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廈門10月31日消息(記者呂貝娜)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今天進入尾聲。主會場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的展會時間只開放至下午兩點。更多參觀民眾扶老攜幼前往參觀,希望能「淘」到心儀的臺灣之寶。
記者在臺灣展區現場注意到,臺灣生活日用品及手工藝、創意設計展位更受民眾喜愛,邊逛邊體驗「臺式生活」成為民眾逛文博會的一大樂趣。在臺灣展區,記者處處都能感受到傳統古早味與創新意識結合所展現的精緻創意生活。
臺灣「櫻桃爺爺」其實一點也不老,展位上賣的也不是櫻桃而是各式臺灣高點。產品皆源自臺灣寶島農民用心灌溉的農產果物,包裝精緻的柿果燒、大陸遊客最愛的鳳梨酥、滿櫃檯的櫻桃爺爺牛軋糖……這裡甜蜜用心的甜點值得一嘗再嘗。還有臺灣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的展位主推造型獨特的電影紀念酒,甚至還可以買到大陸遊客頗為喜愛的成套名為「在臺灣」的馬拉桑酒,作為伴手禮是很不錯的選擇。
愛美的朋友都會在「LSY林三益」展位駐足。臺灣毛筆第一把刷子轉型做美容刷具,多彩的顏色、可愛的造型、豐富的質地讓女性朋友都忍不住想要「妝可愛」。
林三益品牌的專案經理林昌隆推薦彩妝美容刷
「林三益」品牌的專案經理林昌隆告訴記者,家族先輩一直是專業的毛筆生產商,早年從福州傳到臺灣,到他這一輩已是第四代了。如今產品轉型兼做美容刷具,依然秉承對毛料及製作過程的高要求,以製作毛筆的精神製作精美的彩妝刷具,同時也將美容刷的經驗運用到傳統的毛筆包裝上,甚至做出更多種毛筆禮品。古早味與創意結合,讓這個百年品牌煥發新的生機。林昌隆說,從毛筆到有毛的筆,無論是書法用筆,或者美甲筆還是彩妝美容刷,都是一種「新的毛筆」,甚至現在還有了搭配電腦族的電腦刷,創意無限多,市場也就無限大。第一次來參加文博會,產品就獲得顧客的肯定,讓林昌隆很高興,也讓「林三益」品牌了解大陸民眾的喜好和需求,熟悉通路商的價格和條件。他相信,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手作觀念是不會消失的。
年輕人和學生一族在文博會上更熱衷於尋找趣味手工藝品和獨特的創意設計。「DESIGNBURG城兆緯」的鈦金屬當代珠寶設計與工藝也吸引不少人參觀。設計師大膽嘗試鈦金屬、琉璃、臺灣蛇紋石等性格迥異的當代素材,挑戰製作工藝的極限,期待作品能像古代皇帝珍玩,為現代留下生活的記錄。
設計師城兆緯的太太黃馨儀佩戴並展示設計師作品
鈦金屬做出的古代錢幣造型吊墜飾品和BB口哨糖型吊墜都令人印象深刻。古錢幣吊墜手感溫潤如玉,分內外圈,內圈是古代錢幣造型,如同新臺幣硬幣十元大小,佩戴者也可將內圈取出,放入硬幣。而BB口哨糖吊墜甚至可以真的吹出聲音。黃馨儀介紹說,設計師靈感多來源於生活,比如BB糖在口中瞬間融化,為了將這份記憶保留下來,設計師選擇用鈦作為這個時代的代表金屬,製成同樣的形狀,融入作品設計。希望三千年後的考古學家能從這些飾品解讀出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
安平劍獅埕埕主蔡金安與他的安平劍獅系列商品
要說古早味和創意的結合,記者在臺灣展區內看到的安平劍獅程的展位就很有代表性。展位上滿目都是古早時候的劍獅圖案,產品則五花八門,有劍獅圖冊、手機吊飾、壁掛、雕塑、皮帶扣……
安平是臺灣文化發源地。清代的臺南安平為水師駐紮營地,當時的居民為了防止壞人入侵,會在門口掛上畫有獅子模樣的盾牌及劍,讓小偷誤以為男主人已返家。後來這個傳統演變為安平劍獅,過去居民家戶都在門前擺放,祈福避兇。
臺灣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安平劍獅埕埕主蔡金安告訴記者,安平劍獅埕自第二屆文博會開始就有參展,當時的臺灣劍獅觀光文化協會安平劍獅掛件還獲得組委會最佳文化精品獎銀獎。今年參展帶來的特色作品是一幅別致的劍獅壁掛。蔡金安先生將劍獅提升作為「第十三生肖」,並將這種理念融入作品。他解釋說,壁掛的設計理念及其內涵本身就很有創意。華人社會都有十二生肖的民俗觀念,人人都有自己的屬相,但是十二生肖都「手無寸鐵」,而獅子本身就是萬獸之王,又是瑞獸,安平劍獅口裡叼著劍,讓它保護十二生肖再合適不過了。蔡先生還將壁掛上十二生肖的寓意給予新解,分別標註平安祈福、吉祥如意、招財進寶、加官進祿、健康長壽、開運闢邪,將人類所有美好的願望都在體現其中。
連續三屆參展,蔡金安說,文化的東西要做很難,大陸已經意識到文化創意及相關產業的重要性,在經濟起飛之後,非常熱心舉辦文創產業相關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有學習有吸收,肯定有所進步。廈門實際上也看到政策發展的方向,已經搶到先機,但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並不簡單,需要人才的培養和時間的累積,而且創意要與生活相結合才能更豐富更多元,才能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他笑說,雖然還沒賺到文化創意的財,但是內心還是充滿期待,相信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的發展會更好。