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豬肉的價格飆升,已經漲到了以前的兩倍多,豬肉漲價也成了熱門話題。受豬瘟等等因素的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豬肉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上漲。雖然漲價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價格也到了歷史新高,但是豬肉的價格還是一天高於一天。
相信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畢竟豬肉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肉類之一,如果不吃還是不現實的。但是按照這個形勢,豬肉最近想要降下來還是不太現實的。
因為現在豬肉的價格很貴,基本都到了二十塊錢以上,所以大家在買豬肉的時候難免會貨比三家。一方面是為了對比出哪家賣的便宜,另一方面就是對比哪家的肉質比較好,畢竟價格這麼高。大家都知道,豬身上有各個不同部位的肉,價格也相差很大,有的部位比較貴,也有的地方非常便宜。在我們這的超市裡,優質五花肉的價格已經接近三十元一斤了,這讓我接受不了,畢竟牛肉也是這個價格。當然也有的部位比較便宜,十幾塊錢一斤,但是大家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便宜自有便宜的原因,很多便宜的肉大家儘量不要買,比如糟頭肉。
在我們這有一個說法,是「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因為沒有人願意買糟頭肉,所以很少會有肉販在市場上賣糟頭肉。有時候可能會在農村的集市上看見,但是沒有人買,而且還遭人嫌棄。甚至年輕人去買肉之前,家裡的老人會專門提醒不能買糟頭肉。糟頭肉為什麼不能買?它真的不能吃嗎?
糟頭肉在農村又叫做刀頭肉,它是豬頭末端、豬身體前端的肉,也就是豬脖子部分的肉,這個地方是給豬放血的部位。豬身上不同部分的肉,質量上都是有很大差別的,好吃的部位有前腿肉,梅肉,五花肉,裡脊等等。雖然它們的價格和肉質不太相同,但是口感都非常高,做起來也比較好處理,當然價格也比較高。要說豬身上肉質最差的部位,那就是糟頭肉,吃起來軟綿綿的,一點也沒有嚼勁。
而且糟頭肉中,淋巴非常多,這個地方肯定有很多病毒和細菌,而且給豬打針的時候都會打在這裡,所以針孔中可能會還有殘留的藥物等等。所以這個部位不僅口感很差,也也非常不安全,很容易吃壞身體,所以有經驗的人不會買這個部位的肉。
鯽殼魚指的是小鯽魚,小鯽魚身上沒有多少肉,刺卻非常多,根本沒法吃,另外小鯽魚處處可見,在農村裡的小水池裡都能抓到,所以節儉的農村人當然不會花錢去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