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梅山鎮整合資源打造特色文化旅遊產業

2020-12-16 閩南網

  老李是梅山鎮競豐村人,每天中午吃完飯後,都會到村裡南音協會交流,這個習慣自從梅山南音協會成立以來,已經保持快20年了。

  說起梅山的南音文化,老李倍感驕傲。據悉,一直以來,梅山鎮在工業文化、企業文化、學村文化、南音文化、旅遊文化等方面不斷創新,南音文化更是遍地開花,目前已經連續開展了7次南音大會唱活動。目前,梅山鎮正在整合文化資源,致力發展成為特色旅遊文化鄉鎮。

  南音文化傳承不斷層

  近日,來自各個村的20名南音愛好者,聚集在梅山鎮南音協會,吹拉彈唱,互相學習。他們中,有人彈琵琶、有人吹簫、有人打拍板、有人敲木魚,隨著節拍,唱起了《陳三五娘》。

  梅山鎮南音協會會長李雙志說,梅山鎮南音愛好者非常多,目前梅山鎮只有2個村由於人少沒有成立南音團隊。梅山鎮鼎誠村還開設了以傳承南音、木偶等特色閩南文化的鼎誠村少年曲藝班,讓南音文化不斷層。今年,鼎誠村將舉辦第八屆南音大會唱。

  此外,梅山鎮老年活動很活躍,村裡興建了一棟棟老人文化活動中心。其中,鼎誠村活動中心運動場具有籃球、五人制足球、氣排球、羽毛球和輪滑(兒童)等活動功能,擁有高甲戲劇團、舞龍舞獅團、布袋戲、木偶戲等10多支民間文藝隊伍。

  農家書屋開出文化之花

  「如今梅山鎮各個村都建了農家書屋,李成智公眾圖書館還定期為書屋送去圖書,給群眾帶來了豐富的精神文化享受。」梅山鎮一位黨委幹部說,通過大館帶小屋的模式,讓農家書屋開出了文化之花,如今,該模式已經推廣到全省。

  去年,梅山鎮始終把發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上重要日程,以提供豐富便捷公共文化為目標,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發展文化惠民工程,構建起了覆蓋全鎮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梅山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建設,成立由鎮黨委書記擔任組長的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還成立了李光前文化研究會、梅山鎮文聯組織、老年人體育協會等10多個文化團體組織,並積極探索吸引民資、僑資和各類社會資源,共同參與宣傳思想文化服務建設。

  在每年的重大節日,梅山鎮都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文體活動。平時還會引導規範梅山鎮群眾文化團隊,組織一批文化建設帶頭人,加強各團隊的文化交流與合作,讓先進文化廣泛傳播。

  打造特色文化旅遊產業

  目前,梅山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還不斷發展文化產業。

  燈光村、鼎誠村、梅峰村等在這幾年共投入幾千萬元,在村裡建立文化活動中心,新藍村與芸塘村今年將開展全鎮文化活動,承辦梅山鎮多項文化交流活動。

  近日,新藍村在村裡舉行大型文藝晚會,邀請了10多個村中老年文體隊伍,表演了20多個節目,贏得了村民的好評。10日,芸塘村在頂厝自然村舉辦梅山鎮籃球比賽,增進村與村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把體育文化和精神文化緊密相連。

  梅山鎮黨委書記黃育奇說,2016年梅山鎮將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文化創建的智慧和熱情,不斷開創梅山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通過加強引導,整合提升,發揮梅山鎮文聯協會在美術、書法的傳播作用,把光前故居與光前學村結合推出學村文化遊,打造梅山鎮特有的文化旅遊產業。

  據了解,近年來,梅山鎮以鎮文聯聚集人氣、以鄉村特色接近地氣、以各類人才積累才氣、以多元包容展現大氣,2014年榮獲「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示範鎮」,連續十屆蟬聯省級文明鎮,是南安市唯一榮獲此殊榮的鄉鎮,2014年還榮獲南安市文化創新獎。(記者 黃俊濤 通訊員 郭海榕 林海霞)

相關焦點

  • 南安市梅山鎮概況
    作為南安市北部和東溪流域中心城鎮,梅山鎮「窪地效應」明顯,不斷吸引周邊群眾到梅山投資置業。正在努力打造「中國品牌家居搖籃」及「書香小鎮·運動梅山」特色小鎮,開創梅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梅山致力於「產·城·人」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通過產業招商、推動泛家居產業發展、優化稅源拓展渠道等舉措,打造「一心兩軸,三廊四區」空間發展布局,圍繞「1246」產業招商鏈條大力發展文化教育旅遊、裝備製造、軍民融合、兒童用品、休閒康養、電子商務及物流等產業,努力打造「中國品牌家居搖籃」及「書香小鎮·運動梅山」特色小鎮,開創梅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南安立足城市特色 打造旅遊品牌
    ­  「南安有什麼好玩的景點?」「從廈門到蔡氏古民居要搭什麼車?」……第十二屆海峽旅遊博覽會上,南安展區人頭攢動,諮詢者絡繹不絕。參觀者們紛紛拿起手機掃描南安旅遊二維碼參與「南安瘋狂猜景點」活動。除了別開生面的活動外,極富特色的南安展館中,東星奢石館玉石等南安特色旅遊商品也引得遊客紛紛駐足,「到南安旅遊」列入了不少人的日程中。
  • 依託特有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旅遊產業
    9月21日,來自石家莊萬千國旅董事長石道明參加完開幕式後感慨道,今年的邢臺天更藍了,景更美了,旅遊資源整合更加豐富,這讓石道明看到了邢臺旅遊業擁有著巨大的潛力,發展前景極為可觀。 邢臺對於石道明來說並不陌生,由於行業的緣故,他曾多次來邢,對於本市的各景區、景點他都非常熟悉。
  • 整合資源 天台山·神仙居聯手打造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
    這年來,我市旅遊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每年都有較大增長。但是旅遊產業整體不大、不強一直是我市旅遊產業發展的短板。為此,在今年的市「兩會」上,市政協委員們提出了關於《天台山·神仙居聯手打造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的提案。我市旅遊部門積極回應,希望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積極推動天台山、神仙居共同打造「天仙配」國際山水特色旅遊目的地。
  • 樂業整合旅遊資源打造旅遊精品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8日訊(記者 裴小閣 通訊員 吳桂群)為促進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創建工作,加快旅遊業發展。樂業縣整合旅遊資源,積極打造天坑科考探險遊、戶外探秘遊、生態休閒養生遊、特色文化遊、重走紅軍路等旅遊精品線路,以滿足遊客不同喜好。
  • 南安市旅遊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看看家鄉未來有何規劃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泉州旅遊圍繞「清新福建·海絲泉州」品牌目標,以建設國際知名(海絲)文化休閒旅遊目的地為抓手,將海絲歷史淵源、海絲遺存、現實基礎等產品化、實物化,進一步優化「一心、兩帶」旅遊產業格局,打造六大特色集群,創新發展文化休閒、海洋度假、工業旅遊、生態休閒等旅遊產品,做大做強海絲文化旅遊品牌,打造全國海絲旅遊先行示範區,推動泉州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 二入南安之「梅山鎮家風探」
    繼上月令人怦然心動的官橋之旅後此次再團入南安展開一場「梅山鎮家風探」主題遊一行人隨車進入埔仔村車上一位老師道:你們知道門頭上「譙國傳芳」的人家姓什麼嗎???一組梅山鎮老年人歡慶香港回歸暨首屆健身節影像 院落內頂部橫梁處都繪有精美花式 祠堂兩旁壁畫記錄了系列古時行孝悌的故事,以此警示後人傳承禮義家風埔紫祖宇,屋前院後,反映出埔仔重忠孝,興鄉風的良好家風,是傳承埔仔村尊老孝親重要源頭。距祖宇百步開外,有一口百年老井,據悉此井為村裡的第一口井,也見證了埔仔村百年的變遷。
  • 南安11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裝上道路導覽標識系統
    鄉村遊成了時下旅遊一大熱點。然而,到一個陌生的村落,道路走向問題常常困擾著遊客。現在,到南安鄉村遊的遊客再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日前,南安11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都裝上了道路導覽標識系統。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讓金山村村民吃上了「旅遊飯」,吸引不少遊客來這裡休閒度假,品嘗農家菜、體驗農耕文化。到金山村旅遊的大多是來自南安其他鄉鎮,乃至泉州其他縣市區的自駕遊客。「以前,遊客找不到景點或者走錯路的情況時有發生。」村民老傅表示,以前也做過簡易指示牌,但是既不規範,又極易損壞,難以滿足遊客需求。
  • 黑龍江漠河發掘「極地」文化產業資源打造「最北」產業鏈條
    近年來,「神州北極」漠河市積極發掘「極地」文化資源,打造「吃、住、行、遊、娛、購」全要素「極地」產品供應鏈、產業鏈。這個只有幾萬人的北極小城,2020年旅遊接待人數304259人次,旅遊收入25789萬元。
  • 金淘欲打造文創公園 入駐企業前期免租金--南安商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金淘文化創意公園將組合金淘書院、僑光中學舊址等資源,打造南安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建設泉州宗教文化用品專業市場,形成具有區域競爭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點、旅遊集散點。不久前,這個項目通過了2015年泉州市商業模式創新示範企業評選答辯。
  • 汀溪整合資源發力全域旅遊 打造生態優美的休閒旅遊集鎮
    整合資源發力全域旅遊  經過數年的發展,鄉村旅遊已經成為汀溪舉足輕重的支柱性產業,遍地開花。頂村村先後獲評「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五峰村先後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和「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前格、荏畲、造水分別榮獲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稱號。
  • 發展全域旅遊,打造民族特色旅遊文化
    「十三五」期間,阿克塞縣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作為自治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全力推動全域旅遊規劃與空間規劃相銜接、旅遊業發展與城鄉建設相協調、旅遊功能與基礎設施建設相貫通,著力打造「賞哈薩克歌舞 品哈薩克美食 住哈薩克氈房 」的民族特色旅遊品牌,旅遊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
  • 連雲港贛榆旅遊資源亟待整合,打造全域旅遊任重道遠!
    近日,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贛榆旅遊資源整合,打造全域旅遊的建議提案》的提案,有關部門進行了答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贛榆未來旅遊規劃。以濱海旅遊為龍頭,大力實施旅遊開發、旅遊融合、旅遊配套和旅遊營銷「四大工程」,加快構建「一核三帶多節點」旅遊發展格局,全力打造以秦山島為核心的藍色濱海旅遊、以田園休閒為特色的綠色鄉村旅遊、以徐福文化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旅遊和以抗日山為重點的紅色旅遊「四大品牌」,把旅遊打造成為贛榆科學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藍色崛起的金字招牌。
  • 連雲港贛榆旅遊資源亟待整合,打造全域旅遊任重道遠
    近日,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贛榆旅遊資源整合,打造全域旅遊的建議提案》的提案,有關部門進行了答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贛榆未來旅遊規劃。、大產業、大提升」的理念,著力構建「一核三帶多節點」的旅遊發展格局。以濱海旅遊為龍頭,大力實施旅遊開發、旅遊融合、旅遊配套和旅遊營銷「四大工程」,加快構建「一核三帶多節點」旅遊發展格局,全力打造以秦山島為核心的藍色濱海旅遊、以田園休閒為特色的綠色鄉村旅遊、以徐福文化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旅遊和以抗日山為重點的紅色旅遊「四大品牌」,把旅遊打造成為贛榆科學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藍色崛起的金字招牌。
  • 民俗文化古戲臺 江西樂平旅遊產業整合資源樹品牌
    獨具特色的「觀秀美山水、品戲曲文化、賞樂平鮮蔬」精品旅遊線路吸引了大批來自省內乃至廣東、上海遊客。古韻悠長的民間戲臺,綠色生態的蔬果基地,宛如仙境的溶洞景觀、怪石嶙峋的文山石林,藍浸綠染的翠平湖水,都給遊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樂平市自然景觀豐富,人文歷史悠久,地處「六山二湖一都一村」黃金旅遊圈,旅遊資源「古色、紅色、綠色」一應俱全。
  • 打造泛家居產業新高地 南安市家具產業協會成立
    「隨著南安市家具產業協會的成立,南安家具業間的交流合作、抱團發展將更加緊密,將為打造中國品牌家居搖籃、實現南安家具業千億集群目標,完善升級泛家居產業鏈,開啟石材、水暖、家具『三足鼎立』的南安產業全新局面貢獻家具力量。」相關負責人說。
  • 山東臨朐:整合旅遊資源打造綠色生態旅遊強縣
    文化底蘊深厚,風光秀麗,山水宜人,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深入實施「旅遊強縣」戰略,打響「靈氣所鍾、山水臨朐」 旅遊品牌,傾力打造齊魯生態第一縣和山水園林宜居城市,成為山東旅遊一個新崛起的旅遊休閒目的地。
  • 利用特色資源發展文旅康養產業,打造平陰特色旅遊品牌
    9月1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平陰縣著力打造特色休閒康養旅遊目的地,挖掘玫瑰、阿膠、黃河等特色資源旅遊價值,培育具鄉村浪漫主題的愛情產業集群;培育特色透明工廠,打造工業旅遊集聚區;立足玫瑰、阿膠等特色資源,包裝打造一批具有平陰特色文創旅遊商品和伴手禮產品
  • 安徽桐城市:嬉子湖鎮把文化資源與旅遊產品有機整合 加強吃住行遊...
    近期,為促進嬉子湖鎮旅遊產業更好更快發展,桐城市嬉子湖鎮黨委採取現場參觀、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進行了專題調研。加強旅遊的文化內涵開闢,環繞吃、住、行、遊、購、娛做文章,把嬉子湖生態旅遊文化資源與旅遊產品有機整合,提高旅遊產品和旅遊商品的文化含量。
  • 用好地方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旅遊品牌
    來自不同地方的民俗學者和旅遊學專家齊聚新餘,在「2020中國(新餘)七夕民俗文化研討會」及「地方傳統文化資源與文旅融合發展學術座談會」中,共同探討了地方文化資源在旅遊開發中的作用,以及旅遊產業對文化資源的利用方式。善用文化資源,為遊客搭建體驗空間仙女湖名字的由來,跟一個傳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