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算不上營銷模式,資本市場打價格戰毫無底線,硬搶是真的

2020-12-21 騰訊網

社區團購算是一種營銷方式麼?很多人認為的確是一種營銷方式。但是從本質上並不是一種營銷方式,只是資本市場用資金來搶佔一部分市場空間而已,這種方式可以說是沒有什麼道德底線可言。如果用變相打價格戰的方式來排擠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的話,這種所謂的商業模式只是在用巨資來和傳統商業模式來競爭。社區團購的方式是可以給居民起到便利服務的作用,但是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大面積推廣起來。

資本市場在利用自身的資金和商業頭腦在最大限度地吸收用戶流量和賺取後續的消費利潤,社區團購在本質上和社交電商沒有太大的區別,從根本上說是在進一步搶佔消費市場的商業行為。社區團購的最大賣點不是在給用戶帶來更大的便利,而是利用戰略虧損的方式讓競爭對手陷入經營的困境當中,甚至從市場上完全消失。所以這並不是一種營銷方式,二是惡意擠壓競爭對手的手段罷了。

商業的服務升級和競爭是一個好事,不但可以優化商業的服務,還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得到更好的好處。但是利用資金市場的優勢進行對市場進行壟斷的方式卻不怎麼樣?破壞市場的多元化就是破壞當地的經濟生態系統,人們失去經濟來源的同時還會面臨失去消費能力的危險,那麼在房地產的金融風險還沒有消除的基礎上,再在電商板塊進行添亂的行為真的很可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社區團購吧!

一,社區團購是電商的下一步市場布局,也利用線上和線下結合來壟斷消費市場

電商對於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對於社區團購還是比較陌生的。社區團購是以居民社區為輻射單位的電商區域市場,通過電商銷售平臺或者小程序進行銷售的方式,開發成本低而且容易裂變,然後再通過巨大的銷量獲取低價的商品進行銷售,從中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在開拓市場方面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用於營銷造勢,所以在前期是在借用資本市場的力量來擠壓競爭對手,沒有太多的高明之處。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減少競爭對手的數量,從而讓市場更加容易一些。但是對於銷量和客流量同時減少的商販來說卻是一種致命威脅,特別是做生鮮類產品的人群來說,不但要面臨超高的租賃成本之外,還要面對商品的損耗問題。然而這些事情的發生都要從社區團購對市場進行布局開始,價格戰則是讓雙方都很傷的一件事情。

二,社區團購的基礎是源於配送、網絡和消費群體的緊密連結

發展社區團購對於電商來說還算是水到渠成的賺錢途徑,畢竟很多的大型企業早已經對市場進行了布局,這其中就包括國內幾個最大的電商企業。本身就有便利的網絡條件和商品配送渠道,只需要對市場進行補貼就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源,同時對競爭對手的市場進行幹擾。但是社區團購也是要盈利的,那麼這個活動可以補貼多久呢?還是打著補貼的噱頭幹著溢價的事情。

社區團購還是有很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貿然地對市場進行開發也是一個不小地副作用,特別是過了市場開拓階段地時候,商品的價格一定會有所提升。那個時候的優惠和低價早已經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商品很可能是「小份菜」,如果遇到午高峰和晚高峰的時候還會遇到而配送方面的難題。

三,不易長期存儲的商品和不便配送的商品也是一種成本

社區團購的前置倉、商品集散和小區中轉站也需要對商品進行「保鮮」,那麼商品出現破損和變質也同樣是問題,再加上分揀包裝和配送這些成本。即使出現大型類型的商超店面,成本也是居高不下的。從以上的種種環節和成本的疊加來看:實體的優勢要更加明顯一些,而且社區團購只是在沒有創新的基礎上增加了商業的不穩定性,而且實體商超和商販的出現的存在對當地的居民消費更有好處。

商業的發展不只是在營銷方面,還有對經濟和消費市場的營銷。如果利用一些伎倆和手段打壓對手之後,沒有對客戶群體做到有效的便利服務,還對當地的經濟和人們的收入造成不利影響,那麼這樣的商業發展不要也罷。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購物的消費者,你會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完成日常的消費麼?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攪動生鮮市場,是模式創新還是惡意競爭?
    專家認為,社區團購通過減少中間環節讓消費者得到實惠,有利於市場競爭,但同時也要對可能存在的壟斷行為加大處罰力度,規範市場秩序。新業態的菜籃子 低價來攬客 品質不穩定和以往團購相比,社區團購模式更加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
  • 資本湧入社區團購 逐鹿5000億市場
    每日優鮮、盒馬、拼多多等都屬於前置倉模式,他們都在此前布局了拼團模式。逐鹿5000億市場餐桌生鮮是3萬億生鮮市場裡的70%份額,約為2萬億前後的規模。那麼社區團購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十薈團創始人及聯席CEO陳郢在採訪時曾表示:預計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達5000億元。由此可見,社區團購的體量並不大。
  • 資本動了你的菜籃子,社區團購是模式創新還是惡意競爭?
    當資本伸向你的菜籃子,一方面,新業態新模式在倒逼企業減少中間環節,提升服務水平,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社區團購出現的高價搶人、超低價賣菜的競爭亂象,擾亂了市場秩序,甚至讓一些「老實」做生意的企業被迫退出市場。
  • 資本湧入社區團購 逐鹿5000億市場
    每日優鮮、盒馬、拼多多等都屬於前置倉模式,他們都在此前布局了拼團模式。逐鹿5000億市場餐桌生鮮是3萬億生鮮市場裡的70%份額,約為2萬億前後的規模。那麼社區團購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十薈團創始人及聯席CEO陳郢在採訪時曾表示:預計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達5000億元。由此可見,社區團購的體量並不大。
  • (力志圈)社區團購營銷計劃,如何做好社區營銷?
    社區團購營銷計劃,如何做好社區營銷?想法目的:減少商品流通及運營支出,最大限度地降低營銷成本,謀求創新。:深入挖掘社區業主的購買意圖,產品定位正確。:合理安排團購時間,給業主帶來寬鬆愉快的團購氛圍。:引入套餐模式,將單一產品組合成不同風格和價格的套餐,使顧客容易選擇,提高顧客的購買慾望。:大力宣傳定製家居,用定製家具代替木工,運營周期從2個月減少到1個月。:擴大供應渠道,滿足業主團購以外的購買需求,真的一站式購物。
  • 被拼多多盯上的社區團購
    從蠻荒到割據  如今掀起的社區團購混戰,已經是這個賽道的第二波熱潮了。 兩年前,社區團購就曾獲得一波資本的熱炒。據不完全數據統計,自2018年開始,先後有10多家社區團購平臺獲得資本青睞,融資額一度超過40億元。 然而,資本也非萬能。
  • 社區團購的罪與罰:從香餑餑到過街老鼠
    不賺錢、成本燒不起、模式難跑通……倒下的松鼠拼拼,不過是社區團購將要走向死亡的一個縮影。但誰也不會想到,這才不到半年,資本巨頭們就捲土重來,再次入局社區團購,並且演變成為一場混戰。據「深燃」報導,有的平臺搞地推「狠起來連自己人都打」,經常出現同一個店同一天被好幾撥人「轟炸」六七遍的情況。
  • 「贊播優鮮」領跑社區團購,新型商業模式折服資本
    永柏資本PGA投資過的項目 說起聯投聚鑫,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但說起它的母公司永柏資本PGA卻是如雷貫耳。據付巖透露,他們從2018年9月開始關注社區團購項目,深入調研了40多家社區團購機構,最終拍板投資贊播優鮮。為何?付巖一語道破了其中玄機:社區團購看似門檻低,但背後比拼的是產品品質、SKU把控、整合供應鏈,以及對模式快速複製的運營能力,「我們認為,贊播優鮮做得最為出色」。
  • 資本扎堆、人民日報點名,風口浪尖的社區團購,未來何去何從?
    2.反對派,認為巨頭補貼搶市場,會導致很多菜農菜販失業,並且擔心形成壟斷後,提升菜價。3.中間派,誰便宜誰方便我就用誰的,沒特別喜歡也不特別討厭。在此我先申明,我偏向於中間派,但是我跟他們的觀點又不太相同。
  • 一樁「風口謀殺案」:社區團購1000天生死始末
    過去1000多天,社區團購行業吸引了大量創業者和資本進入,經歷了野蠻生長、行業洗牌。如今巨頭入局,紛紛下沉到二三線城市到底是流量的焦慮,還是真為了那「幾捆白菜」?「社區團購真的很滑稽」「很多投資者進入社區團購真的很滑稽。
  • 南京規制社區團購 不得以低價傾銷等方式擾亂正常經營秩序
    近日南京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要求經營社區團購的平臺不得以低價傾銷等方式,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這也是全國首個城市的政府監管部門向「電商菜品」社區團購,踩上的規制性剎車。南京出手,不是保守,而是保護。不是扼殺,而是規範。
  • 弄潮·銳評 | 南京規制社區團購,低價傾銷該踩剎車了
    近日南京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要求經營社區團購的平臺不得以低價傾銷等方式,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
  • 社區團購,凜冬將至
    這樣的模式天生沒有任何護城河,誰獲得了融資,誰就能把用戶「燒」來,繼而擴大市場份額;相反誰失去了燒錢的機會,誰就萎縮倒閉。 所以,從本質上,網際網路經濟並不是贏家通吃。甚至再露骨一點,這種玩法,根本就沒有贏家。資本褪去,一地雞毛。
  • 阿里充值十薈團,社區團購論持久戰
    在不久前的零售行業會議上,侯毅也對社區團購這一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不僅如此,此前就被阿里投資的十薈團也在最近宣布了最新一輪融資。早在2019年1月,阿里巴巴就投資了十薈團A輪融資。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從市場角度,網際網路巨頭他們會逐漸看到錢不能解決的問題正在浮出水面。經過第一階段的狂轟亂炸,各家也都要好好想想接下來的打法。而另一方面,這種燒錢的速度,是否真的如老大所說,不惜一切代價。公司作為上市公司是否承受得起,大家還是需要算算帳的。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團長自營店模式
    今年的社區團購行業可以說是起死回生,並迅速發展壯大。在全國市場上,十薈團、食享會、興盛優選等近50家平臺先後崛起獲得融資,中小型的團購平臺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總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對於目前發展最好的商業模式來講,社交電商孕育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來,那麼今天小豬V5社區團購小程序小編將繼續帶來新的一期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這一期我們講團長自營店的商業模式。
  • 電商巨頭入駐「社區團購」,他們在搶誰的飯碗?
    社區團購模式自2016年發源於湖南,到2019在全國電商行業可謂如日中天,又經歷了2020年的疫情風波,人們足不出戶的購賣習慣可謂是讓社區團購火上加火。那麼,什麼是社區團購?它是怎樣運營的?社區團購是實體經營者利用網絡發展出的新型運營模式所謂社區團購,是指一定數量的消費者通過社區或社會中的一些提供社區團購的組織機構,以更便捷、低折扣購買商品。
  • 社區團購,一地雞毛?
    不過,也有不轉型的私人團長,她們堅信只要社群在自己手中,做貨品差異化是有競爭力的。然而,零售君發現,私人團長不轉型一來是不想被平臺束縛,更重要的底氣在於,團購只是她們的副業。「得團長者得天下」,這或多或少被認為是社區團購成功的法門之一,原因很簡單,團長手中有流量,同時,解決了「預售+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中核心一環。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此前疫情期間,各地封城人們足不出戶,社區團購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燃眉之急,如今疫情得到控制,突然對社區團購進行抨擊,著實不應該。對問題要二分的去觀察,先不管巨頭們的下場,社區團購的發展對下沉市場真的毫無價值嗎?就這一點開始展開討論。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 阿里再次投資十薈團,看社區團購如何贏:資本、下沉市場、團長
    京東、阿里、拼多多、美團、滴滴、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已經全部入局社區團購,立馬橫刀,誰能笑到最後呢..經過2019年洗牌後,社團團購迎來高光時刻!市場的勃勃生機,千億級市場規模,更主要的,沒有任何一家說自己的社區團購的老大。
  • 警惕社區團購「燒錢大戰」戕害市場競爭秩序
    12月12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其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最終會損害客戶利益。一段時間以來,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先後砸重金加入社區團購,巨頭們不僅在高薪挖人,還在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