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英巡玩家是無辜的:說說皇家海軍最後的巡洋艦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沒有一個英巡玩家是無辜的

在戰艦世界裡,英國輕巡洋艦「海王星」和「米諾陶」憑藉射速極快的主炮和強大的防空火力給玩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她們作為圖紙船並沒有被建造出來,但其諸多子系統在皇家海軍最後一型火炮巡洋艦——「虎」級巡洋艦上得到了重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路上坎坷的歷程也代表著皇家海軍曾倚重的巡洋艦隊最後的榮光。

時間回到1944年,皇家海軍的新一輪造艦計劃要求建造5艘新的巡洋艦,起初計劃建造裝備有4座雙聯134mm高平兩用主炮的巡洋艦(Design N2),這是一級經濟實惠的巡洋艦,其顯著的特點是相對較弱的武備和只有28節的航速。

但是在1944年2月的會議上,時任第一海務大臣的坎寧安上將堅持要為新的巡洋艦配備152mm口徑的主炮和114mm口徑的高平兩用副炮,他要求設計一型以「貝爾法斯特」號(HMS Belfast)為基礎,有著更強火力的巡洋艦。

Design N2

「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現作為博物館艦停泊於泰晤士河

關於新巡洋艦的第一份設計案(Design Q)於1944年3月提交,隨後在5月又提交了一份稍加改進的設計案(Design R)。與「貝爾法斯特」號相比,新設計最大的改動是在艦體設計和動力系統兩方面。

在艦體設計上,英國人拋棄了此前在「利安德」級和「城」級巡洋艦上所採用的短艏樓船型,而是改為長艏樓船型,這樣可以避免艏樓甲板中斷處結構脆弱的問題。此前在「愛丁堡」級輕巡洋艦的設計上,艏樓甲板在艦體中部中斷,同時裝甲帶和裝甲甲板也在距離艏樓中斷處幾英尺外的地方下降一層甲板,由此在結構上出現了雙重非連續性,從而導致此處成為結構上一大弱點。

「果敢」號驅逐艦的前部主炮,攝於1953年12月,馬爾他

在動力系統上,新設計將兩組鍋爐並排布置,在中間用隔壁分開,以防止因一次命中就損失全部動力。這樣布置的動力系統不僅可以有效縮短艦體長度,還可以減小兩根煙囪間的距離來為各類火炮和指揮儀提供更好的射界。

在防護方面,這兩份設計與「貝爾法斯特」號相差無幾,但主裝甲帶和操舵裝置裝甲之間的空隙被填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火力方面,這種新型巡洋艦在火力上與「貝爾法斯特」號相差無幾,繼續沿用了「城」級輕巡洋艦上4座三聯裝152mm炮的布局,但安裝在新型的MK24炮塔中。

副炮則由早期巡洋艦標配的雙聯裝102mm炮升級為「果敢」級驅逐艦(Daring Class)所裝備的114mm炮。不過海軍槍炮部長(DGD, Director of Gunnery Division)對此並不滿意,因為MK24型艦炮充其量只是在舊有型號上稍加改進而來,仍然採用著過時的分裝式炮彈,使用人工裝填。在戰爭初期,這樣的艦炮尚能憑藉其短時間內的爆發射速在對射中不落下風,但到了戰爭末期這樣的設計顯然早已過時。

相關焦點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自英國準備建造無畏號戰列艦時,戰列艦開始準備跨代進入無畏艦時代 僅有一艘的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也就是胡德號,成為了英國皇家海軍最後建造的戰巡,不過二戰後還倖存的,確實聲望級的首艦聲望號。
  • 大英帝國最後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沉沒,皇家海軍榮譽再次掉...
    前面把皇家海軍的戰巡分批次說了一遍,最後就剩下「海軍上將級」,該級別就只建造了一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德號」,這艘軍艦是爭議最大的一艘軍艦,網上對這艘軍艦的介紹也比較多、也較為全面,所以今天還是以個人視角為大家來解讀這款戰艦,同時也是英系戰巡的最後一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 老照片:英國皇家海軍為壓制德國戰巡而建造的「獅」級戰列巡洋艦
    獅級戰列巡洋艦是英國海軍建造的戰列巡洋艦。首艦獅號1909年9月29日開工。同型艦:獅號(Lion)、皇家公主號(Princess Royal),改進型:瑪麗女王號(Queen Mary)。獅級是英國皇家海軍以壓倒德國同類型戰艦為目的全新設計的戰列巡洋艦。
  • 《碧藍航線》港區中艦船名字背後的故事:「皇家海軍 逢敵必戰」
    總的來說,英國皇家海軍的命名準則通常遵循以下規則:人名(著名海軍將領或皇室成員)、大英國協地名或殖民地、古希臘神話人物以及形容詞和名詞。 著名海軍將領及皇室成員 說起皇家海軍以著名將領命名的艦船,就不得不提到深受玩家們喜愛的「皇家淑女」——胡德。
  • 英國戰巡遠嫁東洋的,日本海軍的當家主力最終折戟太平洋
    前言:此前結束了英系戰列艦的科技線的介紹,但是發現在主力艦上英國比美、德、日、意、法這5個主要海軍國家多了一條科技線,在主力艦上其他國家都是一條科技線而已,唯獨英國有兩條科技線,而這多出來的一條科技線就是戰列巡洋艦,所以從本期開始為大家說一下英系著名的戰巡。
  • 遊戲雜談 《碧藍航線》中艦船名字背後的故事 皇家篇
    正是這些紛繁複雜、千奇百怪的名字,折射出皇家海軍悠久的歷史傳統以及其獨特的個性。  那麼作為皇室的排面,海上霸權的象徵。碧藍航線中皇家的「姑娘」們究竟是怎樣命名的呢?這些名字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皇家海軍命名準則
  • 105年前英國皇家海軍奇恥大辱 兩艘巡洋艦被擊沉 德軍損失輕微
    105年前,1914年11月1日,英國皇家海軍遭遇到100多年來最慘重、最徹底的失敗。1914年,對於英國皇家海軍來說,可謂是流年不利。9月20日,德國「哥尼斯堡」號巡洋艦在桑給巴爾港擊沉了英國「飛馬」號輕型巡洋艦。
  • 英國海軍最強條約重巡,曾終結納粹王牌襲擊艦
    金秋九月,《戰艦世界》英系重巡洋艦科技線隨著0.9.2.2版本的到來正式上線。作為英系巡洋艦的支線,這條科技線從五級起始,包括6艘戰艦,其中只有2艘是歷史上真正建成服役的戰艦,即五級"霍金斯"號和六級"德文郡"號。"霍金斯"號是英國海軍在一戰期間設計建造的大型巡洋艦,並且引領了條約型巡洋艦的潮流。"
  • 戰列艦、重巡、戰巡如何劃分?巡洋艦為何會「淡出主力」
    【話說軍世】在現代海軍中,還在服役的現代化巡洋艦已經很少了,目前也沒有發展新型巡洋艦的消息,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古老的艦種也會消失,那麼,戰列艦和巡洋艦的主要劃分是什麼?巡洋艦「淡出主力」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英國國最新戰艦卻裝一戰時的老炮,皇家海軍最後的榮耀,卻只能淪為...
    前言:本期是介紹英系戰列艦的第七期,今天向大家介紹英系戰列艦的前衛號戰列艦,它是英國皇家海軍二戰後才服役的、也是皇家海軍服役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不過這艘戰列艦並沒有任何亮點,反倒是槽點滿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型戰列艦。
  • 海軍條約時代的產物,薄皮大餡的英國巡洋艦,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故此,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五國在1921年11月21在華盛頓展開談判,目的是對海軍軍備進行控制,探討出一個海軍軍備條約出來。 當然了,這麼一個條約想要談出來,問題還是不小的,畢竟各國的主力艦噸位應該保留多少,相互之間實力如何,都是應該討論的問題。
  • 史海鉤沉:中國海軍巡洋艦---最遠的航行
    然而這襁褓之中的大國海軍夢,卻遭到西方列強競相剿殺的厄運。1884年,中法馬尾海戰,福建海軍11艘艦艇半小時內被敵人消滅殆盡;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剛剛成軍6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甲午戰敗後,清朝統治者急欲整飭海防,重建海軍,於1895年起,向英、德等國訂購大小軍艦43艘。海圻號巡洋艦即為此中噸位最大、裝備最好的戰艦。
  • 戰列艦、高速戰列艦、重巡、戰巡有啥區別?它們是如何發展的?
    19世紀末,英國各級巡洋艦航速快速提升 無防護巡洋艦沒有裝甲;防護巡洋艦有水平裝甲或穹甲裝甲;後來又在船舷增加裝甲,成為裝甲巡洋艦,開始參與主力艦隊作戰。林仙級輕巡洋艦 1922年英、美、法、意、日五個海軍強國為抑制軍備競賽籤訂《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巡洋艦最大排水量不超過1萬噸,主炮口徑不大於8英寸。
  • 戰艦世界:一炮幹沉皇家海軍胡德,玩家:奧利給幹就完了
    比如沙恩霍斯特號聯合格奈森瑙號擊沉英國皇家海軍光榮號航母,世界上唯一一例戰列艦擊沉航母的戰役,卑斯麥一發入魂擊沉皇家海軍旗艦胡德號等諸如此類。今天聯盟君就來帶大家了解下納粹海軍最強的戰艦卑斯麥級二艦。俾斯麥號的戰績是在建成後第一次出海作戰中於1941年5月24日的丹麥海峽海戰中於開戰後6分鐘內擊中了英國海軍的精神象徵,一戰時服役到現在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彈藥庫,導致其殉爆沉沒。
  • 倫敦旅遊泰晤士河必看軍事景點:皇家海軍貝爾法斯特號輕巡洋艦
    ▼▼▼如果當你來到英國,迎著微暖又有效潮溼的輕風,走上著名的倫敦塔橋俯瞰著波光粼粼的泰晤士河,一艘披掛著藍灰色塗裝的老式巡洋艦正靜靜地停泊在泰晤士河邊,接受著你的檢閱。她便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功勳累累的二戰英雄、愛爾蘭的傳奇——貝爾法斯特號。作為愛丁堡級輕巡洋艦的次女,1936年12月,貝爾法斯特號正式開工,兩年後的3月17日下水。
  • 女王的皇家海軍怎麼了?
    英國皇家海軍的輝煌是在18、19世紀,那太過於遙遠,篇幅有限咱們就不提了,咱們從二戰開始,畢竟這是英國海軍最後的榮光時刻。二戰爆發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6艘航母、12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18艘重巡洋艦、37艘輕巡洋艦、183艘驅逐艦。
  • 日德蘭海戰中的「鐵狗」:「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
    「德弗林格」號與其他德國海軍戰艦對英國沿海城鎮的炮擊令英國公眾怒不可遏。由於此類襲擊造成諸多無辜男女及兒童死於非命,英國國內要求實施報復的呼聲甚為高漲。此刻,皇家海軍第1戰列巡洋艦分隊(海軍上將貝蒂指揮)與第2戰列艦分隊(海軍上將沃倫德指揮)業已出海就位,隨時準備截擊德國襲擊艦,而德艦先前在接近英國海岸時即已被英國驅逐艦發現。凌晨4時45分,德國巡洋艦「漢堡」號與其他數艘輕型護航艦隻攻擊了英國驅逐艦,英國「堅強」號遭重創,「伏擊」號與「山貓」號受傷。
  • 奠定德國戰艦設計布局的戰艦——「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
    「德弗林格」號與其他德國海軍戰艦對英國沿海城鎮的炮擊令英國公眾怒不可遏。由於此類襲擊造成諸多無辜男女及兒童死於非命,英國國內要求實施報復的呼聲甚為高漲。此刻,皇家海軍第1戰列巡洋艦分隊(海軍上將貝蒂指揮)與第2戰列艦分隊(海軍上將沃倫德指揮)業已出海就位,隨時準備截擊德國襲擊艦,而德艦先前在接近英國海岸時即已被英國驅逐艦發現。凌晨4時45分,德國巡洋艦「漢堡」號與其他數艘輕型護航艦隻攻擊了英國驅逐艦,英國「堅強」號遭重創,「伏擊」號與「山貓」號受傷。
  • 二戰中日海軍最後一次艦對艦之間的海戰,走向末路的南洋艦隊
    事實上,日軍要派艦支援安達曼群島早在皇家海軍的預料之中,因此部署了潛艇進行監視。日軍兩艦出發時便被兩艘潛艇發現, 然後通知了東方(東印度)艦隊,艦隊司令部迅速制定了「公爵領地」行動計劃(OperationDukedom),準備做個口袋讓日艦自己往裡鑽。
  • 二戰日本海軍完爆英國海軍?加上大和號都不夠,指揮官更差得遠
    主力艦水面交戰:雖然在二戰條件下日德蘭式的艦隊決戰很難出現,但英日兩國海軍中肯定有不少人熱衷於以這種方式決出勝負,英國人的日德蘭情結不比日本人的日本海情結弱。在二戰中,英國海軍能夠用於艦隊作戰的航母有10艘左右(暴怒、2艘勇敢、皇家方舟、6艘光輝級,後續建造的巨像級基本沒有參戰),其中的主力光輝級是針對歐洲水域與岸基航空兵交戰而設計的,其特點是重裝甲、低載機量,並不適合太平洋戰場模式下的航母對攻。英國航母的另一個致命弱點是艦載機性能太差,前期居然靠雙翼「劍魚」扛大旗,後期靠美制艦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