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朝日社談
導語:3月31日早上,廣州海珠區東曉南路的昌崗街道辦事處附近路段發生地陷,塌陷面積較大,佔據大半條公路及旁邊的人行道。
今天早晨6時許,廣州海珠區東曉南路北往南方向,在昌崗街道辦事處對面路段發生地陷,塌陷面積較大,路邊的一棵大樹也隨著路面塌陷而傾倒在坑中,還有共享單車也掉進去,坑深有數米。
目前,數十名工作人員正在現場勘查和搶修。務必在第一時間處理好地陷情況,同時防止地陷擴大,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根據廣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南區分公司陳經理介紹,經過初步勘查,此次地陷很可能是因為地下汙水管塌陷而導致地面塌陷。
目前,該公司正在派遣員工進行搶修和回填,保證下午5點前,該路段北往南方向這邊的車道就可以恢復正常通車,但路面修復工作可能需要持續兩周時間。
當前,該路段交通已經進行臨時管制,附近的車輛禁止通過,多條線路公交繞道行駛。大部分車輛只能繞道曉港中馬路通行。
這次地陷距離上次沙河站地鐵塌陷事件不到四個月,上次事件造成3人死亡,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近年來,全國各地頻發類似事件。
今年1月13日,青海西寧一公交車站也發生突然塌陷,一輛剛入站的公交車大半截都陷進大坑裡。有6具遇難遺體在大坑中找到。
地陷成為當今城市安全的一個重點問題。城市的發展,空間的擴展,很多地方不合理科學的規劃,導致如今問題頻發。
地下空間的使用,諸如地鐵建設、排汙管道設置、地下水管和線路鋪設,等等。另外,加上各個地方土質土層的不同,這使得地下空間的使用也會受到各種限制。一旦不合理開發使用,很容易引起土層發生不為人知的變化,而地陷就是最為顯著的例子。
此次地陷沒有人員傷亡,這是好事情。但也很幸運地陷發生時間是早晨6點許,這時候公路街道的行人和車輛都極少,這也是避免人員傷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我們不能對這種僥倖心理就漠視問題。近年來,因為地陷而造成不少人遇難,每年都有不少新聞報導。小朝認為必須對城市地面進行檢查和對地下建設加強管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