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廉價航空候機樓(Budget Terminal)正式投入運作已有些時日,雖然這座耗資4500萬新加坡元打造的廉價航空樓至今仍只有飛虎航空公司一家廉價航空公司使用,但是就乘客接待量而言,已佔了運轉容量的四成之多。
據三月份的統計,新加坡樟宜機場廉價航空候機樓在3月26日正式啟用這一天,就有16個航班在這裡起降,乘客則有超過3000名。
儘管這個數字離新加坡民航局所定下的每年有270萬乘客使用廉價航空樓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但是這畢竟只是廉價航空樓初試啼聲的表現,隨著飛虎航空公司陸續取得更多區域城市的直航權,乘客量增加絕對是可以預見的。
然而,擺在新加坡前方的航空業景象雖然一片大好,但是我們不可忽略的是廉價航空樓和至今仍是獨家使用者的飛虎航空公司所面對的一些客觀挑戰,包括國內市場的局限,以及周邊國家的政府所採取的天空保護主義。以飛虎航空公司來說,面對這樣的政府,它必須通過合資方式才可能增加航線。
事實上,廉價航空業的巨型經濟蛋糕已引起本區域不少國家虎視眈眈。印尼交通部長哈達就在四月提出在雅加達國際機場增建一座廉價航空站的計劃,並預計可在2008年建成啟用。
至於亞洲最先啟用廉價航空站的馬來西亞,據知也已計劃在馬來西亞東部的沙巴州建造第二座廉價航空站。
此外,馬來西亞政府也通過一系列措施,例如調低使用廉價航空站的國際航班的機場稅來加強航空站的競爭力,而馬來西亞交通部日前也應乘客的要求,計劃提升廉價航空站的設施,包括建造一條從候機樓連接到客機的有蓋走道。
繼續北上,為了爭奪廉價航空業蓬勃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商機,泰國民航局不久前也宣布計劃在即將於曼谷落成的蘇瓦那布呼米(Suvarnabhumi)新國際機場實行免收班機降陸費的獎勵計劃來吸引廉價航空公司開闢航班,甚至希望廉價航空公司可以從下個月開始就試用新機場的設施。
雖然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機場不應對個別航空公司有所歧視為理由,不贊同泰國民航局的獎勵計劃,但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畢竟只是個「外人」,如果泰國方面決定一意孤行,「外人」也無可奈何。
更重要的是,泰國此舉來勢洶洶,顯示了它有意在廉價航空業上同鄰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爭一日之長短的決心。這就表示即使免收降陸費的計劃最終無法推行,泰國也不會就此作罷,必定將絞盡腦汁,想出更多的新競爭點子。
面對如此嚴峻的競爭及考驗,作為區域航空樞紐的新加坡更須多加把勁,除了繼續設法減低使用廉價航空樓的航空公司的營運成本及吸引更多航空公司使用之外,也要改變唯獨考慮硬體設施的思維,多從服務素質方面著手,以讓航空公司及乘客都覺得使用廉價航空樓是物超所值的。
新加坡的宇航業目前已經佔有整個亞洲市場的四分之一。隨著本區域廉價航空公司的崛起,宇航業對我國今後的經濟發展及航空樞紐地位鞏固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因此,有關當局有必要認清並及早制定應對計劃,以克服眼前所面對的來自各方的挑戰。
0薦聞榜
(新加坡《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