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貧困縣斥資億元建媽祖文化園 官方稱系民間資金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浙江貧困縣斥資億元建媽祖文化園 官方稱系民間資金

圖為:5月17日,媽祖文化園奠基儀式。 資料圖 攝

  中新網溫州5月20日電(記者 徐樂靜 實習生 吳婷婷)近日,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被曝投資一億元建媽祖文化園。作為浙江省內相對貧困的地區,蒼南縣的這種做法引發社會議論。20日,記者從媽祖文化園建設地——蒼南縣馬站鎮獲悉,該文化園的投資資金為海峽兩岸的民間集資,政府不參與投資。

  近日,溫州市蒼南縣被曝投資一億元建媽祖文化園,選址蒼南馬站鎮南坪社區,總規劃面積150畝,總投資1億多元。消息一出,引社會紛紛議論。

  當地一市民表示,「政府如果拿這錢去治理環境,我更支持」。

  還有市民提出質疑,「弘揚媽祖文化,無可厚非。誰投資?怎麼投?百姓能否從中受益?才是關鍵之所在!」

  20日,記者聯繫到蒼南縣馬站鎮宣傳委員許允水。許允水告訴記者,媽祖文化園投資資金的來源以及負責其規劃建設的機構,是一個名為「馬站坑尾媽祖廟董事會」的民間組織,建設媽祖文化園並非政府行為。

  蒼南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存華解釋,目前媽祖文化園的投資資金主要來源於兩岸的一些民企和個人,大陸資金佔一半以上。「臺灣有一部分,企業有一部分,都是民間的,政府沒有投資。」

  林存華說,蒼南縣與臺灣在經貿交流往來上十分密切,建設媽祖文化園,是為了拉近兩岸在媽祖文化上的交流,在思想上引起共鳴,為以後更好地進行經貿交流,打造一個文化平臺。

  「臺灣有一千八百萬人信媽祖,他們企業或個人到這邊來,也能有一個精神寄託。」林存華如是說。

  他還介紹說,實際上百姓能從媽祖文化園的建設中獲得受益。「媽祖文化園能夠帶動整個地方的旅遊業,媽祖文化影視城,展覽等都能辦起來,餐飲業、交通等等也都隨之發展,當地的農民也能自然地做起生意來了。」

  對於「蒼南縣是貧困縣」一說,許允水表示,蒼南縣是人口大縣,有130萬人口,財政總收入只有27億左右,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蒼南目前只是省級貧困縣,在國家大概算中等的水平。

  據悉,蒼南縣地處沿海,閩南文化、媽祖文化底蘊深厚,全縣有70多萬人屬閩南語系,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二,與臺灣血緣相親、習俗相近。另外,媽祖文化園於5月17號奠基,3到5年內建成。(完)

相關焦點

  • 貧困縣被指巨資建女神雕像 官方:未用國家扶貧資金
    (原標題:貴州一貧困縣被指巨資建雕像,官方:沒有使用國家扶貧資金)
  • 【導遊詞】江蘇宿遷——洪澤湖溼地公園、媽祖文化園
    【過度部分10秒】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神奇的媽祖文化園了,大家都知道澳門、福建有媽祖,肯定想不到咱們宿遷也有媽祖吧?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好好的看一看宿遷的媽祖與澳門、福建的有什麼不同呢?想知道的朋友可要跟緊我的腳步了,別掉隊了。【主體介紹部分1分】泗陽媽祖文化園位於中國楊樹之鄉,平原綠海之都,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泗水古國--江蘇泗陽。
  • 浙江嘉興黨校被疑建新房 官方稱系鍋爐房改廚房
    浙江嘉興黨校被疑建新房 官方稱系鍋爐房改廚房 圖為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要求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  近日,嘉興市民陳真(化名)看到嘉興市委黨校校區改造工程公示圖後疑惑,工程中擴建480平米的廚房真的有必要嗎?明明規定不得新建樓堂館所,市委黨校的做法是不是巧立名目建新房?
  • 年收入不過10億貧困縣,卻斥資2億修建牌樓,網友:不如建學校
    除此之外,貴州境內還存在著許多貧困縣,正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縣城——獨山縣。獨山縣地處貴州最南端,很多人會疑惑一個地處偏遠的貧困縣為什麼要單獨介紹呢?,但是當地的經濟情況依舊不容樂觀,據悉獨山縣如今負債高達400億元,財政年收入不過10億,依照獨山縣現有的37萬人口計算,平均每人負債近10萬以上。
  • 國家級貧困縣河南商城建博覽園爛尾 資金打水漂
    (原標題:國家級貧困縣河南商城32億建桂花博覽園爛尾巨額資金打水漂,項目主倡者、商城縣原縣委書記李紹文遭綁匪綁架)
  • 媽祖如何從民間女子步步封神?
    世界各地官方或民間信仰中,保護水上航運的神祇是生活、生產不可缺少的一個神明。歷史上,我國的水神(海神)信仰繁多,如擅長治水的傳說君主禹帝、掌控水源的水德星君、管理海洋的東海龍王、保護舍利子東來的招寶七郎等等。但他們的影響力都不及觀音菩薩(慈航道人)和媽祖(天妃、天后)。
  • 湄洲媽祖祖廟景點簡介(媽祖文化園)
    媽祖文化園:Macau Culture Park遊人徜徉其中,似是漫步於一座藝術迷宮,在遊興正酣時,也感受到濃重的媽祖文化的薰陶,其主要景點有媽祖石雕像,媽祖故事群雕、媽祖碑林等,石雕巨像是為紀念媽祖羽化升天一千周年而建的,於一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奠基。一九九一年九月初九竣工剪彩。當時另建一尊模樣完全相同的石雕石像屹立在臺灣北港朝天宮,兩岸媽祖石雕像頭頂冕旒,身披霞帔,端莊慈祥,遙遙相望,共同維護臺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寧!
  • 貴州劍河回應貧困縣女神像:未用國家扶貧資金,今年旅遊收入兩億
    據悉,劍河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今年3月才剛剛"摘帽",因此有人便提出了質疑,"難道貧困縣不貧困了?"。與斥資8600萬的精美的雕像形成對比的,是劍河縣的另一個"身份"—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
  • 天津媽祖文化園將正式對外開放
    新華社天津2月28日專電(記者毛振華)記者28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位於該區的媽祖文化園將於今年9月新裝開業,正式開園,同期將舉辦第八屆中國天津媽祖旅遊文化節,為津臺兩地的經貿旅遊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平臺。
  • 建有全球最高媽祖像的天津媽祖文化園明年建成
    新華網天津4月13日電(記者毛振華)記者13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隨著全球最高的媽祖像在該區落成,媽祖文化園建設也加快腳步,預計該園將於2016年建成。天津媽祖文化園區由臺灣媽祖聯誼會發起,臺灣大甲鎮瀾宮財團投資興建,其所在地塊全部通過填海造陸而成。全園佔地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205.95平方米。園內將建全球最高的媽祖塑像、媽祖平臺、媽祖閣、東西配殿、東西廂房等建築群。目前,全球最高的媽祖像已經建成。
  • 媽祖 林默
    媽祖 是以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浙江、福建)以及臺灣為中心,擴及東亞(琉球、日本本土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沿海一帶的海神信仰
  • 媽祖節發源湄洲島,海民都來朝聖媽祖,舉行各種民間活動
    相傳媽祖俗名默娘姓林,出生於宋朝(或曰五代末年)福建省興化郡莆田縣湄洲島,一出生則不哭不鬧,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因此又稱林默娘。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官府承認的神只。
  • 弘揚媽祖精神 天津濱海媽祖文化園揭牌
    (中國臺灣網 吳曉寒 攝)  中國臺灣網9月11日訊(記者 吳曉寒) 「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天津是一座因海運漕運而興起的城市,所以在天津人們供奉著媽祖,媽祖文化也得以代代相傳。11日上午,天津濱海媽祖文化園舉行揭牌儀式。
  • 僑領許明良:菲律賓將建當地最大媽祖廟
    僑領許明良:菲律賓將建當地最大媽祖廟 2018-09-16 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許明良(右)介紹媽祖文化園在馬尼拉灣項目中的位置和作用
  • 天津媽祖文化園將於今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
    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位於該區的媽祖文化園將於今年9月新裝開業,正式開園,同期將舉辦第八屆中國天津媽祖旅遊文化節,為津臺兩地的經貿旅遊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平臺。  天津媽祖文化園區所在地塊全部通過填海造陸而成。全園佔地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600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園內將建全球最高的媽祖塑像、媽祖平臺、媽祖閣、東西配殿、東西廂房等建築群。其中,全球最高的媽祖像已經落成。這尊媽祖聖像高42.3米,共計使用858塊石料,相當於14層樓的高度。  據生態城管委會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媽祖文化園的主體結構已經完工。
  • 「頭條」掌門人徐關興已成「老賴」,欠錢不還的東方文化園旅業集團...
    據浙江省浙商研究會介紹,徐關興生於1953年5月19日,義橋建新村人,中共黨員,於1975年參加工作,先後當過建築工人、公安民警、公司副經理等,現擔任浙江中強建工集團董事局主席、杭州東方文化園董事長兼總經理,並被推舉為浙江省浙商研究會副會長。
  • 7.1億元!陝西貧困縣斥巨資建「豪華中學」,像景區
    4層噴泉的「鯉魚跳龍門」水景,削掉真山建的假山瀑布群……這不是大都市的星級酒店,而是陝西摘帽不久的深度貧困縣商洛市鎮安縣的一所新建中學。
  • 福建莆田東皋媽祖文化園:補齊文旅短板 拓展研學空間
    每當夜幕降臨,福建最大海灣興化灣畔寨頂山上的東皋媽祖文化園,吸引了遠近眾多市民帶著孩子前來休閒玩耍。正在領著大人們跳廣場舞的市民翁送英高興地說:「大家都說這裡的媽祖像很壯觀。信仰媽祖,愛媽祖,來到這個地方跳廣場舞,也是向媽祖獻禮」。
  • 貧困縣花8600萬建雕塑 官方稱推動了旅遊發展
    掃碼觀看視頻10月20日,貴州劍河縣耗資8600餘萬元建雕塑一事引發熱議據了解,該縣今年3月3日退出貧困縣序列。有網友質疑,該雕塑為「形象工程」。劍河縣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仰阿莎主題公園近年來推動了該縣旅遊產業的發展,由於近三年資金都用於突擊脫貧攻堅,仰阿莎雕塑一些附屬設施已暫停建設。
  • 原貧困縣8600萬建88米女神像,工作人員:沒用國家一分錢
    全文1797字,閱讀約需3.5分鐘 ▲貴州一原貧困縣斥巨資建女神雕像被指搞「形象工程」 官方:未使用扶貧資金。 劍河縣仰阿莎旅投公司總經理楊敏則表示,仰阿莎雕塑只是一個景點,修建雕塑是企業行為,資金來自公司的自有資金和向銀行的貸款融資,「不存在網上說的拿國家扶貧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