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只是一街之隔,但南北兩側商業的經營卻境況迥異,這是北京商報記者近期多次走訪三裡屯商圈看到的景象。作為北京市場除王府井、西單外租金最高的商業街,北側的三裡屯太古裡客流旺盛,對面的三裡屯SOHO卻出現了近四成空鋪。與經營兩重天相對應的是,兩大商業項目的平均租金水平相差10倍。
記者走訪三裡屯太古裡看到,優衣庫、彪馬等品牌正在重裝,商場也出現了不少品牌調整的圍擋,但即便如此,商場內依然客流密集。火爆的經營現狀讓三裡屯太古裡的租金不斷攀升。太古地產日前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投資物業組合租金收入為7.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億港元。太古地產方面表示,會繼續上調北京三裡屯太古裡續約租金。
記者也實地調查發現,三裡屯太古裡一層獨立店鋪租金約100元/天/平方米,地下一層獨立店鋪的租金約30元/天/平方米。這一租金水平也與王府井大街黃金店鋪的租金不相上下。
雖然在同一商圈,但三裡屯SOHO卻是另一番經營場面。北京商報記者昨日走訪看到,在該項目的商業設施中,僅有零星幾家店鋪處於營業狀態,前來消費的顧客也不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三裡屯SOHO一層的平均租金約10元/天/平方米,租金最低的店鋪甚至僅4元/天/平方米。
就數據看,三裡屯太古裡一層的平均租金幾乎是三裡屯SOHO同等面積的10倍。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三裡屯SOHO臨街最好的店鋪租金也僅為15-20元/天/平方米,但即便如此,多數空鋪仍無人尋租。
三裡屯SOHO的經營現狀與投資方SOHO中國的散售模式關係密切。資料顯示,2008年7月19日,三裡屯SOHO項目開盤,該公司對外宣稱,此次銷售的主要是三裡屯SOHO的商業和寫字樓部分。出售商鋪的模式造成目前三裡屯SOHO商鋪的產權分散在多位業主手中。
來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分析顯示,散售後的商鋪由於缺乏統一經營管理,導致業主大多按照自己的意願開展經營。目前,三裡屯SOHO的商業部分不僅沒有明確的定位,業態同質化也較為嚴重。北京商報記者粗略估算,由於臨近工體,三裡屯SOHO有近20家美容美髮店。三裡屯SOHO某入駐商戶表示,商場剛開業初期曾吸引英菲尼迪、中國黃金等知名品牌進駐,但由於散售模式,商場缺乏統一規劃,導致大品牌紛紛撤離。
在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王永平看來,SOHO中國為回籠資金很快將部分項目散售。由於地產商大多在追逐利益最大化,因此商鋪多以高價售出,這也讓投資者一度對該項目的未來抱有很大期望。王永平還介紹,大品牌不僅店鋪面積大,支付的租金也相對較低,三裡屯SOHO很難犧牲自身利益,造成了目前的經營現狀。「該項目僅有少量臨街商鋪,存在設計硬傷。」
北商商業研究院的分析還顯示,與商業設施的散售模式相比,諸如三裡屯太古裡等大型商業,通過提升經營水平並長期持有項目將給經營者帶來更大的收益。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認為,三裡屯商圈沒有大型社區,缺少基礎型消費。「該區域特點以時尚消費為主,需要豐富的品牌資源,這恰好是三裡屯太古裡最擅長的方面。而對於中小經營者來說毫無優勢。」
(北京商報 記者 劉宇 實習記者 周雪昳 張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