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化
引資高端商業 欲與西單王府井齊名
歷史上,三裡屯因距離北京城門3裡地而得名。其後,三裡屯出名則是因為「酒吧」出名,目前,三裡屯這條只有3公裡長的商街正在聚集各方的資本,欲擠進核心商圈之列。三裡屯Village二期已開始招商;零售巨頭世茂百貨也已啟動招商。
按照朝陽區規劃,未來三裡屯商圈將被打造成為集購物、餐飲和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商業區,從而與西單、王府井商圈並駕齊驅。
項目規劃稱,三裡屯未來將成為「國際時尚文化街區」和「24小時娛樂中心」。 隨著高端定位的三裡屯SOHO、三裡屯Village、世貿百貨的相繼亮相,三裡屯商圈的高端商業群顯現雛形,這將使三裡屯逐步改變原先夜經濟獨大的現狀,進入成熟商圈行列。在此規劃之下,三裡屯地區的商業投資熱了起來。已經通過一期的經營,成為北京新的商業地標的三裡屯Village,其二期也已經開始招商,包括LIU·JO等一些品牌已經營業。記者了解到,與商場一期的時尚定位不同,三裡屯Village二期的定位明顯提升。
據該商場一位負責人介紹,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商場二期將以國際一線品牌、知名設計師品牌為主打。已經入駐的國際知名品牌ARMANI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很快就會進行內部裝修。除了ARMANI、DIESEL、BALMAN、I.T等高端品牌已經與商場籤約。記者還注意到,不少人正在諮詢商鋪的信息。
與此同時,三裡屯商圈還在吸引零售巨頭的關注。運營超過20家綜合體的世茂集團,就將進入北京市場的首站選在了三裡屯。據世茂百貨總裁李俊傑介紹,世茂百貨將主打高檔品牌,其與零售巨頭法國歐尚、英國百安居等300多家知名品牌結成戰略聯盟。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世茂集團旗下的世茂股份將戰略重心轉向商業地產,截至目前,世貿集團在國內擁有近1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運營21個綜合體項目。
同時,按照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的預期,三裡屯SOHO的打造將成為北京的「銅鑼灣」。據悉,銅鑼灣位於香港中心北岸西側,是香港主要商業及娛樂場所的集中地。該地段集中了很多購物中心、百貨公司和酒店等。在街區內還有很多餐廳,所有高端商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同時,銅鑼灣還是著名的「不夜城」。
掣肘一
商業配套存短板 酒吧業態僅「夜裡歡」
目前,三裡屯附近聚集了大量酒吧和娛樂設施,包括三裡屯酒吧街、工人體育場、工人體育館、富國海底世界、保利劇院、農展館、MIX、朝陽劇場、法國文化藝術中心、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等,是北京最具國際化氣氛和傳統文化的區域,以獨特酒吧文化聞名京城。
不過,相比於娛樂業態的繁榮,商業配套卻是三裡屯商圈的短板。
目前,該地區只有三裡屯Village、雅秀市場、太平洋百貨、3.3大廈等商業設施。在採訪中,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酒吧文化是三裡屯商圈的標誌」。當消費者面對以酒吧為核心的三裡屯時,大多會選擇夜間前往消費,這使得該商圈「夜經濟」的繁榮程度明顯高於白天。
實際上,三裡屯商圈周邊的消費者具有很強的消費能力,但三裡屯商圈內已有的商業配套,還不能與這部分人群的消費需求匹配。三裡屯地區有500多家企業、外國商社和大批高端樓盤,聚集了大批高收入、高消費的年輕白領群體,且周邊還有使館區。
在商圈內,雅秀市場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外籍遊客。而儘管開業多年的太平洋百貨是一家高端精品店,但其品牌與三裡屯商圈的主要人群也不完全契合。僅憑三裡屯Village一期一家商場的品牌,吸引客流的能力有限。
三裡屯曾於2004年6月開始嘗試改變,朝陽區國土房屋管理局在《北京城市房屋拆遷公告》中確定,三裡屯區域拆遷範圍是「東至三裡屯東區1號樓、南至三裡屯西區2號樓、西至南三裡屯西區3號樓、北至工體路」。至此,三裡屯進入全面改造階段。
自2005年3.3大廈亮相開始,朝陽區政府就在不斷推動三裡屯向核心商圈進化。按照規劃,三裡屯大街東側,仍將是以「男孩女孩」等酒吧為主體的酒吧街,而西側則以3.3大廈為界,分為南北區。北區將分布國際一二線品牌的旗艦店以及120家特色酒店。南區為廣場,將為休閒的市民提供地下停車位和五星級影院。
但是,與西單、王府井、崇文門等核心商圈相比,三裡屯在消費者傳統印象中,由於業態不豐富,並非購物者的第一選擇。以西單商圈為例,在商業街兩側,布局了西單商場、中友百貨、君太百貨等多家知名百貨店。同時,西單大悅城的出現填補了該商圈購物中心業態的空白。在這家商場中,不僅有眾多品牌可供消費者選擇,商場還有餐飲、娛樂休閒等各種娛樂業態。
除了百貨店和購物中心外,西單商圈還有西單明珠和西單華威兩家大型市場,與西單商圈其他業態形成互補。至此,西單商圈可以滿足高中低端的各個消費階層。
王府井作為北京另一大知名商街,也通過完善的業態吸引著消費者。在王府井商圈內,不僅有樂天銀泰百貨、新東安廣場、百貨大樓和東方新天地、工美大廈、上品折扣,還有美特斯邦威旗艦店等服裝專賣店。
與王府井和西單商圈相比,三裡屯商圈的商業密集度還存在較大差距。如果三裡屯在未來想與西單和王府井商圈並駕齊驅,但是,3公裡長的酒吧街要想成為核心商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掣肘二
交通不便停車難 商圈承載不了大客流
目前,三裡屯在向核心商圈進化的過程中,除了商業升級之外,還面臨不小的交通瓶頸。由於聚集了大批酒吧、娛樂設施,導致本就狹窄的道路時常擁堵不堪。
很多消費者表示,從二環到進入三裡屯Village不足3公裡的道路,花費半小時以上時有發生。而新的北京旅遊集散中心落戶三裡屯附近後,還會加重道路的「負擔」,這些都是三裡屯商圈在商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直面的難題。
商業專家表示,一個商圈要想步入主流行列,必須有承受大量客流的能力。一方面,這個商圈需要配備便捷的軌道交通設施;另一方面,商圈還需要擁有大量便捷的停車條件。
由於距離地鐵站較遠,很多消費者下地鐵後,都需要乘公共汽車前往三裡屯商圈,而路面常常擁堵,給很多消費者帶來不便。
與西單、王府井等核心商圈相比,三裡屯商圈的停車位數量較少。記者多次走訪三裡屯商圈發現,很多車輛都會停在雅秀市場外的路邊等待空餘車位,這不僅浪費了消費者的時間,也加劇了路面交通的擁堵。而在王府井商圈,樂天銀泰百貨、東方新天地都有大批的車位「靜候」消費者。而且在王府井北大街外,還設有多個停車場。
其實,不少商圈都是因為停車便利而崛起,而免費停車位更是成為不少商家攬客的絕招。僅僅通過3年時間就實現盈利的金源新燕莎MALL,就是通過近一萬個免費停車位的優勢「俘獲」了消費者,據統計,近四成以上的顧客都是衝著停車方便來此消費。不僅是金源新燕莎MALL,選址「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永旺購物中心,能夠吸引大批顧客驅車前往,也是得益於其便捷的停車環節。
掣肘三
缺乏文化積澱 商圈難形成聚集效應
除了交通不便和商業配套的制約外,三裡屯在酒吧文化之外,缺乏商業文化的積澱也是困擾其步入核心商圈行列的重要因素。
三裡屯的酒吧文化要從1989年談起,當時,第一家酒吧在三裡屯南街開設,這也是北京第一家酒吧。1995年,兩個留學歸來的年輕人在三裡屯北街58號開張了第一家酒吧。由於三裡屯靠近使館區,習慣在酒吧消費的外國顧客捧紅了早期三裡屯的酒吧。而且,三裡屯所處區域外資企業密集,白領會經常光顧。不少人看到開酒吧效益可觀紛紛效仿,不久後,三裡屯就逐漸形成了南北酒吧街。
漸漸,三裡屯商圈成為了「夜經濟」的代名詞,一批根植夜間消費的娛樂場所興起。
不過,單純依靠酒吧文化揚名,缺乏商業的文化積澱,讓三裡屯喪失了很多不熱衷於在酒吧消費的客流。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三裡屯商圈需要在酒吧文化之外,找到其他特色業態作為吸引客流的支撐。
實際上,不少老商業街儘管商業規劃存在不合理之處,但還是通過長久積累的知名度不斷吸引客流。以開市不久的前門商業街為例,儘管實際客流與商業街入駐品牌的目標客層存在錯位,但這並沒有影響前門商業街招商的進程。
據前門商業街管理委員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前門大街共有商鋪103家,其中國內品牌約佔71%、國際品牌約佔29%,這其中就包括ZARA、H&M等知名品牌。而且,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前門商業街每日的客流量極大。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李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