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品牌兩把「刷子」 傳統古早味與獨特創意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中廣網廈門10月31日消息(記者呂貝娜)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今天進入尾聲。主會場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的展會時間只開放至下午兩點。更多參觀民眾扶老攜幼前往參觀,希望能「淘」到心儀的臺灣之寶。

記者在臺灣展區現場注意到,臺灣生活日用品及手工藝、創意設計展位更受民眾喜愛,邊逛邊體驗「臺式生活」成為民眾逛文博會的一大樂趣。在臺灣展區,記者處處都能感受到傳統古早味與創新意識結合所展現的精緻創意生活。

臺灣「櫻桃爺爺」其實一點也不老,展位上賣的也不是櫻桃而是各式臺灣高點。產品皆源自臺灣寶島農民用心灌溉的農產果物,包裝精緻的柿果燒、大陸遊客最愛的鳳梨酥、滿櫃檯的櫻桃爺爺牛軋糖……這裡甜蜜用心的甜點值得一嘗再嘗。還有臺灣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的展位主推造型獨特的電影紀念酒,甚至還可以買到大陸遊客頗為喜愛的成套名為「在臺灣」的馬拉桑酒,作為伴手禮是很不錯的選擇。

愛美的朋友都會在「LSY林三益」展位駐足。臺灣毛筆第一把刷子轉型做美容刷具,多彩的顏色、可愛的造型、豐富的質地讓女性朋友都忍不住想要「妝可愛」。

林三益品牌的專案經理林昌隆推薦彩妝美容刷

「林三益」品牌的專案經理林昌隆告訴記者,家族先輩一直是專業的毛筆生產商,早年從福州傳到臺灣,到他這一輩已是第四代了。如今產品轉型兼做美容刷具,依然秉承對毛料及製作過程的高要求,以製作毛筆的精神製作精美的彩妝刷具,同時也將美容刷的經驗運用到傳統的毛筆包裝上,甚至做出更多種毛筆禮品。古早味與創意結合,讓這個百年品牌煥發新的生機。林昌隆說,從毛筆到有毛的筆,無論是書法用筆,或者美甲筆還是彩妝美容刷,都是一種「新的毛筆」,甚至現在還有了搭配電腦族的電腦刷,創意無限多,市場也就無限大。第一次來參加文博會,產品就獲得顧客的肯定,讓林昌隆很高興,也讓「林三益」品牌了解大陸民眾的喜好和需求,熟悉通路商的價格和條件。他相信,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手作觀念是不會消失的。

年輕人和學生一族在文博會上更熱衷於尋找趣味手工藝品和獨特的創意設計。「DESIGNBURG城兆緯」的鈦金屬當代珠寶設計與工藝也吸引不少人參觀。設計師大膽嘗試鈦金屬、琉璃、臺灣蛇紋石等性格迥異的當代素材,挑戰製作工藝的極限,期待作品能像古代皇帝珍玩,為現代留下生活的記錄。

 

設計師城兆緯的太太黃馨儀佩戴並展示設計師作品

鈦金屬做出的古代錢幣造型吊墜飾品和BB口哨糖型吊墜都令人印象深刻。古錢幣吊墜手感溫潤如玉,分內外圈,內圈是古代錢幣造型,如同新臺幣硬幣十元大小,佩戴者也可將內圈取出,放入硬幣。而BB口哨糖吊墜甚至可以真的吹出聲音。黃馨儀介紹說,設計師靈感多來源於生活,比如BB糖在口中瞬間融化,為了將這份記憶保留下來,設計師選擇用鈦作為這個時代的代表金屬,製成同樣的形狀,融入作品設計。希望三千年後的考古學家能從這些飾品解讀出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

 

安平劍獅埕埕主蔡金安與他的安平劍獅系列商品

要說古早味和創意的結合,記者在臺灣展區內看到的安平劍獅程的展位就很有代表性。展位上滿目都是古早時候的劍獅圖案,產品則五花八門,有劍獅圖冊、手機吊飾、壁掛、雕塑、皮帶扣……

安平是臺灣文化發源地。清代的臺南安平為水師駐紮營地,當時的居民為了防止壞人入侵,會在門口掛上畫有獅子模樣的盾牌及劍,讓小偷誤以為男主人已返家。後來這個傳統演變為安平劍獅,過去居民家戶都在門前擺放,祈福避兇。

臺灣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安平劍獅埕埕主蔡金安告訴記者,安平劍獅埕自第二屆文博會開始就有參展,當時的臺灣劍獅觀光文化協會安平劍獅掛件還獲得組委會最佳文化精品獎銀獎。今年參展帶來的特色作品是一幅別致的劍獅壁掛。蔡金安先生將劍獅提升作為「第十三生肖」,並將這種理念融入作品。他解釋說,壁掛的設計理念及其內涵本身就很有創意。華人社會都有十二生肖的民俗觀念,人人都有自己的屬相,但是十二生肖都「手無寸鐵」,而獅子本身就是萬獸之王,又是瑞獸,安平劍獅口裡叼著劍,讓它保護十二生肖再合適不過了。蔡先生還將壁掛上十二生肖的寓意給予新解,分別標註平安祈福、吉祥如意、招財進寶、加官進祿、健康長壽、開運闢邪,將人類所有美好的願望都在體現其中。

連續三屆參展,蔡金安說,文化的東西要做很難,大陸已經意識到文化創意及相關產業的重要性,在經濟起飛之後,非常熱心舉辦文創產業相關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有學習有吸收,肯定有所進步。廈門實際上也看到政策發展的方向,已經搶到先機,但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並不簡單,需要人才的培養和時間的累積,而且創意要與生活相結合才能更豐富更多元,才能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他笑說,雖然還沒賺到文化創意的財,但是內心還是充滿期待,相信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的發展會更好。

相關焦點

  • 看"古早味"與"剝皮寮":體會臺灣文化創意(組圖)
    古早味積澱的文藝鄉愁  臺灣與大陸同宗同文,但在用詞造句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比如大家知道的單車與自行車,幼稚園與幼兒園等。說實話,去臺灣之前還真不知啥叫「古早味」,到了那裡,被臺北的朋友領到一家經營「古早味」的餐廳,才算明白其中的奧妙。
  • 臺灣古早味
    焦桐(臺北)·飲食關鍵詞 臺灣居民大多移自福建,清淡偏甜的福州菜,和又油又鹹的閩西菜,自然參與建構臺灣味道的基調。閩南菜尤其是主調,它重視佐料,也常以中藥材入菜,如藥燉排骨、當歸土蝨、燒酒雞等等。 在臺灣發展出的風味小吃中,許多兼具主食、菜餚、點心的功能。
  • 好食·真我——臺灣古早味深度美食之旅
    我們要深入臺灣當地人的生活,感受一個傳統與時尚兼具的寶島。要去年代最久最大的菜市場,感受一座城市的豐饒與煙火。要品嘗臺灣最鮮活最有生命力的那些古早味,學習臺灣餐飲的產品與模式。去新奇誘人的文創餐廳,感受簡潔卻生動的生活美學。
  • 品牌|臺灣獨特的燒肉品牌BAR品牌VI設計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 臺灣古早味蛋糕風潮 本地戰火燒旺
    臺灣超人氣的緣味古早味蛋糕前天於本地開設第一家店,吸引200人大排長龍。本地近半年來已有五家品牌競飄雞蛋糕香。記者走訪各家蛋糕新品牌,一探這看起來很普通的雞蛋糕,卻讓人趨之若鶩的原因。臺灣古早味雞蛋糕熱潮,一路從臺灣蔓延到韓國、馬來西亞,再到新加坡,而在本地的戰火越燒越旺,近半年來幾乎每個月開一家,目前已有五家品牌競飄蛋糕香。最新加入雞蛋糕大戰的是前天在nex購物中心開幕的緣味古早味現烤蛋糕,吸引了數百人到場排隊嘗鮮。
  • 茶小萌黑龍茶 古早味輕飲新典範
    茶小萌茶小萌,發源於臺灣茶飲文化的鼎盛時期,也深得臺灣古早茶文化傳承之精髓。將工匠之心,融入到制茶過程之中,是茶小萌「用心,做好茶」一以貫之的理念。茶小萌黑龍茶輕飲典範詮釋最美古早味「讓每一個人都能在茶小萌這裡放任思緒,輕鬆享受茶情時光。」——這是品牌想要傳遞給每一個的生活理念。
  • 創意手文化2017年暑假臺灣藝術之旅行程介紹(上)
    現今則作為文化創意展演空間,裡面分布著許多創意工坊,可以製作手工藝品,還可以購買各種文創商品。全店以「跨界、實演」為定位,打造三項場所精神、四大文創場域、五個自創品牌,以發掘臺灣設計人才為訴求,開發推廣個性品牌。除了書籍、文創產品展售,還有音樂、電影、餐廳等生活美學展場與店面,體驗人文與藝術之美
  • Ins網紅帶你種草臺灣古早味
    2018年12月22日,廈門首家ins網紅茶店{不要對我尖叫,日常茶間,}在中華城正式亮相,成為繼臺灣、香港、北京後,全國第16家門店。招牌冬瓜菊花、玫瑰鮮奶茶、蜂蜜美式等飲品更是還原並創新臺灣古早味,以極高的顏值和性價比讓廈門人為之「尖叫」,開業當日門店爆滿,迅速躥紅成為廈門年輕人必打卡的飲品店。
  • [行走臺灣]臺灣古早味:牛軋糖的前世今生
    牛軋糖,是每一位臺灣人,最難以忘懷的古早味。
  • 古早味現烤手工蛋糕 古味早到行業競爭優勢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13 16:58:19 瀏覽:1次 古早味是閩南語,意思是古老的、傳統的味道因為現代的關係有時會吃不到小時候記憶中的那個味。
  • 《寄生蟲》裡的臺灣古早味蛋糕店,是怎樣跑到韓國去的?
    創造了亞洲電影歷史的《寄生蟲》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臺詞,莫過於「臺灣古早味蛋糕」。它一共出現了兩次。第一次,窮人家爸爸說,自己開過臺灣古早味蛋糕店,倒閉了;第二次,地下室男人也說自己開過臺灣古早味蛋糕店,同樣倒閉了。導演對這種蛋糕的強迫症讓人細思極恐,對仗也太工整了!
  • 美食推薦:來自臺灣的古早味蛋糕
    >
  • 臺灣有一種難忘的味道——古早味
  • 舌尖上的臺灣中秋節 月餅創意玩出新高度
    看吧,中秋前一周左右,家家戶戶都在忙碌地準備燒烤用品:烤肉架、烤肉夾、烤肉醬、刷子、煤炭、小瓦斯罐……成套成套的,都堆成了一座小山。商家也紛紛打出各種跟燒烤有關的廣告,連媒體上報導的也都是跟烤肉有關的新聞:中秋前肉價穩定、衛生部門發布中秋烤肉注意事項等等。大家好像忘了要過的是中秋節,不是「烤肉節」。而且有沒有月亮也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都被濃濃的烤肉煙霧遮擋住了。
  • 探訪臺北傳統市場:藏著美好回憶的古早味
    探訪臺北傳統市場:藏著美好回憶的古早味 2012年03月16日 09:4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傳統市場在臺灣普通百姓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人們在這裡購買日常生活所需,更在這裡尋找無處不在的人情味和上一代留下的美好回憶。  如今,臺北的傳統市場依然保留著最傳統的商業模式——情感積累、信息互通,成為區別於現代商業市場的特色。  南門市場以販售北方糕點、南北雜貨、各式美食聞名。每逢傳統節日,這裡更是熱鬧非凡。
  • 加進文化風味 臺灣創意茶行銷全世界
    臺灣茶飲已經跳升到進化的境界。臺灣人把傳統老人茶變成飲茶文化,還加進各地文化風味,演變出獨一無二的新方向,進而行銷全世界。  中國人喝茶五千年,老祖宗藉著泡茶消磨時間,找到人生的智慧,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茶變成隨手可得的便利商品。其實快餐茶飲概念來自美國,就像即溶咖啡,是講究效率、方便的美式作風,因為老美覺得泡茶、倒茶渣太浪費時間。
  • 鄭州希爾頓酒店舉辦古早味臺灣美食文化尋根之旅
    □記者晉遠文圖    6月6日,鄭州希爾頓酒店「古早味臺灣美食文化尋根之旅」辦桌晚宴在酒店二樓大宴會廳舉行。    酒店運營總監彭冠錦先生介紹了本次晚宴的客座主廚,具有當今「臺菜小天王」、2013年臺灣「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及擔任電影《總鋪師》廚藝指導的溫國智先生,以及臺灣長榮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鄭州代表處主任鍾育濱先生。
  • 秒殺兩岸飯類的美食 , 臺灣古早味油飯 !!
    油飯(臺語:U-beng),是臺灣一種傳統的米食料理,通常是以蒸熟的糯米,拌入炒香的佐料。佐料常見的有肉絲、香菇、紅蔥酥、幹魷魚、蝦米及慄子等等,並以麻油及醬油調味。依臺灣的習俗,家中嬰兒滿月,會以油飯作為禮品贈送,大家稱之彌月油飯,但在傳統社會中,由於物資貧困,新生兒的夭折率高,加上古早社會重男輕女,因此好像只有生男孩才會做滿月
  • 想巷|這是一個正宗臺灣奶茶品牌
    開始想巷:跨越800公裡從臺灣到未來想巷,作為純正臺式奶茶,致力於將傳統臺式奶茶和奶茶文化從臺灣帶到大陸,並將臺灣奶茶特有的芋泥、穀物等食材與蜂蜜、酒釀、冰糖等健康古早元素相結合,料足味多,形成想巷特有的厚奶茶。​
  • 中生代的古早味
    文=本報記者 王倩 圖片整理=本報記者 和來貴  臺灣人常說古早味。古早味就是古味,最早的說法是指臺灣人在戰爭及戰後,生活窮困時吃到的簡單的飲食,主要是醃漬過的食物,常見的有菜脯、竹筍乾、鹹菜、豬油拌飯等。現在,古早味的意思已經外延為幼時的飲食記憶。李煥政說,自己是臺灣中生代人,自己的古早味很多是新生代臺灣人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