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2020-12-12 騰訊網

上周,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關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的小視頻。視頻中po主講述了83年出生的她,為什麼到現在連一套房都混不上。她說:

工作15年,我從來沒有過想買房的想法和打算。這一切都是因為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自打我出生,就生長在一個不斷爭吵與打架的環境中。婆媳之間,父母之間,甚至是親戚之間,他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爭吵,嚴重時還會大打出手。

媽媽爭強好勝,把好的一面全部留給了外人,把所有壞脾氣和情緒留給了家人,所以我很害怕我媽情緒不好。我是一個膽小、內向敏感、不愛說話,聽到腳步聲都要躲起來的怪孩子。

爸爸沒有文化且固執,他永遠都在否定你,讓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哪怕你受傷了,他也不會換種表達方式,永遠都是活該,看你下次長不長記性。

她把這些稱之為「命」,並說「命」就是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 ,是那種深入骨髓的思維方式。

對此,我並不認同。

自從「原生家庭」的概念被大眾所熟知後,我們遭受的所有不幸似乎都能從中找到緣由。

「因為我家太窮了,所以我才自卑」。

「因為從小看慣了爸媽吵架,所以我才恐懼戀愛與結婚。」

「我原生家庭就是這麼糟糕,你還想讓我怎麼樣?」

......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確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或多或少也都會被到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習慣、說話方式、為人處事所默化。

但是,習慣性地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原生家庭,著實不妥。原生家庭,真的有那麼大能量嗎?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家加梅齊和魯特通過對兒童抗逆力的追蹤研究發現,大多數的兒童,儘管生活在高危的環境中,仍然發展為健康的,符合傳統意義上的「成功」的年輕人。簡而言之,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並不是起決定性作用。

北大臨床心理學博士李松蔚針對「原生家庭的影響」,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說:「你隨時都可以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只要你做好了準備。」

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震撼?你可能會想,這怎麼可能?明明我所有的不幸都是因為原生家庭造成的。如果他們對我XX,那我也不至於是現在這個樣子?如果XX,那麼......我已經這麼痛苦了,你怎麼可以說得那麼輕鬆,還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我自己沒做好準備?

曾經我也覺得這是在開玩笑,並且堅決認為原生家庭就是我不幸的罪魁禍首。要不是被家人拋棄兩次,我也不至於到現在還沒結婚;要不是爸爸天天否定我,說我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是用金錢買的,我也不至於這樣沒自信;要不是爸爸動不動讓我還錢,我對賺錢也不會有這麼深的執念。

可是,抱怨之後呢?這些問題依然存在,沒有被解決。與此同時,這導致我與父母之間的問題越來越多,那些隱匿在親情背後的裂痕也越來越大。當然,這並不是我學心理學的初衷。

難道那些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就註定沒出路?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歡樂頌》、《都挺好》的熱播,讓原生家庭的概念備世人受關注。隨著劇情進入高潮,我們看到了樊勝美、安迪以及蘇明玉背後的苦楚與辛酸。做為精英,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似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這並不是說她們就可以一帆風順。

《都挺好》中蘇母為了讓大兒子明哲讀大學,賣掉了明玉所住的房間。自此,蘇家便沒有了她的位置,她也只能離開那個不甚溫暖的家,就連學業都是靠自己打工完成的。

被忽視,被打罵、被放棄,被掃地出門,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經歷著實算不上圓滿,甚至可以說是心痛至極。但,蘇明玉並沒有因此而自怨自艾,止步不前,她努力、奮進,最終成為了明總。

安迪,看起來很圓滿,每天都是一副商業精英的模樣。然而,她從小被父親拋棄,母親與外婆都有精神病病史,弟弟輕微智力障礙,在遺傳率高達46.7%的陰影下生活,安迪的恐懼與壓力可想而知。

原本,發誓永遠孑然一身的安迪,最後和小包總走到了一起。

原生家庭,對她們從來不曾手軟,可她們最終沒有被打敗。為什麼呢?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創傷」時,曾說:「任何經曆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當然,這並不是說過去的經歷對我們人格的形成毫無影響,相反,影響很大。蘇明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原諒自己的父母,安迪有了一輩子不婚的想法。

但是,她們知道,那些經曆本身並不能決定著她們的未來。正如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在其作品《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所寫:我們給過去經歷「賦予的意義」,決定了我們今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很簡單,如果你不想改變,那麼所有問題都會成為問題,也都能成為你不改變的藉口與理由。那麼,你想著去改變,所有問題便不再是問題。

綜上,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大。一邊抱怨著原生家庭不好,一邊又不想去做任何努力,那只有一個原因,「太懶了」。

很喜歡網友九慄的這句話,「每個家庭都不可能圓滿,你們說著原生家庭的罪,卻不提家庭給過你的。這算什麼?」

此刻,惟願與您共勉。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比如去年的都市劇《都挺好》中蘇明玉儘管事業有成,但是一直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使她內心極度痛苦。甚至很多人從中找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那麼我們究竟要不要把所有的不幸,不快樂,生活的負面一股腦的都拋給原生家庭背鍋呢?如果是這樣想,我覺得那就錯了,這樣不但不能救贖自己,還會將自己推向更加痛苦的深淵。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孫儷不敢結婚伊能靜婚後沒安全感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極其大的,就像孫儷曾經在節目中表示她一度想過不結婚,因為她的媽媽跟她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而她則跟著媽媽生活,全靠著她媽媽辛苦工作才讓孫儷能夠有條件去學習舞蹈,後來要不是鄧超的出現,甚至用愛打動了她,孫儷可能一直都不會結婚吧,還有一個明星她就像孫儷一樣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大
  • 《一個人的朝聖》|原生家庭的傷害究竟有多有可怕?
    人的一生有兩個家庭,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庭稱作原生家庭。阿爾弗雷德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毀掉一個人的從來都不是貧窮,而是原生家庭
    上《家庭治療》這門課的時候,老師說既然無法擺脫原生家庭,那你自己就要學會去改變自己,而不是自怨自艾。原生家庭是什麼?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又該如何去做才能將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傷害降到最低呢?原生家庭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不止一丁半點,有可能影響大半輩子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不止一丁半點,有可能影響了子女大半輩子的生活,也有可能影響子女一輩子困在陰影裡出不來。家庭是貧窮還是富有,父母是正能量引導還是負能量困擾,父母對子女是否關愛都在潛移默化影響子女的身心健康,甚至於將來的人生導向。
  • 受原生家庭影響比較大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提起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這個話題,不禁會讓人想起《都挺好》裡的蘇明玉。事實是,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大家一直都想遠離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好,但遲早有一天,你會發現,有些影響像一顆種子一樣,在你心底早已生根發芽了。有的人不喜歡爸爸說話聲音大,老是發脾氣。總會因為這些事跟爸爸吵架,甚至敵對。但等長大後才發現,原來自己脾氣也不好,對待親密的人也喜歡扯嗓門。
  • 為什麼說原生家庭影響著一個人的婚姻?幸福是會傳染的
    1前幾日一個關於「原生家庭很幸福是什麼體驗」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而後廣大網友們針對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產生的影響又進行了一波分析。而這個話題也讓我想到了去年熱播的一部電視劇《都挺好》。蘇明玉作為受原生家庭影響最大的人,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缺乏安全感,恐懼婚姻,將自己活成了一個刺蝟,哪怕內心柔軟一片,卻不得不用堅硬的刺將自己包裹住,不讓別人向自己靠近,無法與他人建立起過於親密的關係。蘇明哲作為大哥,但是骨子裡卻繼承了父親的一些性格,也因為家庭環境的原因,讓他成為了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 十個原生家庭,九個都傷痕累累。原生家庭究竟可以有多傷人?
    ,可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傷害究竟可以有多大?是的,即便被原生家庭所傷,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真正的獨立,這種獨立,不是跟父母斷絕關係,甚至老死不相往來,而是要和原生家庭和解,並在脫離了原生家庭之外,還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這樣,我們才能過得更幸福。最後祝願這位姑娘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立之路。
  • 原生家庭的影響會跟隨一個人的一生
    原生家庭的環境如何,將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富貴家庭的孩子,基本上見多識廣,性格外向好社交。貧寒家庭的孩子,基本上唯唯諾諾、性格內向而自卑。在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要想他走上正途,無疑是很難的,但如果父母有良好的文化水平,正常的三觀,即使很貧窮的家庭也能成長出社會的棟梁。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基本上是不可改變的。
  • 原生家庭對子女影響很大,在父親缺位的家庭裡到底存在多少隱患?
    你知道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有多大嗎?在父親缺位的家庭裡,到底存在多少隱患?我做了這麼久的心理諮詢發現,很多夫妻不幸福都是跟原生家庭有關係。很多家庭裡,媽媽都比較強勢,爸爸通常是邊緣的。因為媽媽承擔了太多家庭責任,非常的焦慮。
  • 從虎妞和小福子的遭遇,來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
    美國著名「家庭醫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當然也會影響他的感情或婚姻。什麼是原生家庭?一個人從出生到結婚之前,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就叫原生家庭。
  • 「天使」與「魔鬼」的根源,原生家庭的愛與痛
    一個人一生至少會有兩個家庭,一個是我們出生時的家庭,這裡有爸爸媽媽,有兄弟姐妹;而另一個則是與自己的伴侶組成的家庭。第一個是我們的原生家庭,第二個則是我們成為了孩子的原生家庭家庭完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根基,不管長大後,他去了什麼地方,家庭總會跟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童年,甚至一生有多重要
    一個人身上發生的所有事情幾乎都可以在其童年找到原因。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他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在6歲之前就已經形成了,之後的人生不過是在這個基礎上的重複。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提出了人生腳本的概念與之相呼應,伯恩把人生腳本定義為:「潛意識對一生的計劃。
  •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不禁讓人感傷,曾經有多甜蜜,現在就有多扎心。網友們表示再不相信愛情了,還是羨慕以前人的生活,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為什麼以前人的婚姻穩定?男主外女主內,男耕女織,相互依賴,像開公司一樣,你對外負責資源整合,我對內負責員工管理。
  • 毀掉孩子的不是貧窮,而是原生家庭的傷,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人的身上都多多少少帶有原生家庭的印記,幸運的人被原生家庭成就,無論在生活中遇到多大風多大雨,背後都有一個溫暖的港灣,而不幸的人,被原生家庭傷得體無完膚,活在這個世界,只有自己是自己的避風港
  • 《都挺好》蘇明玉用一生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3個方法與自己和解
    她恨母親趙美蘭,原生家庭究竟對一個人有多大影響?01原生家庭即我們和親生父母組成的家庭。一個在健康的原生家庭長大的人,會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而有問題的原生家庭卻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也許終其一生也走不出這個陰影!
  • 企鵝專家課丨蘇明玉式的原生家庭,影響著多少家長的育兒觀?
    也是通過這個劇,更多人開始關注並討論一個話題——原生家庭。 我們一生中一般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可忽視。
  • 為何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麼大,一生再努力都趕不上人家的起點
    近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在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其是指子女尚未成家,仍舊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與子女成家後的「新生家庭」相對。原生家庭中的子女成長或多或少會帶著父母的影子,進而帶到自己的新生家庭,因此,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也漸漸被人們所提及。
  • 有這3種原生家庭的人,人際關係不好,很難相處
    今天我們就從這個角度來列舉三種原生家庭,看看這樣的原生家庭是怎麼樣影響一個人的人際關係的。1、父母關係不好的原生家庭父母關係不好勢必就會影響到孩子,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在小時候怎麼樣跟父母相處,長大後他就會怎麼樣跟別人相處,孩子會把與父母相處的關係模式內化成一個關係經驗,儲存在自己的潛意識裡。
  •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真正成長起來?
    其實我想說,原生家庭不是原罪,不是不可改變的,我們不接受這種輕視,更不可以自己輕視自己。人類的第一個原生家庭就是亞當與夏娃生下該隱和亞伯和組建的家庭。原生家庭是指兒女還沒有成家,即兒女沒有組建自己家庭之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一但子女成家,就有了他們自己的「新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