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人民最喜歡吃的肉,那非豬肉莫屬了。據統計,每年全世界有一半的豬肉都進了我國人民的肚子。我們對豬肉可謂是愛的深沉了。因為吃得多,所以民間也流傳著很多挑選豬肉的經驗,比如說沒有彈性的豬肉不能買。那麼為什麼說,買豬肉的時候,沒有彈性的豬肉不能買呢?有道理嗎?
我們知道,新鮮的豬肉都是比較有彈性的,因為新鮮的豬肉水分比較充足,所以彈性也會很充足。如果是擱置時間比較長的豬肉,水分會逐漸的流失,也會變得沒有彈性。所以說沒有彈性的豬肉不能買也有點道理,畢竟我們買豬肉還是喜歡買新鮮的豬肉。
雖然這句話有點道理,但也並不是說沒有彈性的豬肉就不能買了。我們知道,現在豬肉的都是在冷凍存放和運輸的。豬肉在低溫冷凍下,水分的流失速度就會加快,容易變得沒有彈性。而且我們很多人買豬肉都是喜歡買很多,然後儲存在冰箱中。即使買回去的時候有彈性,但是放在冰箱中儲存一段時間後,水分流失,就會變得沒有彈性了。
並且有的高質量的豬肉,為了保鮮和減少細菌的滋生,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就進行冷凍處理,就會變得沒有彈性,但是並不影響豬肉的質量。
所以並不是沒有彈性的豬肉就不能買,沒有彈性的豬肉往往是經過冷凍處理的,也是可以買的。但是買回來建議及早的吃,不要儲存太長時間。如果儲存太長的時間,豬肉的水分完全流失,豬肉會變得特別的材,吃起來不好吃。
什麼樣的豬肉才真的不能買?
發粘的豬肉
我們買豬肉的時候,要拿手去摸一下豬肉。如果說豬肉摸起來粘粘的,出現了粘手的情況,那麼這塊豬肉就不能再買了。如果豬肉存放時間久了,出現了變質,上面有細菌和微生物的大量滋生的時候,豬肉就會變得粘手。我們在買豬肉的時候,如果豬肉摸起來出現了些許膠感,粘手,就放下別買了。
紅褐色的豬肉
新鮮的豬肉顏色是鮮紅色,挑選豬肉的時候,如果豬肉的顏色很暗,變得暗紅或是呈現紅褐色的時候,也就不要買了。豬肉呈現暗紅色和紅褐色,說明這塊豬肉存放的時間太長了,豬肉中的肌紅蛋白被氧化了。雖然還沒有到變質的程度,但出於健康的角度考慮,也不要吃了,吃了容易腹瀉。如果豬肉的顏色變成了灰色,那麼說明這塊豬肉已經變質了,就不要吃了。
我們買豬肉的時候,最好要買稍微有彈性的,顏色鮮紅,沒有異味的豬肉,並且還要買蓋紅章的豬肉。這樣的豬肉才新鮮,有質量保障。我們要買豬肉的時候去正規的超市和連鎖店去買,正規的地方豬肉的來源才來源於正規的屠宰場。這樣買豬肉才不會買到病豬等不健康的豬肉。總是去些豬肉來源不明的豬肉販處買,豬肉的質量得不到保證,我們買了這樣的豬肉吃,對於健康也會造成影響。
除了買豬肉,生活中我們自家在家吃豬肉的時候要注意,豬肉買回來不要洗著就吃,豬肉光洗是洗不乾淨的,最好用水焯一下,去除上面的血沫和細菌,這樣吃著更衛生。還有我們買豬肉最好隨買隨吃,不要總是囤積很多豬肉在冰箱中。如果豬肉存放時間超過三個月,那麼就不要吃了,可能已經變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