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查理五世與他的「理想」王國

2020-12-17 漫步史書

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伏爾泰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是從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託一世繼位加冕以後開始算起的,一直到1806年拿破崙崛起以後,神聖羅馬帝國從歷史上消失,在這漫長的歷史裡面,神聖羅馬帝國的出現給歐洲歷史封建制度的壯大奠定了基礎,但同樣也是因為封建制度,使得整個帝國從誕生伊始就一直處於分崩離析狀態,皇帝寶座在各個大公國公爵之間不斷的流轉,皇權幾乎形同虛設。

奧託一世

由此可見伏爾泰說出這樣的話,並不是不可理解,雖然也有幾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致力于振興皇權,特別是從以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登上皇位以後,始終以振興皇權為己任,但無可奈何花落去,皇權一天天的是衰落下去,甚至於在17世紀引發了三十年戰爭,戰爭的最後結果是神聖羅馬帝國徹底的形同虛設,以奧地利大公為主的哈布斯堡家族只能算是德意志國王。

皇權的擁護者——哈布斯堡家族

如何才能振興皇權,這是哈布斯堡家族每一代國王都想要做到的事情,雖然自雖然從14世紀以後,哈布斯堡家族曾失去過一段時間的帝位,但振興家族和帝國的使命,始終在家族內傳承,直至15世紀重新獲得帝位傳承,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持,哈布斯堡家族和各大公國之間展開聯姻,通過加深彼此之間的聯繫,來達到維繫帝國傳承的重任。

哈布斯堡家族的聯姻策略

查理五世的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儲腓力一世,而母親是具有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皇族血統的胡安娜,因為聯姻的關係,腓力一世成為卡斯蒂利亞王朝的國王,這樣一來查理五世一出生就相當於擁有了西班牙國王(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繼承權,不過這段婚姻並不盡如人意,雖然胡安娜後來又為腓力一世生下了幾個孩子,但他們之間的婚姻其實是政治下的失敗產物。

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與丈夫費迪南(

西班牙王國之間的政治鬥爭十分激烈,加上婚姻的不幸,胡安娜的精神有很大的問題,而外公費迪南的強勢,也讓整個家族之間很難談得上有什麼親情,不過費迪南雖然後來致力於與法國國王聯姻,卻未能順利生下子嗣,等到父親乃至外祖父一代相繼去世以後,使得查理五世能夠以父親和母親長子的身份繼承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王位。

瘋女胡安娜與丈夫腓力一世(查理五世的

不過從血統關係上來論,查理五世就複雜得多了,他父親是具有奧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血統,而母親卻具有西班牙王國血統,而腓力一世曾經從外祖父手中繼承過勃艮第公國一部分領地,因此雖然他後來是西班牙國王,但卻常年居住在自己的領地,查理五世也自幼生活在那個地方,父親去世以後,查理五世也接過了這一筆遺產。

查理五世與其繼承人菲利普一世(兒子)

實際上哈布斯堡家族通過聯姻來控制各個公國的情況基本上已經得到了實現,查理五世雖然在西班牙王國繼位時遇到一些麻煩,但最終還是順利的繼承了西班牙國王的位子,而後來隨著祖父的去世,查理五世還從祖父手中接過了奧地利大公的爵位,將原來奧地利在內的一大片領地,都劃歸到西班牙王國的統治當中去。

13世紀盧森堡王朝查理四世頒布黃金詔書

不過實際上查理五世的祖父馬克西米連一世還有一重身份,這個身份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身份,但想要繼承這個身份著實有些困難,因為自14世紀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頒布了黃金詔書,將選舉皇帝的權力交給了選帝侯,奧地利大公沒有選帝侯後的身份,而且當時繼承皇帝位子的人中,除了查理五世這個候選人外,還有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西班牙與法國的對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

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是法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君主,同時也是深受愛戴的君主,然而同查理五世生活在同一時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在馬克西米連一世去世以後,他和查理五世共同爭奪皇帝寶座,然而查理五世背後有財團的支持,通過賄賂選帝侯後,查理五世順利的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

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我們之前也說過,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實際上應該算是一個雞肋,皇帝對各大公國而言本身並無實際管理的權限,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畢竟擁有名義上的君主權力,況且本身奧地利與法國之間原本就有利益上的衝突(1494年法國國王查理八世發動了義大利戰爭挑戰西班牙王國在義大利的霸權,遭到神聖羅馬帝國馬克西米連一世以及西班牙王國費迪南的聯合而失敗)。1521年雙方矛盾被激化,查理五世與弗朗索瓦之間展開激烈的戰爭,弗朗索瓦一世想要收回米蘭,而查理五世想要收回勃艮第。

西班牙王國與法國王國之間的戰爭

最終這一戰弗朗索瓦一世戰敗被俘,並不得不籤署屈辱的條約,雖然弗朗索瓦一世通過聯姻以及一系列的策略穩固了法國王國的統治,但也失去了與查理五世競爭的機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擴張,滅掉了拜佔庭帝國以後,和西歐這些公國、王國開始接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事實力很強,對於西歐這些國家形成巨大的威脅,在當時查理五世來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是他們這些西歐國家最大的威脅。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

雖然弗朗索瓦一世曾藉助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對付查理五世,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敵我雙方的關係問題。而為了對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查理五世認為,除非西歐左右的國家都聯合在一起,否則絕對不可能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對手,但對這份統一,查理五世一直都有不同於歷代君主的想法,如果要聯合西歐這些國家,那麼勢必要發動一場戰爭,就如同對弗朗索瓦一世那樣,但這樣一定會削弱各個公國的實力,不利於抵抗土耳其。

「協商」的統一而非統治式的統一的理想

那麼怎麼辦呢?查理五世在1521年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政治觀點,各國之間統一建立一個非統治式帝國的觀點,說白了就是通過各個國家不斷的協商,共同組建一個聯合國家,這樣一來勢必要得到歐洲全部君主的認可,如何才能獲得一個認可,查理五世拋出了兩個基本觀點,第一是共同的敵人奧斯曼帝國,而第二個則是共同的信仰宗教因素。

查理五世希望集中全部的力量對抗奧斯曼

從這個觀點提出以後,查理五世在各個公開場合,始終堅持不懈地宣揚自己的政治抱負,為此他站到了宗教改革的對立面,堅持反對新教與天主教的和平共處,利用各個國家宗教信仰的關係,建立一個協調式的帝國,主張與各個國家協商處理帝國事務,並一致對外與奧斯曼帝國展開爭鬥,事實上查理五世也的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成為了歐洲16世紀以來影響力最深遠的國家君主。

協商式王國的理想

不過自查理五世去世以後,伴隨著其影響力逐漸的衰弱,建設一個協調式帝國的願望最終還是落空了,首先來自內外的阻礙,法國弗朗索瓦一世不認可這個計劃,他是法國民族主義擁護者,不允許自己的國家融入其他帝國之中;奧斯曼帝國的強大(雙方戰爭到了後期各自呈現疲軟的狀態,不得不籤署和約),此外德意志王國內部收復領土的念頭也不允許這樣的想法實現。

西方宗教改革的影響

而與此同時,宗教改革也造成了天主教的分裂,這場分裂和動亂持續了將近500年,雖然宗教改革的本身是致力於民眾的思想解放,促進社會發展的多元化,而且也為資本主義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基礎,但這場改革也促進了舊有社會制度的崩潰,特別是以查理五世為代表的封建制度的統治者,查理五世晚年也深感心力交瘁,最終將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弟弟,據說可能是患上了精神疾病的緣故。

相關焦點

  • 歐洲的守護者——手握半個歐洲的查理五世
    查理五世要說16世紀歐洲最強大的君主,那就非查理五世莫屬。查理五世的統治是歐洲基督教君主制發展的頂峰。查理五世擁有的領土比查理曼大帝統治的領土大得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是哈布斯堡家族對「A. E. O.使得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日不落」領土的人。下圖是16世紀繪製的世界地圖。1、天生貴族公元1500年2月24日查理五世生於佛蘭德斯的根特,這是他父親勃艮第公爵菲利普的領土。查理五世很少能夠見到他的父親,他在17歲之前一直生活在現代意義的比利時。
  • 36圖精細拆解神羅皇帝查理五世徽章
    查理五世的葬禮上,幾十匹馬分別承載著他每一個領地的紋章,走在送葬的行列裡。今天就講一下歐洲頭銜最多的君主之一查理五世的紋章,其紋章也算是最為複雜的紋章之一了。   在講查理五世的盾徽之前,我們先看看查理五世爺爺的紋章。查理五世的爺爺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連一世。
  • 查理八世等國王企圖徵服那不勒斯王國和米蘭公國,史稱義大利戰爭
    查理八世等國王企圖徵服那不勒斯王國和米蘭公國,史稱義大利戰爭義大利的經濟富庶和文藝發展不可避免地引來別國的垂涎,在1494年到1516年間,法國國王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弗蘭西斯一世相繼出兵義大利,企圖徵服那不勒斯王國與米蘭公國
  • 法式王權:讀《從查理五世到查理十世的法國加冕史》有感
    從查理五世到查理十世的法國加冕史法國的加冕禮有著歐洲最為悠久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加洛林時期的查理曼加冕禮。法國人Godefroy早在17世紀便出版了一本收錄了大部分重要加冕禮記錄的作品Le Ceremonial de Franais,從這一角度來說,在加冕儀式的記錄上法國人要早於其近鄰英國人。
  • 西班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1516年,來自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繼承了西班牙王位,與查理五世一同加入西班牙的還有他治下的眾多領地—尼德蘭、奧地利、義大利、德意志諸邦國,西班牙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大國。▲圖中綠色部分皆是西班牙帝國領土16世紀的西班牙帝國幅員遼闊,殖民地遍布全球,查理五世曾自豪地宣稱:「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 這個國家比大英帝國更早稱霸世界,是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日不落帝國」,顧名思義,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耀在其領土上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大、在全球範圍內都有殖民地並掌握世界霸權的帝國,一般印象當中的日不落帝國是指大英帝國,其實在世界歷史上,有一個國家比大英帝國更早稱霸世界,是第一個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西班牙帝國,它源於西班牙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卡洛斯一世的一句話
  • 從奧地利國旗圖案由來,到查理五世榮光,32幅繪畫中看奧地利歷史
    六點鐘方向是巴本堡王朝的「賢者利奧波德」利奧波德五世贊助科學和藝術。利奧波德五世參加過第三次十字軍東徵,他的外衣在戰鬥後沾滿鮮血。當他脫下腰帶後,一身染紅的血衣中間是一條白色條紋。神羅皇帝亨利六世授予以此樣式作為新的旗幟,據說這是奧地利國旗的來歷。
  • 同時期的國內外帝王——明成祖與查理五世
    2、查理五世(1337年-1381年)查理五世,他逆轉了百年戰爭第一階段的戰局,使法國得以復興。他是偉大的法國國王。朝鮮王朝(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
  • 西方史:淺析查理五世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會議
    不久,查理五世更是 親自巡視了十七聯省,以表示自己為該地區的神聖的合法君主。1548年的《國事詔書》對 尼德蘭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在一段時間裡結束了當時政治 上的不穩定、地方上的無秩序和不受法律約束的現象特別是東北諸省份幾個世紀以來 一直有這樣的亂象。
  • 歷史上9大霸氣側漏的名言,個個實力驚人
    歷史上,有一些人在當時一定的環境中曾經說出特別霸氣側漏的話,時至今日,每每讀起來都會令人血脈噴張,豪情萬丈。 他參過軍,當過記者,做過議會議員。面對二戰德軍對英國的轟炸,邱吉爾用鋼鐵般的意志堅持住,拒絕向德國投降。二戰結束後,成為「雅爾達會議三巨頭」之一。 戰後,邱吉爾寫作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2002年,他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 德意志史:選侯選舉而產生皇帝的程序中,查理五世是最終的勝利者
    在其勝利多年後,奧格斯堡商人雅各布·富格爾曾如此回憶說,「倘若沒有我的協助」意思是這個奧格斯堡商業家族資助查理五世賄賂多位選侯——是不可能出現這一結果的。選侯們同樣利用了這一機會,讓年輕的皇帝在這次選舉中做出了一些自我約束。
  • 查理十二世連續不斷地進行徵伐,作出適應於他自己目的的政治決定
    但當英國、法國、西班牙和德國正經歷著戲劇性的時代時,斯堪地那維亞諸王國還在繼續發展各自的歷史。腓特烈四世於1699年登基時,年紀二十八歲。當時俄國的彼得大帝二十七歲,波蘭的鐵腕奧古斯都二十九歲。這三個年輕的國王結成了同盟,因為在瑞典的王位上坐著一個不過十七歲的少年,俄國、波蘭和丹麥一挪威聯合王國似乎終於就要找到它們向瑞典進行報復的機會了,瑞典在其「光榮時代」曾使所有鄰邦的命運都受到非常嚴重的創傷。有一天,當這位年輕的瑞典少年國王在外面獵熊的時候,接到了它們的宣戰照會。他馬上下了決心。
  • 法國故事:查理曼大帝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領土大擴張
    矮子丕平獲得國王寶座後,四處徵討,將法蘭克王國的國土擴張了不少。但是這些功績和他的兒子查理(742年—814年)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這位查理,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查理曼大帝」。查理揮軍戰勝了西班牙軍,佔領了巴塞隆納後,他在西班牙的北部建立了「西班牙瑪克」(「瑪克」的意思是「邊區」),又把領土擴張了不少。查理對外發動的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戰爭,是他對王國東北面薩克森人的徵服。薩克森人居住在萊茵河下遊和易北河之間,民風淳樸,還處於原始公社的階段,不信仰基督教。
  • 實拍:太陽從北面落下又升起,鮮紅的太陽永不落,真的存在!
    到北極圈,要麼追極光,要麼追午夜太陽。林子何其有幸,兩個都追過。這一集,我們講講午夜太陽。午夜太陽亦被稱為極晝,又名白夜,顧名思義就是在午夜12點的時候能夠看到太陽。所以,親臨午夜太陽的時間各有不同,這取決於你有多接近北極圈。6月到7月是頂峰時期,但如果你向更北邊航行,從5月到8月你都能與午夜陽光相伴。比如,斯瓦爾巴群島,坐標:東經10°~35°、北緯74°~81°,每年大約從4月19日至8月23日太陽永不落。林子這次安排於挪威的羅弗敦群島欣賞午夜太陽。
  • 查理五世的出生地,曾為富裕之都,現今淪為無產者的工業城市
    我們去調查歐洲史的時候,有個皇帝變得引人注目了,16世紀的羅馬皇查理五世,查理五世作為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徵服領土,收穫財富,但是他和其他天皇不同,查理五世最後自動退位,這是他一生中具有傳奇色彩的,查理五世的出生地魯特市也包含著神秘的含義,但是,以前是富裕的商業之都,現在變成了無產者的工業都市
  • 查理大帝
    這一天,在義大利的羅馬城,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影響深遠的大事:一個「蠻族」人的國王,被羅馬教皇破天荒地戴上一頂金皇冠,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這個人,就是歐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查理大帝。查理於公元742年出生在一個法蘭克貴族家庭中,他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矮子丕平」。公元751年,矮子丕平與教皇相勾結,廢黜了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國君,取而代之,創建了加洛林王朝。
  • 大軍壓境,查理五世取出一件中國武器,殲敵8000人並俘虜其國王
    公元1525年4月26日,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親率大軍圍攻義大利帕維亞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率領軍隊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漂亮仗。不僅殲滅法軍8000餘人,還擊潰了大舉來犯的敵人,重要的是他還俘虜了法國國王。這就是被銘記於歐洲戰爭史中的帕維亞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