊的文化交流與合作,讓先進文化廣泛傳播。
打造特色文化旅遊產業
目前,梅山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還不斷發展文化產業。
燈光村、鼎誠村、梅峰村等在這幾年共投入幾千萬元,在村裡建立文化活動中心,新藍村與芸塘村今年將開展全鎮文化活動,承辦梅山鎮多項文化交流活動。
近日,新藍村在村裡舉行大型文藝晚會,邀請了10多個村中老年文體隊伍,表演了20多個節目,贏得了村民的好評。10日,芸塘村在頂厝自然村舉辦梅山鎮籃球比賽,增進村與村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把體育文化和精神文化緊密相連。
梅山鎮黨委書記黃育奇說,2016年梅山鎮將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文化創建的智慧和熱情,不斷開創梅山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通過加強引導,整合提升,發揮梅山鎮文聯協會在美術、書法的傳播作用,把光前故居與光前學村結合推出學村文化遊,打造梅山鎮特有的文化旅遊產業。
據了解,近年來,梅山鎮以鎮文聯聚集人氣、以鄉村特色接近地氣、以各類人才積累才氣、以多元包容展現大氣,2014年榮獲「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示範鎮」,連續十屆蟬聯省級文明鎮,是南安市唯一榮獲此殊榮的鄉鎮,2014年還榮獲南安市文化創新獎。(記者 黃俊濤 通訊員 郭海榕 林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