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或許可以死磕,但有些事,要及時止損!
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經歷的增加,我們的心不再鮮活,看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標準。很多人把自己的標準當成真理,而這些真理也成為了禁錮的枷鎖。
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在他的經營哲學中,曾經提到過自己人生的兩個錯誤,並表示:希望可以對處於危難間,想要改變的經營者和想要突破自己的人有啟發。
一、錯把結果當成因
第一個錯誤,就是分不清因果關系,常常錯把結果當成因。因為我們通常都是從一個非常短的時間觀察事物,但是想要了解清楚,就需要一段時間。
稻盛和夫當初為了救助困境中的複印機廠商「三田工業」,設立了「京瓷美達」。三田工業當時因為行業景氣、產品熱銷發展十分迅速,但是熱潮退去後,業績一落千丈,在破產的邊緣徘徊。稻盛和夫最終接受了請求,伸出援手,將該企業納入京瓷集團。
後來該企業的成績有所改善,還債的時間也大大縮短,現在也成為了京瓷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納入京瓷的過程很辛苦,激進的員工不僅提出過分的要求,甚至私闖民宅,誹謗中傷稻盛和夫和京瓷。不久後,該企業的員工才真正理解了稻盛和夫的好意,開始感謝京瓷的幫助和救援。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追求結果,而忽視了原因,甚至把結果當成原因。雖然因果必報,但需要時間。記住,不要因為一時不見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裡不弛不倦,行善積德,堅持不懈。
二、錯把手段當目的
每天的事情太多,很多時候都做不完,尤其是在網際網路行業,這種現象更加普遍。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其實他們關注的重點往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做了多少而沾沾自喜,但是卻忘記了「達到什麼目標」才是我們最終目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辛辛苦苦卻始終望不見天日。
其實,工作效率的高低,不取決於開始了多少工作,而在於完成了多少。所以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提高效率都需從拒絕偽工作開始。手段只是為了目的服務。
上面這兩點,就是稻盛和夫說的自己人生犯過的兩個錯誤,看看你有沒有犯過這兩種錯,如果有儘早改正!現在雖然稻盛和夫已經退居二線,但是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他把自己年輕時成功的心得和經驗,都寫進了《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中,可以讓更多年輕人在成長路上少走些彎路,多做些正確的事。
書中,囊括了稻盛和夫對於工作、企業經營、個人立業、他人相處等的全部智慧,這些思想精髓在當下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一讀!
當然如果想了解、學習更多稻盛和夫的哲學,也可選擇《心》《活法》《幹法》這三本書。《心》藉此向世人發出鄭重的囑託:只要憑著利他之心、感謝之心、謙虛之心、知足之心、強韌之心……
《活法》正面闡述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義等,闡述了稻盛先生在這些重大問題上的基本思想;
《幹法》深刻揭示了工作的意義,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理性和從容笑對人生,付出自己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