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執惠旅遊
文旅部暫不恢復出入境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的通知、第二波疫情隱患下多國家或地區收緊防控措施,讓跨境遊繼續蒙上陰影。
但有的地方確實等不及了。
10月26日,一架搭載兩百多名遊客的航班由廣州飛往泰國曼谷。據媒體報導,該航班上除了中資企業復工復產人員以及赴泰留學、醫療、探親旅客外,也包括自10月20日以來第二批持特殊旅遊籤證(special tourist visa,以下簡稱為「STV」)前往泰國的遊客。
10月1日,泰國針對外國遊客推出的STV正式開始施行,旨在為外國人提供一份長期居留籤證,到2021年9月30日截止。據了解,STV單次籤證辦理允許在泰國停留90天,可以續籤兩次,即一次入境最長可以在泰國境內旅遊270天。
疫情下,作為泰國經濟支柱之一的旅遊業損失慘重。今年4月份以來,泰國入境遊客接待量幾乎為零,大部分景點被迫關閉,失業人數大幅上升。這是對入境遊高度依賴的目的地難免「苦果」。
STV作為泰國嘗試重啟入境遊的重要舉措,能成為「突破口」嗎?以及能否給跨境遊帶來更多的「曙光」?
由熱門目的地到「冰點」區域
陽光、海灘、美食和低廉的物價,讓泰國長期位居全球旅遊熱門目的地排行榜前列。比如國內的大爺大媽、小鎮青年在追求「高品質」的旅遊體驗時,泰國也成為其中目標目的地之一,也就是說隨著下沉市場興起,泰國入境遊照理會有進一步擴充的客群市場。
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泰國總共接待外籍遊客約3980萬人次,帶來了1.93萬億泰銖(約合4400億元人民幣)的旅遊收入,約佔泰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加上非直接貢獻,旅遊業佔泰國GDP比重實際更高。
受疫情影響,泰國自今年4月起關閉邊境,禁止國際客運航班入境。泰國接待入境遊客數量隨即陡降,泰國旅遊與體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泰國接待入境遊客數量為669萬人次,同比下跌77.3%;入境遊客帶來的旅遊收入僅3320億泰銖,同比減少了77%。受疫情影響,泰國曾預測2020年GDP將萎縮8.5%。
邊境關閉影響的不止旅遊收入,還有大批從業人員。「現在泰國很多景點都關閉了,沒有遊客進來,很多人都失業了」,一泰國當地知情人士告訴執惠。作為勞動密集型服務產業,旅遊業是受疫情衝擊最大的產業之一,失去了客源,不少從業者被迫關店。
關閉國際旅行通道後,泰國在刺激國內旅遊消費方面動作頻繁。6月,泰國批准了一項名為「泰人遊泰」的國內旅遊刺激計劃,預算為224億泰銖(約合51億元人民幣);8月,補貼力度再次加大,從每位旅客享受5晚酒店住宿40%折扣提高到10晚,航班補貼從每人1000泰銖(約合220元人民幣)翻倍為2000泰銖。此外,泰國官方還推出了「我們一起旅行」刺激計劃,泰國高層還曾表示考慮增加更多假期以刺激國內旅遊。政策密集出臺,以刺激身處水深火熱中的泰國旅遊業。
然而,上述舉措的效果並不顯著。公開信息顯示,「我們一起旅行」計劃自7月份實施以來效果不彰,原計劃提供500萬/天(晚)補貼的酒店住宿中,僅有66萬/天(晚)被預訂使用。9月,泰國國內旅行人次達858萬,為疫情爆發後的最高值,但同比仍減少了35%。整體來看,泰國前三季度國內旅遊人次同比下跌54.7%,對經濟貢獻為3230億泰銖,同比減少了59.5%。
國內需求萎靡,也成為泰國迫切重啟入境遊的重要原因。
艱難重啟入境遊
對入境遊的高依賴性,使得泰國已幾乎等不下去了。
邊境關閉近半年後,泰國考慮通過STV重啟入境遊。
9月15日,泰國內閣批准「特殊旅遊籤證」措施,允許從10月起開放符合條件的長期逗留外國遊客入境。該籤證主要面向低風險國家的遊客,截至2021年9月30日,預計每月將接待1200名遊客,泰國希望此舉可以幫助國內部分旅遊業者渡過疫情難關。
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部長皮帕表示,持STV進入泰國的人員,僅是來自於至少一個月沒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地區。目前,除10月20日與26日從中國飛往泰國的航班外,11月1日還將有從斯堪地那維亞發出的航班。
皮帕表示,如果持STV的人入境後監測陰性,泰國可能會實施更寬鬆的隔離措施。衛生官員已經在討論將隔離時間縮短到10天,甚至可能只是一周。據了解,當前持STV入境的旅客需按照規定隔離14天,隔離期滿後自由前往泰國各地旅遊,但必須安裝可全程跟蹤的APP應用。
STV的申請條件比普通籤證更加複雜。一家深圳旅行社的商旅籤證顧問提供給執惠的通知顯示,籤發COE(入境許可聲明)需提供隔離酒店的預定證明,以及包含保額不低於10萬美元的新冠治療險在內的健康保險單。而籤發STV還需要提供:至少14天制定的隔離酒店住宿付款證明;強制隔離後的住宿證明;以及在泰國期間的健康保險和意外保險的單據,保險的門診理賠額度不低於4萬泰銖(約8千5百元人民幣),住院的理賠額度不低於40萬泰銖(約8萬5千元人民幣)。
從全球範圍看,泰國推出STV並非孤例。儘管疫情仍在持續,不少以旅遊業為支柱的海外目的地已經宣布重新開放邊境,重啟跨境遊。早前,包括泰國/新加坡在內的多個地區都曾推出「旅行泡泡」計劃;西半球的多米尼加推出「負責任的旅遊業復甦計劃」(plan for the responsible recovery of tourism)——為遊客提供免費的急救醫療保險,為85歲以下的遊客承擔醫療支出。
上述做法也受到不少質疑,其中,長達兩周的隔離期是關注與爭議焦點。據Skift報導,多米尼加當地從業者表示,遊客的選擇可能不會受到免費醫療保險的影響,絕大部分遊客仍希望前往不需要進行隔離的目的地。泰媒的報導亦指出,儘管泰國打算通過特殊籤證計劃吸引高端旅客,但泰國旅遊協會(Association of Thai Travel Agents)認為開放低風險地區人員入境、免除隔離才是有效做法,因此要求縮短隔離期限,甚至取消隔離。
復甦之路阻礙重重
從申請條件來看,STV主要面向群體側重中高端旅客。
其中,50萬泰銖(約1.6萬美元)的存款、隔離期及後續住宿費用,和理賠額度高昂的健康保險無疑讓多數普通遊客望而卻步。有知情人士透露,20號前往泰國的STV旅客中,大部分都是在泰國有生意或建設類項目的人員。
中國是泰國入境遊的最大客源地。2019年泰國接待的3980萬人次外籍遊客中,中國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佔泰國外籍遊客的四分之一 。加上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來自中國的客源無疑是STV計劃的重點吸納對象。
目前來看,儘管費用昂貴,STV在中國依然十分搶手,以至於」一證難求「。除滿足部分高端富裕人群的旅行需求外,STV申請者目的迥異。據《日經新聞》報導,部分申請人需要管理其在泰國的商業活動;也有人因孩子在泰國國際學校就讀而申請籤證;此外,還有部分申請者是為了管理其房地產投資。
看似火爆的同時,更關鍵的問題也顯現:當下的「STV熱」能否持續?泰國又能否藉機真正重啟入境遊?
其一,作為特殊時期推出的旅遊籤證,STV自身也有不少天生「缺陷」。除了往返14天的隔離期難以避免,一泰國當地旅行中介告訴執惠,目前申請STV需要提供銀行半年12萬人民幣的流水記錄,包括機票、酒店、籤證、coe、保險在內至少需要花費約3萬元人民幣。另一家旅行社的商旅籤證顧問亦表示,STV目前前置條件很高,不適合推廣,只面向小部分客戶群體。這也意味著STV能夠吸引的旅客極為有限,這部分旅客能否替代往年上千萬旅客的消費能力也受到質疑。
其二,對遊客而言,當前的泰國難以稱得上是一個理想的目的地。疫情陰影尚未完全散去。在目前STV申請者中,除去商務、教育、務工等目的屬性,真正出遊屬性的遊客依然少。同時「第二波」疫情隱患,已讓不少國家或地區重新收緊疫情防控措施,對遊客跨境出遊的心理或信心帶來制約。
其三,重啟入境遊還面臨著諸多政策限制。10月21日,文旅部發布通知,明確提出暫不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出入境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外界多認為文件出臺或與20號中國遊客赴泰國旅遊有關。
之後另有國家相關部門也鄭重提醒,充分評估當前國際旅行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滯留國外、隔離期長等嚴重風險,堅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則,在國內的儘量避免出國旅行,在國外的儘量避免長途跨境旅行,並做好疫情防控。
這種情境下,小團出遊泰國,尚有些可能性,較大團隊遊基本沒有機會。
據《泰國頭條新聞》報導,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部長皮帕認為上述通知可能會影響到許多目前正在申請STV特殊旅遊籤的中國遊客的理解認知,泰方需要進行強調說明、以及進行協商。
面對上述「先天不足」,下一步,泰國也在考慮放寬STV限制。據媒體報導,皮帕表示若第1批遊客無人確診,他準備將第一階段成果匯報給疫管中心,希望各相關部門考慮進一步放寬入境條件,將原來的在酒店隔離14天調整成7+7隔離模式,即在酒店房間隔離7天+在酒店附近隔離7天。
若迎接外國遊客進展順利,泰國將在2021年接待500-1000萬名持STV的外國遊客,而遊客也無需隔離14天,只需檢疫2次確定遊客未感染新冠病毒。屆時,泰國旅遊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將顯著降低。
但也要清楚,真正影響人們出遊的不只是相關政策的鬆緊度,更在於疫情局勢走向以及人們出遊信心的恢復程度。從這個維度看,泰國入境遊尚更多只能「小打小鬧」,真正重啟依然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