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清晨6:30分許,騎行去拉薩的王成鴻發來信息稱,耗了11個小時,他騎行翻越過旅途中的第一座5054米高山——巴郎山。
堅持騎行317線5月31日晚,王成鴻、徐盛兩人騎行到成都,已是深夜11時許,邀約來自全國的13名騎友早已趕到。多數騎行者認為,騎行317線進西藏,太艱難了,再次騎行318線。317川藏北線,起點為成都,終點為拉薩,全程約2210公裡,相比318川藏南線多了100公裡。相對南線而言,這317線(或川藏北線)山高坡陡,路險,路途中補給點又少,若入夜宿高山,少許騎行者還會出現高原反應。
「哪怕騎行317線再艱難、危險、挑戰性大,也要走這條線。」王成鴻和另外3名騎友堅持騎行317線。這3名騎友分別是來自廣西的徐盛,以及來自湖北的阮鵬、毛凱,均是第一次騎行去西藏拉薩。6月1日早上,騎行318線的騎友們出發了。騎行317線的騎友在成都多休息了一天,兩線騎友約定,在西藏的八宿匯合。11小時徵服巴郎山6月3日下午,王成鴻到了汶川縣耿達鎮,天黑之前,要騎行到臥龍,在這裡找到一家客棧住宿,前面是5040米巴郎山,需足夠睡眠補給。巴朗山位於小金、汶川、寶興3縣交界處,海拔5040米,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凍風化高山,公路所經過的埡口海拔4523米,是中國海拔較高的有名的公路埡口之一。
從山腳到山頂埡口的公路有30公裡緩上坡,有37公裡大陡坡。2016年9月,在巴郎山海拔約3850處,全長約10公路裡隧道通車,對於車輛、騎行者來說,便捷了近100公裡的路程。王成鴻獨自一人騎行走老路,其他三名騎友選擇了穿越隧道。6月4日早上9時許,王成鴻備上足夠的水和乾糧出發了。「今天,再累再晚,我也要騎上埡口,絕不能中途搭乘車。」王成鴻暗下決心。清早的山間籠罩青霧,開始騎行上山時,王成鴻感覺還挺快的,可到了3000米以上海拔路段時,自行車踏板越蹬越費勁,雙腳酸軟,汗水將衣服溼透了,像從水裡撈起來似的,中途好幾次停下來喝水補充食物。「小夥子,騎行挑戰老路,真厲害!」王成鴻說,當天騎行挑戰老路的摩託車、自行車的人並不多,不少村民見到他,向他豎起了大拇指。往上騎行,越來越冷,手凍得麻木,有點受不了,霧氣有點大,能見度就幾十米。最後十幾公裡簡直是煎熬,空氣稀薄,呼吸和心跳加快,休息頻率增加,速度變得更慢了。王成鴻咬緊牙堅持,晚上8點,終於到達巴郎山埡口,在石頭砌成的標誌性建築——巴郎山「熊貓王國之巔」旁一塊石頭上,王成鴻足足坐了1個小時,才緩過勁來。
夜宿巴郎山埡口被凍醒巴郎山埡口上堆著厚厚的積雪,下山的公路已被積雪覆蓋,路面溼滑,夜晚騎行下山容易摔倒,王成鴻決定在山埡口安營紮寨渡一晚。「四周是白茫茫的雪,少有人經過,更談不上有賣小吃的小商販,不遠處只有一間用石頭砌成的寺廟房。」王成鴻說,他正在吃著餅乾當晚餐時,一輛自駕旅轎車停在了埡口處,車上一男一女。原來,他們是一對夫妻,是自駕旅遊愛好者,家住成都,已自駕旅行去過43個國家和地區。
「夜晚的巴郎山埡口,溫度會降到0度以下,在山丫口安置帳篷過夜,簡直就是裸睡在冰天雪地裡。」聽了夫妻的二人建議,王成鴻跟著兩人走進寺廟裡,寺廟裡正好擺得下兩頂露營帳篷,王成鴻把所攜帶的厚衣褲都穿在身上,實在太累了,倒在帳篷裡便入睡了。王成鴻說,夜晚,埡口處太冷了,還呼呼地刮著風,冷風從石牆縫隙中擠進屋來,撲進了帳篷裡,睡夢中的他被凍醒了,腳底、雙腿、雙手簡直被冰得發痛,無奈之下,他走出房來跺了跺腳,讓身體暖和一些又繼續入睡。
「騎行去拉薩已兩次,騎越過近20座高峰,這是第一次在山口上渡夜,這被冷的滋味真難用言語來表達。」王成鴻笑著說。都市新聞記者 姚強
編輯 高琴審校 廖波籤發 趙宏斌 石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