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童話作家的文化自信

2020-12-11 華聲在線

湯素蘭新作《南村傳奇》的面世,使我們看到了一個本土童話作家的才華、底氣和自信。

童話是外來的文體,中國童話作家是從學習西方童話的基礎上起步的。因之,中國作家如何創作中國童話就成為一代代中國童話作家的魔咒,他們在創作童話時總不免戰戰兢兢,並暗自發問:這是童話嗎?童話還可以怎樣寫?我們的童話創作資源到底有哪些?等等。慢慢地,中國童話作家開始找到屬於自己的經驗和話語,開始找到語感,找到自信。我們在湯素蘭這裡,也看到了這種語感和這種自信。

在與包括安徒生童話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經典作品循環往復的對話中,湯素蘭逐漸確立了自己的童話觀:真正有生命力的創作包括童話創作基於生活和生命本身,亦即她稱為的「有根的寫作」。她越來越關注生命本身及腳下的土地。誰說童話遠離現實呢?童話的根深深紮根於現實的土壤之中。她在反覆研讀安徒生童話之後,對於安徒生所言的「真正的童話源自生活本身」深以為然。她也突然之間發現,令她滿意的好的作品無不源自內心深處和生活本身。如此,我們便看到她的童話故事突出的現實關懷和生命感悟。一個真正有藝術生命力的童話作家,無論他(她)寫的故事多麼神奇荒誕,其底部襯著的是哲思和情懷。而這,正是湯素蘭童話創作的主線。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基點上,她時時回到自身,回到事物本身,回到她所屬的傳統文化根脈之中和個體生命經驗之中。

當童話寫作真正進入自覺階段,所有資源全息打開,任何一個「我」都是集合「古今中外」的結果。童話是什麼?是恰好的表達方式,是當下的「我」所尋找到的恰好的表達方式。傳統文化資源和個體經驗就這樣非常自然也非常親切地走到了童話作家的眼前。湯素蘭對此有十分的自覺和自信。她看到了深藏在民間文化中的智慧和情懷,她以現代人的眼光對從前的故事進行了重新講述——安徒生當年也是這樣做的。於是,就有了「丁婆婆」,就有了「捨身石」,就有了「少年與蟒蛇」,就有了「會印染的狐狸女婿」,就有了《南村傳奇》。

這些故事已經脫離了它們原始粗糙的形態而獲得了新的生命。湯素蘭以「詩」和「歌」的方式命名四個章節:「南村有座石峰山,山頂有塊捨身石」;「南村有個古陌嶺,嶺上有個無底洞」……這種迴環頂針的漢語言句式,似乎暗示著故事的無窮盡。這些故事講述愛與犧牲,講述愛與美——這些千百年永不衰退的話題正是童話的最佳主題。湯素蘭將這些故事講述得很親切,很溫暖,很符合生命的本義。那三個捨身擋住天堂之光的少年,以他們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天上那無憂無慮無止無盡的日子原是多麼單調乏味,而人間有限的有牽掛有愛恨的生活又是多麼珍貴!路生被補鍋匠所救,被貓所救,又被南村人所救,路生於是救了所有南村人。而立在南村村口的高大的梧桐樹下,人與狐狸的真純情誼又是多麼美麗動人。西山坳的丁婆婆,那愛花成痴的少女,終於得到神的祝福,成為不衰的「丁婆婆」,她為南村播種傳花,使南村成為一個愛與美的所在。

這是民間故事的重新講述,是民間元素的重新組合,初始形態的民間故事獲得了新的名字:童話。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湯素蘭是如何將「兒童」這一藝術元素運用到這些故事的講述當中的。所有的故事一律富有神奇美妙的色彩,幾乎所有的故事都寫到孩子,或本身就是少年的故事,印染坊裡發生的人與狐狸的故事寫得如此明麗而有人情味,而無絲毫的「妖氣」,這就使得蒲松齡時代的狐仙故事——這些神怪小說的素材終於在今天真正化為童話故事。《南村傳奇》根植於民間故事而又超越於民間故事,這是《南村傳奇》給予當代童話創作的重要啟發。

《南村傳奇》中對童話意義的思考,對鄉村經驗與傳統文化資源的運用,對我們生存狀態的思考,及其圓熟的藝術表達方式,真正顯示了一個中國童話作家的文化自信。

(《南村傳奇》 湯素蘭 著 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自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以來,各領域文藝精品層出不窮、百花齊放,不僅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助力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看成績:不忘初心,從「高原」邁向「高峰」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 作家學者暢談文化自信
    對文藝工作者來說,文化自信更是對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產生的一切優秀文藝作品、風神獨具的美學精神的熱愛、銘記和傳承。中華文化是傳統的,也是當代的;是陳列在博物館的珍寶,更是這個時代活躍的精神脈動。以文學為例,無論是傳之久遠的古典文學,還是一百多年來現當代作家為爭取民族解放和復興而書寫的「新文學」,包括我們對當下中國的表現和講述,這些書寫共同構成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的文化自信,既是依靠著我們的偉大傳統,更是面向時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 展現龍崗文化創意文化自信
    為積極響應和參與第十五屆「深圳市創意十二月」文化品牌活動,展現龍崗的文化創意和文化自信,小彈唱LIVE分別與中國網球大獎賽和深圳市龍崗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音樂演出活動。
  • 東方雨虹:25年企業文化展現中國品牌自信
    東方雨虹:25年企業文化展現中國品牌自信 2020-05-18 10:51:31 東方雨虹以長久的「真善美」企業價值觀,以從上到下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以「為人類為社會創造持久安全的環境」的企業使命,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企業文化,正是這種核心的企業文化,推動東方雨虹作為民族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現中國品牌自信。
  • 陽明心學與文化自信
    學者大咖就「陽明心學與文化自信」進行學術交流和互動。  -通訊員楊明  陽明心學峰會日前在明代大儒王陽明的故裡餘姚舉行,多名學者會集一堂,各自闡述對於陽明心學與文化自信的理解。本屆峰會以陽明心學和文化自信為主題,對於進一步深入研究陽明學說的生活內涵、擴大陽明學說的影響力具有現實意義。
  • 《星空下的童話》再迎夢幻王國 以自信書寫最好童話
    由愛奇藝、耳朵聽聽、蜻蜓FM聯合出品的《星空下的童話》自上周日迎來首播以來,觀眾熱議不斷。李晟、鄧莎、徐方舟三位童話輔導員和萌娃們在相處時逐漸崩潰的場景,成為觀眾們的熱議重點。而萌娃們以自己的視角,全新解讀經典童話,通過童話劇的形式展現童話的另一面,獲得了觀眾們無限好評,紛紛打call:「原來童話還可以有這樣的一面啊!小朋友們演得好棒!」
  • 北京童話作家走進綠城校園
    作家味道和孩子們分享二十四節氣知識。    11月23日至25日,來自北京的童話作家味道帶著她的著作《二十四節氣中國童話》系列繪本前往南寧市大沙田小學、南寧市百花嶺路小學、馬山縣尚德小學、馬山縣電白小學、橫縣橫州鎮上淇村委小學開展公益講座活動,和學生分享二十四節氣中蘊含的中國智慧。   此次活動由廣西教育雜誌社《學苑創造》雜誌主辦,味道前往的這5所小學包括市屬小學、山區縣城小學、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村委小學。
  • 丹麥作家卡爾·愛華爾德童話四部曲面世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光明日報出版社為小讀者帶來了丹麥童話作家卡爾·愛華爾德的四部經典作品:《兩條腿》《池塘》《蜂后以及其他自然故事》《我的小兒子》。除《兩條腿》外,其他三部作品尚屬國內首譯。卡爾·愛華爾德是十九世紀後期丹麥兒童文學作家。在丹麥文學史上,其童話創作影響力與安徒生相當,但風格迥異。
  • 2014中國作家榜 "童話大王"鄭淵潔獲"年度致敬作家"
    2014年第九屆中國作家榜文化盛典在成都舉辦。本次盛典共頒發超過十個獎項,其中「年度致敬作家」由「童話大王」鄭淵潔獲得。    鄭淵潔,1955年6月15日生於河北石家莊,現代作家、慈善家。    1977年開始文學創作。皮皮魯、魯西西、大灰狼羅克、舒克和貝塔是他筆下文學形象。
  • 感受暢銷書感受東方的童話世界———日本著名童話作家安房直子評介
    有一篇題為《狐狸的窗戶》的童話,講述小狐狸開了一家印染店,它告訴獵人,用藍色的桔梗花染染手指,然後用手指搭成一個菱形的窗戶,透過窗戶就可以看見自己死去的親人。獵人放下獵槍,試了一下,果然看見了已經死去的妹妹的身影……這就是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童話大師安房直子的經典名著,悽美而憂傷,讓許多讀者為之動容。
  • 西安正在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近日,《半月談》微信公眾號刊發了穆濤撰寫的《盛世新年在長安》一文,將西安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影響力日益廣泛的「中國年·看西安」活動展示在廣大讀者和網友面前,讓大家對西安開展的精彩的「中國年·看西安」系列文化旅遊活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大家對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更加嚮往。
  • 軍旅作家對話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
    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軍旅作家水玉:12月8日,適逢紫禁城正式落成600單霽翔: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基礎和力量源泉,文化的豐富多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是我們自信的表徵。
  • 童話作家周藝文參加新人文-盧禹舜作品展發表演講
    童話作家周藝文參加作品展並發表演講。 盧禹舜先生早已脫離了僵化的傳統,內化了東方文明的精神,通過「中國之傳承、中國之精神、中國之氣派」的藝術實踐,自覺地把中國美學精神推向世界,這是盧禹舜先生對中國美術的貢獻,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周藝文) 【人物連結】   周藝文,1971年出生於湖南岳陽,中國童話作家、詩人、畫家、出版人,「新童話主義」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被粉絲愛稱為「童話爸爸」。
  • 被稱為「中國版的《多啦A夢》」 甘肅作家趙劍雲長篇童話《精靈樹...
    中國甘肅網8月12日訊 (本網記者 張蘭琴)近日,作家趙劍雲的長篇童話《精靈樹阿不》由福建少兒出版社出版發行。
  • 專家稱習近平穿中式禮服展現文化自信(圖)
    張頤武說,中華文化的傳承體現中華文化的延續性,而中式服裝則體現中華文化的屬性。國家元首在出訪行程中選擇中式服裝,是在全球面前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傳承。中國文化傳承是一個獨特的體系,在全球是一個延綿不斷的系統。幾千年來的這一獨特文化,現在通過國家元首的服裝突顯了獨特的文化價值,這是最重要的表徵,具有象徵性的意義。
  • 2001年的今天,童話作家洪汛濤逝世,他的一生顛沛流離
    你還相信童話嗎?你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聽的童話故事嗎?你是不是也曾幻想成為「神筆馬良」呢?那麼你一定熟悉童話作家洪汛濤先生。然而,令我們悲傷的是,2001年的今天,童話作家洪汛濤先生去世了。從此,我們只能睹物思人。在貧困和戰亂中度過童年的洪汛濤先生,卻用一支筆,為我們架構起磅礴卻又充滿著溫和力量的童話故事。
  • 兒童文學作家:只要有心,遍地都可以是「童話」
    兒童文學作家:只要有心,遍地都可以是「童話」 2017-06-18兒童文學作家陳詩哥表示,無論我們身處繁華的大都市,還是閉塞的鄉下,只要留意、有心,遍地都可以是「童話」。  此次講座是深圳「全民寫作計劃」的落地活動之一,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提供資助。特別邀請了深圳福田作協主席秦錦屏、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陳詩哥、兒童文學作家安小橙,作為主講嘉賓。
  • 世界三大童話作家,你都讀過他們哪些作品?
    童話就是用極具想像力的文字來展現一個美妙的故事,我們所看到的《灰姑娘》、《小紅帽》、《醜小鴨》等作品都是如此,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作品背後的作者。 1、安徒生
  • 以童話出名的,作家還是,一位數學家
    這本國民童話出版後反響熱烈,甚至是當時的英國女王都成了卡羅先生的粉絲,女王陛下吩咐下人如果卡羅先生再有什麼作品一定要拿給她看。結果不久後,女王陛下就收到了《行列式初步》。事實上,這位以童話出名的作家還是一位數學家。路易斯·卡羅是一個具有英倫風範,大眼高鼻的帥哥。
  • 英語菜鳥走世界 童話作家寫遊記
    《童話作家&英語菜鳥世界行》。我很好奇,童話作家周銳會以怎樣的文字書寫他的旅行經歷;更好奇,作為一個英語菜鳥,周銳在行走世界的過程中會發生哪些有趣故事。我想,熟悉周銳的讀者,一定都會被這樣一種好奇心驅動,產生閱讀這套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