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魚 審核/BU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作為「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在最初進入國內市場時,曾被資本市場看好,人人都想從這個新行業分一杯羹。因此,在2015年前後,大街小巷充斥著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但隨著入局者的增多,行業競爭也愈發激烈。
而經過前期的野蠻生長,共享單車也經歷幾輪洗牌。曾經風靡一時的ofo因為資金鍊斷裂黃了,而摩拜也最終賣給美團,兩大巨頭的沒落實在令人唏噓不已,同時也讓共享單車行業的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但就在此時,共享單車行業卻誕生新霸主——哈羅單車。據相關資料介紹,哈羅單車雖然在2016年才投入市場,但僅用時兩年就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第一。而截至2019年12月,哈羅單車的用戶數量更是超過3億,穩居行業第一。
不僅如此,哈羅單車已經成為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共享單車品牌,另外,此前哈囉官方曾透露,哈囉出行的估值已經接近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50億元。投放至今不過4年的時間,哈囉的成長速度可見一斑。
至於哈囉能夠得到快速發展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哈囉避開共享單車行業的「價格戰」。伴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ofo、摩拜等昔日的共享巨頭都曾加入「燒錢大戰」,只為贏得更多的客戶,然而最後卻讓公司陷入資金危機。
但哈羅單車並沒有加入價格戰,自然也不會出現巨額虧損。另外,哈羅單車的背後還有阿里這棵大樹。哈羅單車是阿里巴巴投資的一個共享項目,正是有了阿里的支持,哈囉才不用擔心資金問題,可放心地開拓市場。
不僅如此,哈囉與摩拜、ofo等企業的經營方式也不同,摩拜、ofo都是從一線城市向外擴展,逐漸覆蓋二三線城市,但哈羅單車卻反其道而行,完善二三線城市的布局後才進軍一線城市,此舉不僅贏得用戶,還降低運營成本。
此外,哈囉的對技術和專利研發的重視,也是哈羅單車進入快車道的原因之一。截至2019年,哈囉出行的專利申請量475項,發明專利170項,實用型專利130+項。因此,相較於共享單車行業的其他企業,哈囉更具有技術優勢。
在多重因素的疊加下,哈羅單車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也是必然。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