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蓋爾|瑪麗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寵兒|瑪戈特·羅比|桑迪...

2020-12-16 騰訊網

《好萊塢報導》中文站2019年1月8日報導 作者:琳賽·韋恩伯格(Lindsay Weinberg)

焦點電影公司的《瑪麗女王》(Mary Queen of Scots)和福克斯探照燈公司的《寵兒》(The Favourite)是今年兩部奧斯卡熱門古裝宮廷片,聚集的都是女性政治權力鬥爭。

前一部影片中,西爾莎·羅南(Saoirse Ronan)扮演的蘇格蘭瑪麗女王挑戰瑪戈特·羅比(Margot Robbie)扮演的伊莉莎白一世,爭奪英格蘭統治者的寶座。第二部影片裡,艾瑪·斯通(Emma Stone)扮演的心機女僕阿比蓋爾絞盡腦汁討取安妮女王——奧利維婭·科爾曼(Olivia Colman)飾——的歡心,以取代她身邊最信任的侍女、蕾切爾·薇姿(Rachel Weisz)扮演的薩拉。

影片中你死我活的宮鬥不僅表現在人物的行為和言辭上,也表現在她們的外表上。《瑪麗女王》的服裝設計師亞歷山德拉·伯恩(Alexandra Byrne)說:「這兩位女王的故事大相徑廷,我希望她們的服裝即並存又互補。」伯恩曾因為2007年影片《伊莉莎白2:黃金時代》(Elizabeth:The Golden Age)獲得過奧斯卡服裝設計獎。

《瑪麗女王》中,統治者的權力與他們服裝的顏色直接相關。伯恩說瑪麗的權力感與她穿著藍色衣服的和飽和度相對應,「這是她自尊和自信的一種顯示器」。當瑪麗走進法庭宣布懷孕的消息時,她穿著明亮的鈷藍色衣服,因為「這是她春風得意的時候。在那個時代,一個君主的職責是結婚和生一個合法的繼承人,擁有婚姻和孩子的她,未來一片光明。」伯恩為伊莉莎白設計的服裝顏色更加豐富多彩,隨著她權力的削弱,顏色也逐漸黯淡下來。

伯恩說:「她非常清楚自己作為英國女王的形象力量,她用自己的形象來取代聖母瑪利亞的肖像,所以她的穿著非常有策略性」。伯恩透露羅比的服裝部分取材自伊莉莎白的三幅肖像。

伊莉莎白這個角色的轉折點出現在她患上天花並「毀容」的時候,瑪麗已經生下了繼承人,而她不可能有孩子的報導對她的地位產生嚴重危害。伯恩說:「她行事非常低調,所以我開始慢慢減少她服裝的色彩。她漸漸振作起來,收拾精神,等待與瑪麗見面的合適機會。」

兩位女王之間的會面是影片的高潮(雖然現實中她們並未見過面),伯恩說她覺得「重要的是衣服不能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一開始,伊莉莎白穿著的騎馬裝顯得更有力量:「我希望這是顏色的力量」,面對瑪麗的自然美,伊莉莎白的真面目完全隱藏在慘白的妝容和橙紅色的假髮之下。剛剛從戰場下來的瑪麗,「一直騎著馬,所以裙子上沾滿了泥汙,然後在前往英格蘭的路上經過海水的衝刷,她衣服的汙漬中有一種熱情和美」。瑪麗的緊身衣被她盔甲上的鏽跡染成橙色,與兩位女王的紅色頭髮相得益彰,伯恩說,「我想她們的衣服既存在聯繫,也能相互並存」。

伊莉莎白得體的外表和衣服用來彰顯她的身份和形象,在這場微妙的戲中,她摘下假髮,露出病後稀疏的頭髮,從而暴露出自己的弱點。

《寵兒》一開始,阿比蓋爾和薩拉完全處在不同的社會階層,有著不同的生活軌跡。隨著阿比蓋爾地位的崛起,薩拉漸漸失去女王的寵信。12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三次獲獎的服裝設計師桑迪·鮑威爾(Sandy Powell)說,阿比蓋爾第一次受僱在廚房幫傭時,穿的「基本上是一套制服」。她越來越受寵愛,陪伴安妮女王的時間越來越多後,她開始穿黑色長袍。影片中大部分服裝都是單色的,因為鮑威爾希望色彩「生動、清晰和乾淨——讓故事自己發展下去」。

阿比蓋爾結婚並正式獲得夫人的稱號後,她「會穿上全套宮廷裝」。沾沾自喜的她穿衣風格變得「花哨起來……比宮中的其他人更招搖、更粗俗,她的衣著打扮用力過了頭。這種正是暴發戶式的炫富,所以有錢不一定能讓人更有品位。」

莎拉的形象與阿比蓋爾形成了鮮明對比。「三個人中的莎拉似乎是可靠的一個,我想用她的外表來表現一種強烈而極具威嚴的尊重。」鮑威爾解釋說。蕾切爾·薇姿的服裝有著傳統的男裝特徵,尤其是當她進入射擊或者騎馬的「主動模式」時。

「到最後,當她被逐出宮廷時,她不得不摒棄所有宮廷裝束,只能穿一件簡單的黑色禮服,甚至比侍從女官還要簡單。」

莎拉帶阿比蓋爾出去射擊時,兩位對手之間的對比最為明顯。阿比蓋爾穿著黑色的使女服,薩拉身穿外套,足蹬長靴,顯得力量十足。鮑威爾談到薩拉對女王政策的影響力時說:「她是個威風凜凜的人。我喜歡把她看作是一個不受傳統束縛的女性,她實際是通過代理人來管理國家,我想用馬褲所給予的運動自由來增加這種力量。」(文/東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瑪麗一世和伊莉莎白一世的不同之處
    威廉·塞西爾之後,另一位親信沃辛漢伯爵接過了這個工作,將「伊莉莎白間諜網」發展壯大,為伊莉莎白的王位打造了一個密實的保護網。先介紹伊莉莎白一世的對外政策,因為它幾乎決定了英格蘭的發跡過程。在伊莉莎白一世的故事裡,有另一個女王的故事是不能迴避的,我們要先把她請出來介紹一下。
  • 蘇格蘭瑪麗女王和伊莉莎白一世的真實故事
    伊莉莎白不同於她的蘇格蘭同行,後者是詹姆斯五世唯一合法的孩子,鞏固了她的皇室地位,她走了一條漫長的王位之路。在1536年母親安妮·博林被處死後,她變得一無所有,在父親亨利八世不斷變化的奇思妙想的支配下度過了童年。在他於1547年去世後,她被列為繼承人中的第三名,只有在她的兄弟姐妹愛德華六世和瑪麗一世死後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才有資格統治。事實正是如此。
  • 大英圖書館獲贈伊莉莎白一世書信:對瑪麗一世態度逐漸強硬
    據英國衛報,近日大英圖書館新收入了一批藏品: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寫給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的信件。在其中一封信中,伊莉莎白寫道,她「哀愁深重」地「目睹」自己和瑪麗「情誼遭遇變故」,但與此同時,又頻繁地強調著自己「朕」(「we」)的尊貴稱呼。
  • 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為何終身未嫁?
    伊莉莎白一世,有名的「童貞女王」,終身未嫁。伊莉莎白一世在位四十四年,她治下的英格蘭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也是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她在位時期的英格蘭比較穩定繁榮,作為新教徒的女王能使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緩解了宗教矛盾的英格蘭得以發展經濟。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就生活在伊莉莎白一世的時代。伊莉莎白的父親是著名的亨利八世,都鐸王朝第二任君主,他的一生結了六次婚。第一位妻子是阿拉貢的凱薩琳,原本是亨利的嫂嫂,在他的哥哥去世後亨利繼承王位並娶了嫂嫂。
  • 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死於被斬首的瑪麗一世
    瑪麗一世準備實行一場緩慢的宗教改革,並改善同表親姐妹伊莉莎白女王的關係。伊莉莎白·都鐸,英格蘭的女王囚禁在英格蘭的蘇格蘭女王1568年,瑪麗一世逃出蘇格蘭貴族的控制之後,曾希翼自己的「表親姐妹」伊莉莎白一世能夠幫助她
  • 伊莉莎白一世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
    伊莉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莉莎白·都鐸,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1558年11月,伊莉莎白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去世,伊莉莎白繼承王位。
  • 伊莉莎白一世傳記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長期統治的女王,執政44年來相對穩定和繁榮。伊莉莎白一世是誰?伊莉莎白一世1558年,在她姐姐瑪麗女王去世後,伊莉莎白接掌了她的國家,並一直統治到她1603年去世。伊莉莎白一世繼承了許多瑪麗引起的問題。
  • 兩個女人的「20年戰爭」:蘇格蘭瑪麗女王與伊莉莎白的王冠爭奪戰
    16世紀後半葉的歐洲,有兩個著名的女王: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與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她們年紀相差9歲,是表姑侄的關係,時常有書信往來。瑪麗·斯圖亞特的後半生都被軟禁在英格蘭的城堡之中,不過非常神奇的是,她們兩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見過一次面。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以婚姻為外交籌碼,打造英國黃金時代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女王之一,她的統治時期長達45年,在此期間,英格蘭擺脫了在政治、經濟、外交、宗教等領域的困境,開啟了全新的「黃金時代」。在政治成就之外,這位傑出女性的私生活同樣為世人所關注,她一生未婚,被賦予了「童貞女王」的稱號。
  • 英國史上最悲情女王瑪麗·斯圖亞特,被表親伊莉莎白送上斷頭臺!
    我們所熟知的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有蘇格蘭的瑪麗一世和她的孫子查理一世,他們的結局都很悲慘。瑪麗·斯圖亞特,她出生六天後即位為蘇格蘭女王。為了躲避與愛德華六世的婚姻,在5歲時被送往法蘭西,由她的母親瑪麗·德·吉斯代為攝政。
  • 伊莉莎白一世貴為英國女王,卻為何終身未嫁
    十六世紀英國女王是伊莉莎白·都鐸,她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在姐姐瑪麗一世去世以後,她繼承了王位,成為了伊莉莎白一世。伊莉莎白一世非常貌美,但是她身為英國女王卻終身未嫁,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終身未婚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有著「童貞女王」綽號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什麼選擇不結婚呢?伊莉莎白的生活一點也不傳統。她於1533年出生在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家裡。1536年,她的母親因為墮落並被處決後,伊莉莎白被宣布為私生女,而她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很明顯,她根本就不適合當女王。
  • 伊莉莎白一世:「榮光女王」如何一步步開創英國「黃金時代」?
    而這位英國女王又是如何將一個國家領向發展鼎盛時期,需要從她的幼年生活逐步開始了解。幼年時期的伊莉莎白坎坷的幼年經歷1533年,伊莉莎白一世出生,她是亨利八世和其王妃安妮·博林所生。當時天主教依舊盛行,而國王和王妃則是以新教教規方式成婚,所以伊莉莎白也被認為是私生女。但她出生時依舊享有王位的繼承權。
  • 英國「處女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真的冰清玉潔,還是另有玄機?
    到2019年2月6日,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時間達到了創紀錄的67年,王儲查爾斯等候太久,直到尋常百姓退休年紀,仍在候命。女王孫輩人丁興旺,王子與王妃已成為時尚界標杆。但是,歷史上的伊莉莎白一世與二世相比,卻是有很大不同。她就像入獄的韓國前女總統樸槿惠自命「嫁給韓國」,以身相許不列顛。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何終身不嫁?網友:她有丈夫,叫英格蘭
    在歐洲很少有人不認識伊莉莎白一世,她是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被英國稱之為「黃金時代」,她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王,原因是她一生未嫁。
  • 伊莉莎白一世是性冷淡還是同性戀,為何女王到死仍是處女?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英國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她25歲繼位,70歲離世,總共執政45年。伊莉莎白繼位之初,英格蘭還是個混亂動蕩、積貧積弱的國家。後經她在執政期間銳意改革,對內穩定根基,對外開疆拓土,擊敗了海上霸主西班牙,最終將英格蘭建設成為歐洲最富強的國家之一。
  • 伊莉莎白一世傳奇的個人生活,盤點童貞女王的秘密
    英國伊莉莎白一世被稱為「童貞女王」。作為亨利八世的次女——一個有時被認為是私生子的女兒——伊莉莎白從未被認為是女王。儘管如此,她從1558年開始統治英格蘭直到1603年去世。她的統治因無數的原因而聞名於世,但伊莉莎白一世的愛情生活,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多次死裡逃生,如有天助,網友:天選之女
    回顧伊莉莎白一世的一生,可以說她是一直活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比如幼年喪母,青春期被性Q,長大後被女王姐姐忌憚,成了女王又接二連三的出現重大危機。01伊莉莎白一世出生於1533年,出生的時候,就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她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也就是血腥瑪麗)是她的侍女。這裡要說的是,她父親亨利八世,當初為了娶她母親,跟教廷決裂,導致英國的天主教遭到了迫害。所以,天主教徒是非常痛恨她母親的,後來這種恨就轉嫁到她身上了。
  • 被殺妻狂父親耽誤青春的瑪麗女王
    說起外國女王,最出名的莫過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但如果沒有她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女王的話,伊莉莎白一世根本當不上女王,王位是屬於七日女王簡格雷的。是瑪麗一世發動政變推翻了簡格雷的統治當了幾年女王病逝後,把王位傳給伊莉莎白一世。若不是瑪麗一世,都鐸王朝要變為格雷王朝了。
  • 伊莉莎白一世為什麼終身未嫁?
    登基最初的日子裡,這位年輕又無統治經驗的女王,面臨著一個幾乎瘡痍滿目,亟需醫治的英國。JR格林在《英國人民簡史》中描繪的那樣:「財政從來沒有達到如此崩潰的地步,英國從來沒有受到如此大的羞辱,這些都是瑪麗女王統治所造成的。」首先要面對的是處於崩潰邊緣的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