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地陷、水浸街……城市遇暴雨為何如此脆弱?

2020-12-17 環球網

連日暴雨引發樹倒、地陷、水浸街、高空墜物

城市遇暴雨為何如此脆弱?

20日下午,三水暴雨過後,市民背起放學的學生趟水回家。 南方日報記者 盧奕誠 攝

每當大雨來臨,「水浸街」已成部分城市的常態,市民也對「東方威尼斯」的場景見怪不怪。每當積水成河、交通癱瘓,市民難免追問:暴雨面前,我們的城市為何如此脆弱?

5月以來,廣東多地連遭暴雨侵襲。不斷有網民發帖子或微博,「有圖有真相」地「直播」暴雨帶來的種種不便。地陷、停電、交通堵塞、大樹砸倒汽車、廣場變成遊泳池……城市在暴雨之下變得「脆弱」,暴露出城市管理的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出行難

準備好「機場一日遊」

20日晚6時許,市民柯先生在五羊新城附近欲打車前往黃埔區石化路,然而等了1個多小時、輾轉多個街口,也沒有攔到一輛的士。

廣州交通集團的的士司機李先生說,下雨天的士雖然「搶手」,但堵塞則成為另一大煩惱。「紅綠燈前的車龍要比平時長一倍」。

私家車主也在叫苦。前日傍晚的暴風雨,導致廣州市多棵樹木被吹斷,一些樹木被連根拔起,砸中多部小車。荔灣區喜鵲路的大樹被颳倒,攔住整條路,汽車無法通行,往旁邊的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送貨的商戶也只能用手推車來運送貨物。

除了市內交通受到影響,往來的航班也無法倖免,前天從廣州飛往杭州的航班由下午4點半延遲到晚上11點多才起飛,白雲機場則取消了22班航班。網友發微博提醒近期有飛機出行計劃的人,「做好『機場一日遊』的準備。」

「水浸街」

「鞋子裡可以養魚了」

「水浸街」是老大難。前日暴雨造成廣州天河區、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多地不同程度積水,其中中山大道科韻路隧道出現較嚴重積水。

暴雨之下,各所高校也紛紛「淪陷」。有網友戲稱,廣州在大雨面前,什麼雨具都是浮雲,加上這個城市的排水系統表現「出色」,根本不需要小心翼翼——因為「鞋子裡可以養魚了」。

高空墜物

「城市變得不安全了」

前日下午5時許,廣州雷電交加、風雨大作,暨南大學主教學樓411、512、612三間教室北側一塊近20平方米的窗戶突然整體掉落,直接砸到樓下。

暨大學生「@miss小xi-ang」事發時正在主教學樓612教室,她在微博中寫道:突然墜落的玻璃讓她「嚇得差點哭了,一直發抖」,教室裡響起一陣陣的尖叫聲,全班瞬間陷入混亂……「第一次覺得死亡離自己這麼近。」

就在同一時刻,黃埔區石化路兩邊大樹5分鐘內連倒十幾棵,電線桿全部折斷。躲在路邊一家快餐店的雷女士看著樹木接連被連根拔起,有一種天旋地轉的感覺。「半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大的風,感覺自己在等死。」

「城市變得不安全了,誰來守衛我們脆弱的家園?」有網友在微博裡問。

專家建議

城市需系統防險 市民應自我保護

廣州市氣象局昨日中午發布最新預警信息:22到24日,全市以中雨或雷陣雨為主。近期全市強降水頻繁,土壤含水量大,並且前期受災的北部山區仍是本次強降水區,請市民繼續注意防禦城鄉積澇、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以及雷電、雷雨大風等引起的次生災害。

國家環保總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振成認為,暴雨之下農村和城市都很脆弱,但城市人口財產極端聚集,一旦出險就損失慘重,因此應更加關注。

他建議,城市暴雨管理是城市風險管理的重要部分,不只和水務部門的下水道有關。因此,相關部門需深入研究現代城市區域的降雨與徑流特性,掌握暴雨成災的綜合機制,實現定量預警預報,同時城市還需分輕重緩急依規劃分批設計建設改造城市排水設施,制訂城市排水調度運行方案與應急預案。

「對市民而言,尤其需要增強防險、避險能力和自我保護的意識。」許振成表示。(南方日報記者 陳晨 實習生 李婷婷 梁坤)

相關焦點

  • 水浸黑點難題如何紓解
    連續的暴雨,對城市的排水系統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近日的暴雨天氣中,廣州也出現了不少水浸黑點:天河棠德南路近百輛車被泡;白雲區新市墟多家店鋪被浸;番禺105國道大石段禮村附近成為一片「澤國」……水浸街,給人民群眾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在雨季綿長的廣州,為什麼水浸街情況頻頻出現?
  • 發達的日本為何如此脆弱
    一輪暴雨引發的洪災造成210多人死亡,至今仍有4000多人無家可歸  發達的日本為何如此脆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東京記者 蘇海河(新華社發)  7月5日開始的暴雨洪災給日本西部地區帶來較大衝擊,山洪造成的水庫垮壩、河流決堤、山體塌方等不僅造成嚴重人員傷亡,也給日本西部地區的生產和經濟運行帶來了不小的損失。一向被認為基礎設施好、抗災能力強的日本為何在暴雨面前如此脆弱?詳細觀察不難發現,部分基礎設施老舊、疏於日常管理維護,老建築達不到新標準,民眾對災難防範意識不足等成為災情擴大的主要原因。
  • 「水浸街」如何治理?廣州水務局:工程改造、排水管理為抓手
    5月22日, 廣州市黃埔區荔香路附近街道積水,居民趟水出行。 中國天氣網 圖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廣州都進入「龍舟水」時期。每到這時候,往往會造成城市中多處地段出現「水浸街」現象,為市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 落雨大,水浸街 廣州一場暴雨說明了什麼?
    今天,廣州下暴雨了,發出暴雨預警的那種……白雲、增城兩區先後發出暴雨紅色預警,某些路段如科韻路黃埔大道隧道水浸,廣州西北部片區如金沙洲,多處低洼地出現內澇。一場暴雨,再次讓市民感受淌水出行。圖源:網絡圖源:網絡一場暴雨,既暴露了排水系統的bug,又反映了本地臺播音的問題,為什麼這樣說?
  • 記者探訪|廣州暴雨多處水浸街,地鐵13號線魚珠站暫停運營
    5月22日上午,廣州暴雨,南方日報記者多路實地探訪。黃埔區文衝地鐵站A口附近出現明顯水浸5月22日上午11點30分,廣州市黃埔區文衝地鐵站A口附近出現明顯水浸。一名摩託車騎手告訴記者,地鐵站附近道路差不多都成了水浸區,車輛、行人難以通行。
  • 現代化城市為何頻陷「地陷」危機?
    從「樓歪歪」到「地陷陷」,全國多個城市先後發生令人觸目驚心的安全事故。現代化城市為何頻現「地陷」危機?安全經過評估,但事故還是發生了  根據海珠區政府通報,廣州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總承包的江南四期十區基坑,深度5.9m,該工程位於海珠區江南大道以西地段。
  • 水浸街!暴雨天廣州這些路段最容易「水漫金山」
    (原標題:水浸街!
  • 暴雨,水浸!廣州增城公安緊急救援!
    暴雨,水浸!廣州增城公安緊急救援!兩天的連續降雨導致增城區多個村莊、路段出現水浸險情。6月7日0時至6月8日13時,增城警方共接因暴雨涉水浸、求助等警情55起。警情就是命令,增城警方立即啟動防暴雨應急響應,組織警力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副區長、區公安分局長鄭恆駐守應急指揮中心,就應對暴雨惡劣天氣作出部署,要求全體民警、輔警要盡最大努力確保群眾的生命安全、確保道路暢通。
  • 暴雨水浸街 老樓水漫一樓客廳 別墅區車泡"湯"裡
    一些樓宇的入口處用水泥做成抬高的門檻,來抵擋水浸侵襲,有的樓梯口仍然能見到水浸時留下的磚頭、石板鋪成的臨時道路。    提及水浸問題,小區一樓業主普遍反映「被淹過」。業主馮女士說,4月19日暴雨時,水甚至漫到一些一樓的業主客廳中,需要找來舊衣服、沙包堵住門口,有些家的床墊、家具都被水泡壞了,只能扔掉,業主們苦不堪言。
  • 大塞車、水浸街、飛蟻成災!中山今早上演「災難」大片!
    TT醬昨晚半夜被雨聲驚醒這雨聲跟水管爆了了一樣今早,市氣象臺緊急發布暴雨橙色預警TT醬刷了一下朋友圈滿屏都是「水浸街」快來感受一下吧感受一下這魔性的暴雨大塞車吧(圖片來源於朋友圈)朋友圈上還看見今早有交通事故的發生天雨路滑,雨天開車要更加注意安全
  • 再也不怕水浸街!鶴山市江沙公路硯江河整治最新情況來啦
    再也不怕水浸街!江沙公路硯江河整治工程過半!該工程內容包括河道清淤、建設電排站、改擴建排水涵等,完工後,可達到20年一遇24小時暴雨產生徑流量1天排乾不成災的設計排澇標準。「這個工程完成後,將會改變以後每逢大暴雨、龍舟水、超級颱風帶來暴雨造成水浸的現象,逢雨必浸的局面將會得到改善,對江沙公路沿路商鋪、居民以及雅瑤古橋村、古蠶村都可以解決長期受水浸影響的問題,保護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江沙公路硯江河整治工程現場負責人馮炯強說。
  • 突降暴雨,容桂華口大水浸了工廠外圍
    突降暴雨後這個工廠,被雨水包圍了(網友供圖)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陳琴琴) 昨日(7月6日)下午14時許,網友「廣東鄧老涼茶」向本網反映稱容桂華口紅綠燈處發生了水浸街的情況,旁邊工厂部分包裝箱浸在水中,工人也緊急搬離。
  • 暴雨後廣州這條街又浸了,街坊家具水中泡!居民稱每年都有三四次
    市民趙女士向南都「記者幫」反映,她居住在海珠區洪德路後樂新街,5月11日晚的一場暴雨,雨水倒灌浸入房屋,家具都在「水裡泡著」。她反映附近街巷地勢低,下水道排水能力差,一下大雨就容易水浸街,希望記者幫關注。
  • 廣州一夜暴雨,黃埔下沙村浸街成河,積水深至膝蓋
    南都訊5月22日凌晨至上午,廣州市多區出現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氣,暴雨導致積水和雨水倒灌,廣州黃埔下沙村出現嚴重水浸,積水深至膝蓋,街巷宛如河流。一位店員也提醒南都記者,因路面水浸,下水口沙井蓋漂走,需要小心前行。5月21晚間至5月22日,廣州多處出現暴雨和大暴雨,黃埔下沙村,河水倒灌,受淹嚴重 。黃埔下沙村居民涉水而行。
  • 珠海中大北門隧道遭嚴重水浸 防洪排澇標準有待提高
    9月17日,中大北門隧道水浸,工作人員現場排水。對比近些年的情況,他表示此次是中大北門隧道水浸最嚴重的一次。記者搜索發現,雖然濱江路多次被列入易遭水浸的黑點,但確如溫博捷所說,這幾年少見中大北門隧道水浸的報導。上一次嚴重水浸還是發生在2011年10月。「隧道地勢最低,容易被淹」據廣州市志記載,中大北門下穿式車行隧道竣工時間為2000年9月。
  • 「山竹」已走暴雨繼續!佛山突遇龍捲風!24號颱風將登陸廣東?真相是……
    今天各地市生產、出行陸續恢復正常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潮州等地17日仍停課一天「山竹」雖遠離卻留下它的痕跡……昨夜,廣州多處出現嚴重水浸海珠區新洲碼頭處的街道出現齊腰深的水浸居民大部分提前撤離廣州芳村茶葉市場嚴重水浸損失慘重
  • 廣州遭受暴雨洗禮 強度50年一遇(組圖)
    這次短歷時強暴雨造成白雲區、天河區、黃埔區、荔灣區、海珠區、越秀區出現水浸,市區共出現54個水浸點。各地較嚴重的水浸點水深達到1米多,其中崗頂的水浸造成大堵車,記者也在行經中山大道的公交車被困兩小時,著實有些被憋暈了的感覺。
  • 水浸街啦!一年一度的颱風季又要來了?
    颱風季來臨 街道再現水浸澳門地區未來7天都是陣雨要隨時留意天氣情況,出門要隨時帶雨傘,避免淋溼會感冒商鋪要隨時準備好沙包預防雨水水浸商鋪本澳颱風季節來臨,近日暴雨連連,日前本澳最著名「受水患水浸,商戶一再表示希望政府能重視該區的水患問題,坦言依靠防洪門和水泵雖然起到一定作用,但只是「治標不治本」。
  • 特大暴雨、橋梁坍塌、十年一遇洪水!
    小時候經常哼兩句:「落雨大,水浸街...」我一直把它當成是童謠,沒想到竟然是真的發生了...今天早上小編朋友圈是這樣的
  • 香港怎麼應對暴雨來襲?排水標準防200年一遇洪水
    香港地處沿海,常遭颱風和暴雨侵襲,但多年未聞重大損失和災難,其中有什麼可供學習借鑑的經驗呢?  排水管道「大管」疏導 排水標準防200年一遇洪水  香港城市發展迅速,高樓大廈密集、街道狹窄,大量土地被水泥覆蓋,地勢複雜加上臨海,是一個極易發生水浸的城市。事實上,直到上世紀90年代,香港還曾發生多次嚴重水浸事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